南传弥兰王问经
台湾元亨寺译本
弥兰王问经 简介
本经为统治印度希腊之弥兰王与佛教那先比丘之问答所集成。此处称为「经」者不
属于原来三藏中经藏之「经」意。然而,于三藏及南传佛教所尊重之圣典。
弥兰王希腊名为 Menandros,西纪前第二世纪都于舍竭
(SK.Sakala 位于印度
河支流之杰纳普河与拉维河之间),统治广大之地域,为强力而英迈之明主。希腊与印
度之交涉始于亚历山大国王之远征 (纪元前三二七),后因大夏之太守提欧度斯谋叛而
独立,(大夏) 国成立 (西纪前二五0左右)。继而,二00 年时韦提帝莫斯王朝开始,
韦提帝莫斯王之子提尔多利奥斯王入侵印度,攻占旁遮普、辛度地方,一七五年左右约
克拉提雷斯之纂夺,喀布尔、阿利亚纳地方、西北印度归属于约克拉提雷斯之支配下,
此处大夏产生二王朝之对立。弥兰王属于亚提雷莫斯、雷米多里欧斯之王朝。其治世之
年代大约为 一二五----九五,或 一四0----一一0,或更早之说。依据由希腊与印度之
数据而所推定,弥兰王在亚历山大国王以上,扩展征野,超越沙度雷支河,由阎牟那河
更东及至华氏城。国王之货币甚至广范地流布,西以喀布尔,北以喀什米罗,东以末土
罗为境,遍及广大之范围,至今皆陆续被发现。货币雕刻着国王之面孔,给与明智与精
力之印象,长高之鼻更是鲜明 (R.Garbe)。依据
plutarch 之记录,王于阵中而殁之
时,追慕其仁政之诸市欲争得其遗骨,结局以配分其遗骨收场。此与佛陀入灭后产生舍
利之分配是同出一辙。彼之仁政传闻如何追慕耶?此希腊印度之梅兰度鲁斯王即本书
之弥兰陀王,已勿容置疑,学者之意见亦为一致(罗马字本原典序文,里斯.雷维思英
译序文)。
另一方面,有关那先比丘之不幸则不得而知。于俱舍论与杂宝藏中记录着与龙军、
那伽斯那王之问答,丝毫没有传记性之记述。本书之内容、叙述给予吾人博学多才辩才
杰出卓越之大德,印象深刻。
其次,本经由内容观之,富于非常兴趣之记述。所归纳问答之主题有以实体之个人
我、灵魂、轮回、业、佛陀等佛教教义之基本性之命题,对其问答以譬喻而加以解明,
每一问答之后,王即对那先尊者加以赞叹。在「难问」里,王捉住经典之所说,经句相互
间之矛盾问题加以询问,那先则对彼引用譬喻而加以解答。原文之文体亦雅美,为相应
文化史之名作。
原文刊本有锡兰字本、缅甸字本、暹罗字本、罗马字本等数种,而本次之日译依其
规约以暹罗字本为底本,显然与罗马字本相异。然而原文相异之个所因列举原文出处过
于烦锁之故,唯不一致者以注记者居多。又底本之文意上不适当之地方则依照罗马字本
而加以取舍。
翻译除了锡兰译、暹罗译之外,有英语、德语、法语等欧洲语译之全译、部份译多
数,而日译依山上曹源氏英译而来者,收录于国译大藏经(大正七年)。本次之译出则
参照里斯雷维思之英译与尼纳知罗伽之德译。
汉译有那先比丘经二卷本与三卷本。惟二者皆为东晋代失译。A和B则收录于大正
藏经第三十二卷,内容相当于暹罗本一三二页,罗马字本八九页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