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之概要(Cittasangahavibhaaga)

五十四欲界心:
十二不善心--八貪根心、二痴根心、二瞋根心

資訊更新日期: 89('00)/03/12(1st ed.)

  • 節四:八貪根心(lobhamuulacittaani)節四之助讀說明
  • 節五:二瞋根心(dosamuulacittaani)節五之助讀說明
  • 節六:二痴根心(mohamuulacittaani)節六之助讀說明

  • 節四:八貪根心(lobhamuulacittaani)

      Tattha katamam kamavacaram?
      1.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2.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3.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4. Somanass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5.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6.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7.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8. Upekkhasahagatam ditthigatavip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Imani attha pi lobhasahagatacittani nama.
    
      當中屬於欲界心的是什麼?
      1.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心。
      這八類心名為貪俱。(注5)


    節四之助讀說明

      不善心:
    分析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首先依最顯著的「根」(mula, hetu)把它們分類;在此的三不善根是貪(lobha)、瞋(dosa)、痴(moha)。根據《阿毗達摩論》,貪與瞋是不共存的: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由此,以貪作為主根的心名為「貪根心」;這類心共有八個。以瞋作為主根的心名為「瞋根心」;這類心共有兩個。作為第三不善根的痴根存在每一個不善心裡。由此貪根心與瞋根心裡也都有痴,作為潛在之根。儘管如此,在有些心裡,也有痴是不與貪瞋俱行的;這類心共有兩個,稱為「痴根心」。(見表1-2)

      貪根心(lobhamuulacittaani):分析三類不善心時,《阿毗達摩論》以分析貪根心為始,因為在提及不善根時,都是先提及貪。巴利文lobha(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貪,從極強的慾望或貪婪,至極其微細的喜愛或執著。依據三個成對的原則,貪根心可分為八種。第一是視與其相應的「受」(vedana)是悅受或捨受;第二是視其心是否與邪見相應;第三是視其心是有行或無行。從這三個因素所變化出來的心一共有八種。

      悅俱(somanassasahagata)(注6):巴利文somanassa源自su(愉悅)與manas (意);因此直譯其義則是「愉悅的意境」。悅是一種感受,專指心的樂受。一切心都與某種受相應,而此受則可能是身或心的感受;是樂,或苦,或捨受。悅受是心的感受,不是身的感受;是樂受而不是苦或捨受。此受與這種心「俱行」(sahagata)是因為它與心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有如二河之水會合之後,融為一體而不能分別。

      《阿毗達摩論》解說四種貪根心為悅俱,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捨俱」(upekkhasahagata)。在巴利聖典裡,upekkha一詞常用以代表殊勝的捨心或平等心,即不會受到不平等或偏愛動搖的心。然而,在此這一詞純粹用以代表「捨受」,即心不傾向於愉悅或不樂的感受。(注7)捨受與感受目標兩端的樂受和苦受相反,它以中庸的方式感受目標。由此捨受也稱為「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 vedana)。

      邪見相應(di.t.thigatasampayutta):依受(悅俱或捨俱)把貪根心分為兩類之後,那些心又可依據是否與邪見相應而再分類。巴利文ditthi意為「見」;除非加上前綴詞「正」(samma),它即是指邪見(miccha ditthi)。(注8)與貪根心俱行的邪見是(不正確的)深信、信仰、意見或觀念。這邪見可以提供此心理論上的肯定,因而加強它的執著;或者這邪見也可以成為執著的對象。邪見一共與四種心相應:兩個悅俱,另兩個捨俱。另外四種貪根心則是邪見不相應(ditthigata-vippayutta);這種心的貪在執行其作用時,並沒有受到邪見的肯定。

      「無行」或「沒受到慫恿」(asankhaarika):第三個分別貪根心的原則是有沒有受到慫恿。具有多層面含義的「行」(sankhara)這一詞在此是專指慫恿、煽動、激起(payoga)或採取某種「方便或方法」(upaya)。這慫恿可以是來自他人或自己;可以是身、語或純屬意識的慫恿。當他人通過身體行動激使我們生起某心,或進而依該心行動時,該煽動即是屬於「身」。當他人採用命令或勸說的方法時,它即是屬於「語」。當我們通過思慮或意志壓制內心的抗拒,而刻意激起某種心時,它即是屬於「意」。沒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自動生起的心稱為「無行」。有受到慫恿或以某種方法刺激,而後才生起的心稱為「有行」(sasankharika)。對於貪根心,有四種心是無行或自動;另四種心是有行或有受到慫恿。


    節五:二瞋根心(dosamuulacittaani)

       9. Domanassasahagatam patighasampayuttam 	asavkharikam ekam.
      10. Domanassasahagatam patighasampayuttam 	sasavkharikam ekam.
      Imani dve pi patighasampayuttacittani nama.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
      這兩種名為瞋恚相應心。


    表1-2:不善心

    相應/不相應

    無行/有行

    1

    邪見相應

    無行

    2

    邪見相應

    有行

    3

    邪見不相應

    無行

    4

    邪見不相應

    有行

    5

    邪見相應

    無行

    6

    邪見相應

    有行

    7

    邪見不相應

    無行

    8

    邪見不相應

    有行

    9

    瞋恚相應

    無行

    10

    瞋恚相應

    有行

    11

    疑相應

    ---

    12

    掉舉相應

    ---


    節五之助讀說明

      瞋根心(dosamuulacittaani):《阿毗達摩論》裡所分析的第二種不善心是瞋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兩種,之間的差異只在於無行(不受慫恿)或有行(受慫恿)。跟能與悅或捨兩種感受之一生起的貪根心相反,瞋根心只能與一種感受同生,即:憂受。再者,跟貪根心不一樣的是,瞋根心並不會與邪見相應地生起。雖然邪見能夠鼓動發怒,但根據《阿毗達摩論》,邪見並不能與瞋恚同時在同一心裡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時候,於不同的心裡生起。

      憂俱(domanassasahagata):與瞋根心俱行的受是憂受。巴利文domanassa 源自du(惡)與manas(意),指「心的苦受」。此受只與瞋根心俱行,而這類心也必定與此受俱行。由此「憂」或「心的苦受」永遠是不善的;於這方面,它跟在業上屬於無記的「身的苦受」不同,也跟在業上可以是善、不善或無記的悅受與捨受相異。

      瞋恚相應(pa.tighasampayutta):貪根心的名稱已表明該心是與貪相應;然而在命名瞋根心時,卻用與瞋(dosa)同義的「瞋恚」或「厭惡」(patigha)。厭惡包括了各程度的反感,從最強烈的暴怒,至極微細的煩躁。直譯patigha(瞋恚或厭惡)的意義是「反擊」,顯示它是心反抗、排斥或毀滅的態度。

      雖然憂與瞋恚時常都相應俱行,但應明了它們之間相異的素質。憂(domanassa)是體驗不好的感受;瞋恚(patigha)是心厭惡或煩躁的態度。對於五蘊,憂是屬於受蘊(vedanakkhandha);而瞋恚則屬於行蘊(sankharakkhandha)。


    節六:二痴根心(mohamuulacittaani)

      11.  Upekkhasahagatam vicikicchasampayuttam ekam.
      12.  Upekkhasahagatam uddhaccasampayuttam ekam.
      Imani dve momuhacittani nama.
      Icc'evam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ani samattani.
    
      捨俱疑相應一心。
      捨俱掉舉相應一心。
      這兩種心名為純粹涉及痴。
      如是總結所有十二不善心。


    節六之助讀說明

      痴根心(mohamulacittani):
    這最後一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貪瞋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會導致貪或瞋也隨之生起。然而,儘管貪根和瞋根心裡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這最後兩種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們被列為痴根心。由於痴的作用於這兩種心特別顯著,它們也被形容為純粹涉及痴的心(momuuhacitta);巴利文momuuha(純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強調語。痴最為顯著的心有兩種:其一與疑相應,另一者則與掉舉相應。

      捨俱(upekkhaasahagata):即使是面對可喜所緣(目標),若生起的是痴根心,該目標的體驗則不再是可喜,由此悅受也就不會生起。同樣地,當不可喜所緣不被體驗為可厭時,憂受也不會生起。再者,當心受到疑或掉舉困擾時,它無法對目標下個正面或負面的判斷,由此它不能與悅受或憂受相應。基於這些原因,與這兩種心俱行的受是捨受(upekkhaa)。

      疑相應(vicikicchaasampayutta):對於巴利文vicikiccha,諸論師提出兩個詞源學的說明:一、由於思緒紛雜困亂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決問題。(注9) 這兩項解釋皆顯示「疑」(vicikiccha)是指由於顯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懷疑或猶豫不決。與此疑相應的心是第一種痴根心。

      掉舉相應(uddhaccasampayutta):掉舉是不平靜、心散亂或煩躁;而受此掉舉困擾的心是第二種痴根心。根據《阿毗達摩論》,掉舉心所存在所有十二種不善心裡(見第二章、節十三),但在其他十一種心當中,其力(satti)相對地微弱,而其作用也就屬於次要。然而,在這最後一種的不善心裡,掉舉成為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只有此心稱為「掉舉相應」。

      應注意這兩種痴根心是沒有「無行」或「有行」的分別。對於這點,諸論師給與不同的解釋。《阿毗達摩義廣釋》和註解《清淨道論》的《大疏鈔》認為無行與有行兩者皆不適用於此,故而把它們省略。這兩部論著說,由於此二心缺少自然的敏銳力,所以不能稱它們為無行或自動;亦由於沒有人會在任何情況裡刻意地激起它們,所以也不能稱之為有行或受到慫恿。然而列迪長老不讚同這觀點;他認為此二心純粹是無行的。他反駁道:「既然此二心依其自性自然地生起於諸有情,它們的生起無需通過任何方法刺激或煽動。因此,它們純粹是無行的,這是為何在此並沒有提及無行或有行的原因。」


    節七:不善心之總結

    [Pp. 03]
      Atthadha lobhamulani
      Dosamulani ca dvidha
      Mohamulani ca dve'ti
      Dvadas'akusala siyum.
    
      貪根心有八,
      瞋二及痴二;
      如是不善心,
      共有十二種。


    節七之助讀說明

      對於八種貪根心,可通過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注10)

      1.  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高興與自動地,從水果店偷了      一粒蘋果。
      2.  一位認為偷盜無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慫恿之後,高興地      從水果店偷了一粒蘋果。
      3-4. 各與第一和第二項相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並沒持有任何      邪見。
      5-8. 這四項各與第一至第四項類似,差異只在於該男孩偷盜時      的心是平捨的。

      對於兩種瞋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9. 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慮地殺了另一人。
      10. 某位懷恨的男人在思慮之後殺了另一人。

      對於兩種痴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1. 由於愚痴,某人懷疑佛陀的證悟,或懷疑佛法對於導向涅槃     是否有效。
      12. 由於散亂的心,某人無法專注於任何目標。


    〔注  釋〕

      5. 悅(somanassa):心的樂受。俱(sahagatam):一起;陪同。邪見(ditthi):認為業力果報並不存在的邪見等等。相應(sampayuttam):與之相關;相處。不相應(vippayuttam):與之不相關。無行(asavkharikam):不猶豫;沒受慫恿;自動。有行(sasavkharikam):受到自己或他人慫恿;不自動行事。捨(upekkha):捨受。──摘自(《阿毗達摩要義》)

      6. 譯按:'somanassa' 舊譯為喜。在中譯的五十二心所當中,「喜」這一字被用為代表三個不同的巴利文字,即 'muditaa, piiti, somanassa'。Muditaa 是四梵住或四無量心裡的(隨)喜。Piiti 是五禪支裡的喜。三者當中只有somanassa是屬於「受(vedanaa)」,是心的樂受,即悅受(somanassa vedanaa)。前兩者都不是受心所。現用「悅」譯心的樂受,以區別其他兩個喜。無論如何,一切與喜(piiti)相應的心都是悅俱;但悅俱的心卻未必也是與喜相應。悅俱而與喜不相應的心是:經教禪那四分法的第三禪心,或論教禪那五分法的第四禪心;這包括與它們相符的道心與果心。

      7. 譯按:巴利文upekkha一詞有多種不同的意義。在此列出較常見的幾個:一、此節所提及的「捨俱」是「與捨受俱行」,此捨受是「受心所」(vedana-cetasika);二、五禪支裡的捨也是屬於受心所;三、捨覺支與捨梵住或捨無量心的捨是「中捨性心所」(tatramajjhattata);四、觀禪的行捨智則屬於「慧心所」(pabba-cetasika)。五、「精進捨」是不過強亦不太弱而適中的精進,是屬於精進心所(viriya-cetasika)。

      8. 根據《阿毗達摩義廣釋》,ditthigata只是指邪見,其後綴詞gata在此並沒有任何涵義。

      9. 一、vici (vicinanto) = 詢問 + kicch = 受到困擾;
    二、vi = 毫無 + cikiccha = 解決方案。

      10. 《阿毗達摩要義》舉出八個假設的例子,以各別說明八種貪     根心:

        一、 某人不思業報地享受飲食。
        二、 有個人被同伴說服之後,不思業報、愉快地觀看        電影。
        三、 有位女士歡喜地穿上新衣,但知道執著新衣會令到貪        根心生起。
        四、 有位女孩知曉業力果報,但在同伴的邀請之下,愉快        地傾聽現代歌曲。
        五、 有位男孩稍有執著地吃只加鹽的白飯,但並沒有感到        喜悅與對業報的認識。
        六、 有位女孩有件新衣,在她母親說那是件漂亮的衣之後        ,她才懂得欣賞它,但並沒有感到喜悅與對業報的認        識。
        七、 在思及業報之後,某人以中捨的感受喝咖啡,但還是        鑑賞它的味道。
        八、 有位女士對業報有認識,但在女推銷員的慫恿之下,        不情願地買了一件新衣。


    〔HTML 版附註〕

      Pp. xx 表示是巴利語底稿本章之段落編號。


  • 回到上一頁(論文目錄)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