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雜項之概要(Pakinnakasangahavibhaga)

資訊更新日期: 89('00)/07/15


節一:序文
Sampayutta yathayogam tepannasa sabhavato
Cittacetasika dhamma tesam dani yatharaham.
Vedana-hetuto kicca-dvar'alambana-vatthuto
Cittuppadavasen'eva sangaho nama niyate.
已依其等自性說畢五十三相應法:心與諸心
所。如今只取心,再依受、因、作用、門、所緣及依
處分析。
節一之助讀說明
五十三相應法:雖然《阿毗達摩論》分辨了八十九
(或一百廿一)種心,它們整體只被視為一法或一種究竟
法,因為它們都有相同的特相,即識知目標(所緣)。然
而,各個五十二心所法則被視為個別之法,因為它們各有
不同的特相。如是一共有五十三相應名法。
只取心(cittuppadavasen'eva):直譯巴利文
cittuppada則是「心之生起」。在其他情況裡,它是指心
及其相應心所整體,但在此只是指心本身。無論如何,當
知心必定和其不可分離的心所同時發生,而其心所則是分
析與分類心的依據。


受之概要
(vedanasangaha)
節二:受之分析
Tattha vedanasangahe tava tividha vedana: sukha, 
dukkha, adukkhamasukha ca ti. Sukham, dukkham, 
somanassam, domanassam, upekkha ti ca bhedena pana 
pabcadha hoti.
於受之概要,首先,受有三種,即:苦、樂、不
苦不樂。另者,受亦可分別為五種:樂、苦、悅、
憂、捨。
節二之助讀說明
受之分析:如我們所見,受是遍一切心心所之一,有
受用目標之「味」的作用。由於每一心都必定會與某種受
相應,所以在分類心時,受是一個重要的依據。在這一篇
裡作者著重於把一切心依其相應的受來分類。
受有三種: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別。當只純粹
依其感受來分析時,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在這
三分法裡,樂受包括了「身體的樂受」和「心的樂受或悅
受」兩者;而苦受則包括了「身體的苦受」和「心的苦受
或憂受」兩者。
受亦可分析為五種:當受依「根」(indriya)分析
時,它則成為五種。這五種受稱為根,因為在感受目標方
面,它們作為其相應法的主人或支配(indra)該些相應
法。
在採用五分法時,三分法的樂受則分為樂受與悅受,
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三分法的苦受則分為苦受與憂
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不苦不樂受亦即捨受。
在經中,有時佛陀也只說受為兩種:樂與苦。這是一
種隱喻式的分析法,把無可指責的捨受包括在樂受之內,
以及把應受指責的捨受包括在苦受之內。佛陀又說道:
「所感受的都是苦。」(yam kibci vedayitam tam 
dukkhasmim,《相應部》36:11/iv,216)這句話裡的苦並不
是指狹義的苦受,而是指廣義的苦,即一切有為法(因緣
和合而成之法)無常則苦。
樂受(su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可喜的觸所緣;
作用是增長相應法;現起是身體之愉樂;近因是身根(即
身淨色)。
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
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
身根。
悅受(somanass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自性,
sabhava)可喜(或造作至可喜)的所緣;作用是體驗所
緣之可喜;現起是內心愉悅之狀態;近因是輕安。 
憂受(domanass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自性)
不可喜(或造作至不可喜)的所緣 ;作用是體驗所緣之
不可喜;現起是內心遭受痛苦;近因是心所依處(見本
章、節二十)。
捨受(upekkha-vedana)的特相是被體驗為中性;
作用是不增長亦不減弱相應法;現起是平靜的狀態;近因
是沒有喜(piti)的心(即喜不相應之心)。 
節三:依心分類
Tattha sukhasahagatam kusalavipakam kayavibbanam 
ekam eva.
Tattha dukkhasahagatam akusalavipakam 
kayavibbanam.
Somanassasahagatacittani pana lobhamulani cattari, 
dvadasa kamavacarasobhanani, sukhasantirana-hasanani 
ca dve ti attharasa kamavacaracittani c'eva pathama-
dutiya-tatiya-catutthajjhana-sankhatani catucattali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ani ca ti dvasatthividhani 
bhavanti.
Domanassasahagatacittani pana dve 
patighasampayutta-cittan' eva.
Sesani sabbani pi pabcapabbasa 
upekkhasahagatacittan' eva ti.
在它們當中,善果報身識是唯一樂俱(之心)。
同樣地,不善果報身識是唯一苦俱(之心)。
有六十二種心是悅俱,即:(一)十八種欲界
心:四貪根心、十二欲界美心、及兩個無因心,即悅
俱推度心與生笑心;(二)四十四種屬於初、第二、
第三、第四禪的廣大與出世間心。(12 + 32)
只有兩種與瞋恚相應的心是憂俱。
其餘五十五種心是捨俱。
節三之助讀說明
其餘五十五捨俱的心是:
一、 六不善心:四個貪根及兩個痴根;
二、 十四無因心;
三、 十二欲界美心(善、果報與唯作各有四種);
四、 三個第五禪心;
五、 十二個無色禪心;
六、 八個出世間心,即屬於第五禪的道心與果心。
節四:總結
Sukham dukkham upekkha ti tividha tattha vedana
Somanassam domanassam iti bhedena pabcadha.
Sukham ekattha dukkhab ca domanassam dvaye thitam
Dvasatthisu somanassam pabcapabbasake'tara.
受可分三種,樂及苦與捨。
加上悅與憂,則成五種受。
樂苦各於一,憂則於二心,
悅有六十二,其餘五十五。
節四之助讀說明
樂苦各於一:當知除了樂俱與苦俱的身識之外,雙五
識的其餘四對都是捨俱。《殊勝義註》解釋,於眼、耳、
鼻、舌四門,當屬於所造色的目標撞擊也屬於所造色的根
門時,其撞擊力並不強,就有如把四團棉花放在鐵砧上,
再以另外四團棉花敲打它們。因此,所產生的受是捨受。
然而,於身門,其目標是四大界中的地、火、風三大。如
是,當該目標撞擊身淨色時,其撞擊力則十分強大,且擴
展到身體的四大。這就有如四團棉花受到鐵鎚敲擊:鐵鎚
透過棉花,再重擊鐵砧。當目標是可喜所緣時,生起的身
識是善果報心,而其相應身受是身之樂受;當目標是不可
喜所緣時,生起的身識是不善果報心,而其相應身受是身
之苦受。 
雖然看來(眼識等)其他四種根識 像是也能與樂或
苦受俱行,《阿毗達摩論》認為這些首先生起的根識必定
是與捨受俱行。在與這些根識生起於同一心路過程的速
行,以及隨後生起而緣取同一目標的意門心路過程裡,即
能對可喜的顏色、聲、香及味生起心的樂受(即:悅
受);或對不可喜的顏色、聲、香及味生起心的苦受
(即:憂受);或以中捨或不執著的態度對待目標而生起
捨受。然而,這些都是心之受,並不是身之受,而且是在
眼識等根識過後才生起,而不是與首先生起的根識相應。
當生起於速行的階段時,這些受即會與善或不善心相應;
然而,於阿羅漢心中生起的悅受及捨受則與唯作心相應。
 
因之概要
(hetusangaha)
節五:因之分析
Hetusangahe hetu nama lobho doso moho alobho adoso 
amoho ca ti chabbidha bhavanti.
於因之概要當中,因(或根)有六個,即:貪、
瞋、痴、無貪、無瞋及無痴。
節五之助讀說明
因之分析:在這一篇裡,一切心會依據它們的「因」
或「根」(hetu)而分類。在經中,巴利文hetu用以表達
廣義的「原因」(karana)。它與「緣」(paccaya)是同義
詞,且常連成一詞;它代表任何作為其他事物的因之法。
然而,在《阿毗達摩論》裡,因是專用以代表「根」
(mula),且只用於六個決定品德的主要心所。
之前已曾詮釋,因是使到和它相應的心與心所穩定堅
固的心所。 有因的心如樹般穩定又堅固,無因的心則如
蘚苔般既軟弱又不堅固。 
在內文裡所列出的六因,貪、瞋、痴三因必定是不
善;無貪、無瞋、無痴三因則可以是善或無記,當生起於
善心它們即是善,當生起於果報心或唯作心它們即是無
記。無論是善或無記,這三因都是美心所(sobhana)。
節六:依心分類
Tattha pabcadvaravajjana-dvipabcavibbana-
sampaticchana-santirana-votthapana-hasana-vasena 
attharasa ahetukacittani nama. Sesani sabbani pi 
ekasattati cittani sahetukan'eva.
Tattha pi dve momuhacittani ekahetukani. Sesani dasa 
akusala-cittani c'eva banavippayuttani dvadasa 
kamavacara-sobhanani ca ti dvavisati dvihetukacittani.
Dvadasa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sobhanani 
c'eva pabca-tim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ani ca ti 
sattacattalisa tihetukacittani.
於此,有十八種心是無因的,即:五門轉向、雙
五識、領受、推度、確定及生笑心
(1+5+5+2+3+1+1)。其餘的所有七十一心都有因。
在它們(七十一心)當中,兩種純粹只與痴相應
的心只有一因。其餘十個不善心,以及十二與智不相
應的欲界美心,一共二十二心只有二因。
十二與智相應的欲界美心,以及三十五廣大與出
世間心,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
節六之助讀說明
其餘十個不善心:八個貪根心有貪與痴兩個因;兩個
瞋根心則有瞋與痴兩個因。
十二與智不相應的欲界美心:這些欲界美心是善、果
報與唯作各有四個,只有無貪與無瞋,因為與智不相應故
沒有無痴。
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這些心都有三美因。
節七:總結
Lobho doso ca moho ca hetu akusala tayo 
Alobhadosamoho ca kusalabyakata tatha.
Ahetuk'attharas'ekahetuka dve dvavisati
Dvihetuka mata sattacattalisa tihetuka.
貪、瞋及痴是三不善因。無貪、無瞋與無痴是
(三個)善及無記(因)。
當知有十八種(心)是無因;兩種有一因;廿二
種有二因;以及四十七種有三因。
作用之概要
(kiccasangaha)
節八:作用之分析
Kiccasangahe kiccani nama patisandhi-bhavanga-
avajjana-dassana-savana-ghayana-sayana-phusana-
sampaticchana-santirana-votthapana-javana-tadarammana-
cutivasena cuddasavidhani bhavanti.
Patisandhi-bhavanga-avajjana-pabcavibbana-
tthanadivasena pana tesam dasadha thanabhedo 
veditabbo.
於作用之概要當中,作用有十四種,即:一、結
生;二、有分;三、轉向;四、看;五、聽;六、
嗅;七、嚐;八、觸;九、領受;十、推度;十一、
確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緣;以及十四、死
亡。
當知依階段分類,它們則成十種,即:一、結
生;二、有分;三、轉向;四、五識;等等。
節八之助讀說明
作用之分析:在這一篇裡,八十九心是依作用而分
類。《阿毗達摩論》舉出各種不同的心一共執行了十四種
作用。這些作用是在心路過程裡執行(第三至十三項),
或在心路過程之外,即於離心路過程心裡(第一、第二及
第十四項)執行。
一、結生(patisandhi):在投生那一刻執行的作用
名為結生,因為它把新一生與前世連接起來。執行這作用
的結生心(patisandhicitta)在每一世裡都只出現一次,
即在投生的那一剎那。
二、有分(bhavanga):巴利文bhavanga的意思是
「生命」(bhava,有)的「成份」或「因素」(anga),即
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
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
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
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
每當沒有心路過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剎那中生
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
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
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
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
止。如此,在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剎
那裡生滅,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絕不會連續保持靜止
於兩個心識剎那。
三、轉向(avajjana):當目標撞擊任何一個根門或
意門時,即會有一個名為「有分波動」(bhavanga-
calana)的心識剎那發生,有分心於此「波動」了一個心
識剎那。繼之而來的心識剎那名為「有分斷」(bhavanga-
upaccheda),有分心之流於此被截斷。緊接而生起的心即
轉向五門或意門的目標。這轉向於目標的作用名為「轉
向」。
四至八、看等等:在五根門的心路過程裡,轉向剎那
之後生起的是一個直接識知該撞擊根門的目標的心。此心
及其所執行的特定作用決定於該目標的本質。若該目標是
顏色,眼識即會生起;若該目標是聲音,耳識即會生起,
等等。它們是很基本的心,生起於辨別的階段之前,只是
先簡單地體驗該目標。
九至十一、領受等等:於五根門的心路過程,在眼識
等之後,依次序生起的心個別執行「領受」
(sampaticchana)、「推度」(santirana)與「確定」
(votthapana)該目標的作用。於意門心路過程,並沒有
這些作用(五門轉向、看、領受等等)發生;反之,緊接
著有分斷之後生起的即是「意門轉向」,中間並沒有任何
其他作用。
十二、速行(javana):直譯巴利文javana的意思是
「迅速地跑」。在心路過程裡,這是確定之後的心識作用
 ,由一系列的心(一般上是七個同樣的心)執行,「快速
地跑」向目標以識知它。在道德的角度,這速行階段是最
為重要,因為善或不善的心即是在這階段生起。 
十三、彼所緣(tadarammana):直譯巴利文
tadarammana的意思是「取它的所緣」,而代表緣取之前
速行已識知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在欲界心路過程裡,當
五門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或意門的目標是「清晰所緣」
時,這種作用即會在速行的階段之後實行兩個心識剎那。
但當目標並不明顯或不清晰,以及當心路過程並不屬於欲
界時,這種作用即完全不會產生。在彼所緣之後(或當彼
所緣沒發生時即是速行之後),心流即會再度沉入有分。
十四、死亡(cuti):死亡心是一世中的最後一個心,
是一世的終結。此心與結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種心,也同
樣是離心路過程心,屬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它與後兩者
的差別只在於作用不同,即:執行死亡。
依階段分類,它們則成十種:巴利文thana(階段)
是指一個心識剎那,而在每一心識剎那裡必定只能有一心
生起。雖然有十四種心的作用,但看等五識的作用都發生
在心路過程裡的同一種階段,即在(五門)轉向與領受之
間的(五識)階段。如是,十四種作用發生在十個階段
裡。
節九:依心分類
Tattha dve upekkhasahagatasantiranani c'eva attha 
maha-vipakani ca nava ruparupavipakani ca ti 
ekunavisati cittani patisandhi-bhavanga-cutikiccani nama.
Avajjanakiccani pana dve. Tatha dassana-savana-
ghayana-sayana-phusana-sampaticchanakiccani ca.
Tini santiranakiccani.
Manodvaravajjanam eva pabcadvare votthapanakiccam 
sadheti. 
Avajjanadvayavajjitani kusalakusala-phala-kriya 
cittani pabca-pabbasa javanakiccani.
Attha mahavipakani c'eva santiranattayab ca ti 
ekadasa tadarammanakiccani.
在它們當中,十九種心執行結生、有分及死亡的
作用。它們是:兩種捨俱推度心、八大果報心、以及
九個色與無色界果報心。
兩種執行轉向的作用。
同樣地,執行看、聽、嗅、嚐、觸及領受作用的
都各有兩種。
三種執行推度的作用。
意門轉向心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執行確定的作用。
除了兩種轉向心,所有五十五個不善、善、
(聖)果與唯作心都執行速行的作用。
八大果報心與三推度心,一共十一心執行彼所緣
的作用。
節九之助讀說明
依作用分析心:若能分辨心的種類和作用兩者(後者
有時會與前者有同一名稱)之間的差別,就比較不會對這
一篇感到迷惑。雖然某些心是依它的某一種作用而命名,
但那只是為了方便,並不是指該心的作用只局限於那種作
用。反之,一種心可能執行好幾種與它的名稱相異的作
用。 
結生、有分、死亡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一世裡只有
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用。在投生時,這
種心把新一世和前一世連結起來;在生命的過程中,出現
無數次為有分心之流的亦同是這種心,以維持生命流不
斷;在死亡的時候,生起為死亡心的亦同是這種心,它代
表了一世的終結。
有十九種心能夠執行這三種作用。當有情投生至地
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時,執行這三種作用的即
是不善果報推度心(santirana)。於天生瞎眼、耳聾、啞
巴等等的人,以及某些低級的天神,執行這三種作用是捨
俱善果報推度心。雖然殘缺是不善業的果報,但投生至人
間的業則是善的,只是較弱罷了。這推度心在結生與有分
的階段並沒有執行推度的作用,因為它在同一時刻只能執
行一種作用。
對於投生至欲界善趣為人或天神,而又沒有殘缺者,
執行這三種作用是八大善果報心(之一),即:二因或三
因的欲界美心。
上述十種心屬於欲界輪迴。
對於投生至色界天的梵天,出現為結生、有分與死亡
的是五種色界果報心(之一);對於投生至四無色界天的
梵天,出現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是個別相符的四無色
界果報心。
轉向的作用: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在目
標撞擊五根門之一時執行其(轉向目標的)作用。意門轉
向心(manodvaravajjana)則在目標(法所緣)撞擊意門
時執行其(轉向目標的)作用。此二心皆是無因唯作心
(ahetuka-kiriya)。
看等等的作用:對於這五種作用,每一種都有兩個心
可以執行作用,即:善果報與不善果報眼識等等。


表3-1:作用之概要

作用

種類

數目

執行

數目

不善心

12

速行

1

眼識

2

1

耳識

2

1

鼻識

2

1

舌識

2

1

身識

2

1

領受

2

領受

1

捨俱推度心

2

結生、有分、死亡、
推度、彼所緣

5

悅俱推度心

1

推度、彼所緣

2

五門轉向心

1

五門轉向

1

意門轉向心

1

意門轉向、確定

2

生笑心

1

速行

1

欲界善心

8

速行

1

欲界果報心

8

結生、有分、
死亡、彼所緣

4

欲界唯作心

8

速行

1

廣大善心

9

速行

1

廣大果報心

9

結生、有分、死亡

3

廣大唯作心

9

速行

1

出世間心

8

速行

1



領受的作用:執行領受的作用的是兩種領受心。
推度的作用:執行此作用的有三種:善果報與不善果
報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以及悅俱善果報無因推度心。
確定的作用:沒有個別的心名為確定心。執行此作用
的即是屬於捨俱無因唯作心的意門轉向心;此心在意門心
路過程裡執行意門轉向的作用,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則執行
確定的作用。
速行的作用:五十五種執行速行作用的心是:十二不
善心、二十一善心、四果報心(即:四出世間果心)、以
及十八唯作心(兩個轉向心除外)。
彼所緣的作用:執行彼所緣作用的十一種心是果報
心。當三種推度心執行彼所緣的作用時,它們並沒有同時
執行推度的作用。
節十:依作用的數目分類
Tesu pana dve upekkhasahagatasantiranacittani 
patisandhi-bhavanga-cuti-tadarammana-santiranavasena 
pabcakiccani nama.
Mahavipakani attha patisandhi-bhavanga-cuti-
tadaram-mana-vasena catukiccani.
Mahaggatavipakani nava patisandhi-bhavanga-cuti-
vasena tikiccani.
Somanassasahagatam santiranam santirana-tadaram-
mana-vasena dukiccam.
Tatha votthapanab ca votthapanavajjanavasena.
Sesani pana sabbani pi javana-manodhatuttika-
dvipabca-vibbanani yathasambhavam ekakiccani ti.
在它們當中,兩種捨俱推度心執行五種作用:結
生、有分、死亡、彼所緣與推度。
八大果報心執行四種作用:結生、有分、死亡與
彼所緣。
九廣大果報心執行三種作用:結生、有分與死
亡。
悅俱推度心執行兩種作用:推度與彼所緣。
確定心(意門轉向心)也執行兩種作用:確定與
轉向。
其餘所有的心──速行、三意界、雙五識──生
起時只執行一種作用。
節十之助讀說明
速行:五十五種執行速行作用的心只執行該作用,而
沒有執行其他作用。
三意界是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
節十一:總結
Patisandhadayo nama kiccabhedena cuddasa
Dasadha thanabhedena cittuppada pakasita.
Atthasatthi tatha dve ca nav' attha dve 
yathakkamam
Eka-dvi-ti-catu-pabca kiccatthanani niddise.
依結生等作用分別,諸心有十四種;依階段分
別,則成十種。
執行一種作用的心有六十八;兩種作用的有二;
三種作用的有九;四種作用的有八;以及五種作用的
有二。
門之概要
(dvarasangaha)
節十二:門之分析
Dvarasangahe dvarani nama cakkhudvaram 
sotadvaram ghanadvaram jivhadvaram kayadvaram 
manodvarab ca ti chabbidhani bhavanti.
Tattha cakkhum eva cakkhudvaram tatha sotadayo 
sotadvaradini. Manodvaram pana bhavangan ti pavuccati.
在門之概要裡有六門,即:眼門、耳門、鼻門、
舌門、身門與意門。
於此,眼本身是眼門,耳等亦是如此。但有分則
稱為意門。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門之分析:在《阿毗達摩論》裡,「門」(dvara)用
以譬喻心與所緣境(目標)交往的管道。三種業之門是:
身、語、意;通過它們,心對外界作出反應(見第五章、
節廿二至廿四)。此外,亦有六個識知之門,即:六門。
通過此六門,心與心所得以接觸目標;亦通過此六門,目
標得以前來呈現於心和心所。在這篇裡,作者先列出六
門,過後再分辨在每一門裡生起的心,以及依能在多少門
裡生起把諸心分類。
眼本身是眼門:首五門是色法(rupa),即:五種感
官裡的淨色(pasadarupa)。每一種淨色皆是一門,通過
它,生起於心路過程的心與心所得以緣取它們的目標;亦
是通過它,目標才能被心與心所緣取。眼淨色是眼門心路
過程諸心之門,使它們能通過眼睛識知顏色。對於其他根
門的淨色和各自的目標亦是如此。
有分稱為意門:有別於首五門,意門(manodvara)
並非色法,而是名法(nama),即:有分心。對於意門心
路過程的目標,該心路過程裡的諸心只是通過意門緣取
它,完全不依靠任何淨色。
對於那一個心才是真正的意門,諸註疏各有不同的見
解。《阿毗達摩義廣釋》說意門是在意門轉向的前一個有
分心,即:有分斷(bhavanga-upaccheda)。其他的《阿毗
達摩論》註疏則說有分心與意門轉向兩者是意門。然而,
列迪長老與註解《分別論》的《迷惑冰消》皆說一切有分
整體是意門。阿耨樓陀尊者並沒精確地說明那一個是意
門,而只是說有分是意門。
節十三:依心分類
Tattha pabcadvaravajjana-cakkhuvibbana-sampatic-
chana-santirana-votthapana-kamavacarajavana-
tadarammanavasena chacattalisa cittani cakkhudvare 
yatharaham uppajjanti. Tatha pabcadvaravajjana-
sotavibbanadivasena sotadvaradisu pi chacattalis'eva 
bhavanti ti. Sabbatha pi pabcadvare catupabbasa cittani 
kamavacaran'eva ti veditabbani.
Manodvare pana manodvaravajjana-pabcapabbasa-
javana-tadarammanavasena sattasatthi cittani bhavanti.
Ekunavisati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dvara-
vimuttani.
於此,有四十六種心能根據條件生起於眼門:五
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欲界速行、彼所
緣。
同樣地,於耳門等等亦有五門轉向、耳識等等四
十六種心能夠生起。
當知一共有五十四種欲界心能生起於五門。
於意門有六十七種心能生起:意門轉向、五十五
種速行及彼所緣。
有十九種心能離門,生起為結生、有分與死亡。
節十三之助讀說明
有四十六種心能生起於眼門:這四十六心是:
一個五門轉向心
兩個眼識
兩個領受心
三個推度心
一個確定心
廿九個欲界速行心(十二不善心、八善心、八美
唯作心、一生笑唯作心)
八個彼所緣(即八個欲界善果報心;其他三個已
包括在推度心之內──見節九)

根據情況(yatharaham):雖然能夠生起於眼門的心
一共有四十六種,但它們並不能都在同一個心路過程裡生
起,而只(有某些心)根據條件生起。列迪長老指出這些
條件是:一、目標(所緣);二、生存地;三、個人;
四、作意。
(一)例如:若目標是不可喜所緣,那麼,眼識、領
受、推度與彼所緣即是不善果報心;反之,若目標是可喜
所緣,它們即是善果報心。若目標是極可喜所緣,推度與
彼所緣即是悅俱;若目標是中等可喜所緣,它們則是捨
俱。
(二)若眼門心路過程生起於欲地(kamabhumi),
所有四十六心都能生起,但若是生起於色地(rupa-
bhumi),彼所緣就不能生起,因為彼所緣的作用只局限
於欲地。
(三)若人是凡夫或有學聖者,速行不是善即是不善
(對於有學聖者則根據其所達到的果位) ;若人是阿羅
漢,所生起的則是唯作心。
(四)若凡夫或有學聖者運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善速行即會生起;反之,若運用不如理作
意,不善速行就會生起。
同樣地,是有行心或無行心生起亦依條件而定。
五十四種欲界心能生起於五門:在每一門裡,所有的
欲界心都能出現,除了屬於其他四根門的四雙根識之外。
如此,把它們統計時,一切欲界心都能生起於五門。
於意門:所有五十五種速行心都能生起於意門。只有
二十二種心不能生起於意門,即:五門轉向、雙五識、兩
種領受心、五個色界果報心及四個無色界果報心。
離門(dvaravimutta):這十九種在節九裡列出的心
名為「離門」,這是因為它們所執行的結生、有分、死亡
作用並不發生在根門裡,亦由於它們並不接受任何新的目
標,而只緣取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目標(即臨死速
行的目標──見節十七)。
節十四:依門的數目分類
Tesu pana dvipabcavibbanani c'eva mahaggata-
lokuttara-javanani ca ti chattimsa yatharaham ekadvarika-
cittani nama.
Manodhatuttikam pana pabcadvarikam.
Sukhasantirana-votthapana-kamavacarajavanani 
chadvarika-cittani.
Upekkhasahagatasantirana-mahavipakani 
chadvarikani c'eva dvaravimuttani ca.
Mahaggatavipakani dvaravimuttan'eva ti.
在(生起於諸門的心)當中,有三十六種心各自
只生起於一門,即:雙五識、廣大速行與出世間速
行。
三意界生起於五門。
悅俱推度、確定及欲界速行生起於六門。
捨俱推度及大果報心生起於六門或離門。
廣大果報心永遠是離門。
節十四之助讀說明
各自:雙五識只生起於相符的根門,廣大速行與出世
間速行則只生起於意門。
悅俱推度:在五門裡,此心能執行推度與彼所緣的作
用;在意門裡,則只能執行彼所緣的作用。
確定:在五門裡,此心執行確定的作用;在意門裡,
則執行轉向的作用。
大果報心:跟兩種捨俱推度心一樣,這八種心能生起
於六門為彼所緣,或離門生起為結生心、有分心與死亡
心。
廣大果報心:這五色界與四無色界果報心只在與它們
相符的生存地生起為結生心、有分心與死亡心。由此它們
永遠是離門的。
節十五:總結
Ekadvarikacittani pabcadvarikani ca
Chadvarikavimuttani vimuttani ca sabbatha.
Chattimsati tatha tini ekatimsa yathakkamam
Dasadha navadha ca ti pabcadha paridipaye.
三十六種心生起於一門;三種於五門;三十一於
六門;十種於六門或離門;九種完全只是離門。如
是,以五種方法舉示它們。
所緣之概要
(alambanasangaha)
節十六:所緣之分析
Alambanasangahe alambanani nama ruparammanam 
sadda-rammanam gandharammanam rasarammanam 
photthabba-rammanam dhammarammanab ca ti 
chabbidhani bhavanti.
Tattha rupam eva ruparammanam. Tatha saddadayo 
sadda-rammanadini. Dhammarammanam pana pasada-
sukhumarupa-citta-cetasika-nibbana-pabbattivasena chadha 
sangayhanti.
於所緣之概要,有六種所緣,即:色所緣、聲所
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與法所緣。
其中,(顏)色本身是色所緣。同樣地,聲等即
是聲所緣等。但法所緣則有六種:淨色、微細色、
心、心所、涅槃與概念。
節十六之助讀說明
所緣之分析:每一心及其相應心所皆必須緣取一個所
緣(目標),因為心本身即是識知目標的活動。在巴利文
裡,有兩個字是用來代表所緣。其一是源自詞根意為「取
樂於」的arammana;另一個是alambana,源自意為
「鉤住」的詞根。由此,所緣是心及其相應心所取樂或鉤
住的目標。在這一篇裡,作者將會詮釋所緣。隨後他會確
定什麼所緣出現於每一門和離心路過程心。最後,他會再
分析每一心的所緣範圍。
六種所緣:《阿毗達摩論》分析了六種與六門相符的
所緣。首五種都包括在色法裡。 (顏)色、聲、香、味
四者是屬於「所造色」(upada rupa),即依靠四大界而生
起的次要色法。觸所緣則是四大界當中的三界,即:一、
地界或堅硬性,通過觸感覺為硬或軟;二、火界,感覺為
熱或冷;三、風界,感覺為支持或壓力。四大界的第四種
是水界,其特相是黏;根據《阿毗達摩論》,水界不能通
過觸覺感受到,而只能通過意門識知。 
法所緣有六種:首五所緣的每一種都能通過以下的三
個方式識知:一、通過各自的根門心路過程;二、通過意
門心路過程;三、通過離心路過程心,即結生、有分與死
亡。第六種所緣,即法所緣,完全不能通過五根門識知;
而只能通過意門心路過程或離心路過程心識知。
法所緣有六種:一、淨色(pasadarupa)是五種感官
裡的根門色法,即眼淨色、耳淨色等五種淨色。二、微細
色(sukhumarupa)包括十六種列於第六章、節六的色
法,水界即是其中之一。三、心(citta)亦是一種法所
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
標。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
身;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
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四、五十二心所
(cetasika)也是法所緣,例如:當人們覺察到自己的感
受、思與情緒時。五、涅槃(Nibbana)是有學聖者與阿
羅漢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六、概念(pabbati)也是法
所緣;它是世俗法,並不是究竟存在之法。
節十七:依門分類
Tattha cakkhudvarikacittanam sabbesam pi rupam eva 
arammanam. Tab ca paccuppannam eva. Tatha sotadvarika-
cittadinam pi saddadini. Tani ca paccuppannani yeva.
Manodvarikacittanam pana chabbidham pi paccup-
pannam atitam anagatam kalavimuttab ca yatharaham 
alambanam hoti.
Dvaravimuttanab ca pana patisandhi-bhavanga-cuti-
sankhatanam chabbidham pi yathasambhavam yebhuyyena 
bhavantare chadvaragahitam paccuppannam atitam 
pabbattibhutam va kamma-kammanimitta-gatinimitta-
sammatam alambanam hoti.
一切眼門心都只以顏色為所緣,而且只屬於現在
(的所緣)。同樣地,聲等是耳門心等的所緣,它們
也只屬於現在(的所緣)。
然而意門心的所緣有六種,而且,根據情況,該
所緣可以是屬於現在、過去、未來,或與時間無關。
再者,於結生、有分、死亡(三種)離門心,所
緣亦有六種。根據情況,一般上那於前一世已被六門
之一識知的所緣,可以是現在或過去所緣,或是概
念。此所緣是業、或業相、或趣相。
節十七之助讀說明
一切眼門心:在眼門心路過程裡,所有屬於該心路過
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為目標。色所緣並非只是眼識的目
標;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
所緣也都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再者,這些生起於眼門
心路過程的心都只取「色所緣而已」(rupam eva)為目
標。在該心路過程裡,它們並不能識知其他目標。
而且只屬於現在(的所緣):在此「現在」一詞意為
「剎那現在」(khanikapaccuppanna),即指所體驗的事物
是於當下剎那存在的。由於色法變易的速度比名法慢,一
個色所緣可以保持存在於整個眼門心路過程。其他(四)
根門的所緣亦是如此。(見第四章、節六)
意門心的所緣:生起於意門心路過程裡的心能夠識知
五所緣,以及一切五門心路過程無法識知的法所緣。意門
心也能識知過去、現在與未來任何一時的所緣,或是與時
間無關(kalavimutta)的所緣。後者是指涅槃與概念。涅
槃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其自性(sabhava)並無生、變
易(住)與滅;概念也是沒有時間性的,因為它並沒有自
性。
根據情況:《阿毗達摩義廣釋》解釋:根據該心是欲
界速行、神通速行、其餘廣大速行等等。除了生笑心之
外,欲界速行都能取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生
笑心只取三時的所緣。神通心(見節十八之助讀說明)取
三時的所緣,以及無時間的所緣。除了(神通心和)取過
去心為所緣的第二與第四無色禪心之外,其餘的廣大心都
取無時間的所緣(即:概念)。出世間心取無時間的所緣
(即:涅槃)。
在於離門心等等:離門心是在一世當中執行結生、有
分與死亡作用之心。它們有十九種,即:八欲界大善、五
色界、五無色界果報心及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這種心的
目標有六種:過去或現在的五所緣之一,或是法所緣。在
所有三種作用裡,從結生至死亡,該心都只取同一所緣。
該所緣是投生時結生心的目標,在生命過程當中是有分心
的目標,以及在死亡時是死亡心的目標。
一世當中的離門心必定與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
目標相同。當人臨命終時,基於其過去業與當時的情況,
某個目標即會呈現於他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這目標是以
下三種之一:
一、 業(kamma):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
二、 業相(kammanimitta):是與即將成熟而導致下
一世投生至何處的善業或惡業有關的目標或影
像,或是造該業的工具。例如:虔誠的信徒可能
會看到比丘或寺院的影像;醫生可能會看到病人
的影像;而屠夫則可能聽到被宰殺的牛的哀號或
看到屠刀。
三、 趣相(gatinimitta):這即是臨終者下一世將投生
的去處。例如:即將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會看
到天界的宮殿;即將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會看
到森林或田野;即將投生至地獄的人可能會看到
地獄之火。

根據情況(yathasambhavam):《阿毗達摩義廣釋》
解釋這片語的意思是:離門心的目標是根據前一世最後一
個心路過程識知該目標時所通過的門而定;亦視該目標是
屬於過去或現在所緣,或是概念;又根據它是業,或業
相,或趣相而定。其解釋如下:
若是投生至欲界,在前一世臨死速行的階段,被六門
之一識知的五所緣當中任何一個所緣皆可成為業相。這種
所緣在新一世的結生和首幾個有分可以是過去或現在所
緣。它有可能是現在所緣,因為在前一世的臨死速行識知
該目標之後,它可能還持續存在於新一世的首幾個心識剎
那;隨後的有分及死亡心所取的目標則必定是過去所緣。
若前一世的臨死速行所取的目標是法所緣,它則可能
是業或業相,以及是新一世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過去所
緣。若該目標是趣相,它一般上是色所緣、由意門識知、
以及是現在所緣。
若是投生至色界天,三種離心路過程心的目標是前一
世意門臨死速行所取的法所緣、是概念(於是與時間無
關)、以及是屬於業相。投生至第一和第三無色界天亦是
如此。若是投生至第二和第四無色界天,該目標(即:
心)是法所緣、是過去所緣、也是業相。
一般上(yebhuyyena):這形容詞是專指無想有情
(asabbasatta)死後投生至他處,因為在色界天的無想
梵天完全沒有心識(見第五章、節卅一),所以下一世的
離門心根本不能緣取前一世(生為無想梵天時)所緣取的
目標。對於這類有情,依靠在生為無想梵天之前的過去
業,目標會自動呈現於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為業等等。
節十八:依心分類
Tesu cakkhuvibbanadini yathakkamam rupadi-
ekekalambanan'eva. Manodhatuttikam pana rupadipabca-
lambanam. Sesani kamavacaravipakani hasanacittab ca ti 
sabbatha pi kamavacaralambanan'eva.
Akusalani c'eva banavippayuttakamavacarajavanani 
ca ti lokuttaravajjita-sabbalambanani.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kusalani c'eva pabcama-
jjhana-sankhatam abhibbakusalab ca ti arahattamagga-
phalavajjita-sabbalambanani.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kriya c'eva kriyabhibba-
votthapanab ca ti sabbatha pi sabbalambanani.
Aruppesu dutiyacatutthani mahaggatalambanani. 
Sesani mahaggatacittani pana sabbani pi 
pabbattalambanani. Lokuttaracittani nibbanalambanani ti.
在它們當中,眼識等各自取一種所緣,即顏色
等。但三意界則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其餘的
欲界果報心與生笑心只能取欲界所緣。
不善(心)和智不相應欲界速行能取一切所緣,
除了出世間法。
智相應欲界善(心)及屬於第五禪的善神通心能
取一切所緣,除了阿羅漢道與果。
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唯作神通心及確定心能取一
切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第二與第四取廣大所緣
(即:廣大心)。其餘所有的廣大心取概念為所緣。
出世間心取涅槃為所緣。
節十八之助讀說明
三意界: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總稱為三意界;由
於它們生起於所有五門,所以能取顏色等所有五所緣為目
標。
其餘的欲界果報心:這些果報心是三種推度心與八大
果報心;當生起為彼所緣時,它們能取呈現於六門的一切
欲界所緣。再者,除了悅俱推度心之外,當這些果報心生
起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時,也能取六種離門所緣。諸阿
羅漢的生笑心也能取所有六種欲界所緣。
不善心等:由於四道、四果與涅槃九出世間法是非常
的清淨及深奧,所以不善心和智不相應的善與唯作心並不
能識知它們。
欲界善心等:凡夫與有學聖者不能覺察阿羅漢的道心
與果心,因為他們還未證得此二心。
凡夫亦不能取有學聖者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層次較
低的有學聖者則不能取層次較高的道心與果心為所緣。當
有學聖者省察自己的出世間成就時,他們能以智相應欲界
善心覺知道心、果心與涅槃。在道心之前生起的「種姓」
(gotrabhu)也是屬於這些心,它也取涅槃為所緣(見第
九章、節卅四)。
善神通心:神通(abhibba)是已熟練於五禪者才能
獲取的高等智。在聖典中提及五種世間神通,即:如意通
(神變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與天眼通(見第九
章、節廿一)。這些神通是運用第五禪心而獲得;於凡夫
和有學聖者它是善的;於諸阿羅漢則是唯作的。通過第三
種神通,有學聖者能辨識與他同等級或層次較低的其他聖
者的道心與果心,但不能辨識層次比他高的聖者的道心與
果心。阿羅漢道心與果心則完全超越善神通心的範圍。
欲界唯作心等等:通過欲界智相應唯作心,阿羅漢能
在省察自己的成就時辨識自己的道心與果心;通過唯作神
通心,他能辨識其他聖者的道心與果心,包括有學聖者與
阿羅漢。在五門心路過程裡,確定能識知所有五所緣;當
作為意門轉向心時則能識知所有六所緣。
於無色(禪心)當中:第二無色禪心取第一無色禪心
為所緣;第四無色禪心取第三無色禪心為所緣。如是此二
心取廣大心為所緣。
其餘所有的廣大心:色界禪心所取的目標是概念,
如:遍處禪心取遍相(見第一章、節十八至二十之助讀說
明)、無量禪心取有情概念。


表3-2:所緣之概要

所緣(目標)

眼識

2

現在顏色

耳識

2

現在聲

鼻識

2

現在香

舌識

2

現在味

身識

2

現在觸

意界(五門轉向心、
領受心)

3

現在五所緣

三推度心、一生笑心、
八欲界美果報心

12

五十四欲界心、五十二心
所、二十八色

十二不善心、四欲界美
智不相應善心、四欲界
美智不相應唯作心

20

八十一世間心、五十二心
所、二十八色、概念

四欲界美智相應善心、
一神通善心

5

八十七心(除去阿羅漢道心
與果心)、五十二心所、
二十八色、涅槃、概念

四欲界美智相應唯作
心、一神通唯作心、
意門轉向心

6

一切所緣(即:八十九心、
五十二心所、二十八色、
涅槃、概念)

無色界第二及第四禪心

6

個別是第一與第三無色界禪

十五色界禪心、
無色界第一及第三禪心

21

概念

出世間心

8

涅槃



節十九:總結
Pabcavisa parittamhi cha cittani mahaggate
Ekavisati vohare attha nibbanagocare.
Visanuttaramuttamhi aggamaggaphalujjhite
Pabca sabbattha chacceti sattadha tattha sangaho.
廿五種心緣取下等所緣;六種緣取廣大(心);
廿一種緣取概念;八種緣取涅槃。
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五種
緣取一切所緣,除了較高層次的道與果心;六種緣取
一切所緣。如是它們的組別一共有七。
節十九之助讀說明
廿五種心:廿三種欲界果報心、五門轉向心及生笑心
只緣取下等所緣,即:欲界所緣。
六種緣取廣大(心):這些是第二與第四無色禪的
善、果報與唯作心。
廿一種緣取概念:這些是五色禪、第一與第三無色禪
的善、果報與唯作心。
八種緣取涅槃:這些是四道心與四果心。
二十種緣取除了出世間法之外的一切所緣:這些是十
二不善心,以及智不相應的四善心與四唯作心。
五種:這些是四智相應善心與善神通心。
六種緣取一切所緣:這些是四智相應大唯作心、唯作
第五禪神通心及確定心。


依處之概要
(vatthusangaha)
節二十:依處之分析
Vatthusangahe vatthuni nama cakkhu-sota-ghana-
jivha-kaya-hadayavatthu ca ti chabbidhani bhavanti.
Tani kamaloke sabbani pi labbhanti. Rupaloke pana 
ghanadittayam natthi. Arupaloke pana sabbani pi na 
samvijjanti.
於依處之概要,依處有六種,即:眼、耳、鼻、
舌、身與心所依處。
於欲界有這一切。但於色界則沒有鼻、舌與身三
依處。於無色界則完全沒有依處。
節二十之助讀說明
依處之分析:於有色法的生存地,心與心所必須依靠
依處(vatthu)而生起。依處是支持心生起的色法。雖然
首五依處與首五門(即:五淨色)相符,但依處與門並不
完全一致,因為它對心之生起有不同的作用。心路過程裡
的心與心所通過門而得以和目標接觸;依處則是支持心與
心所生起的色法。
這項作用上的差別是重要的。在眼門心路過程裡,除
了眼識之外,亦有許多種心以眼淨色為門而生起,但眼淨
色只是眼識的依處,而不是其他也運用眼門的心的依處。
關於門,作為結生、有分與死亡的諸心是「離門」,即是
不發生於任何門。然而在有名色法兩者的生存地裡,沒有
任何心是能夠不依靠依處生起的。
在這一篇裡,作者將先列出諸依處,然後再根據所依
靠的依處把諸心分類。
心所依處(hadayavatthu):根據諸巴利論師,除了
以各自淨色為依處的雙五識之外,心臟是一切心的依處
色。《阿毗達摩論》並沒有明確地提到心所依處。《阿毗達
摩論》中的最後一部──《發趣論》也只是說:「依靠該
色,意界及意識界得以生起。」(I,4)。然而,諸註疏隨
後則確定那「該色」為心所依處,是心臟裡的心室(的
血)。 
於欲界等:於欲生存地有一切六依處,除了天生瞎眼
或耳聾者。於色界天則無鼻、舌、身三依處,由於這三門
的體驗比其他二門(眼與耳)較為粗,所以不包括在這高
層次的生存地裡。諸論師說該地的有情也擁有這些感官的
外形,但並沒有淨色,因此不能作為嗅、嚐及觸的依處,
所以這些感受也就不能發生於色界天。於無色界天則完全
沒有依處,因為一切的依處都是由色法組成。
節廿一:依心分類
Tattha pabcavibbanadhatuyo yathakkamam ekantena 
pabcappasadavatthuni nissay'eva pavattanti. 
Pabcadvaravajjana-sampaticchanasankhata pana 
manodhatu ca hadayam nissita yeva pavattanti. Avasesa 
pana manovibbanadhatusankhata ca santirana-
mahavipaka-patighadvaya-pathamamagga-hasana-
rupavacara-vasena hadayam nissay'eva pavattanti.
Avasesa kusal'akusala-kriya'nuttaravasena pana 
nissaya va anissaya va. Aruppavipakavasena hadayam 
anissay'eva ti.
於此,五識界完全以五淨色為各自的依處而轉起
(發生)。但意界,即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
則依靠心臟而轉起。其餘的也是如此依靠心臟而轉
起,即屬於意識界的推度心、大果報心、兩種瞋相應
心、初道心、生笑心、色界心。(3+3+8+2+1+ 
1+15=33)
其餘的心,無論是善、不善、唯作或出世間,都
可依靠或不依靠心所依處。(12+10+13+7=42)無色果
報心則不依靠心所依處。
節廿一之助讀說明
五識界等:在《阿毗達摩論》裡,所有八十九心被分
為七種識界(vibbanadhatu),如下:


表3-3:七識界

眼識界

眼識

2

耳識界

耳識

2

鼻識界

鼻識

2

舌識界

舌識

2

身識界

身識

2

意界

五門轉向心、領受心

3

意識界

其餘的一切心

76



名為意界(manodhatu)的三種心只是非常粗淺地識
知目標:因為五門轉向心面對完全陌生的目標,而且是隨
著擁有不同依處的心之後生起;至於兩種領受心則是因為
它們隨著擁有不同依處的心之後生起。五識界則稍微強
些,因為它們直接地看、聽、嗅、嚐或觸目標;但還是相
對的弱,因為它們是夾在兩個擁有與它們不同依處的心之
間。歸納於意識界(manovibbana-dhatu)的諸心能更完
整與清晰地識知目標,因為在它們前後的心都與它們擁有
相同的依處。
但意界,即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則依靠心臟
而轉起:列於這組的三十三心不能生起於無色界天,而只
生起於有色法之地。因此它們必定受到心所依處支助。瞋
相應心不會在色界天生起,因為鎮伏瞋恨是證得禪那的先
決條件。須陀洹初道心不能在無色界天裡生起,因為它必
須依靠聽聞佛法(才能生起),所以必須有耳根。至於生
笑心則當然必須有身體才能顯現微笑。
其餘的心:這些心是:十不善心(除去兩個瞋相應
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四無色善心、四無色唯作
心、七出世間心(除去初道心)及意門轉向心,一共有四
十二心。當這些心生起於有色法之地時(即:欲地與色
地),它們必須依靠心所依處生起;當生起於無色地時則
不須依靠心所依處。無色果報心只能生起於無色地,所以
不須依靠任何依處。關於三地,見第五章、節三至七。
節廿二:總結
Chavatthum nissita kame satta rupe catubbidha
Tivatthum nissit'aruppe dhatv'ekanissita mata.
Tecattalisa nissaya dvecattalisa jayare
Nissaya ca anissaya pak'aruppa anissita ti.
當知欲地之七(識)界依靠六依處;色地四
(識)界依靠三依處;無色地一(識)界不依靠任何
依處。
四十三(種心)依靠一依處生起;四十二依靠一
依處或不依靠依處生起。無色果報心不依靠依處生
起。
節廿二之助讀說明
於欲地等:在欲地裡,五識界依靠各自的依處生起,
意界及意識界則依靠心所依處生起。於色地則沒有鼻、
舌、身三處及與它們相符的識界。於無色地則只有意識
界,且沒有依處。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Pakinnakasangahavibhago nama
tatiy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雜項之概要」的
第三章至此完畢。


注釋

原編按:看來輕安(passaddhi)只是於禪修時生起的悅受的 近因。 譯按:悅受的另一個定義: 特相:令相應法樂於所緣。 作用:增長相應法。 現起:內心的愉悅。 近因:心與心所之輕安。 (註:第二種定義尤其指的是,與剎那定、遍作定、近行定、 安止定、觀智相應的悅受。第一種定義可用於一切悅受,但貪 根悅受的近因不可能是輕安,而是依處、所緣、相應法三者之 一。)──摘自帕奧禪修手冊。 譯按:體驗自性不可喜所緣為不可喜是憂受。外道把自性極 可喜的所緣(如佛陀)視為不可喜,這是造作至不可喜所緣。 由於外道的邪見與邪思惟,可喜所緣變成不可喜所緣。通過造 作去體驗所緣為不可喜是憂受。──摘自帕奧禪修手冊。 這五種受的定義記載於《清淨道論》第十四章、段一二八。 《殊勝義註》巴、頁二六三;英、頁三四九至三五○。五淨 色是屬於所造色,首四門的目標(所緣)也是所造色。然而, 觸所緣則是四大其中的三個。見第六章、節三。 譯按:為了便於區別,且稱六識當中的眼識等首五識為根 識,第六識依舊稱為意識。 見節八對速行的解釋。悅受亦能在速行的階段之前生起,即 生起於取極可喜所緣為目標的悅俱推度心,但此心亦在眼識等 之後才生起。 Suppatitthitabhavasadhanasankhato mulabhavo.─《阿毗達 摩義廣釋》 《清淨道論》第十七章、段七○。 這是指在五門心路過程裡。若在意門心路過程裡,意門轉向 之後即是速行的階段。 對於還不是阿羅漢的人是如此。對於阿羅漢,其速行心是無 記心。在第四章裡會更詳細地解釋速行。 譯按:例如捨俱推度心即能出現於五個不同的階段,執行五 種不同的作用,即:結生、有分、死亡、推度與彼所緣。(見 節十) 即是說在須陀洹(入流)和斯陀含(一還)心中,四種與邪 見相應的貪根心及疑相應心絕對不會再出現;兩種瞋根心則不 會再出現於阿那含(不還)。 巴利文rupa(色)有兩個意思:一、色法;二、顏色。前 者是一組,後者是該組的一個成份。 在第六章、節二會更詳細地解釋四大界與所造色之間的差 別。 《清淨道論》第八章、段一一一:在它(心臟)裡面,有個 「布恩那迦子」般大小的空洞,其中收存著半「色薩大」的 血,而以它的支助,意界及意識界得以生起。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