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離心路過程之概要(Vithimuttasangahavibhaga)

資訊更新日期: 89('00)/07/15


節一:序文
Vithicittavasen'evam pavattiyam udirito
Pavattisangaho nama sandhiyam dani vuccati.
如是,已依在生命期裡的心路過程說示(心)生
起之概要。如今當依結生時刻說示(心)生起之概
要。
節一之助讀說明
在前一章裡,作者解釋了心流活躍的一面,即發生於
生命旅途裡的心路過程。在這一章他將解釋不活躍的心或
「離心路過程心」。雖然作者在序文裡只說及「結生時
刻」(sandhiyam),但此章亦將解釋作為有分心與死亡心
的離心路過程心。
節二:列舉類別
Catasso bhumiyo, catubbidha patisandhi, cattari 
kammani, catudha maran'uppatti ca ti vithimuttasangahe 
cattari catukkani veditabbani.
於離心路過程之概要,當知有「四個四」,如
下:
一、四生存地;
二、四種結生;
三、四種業;
四、四種死亡。
節二之助讀說明
離心路過程之概要以解說整個宇宙的分界為始,列出
了每一個生存地當中的諸界(見表5-1)。在解說各種離
心路過程心之前,作者先分析諸生存地,因為根據《阿毗
達摩論》,外在世界是內心世界的反映。這並不是指《阿
毗達摩論》把外在世界說成只是由心想像所有。外在世界
是的確存在與真實的。然而,諸心時常識知外在世界,而
且各種不同的心能決定外在世界如何呈現。心與世界互相
依靠,且極其錯綜複雜地交織,直至宇宙的構成與心的層
次相符。
由於它們是相符的,了解它們其中之一有助於了解另
一者。有情死後投生至某一界是因為他在前世造下了能導
致投生至該界的業,或心的業力。
每一界與特定的結生心相符,而該種果報心則繼續在
一世當中生起為有分心,直至死亡為止。如是當欲界業成
熟時,它即會引生欲界結生心,而產生了欲界生命;當色
界業成熟時,它即會引生色界結生心,而產生了色界生
命;當無色界業成熟時,它即會引生無色界結生心,而產
生了無色界生命。如佛陀所說:「業是田地,心是種子及
渴愛是水份;而有情受到無明矇蔽、受到渴愛所縛的心將
會導致投生到另一個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
部》A.3:76/i,223)由過去業所定,心之種子掉到相等的
生存地、生根及依其潛在業力生長。
四生存地
(bhumicatukka)
節三:綜覽
Tattha apayabhumi, kamasugatibhumi, rupavacara-
bhumi, arupavacarabhumi ca ti catasso bhumiyo nama.
當中,四地是:
一、惡趣地;
二、欲善趣地;
三、色界地;
四、無色界地。
節三之助讀說明
四地:雖然在此分別了惡趣地與欲善趣地,但如在節
五裡所指出,其實它們都是欲地的一部份。
節四:惡趣地(apayabhumi)
Tasu nirayo, tiracchanayoni, pettivisayo, asurakayo ca 
ti apayabhumi catubbidha hoti.
當中,惡趣地有四個部份,即:
一、地獄;
二、畜生道;
三、餓鬼道;
四、阿修羅道。 
節四之助讀說明
惡趣地:直譯巴利文apaya是「毫無」(apa)「快
樂」(aya)。這是對痛苦遠遠超越快樂的諸生存界的總
稱。它們是造惡者由於惡業成熟而投生之地。
地獄(niraya):根據佛教,地獄是最低下的生存
地,是最痛苦之地。據說在地獄裡的眾生從投生至死亡的
期間裡,必須不斷地遭受自己的惡業之果,完全沒有休息
的機會。諸論師說其中有八大地獄,而其中的痛苦一個比
一個更劇烈難受。它們是:等活地獄(sabjiva)、黑繩地
獄(kalasutta)、眾合地獄(sanghata)、號叫地獄
(roruva)、大號叫地獄(maharoruva)、燃燒地獄
(tapana)、大燃燒地獄(mahatapana)、阿鼻地獄
(avici)。當中阿鼻地獄又是最下層及最為恐怖。在每一
個大地獄的四方各有四個小地獄,因此一共有一百三十六
個地獄。
畜生道:畜生道是諸惡趣地之一,人們因惡業的果報
而投生到該道裡。根據佛陀,造惡業的人能夠投生為畜
生,而畜生也能夠因為過去所累積的善業而投生為人,甚
至投生為天神。雖然畜生道的痛苦並不像地獄那麼悲慘,
但由於其處的痛苦還是遠遠超越快樂,以及由於在其處並
沒有適合的時機造善業,所以把它歸納於惡趣地。
餓鬼道:常被譯為「餓鬼」的巴利文peta是指一類
時常受到飢餓、口渴及其他病痛,而無法減除其苦的有
情。餓鬼並沒有自己的世界。他們與人類住在同一個世
界,如在森林、沼澤、墳場裡等等。一般上人們並不能看
到他們,除非他們把自己顯現出來給人看,或者,擁有天
眼通的人也能看到他們。
阿修羅道:阿修羅包括了幾種有情。諸論師指出,在
惡趣地裡的阿修羅是與餓鬼類似長期遭受折磨的有情。應
區別惡趣地的阿修羅和在三十三天與諸神鬥爭的阿修羅,
後者是屬於三十三天的天神。
節五:欲善趣地(kamasugatibhumi)
Manussa, catummaharajika, tavatimsa, yama, tusita, 
nimmanarati, paranimmitavasavatti ca ti kamasugatibhumi 
sattavidha hoti.
Sa pan'ayam ekadasavidha pi 
kamavacarabhumicc'eva sankham gacchati.
欲善趣地有七界,即:
一、人間;
二、四大王天;
三、三十三天(帝釋天);
四、夜摩天;
五、兜率天;
六、化樂天;
七、他化自在天。
這十一界組成欲地。
節五之助讀說明
人間:直譯巴利文manussa(人)是「擁有敏銳心
者」。由於人類的心非常敏銳,這令到人類比其他眾生更
能造作較強的善或不善業。人能夠修行直至證悟佛果,但
也能夠造下弒父弒母極重的惡業。人間是有苦有樂、憂愁
愉悅參半之處,但由於它提供了獲取最上樂的機會,所以
它被視為是善趣。
四大王天:接下來的六界是欲界天,諸神的住處。在
這些界的壽命比在人間裡的長,所享受的欲樂也比較美
妙,但這一切也都是無常的。
四大王天依四方而有四個分界。每一分界皆由一位天
王所統治,而其居民都是屬於半神的有情。在東方,持國
天王(Dhatarattha)統治乾達婆(gandhabba),即:天
界的音樂神。在南方,增長天王(Virulhaka)統治守護
神(kumbhanda),即守護森林、山嶽、寶藏的守護神。
在西方,廣目天王(Virupakkha)統治諸龍神(naga)。
在北方,多聞天王(Vessavana)統治諸夜叉(yakkha)。
三十三天:據說古時有三十三位把自己的生命奉獻於
他人的福利的善男子,死後他們投生至該天界,成為該界
的大王與三十二小王,如是該界即因此而得其名「三十三
天」。該界的大王是帝釋天王(Sakka),亦名為「因陀
羅」(Indra),住在該界首府「善見」(Sudassana)裡的最
勝殿(Vejayanta)。
夜摩天等等:這些天界是一層比一層高。夜摩天是極
樂之境,其王是善夜摩王(Suyama)或夜摩王
(Yama)。兜率天(Tusita)是菩薩成佛之前最後一世的
住處。化樂天(Nimmanarati)的天神能隨心所欲造出欲
樂之物。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的天神不能
自己造出欲樂之物,但能夠控制他人所造之物而取為己
用。
節六:色界地(rupavacarabhumi)
Brahmaparisajja, brahmapurohita, mahabrahma ca ti 
pathamajjhanabhumi.
Parittabha, appamanabha, abhassara ca ti dutiya-
jjhanabhumi.
Parittasubha, appamanasubha, subhakinha ca ti 
tatiyajjhanabhumi.
Vehapphala, asabbasatta, suddhavasa ca ti 
catutthajjhanabhumi ti rupavacarabhumi solasavidha hoti.
Aviha, atappa, sudassa, sudassi, akanittha ca ti 
suddhavasabhumi pabcavidha hoti.
色界地有十六界,即:
一、初禪地:梵眾天、梵輔天及大梵天。
二、第二禪地:少光天、無量光天及光音天。
三、第三禪地:少淨天、無量淨天及遍淨天。
四、第四禪地:廣果天、無想有情天及淨居天。
淨居天又分為五層: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
善見天及色究竟天。
節六之助讀說明
色界地有十六界:色界地是那些在生前已修習至證得
某種色禪,而且至死時都沒有因懈怠退失該禪的人死後投
生所至之地。此地依經教的禪那四分法分為四層。在經教
裡只提及四禪,從初禪轉入第二禪時,同時捨棄了尋與伺
兩禪支;如是經教的第二、第三及第四禪個別相等與論教
的第三、第四及第五禪。四禪地當中的首三個各再分為三
界,第四禪地則再分為五界。本章節卅一會解釋投生至禪
那地的原則。
五淨居天(suddhavasa)是只有已證得三果的阿那
含才能投生之地。投生至該地者絕不會再回到較下層的界
地,而肯定會在該地證入般涅槃。


表5-1:三十一界

壽元

四無色
界地

 

31

非想非非想處

84,000 大劫

30

無所有處

60,000 大劫

29

識無邊處

40,000 大劫

28

空無邊處

20,000 大劫





第四禪

27

色究竟天

16,000 大劫

26

善見天

8,000 大劫

25

善現天

4,000 大劫

24

無熱天

2,000 大劫

23

無煩天

1,000 大劫

22

無想有情天

500 大劫

21

廣果天

500 大劫

第三禪

20

遍淨天

64 大劫

19

無量淨天

32 大劫

18

少淨天

16 大劫

第二禪

17

光音天

8 大劫

16

無量光天

4 大劫

15

少光天

2 大劫

初禪

14

大梵天

1 中劫

13

梵輔天

1/2 中劫

12

梵眾天

1/3 中劫





欲善趣

11

他化自在天

16,000 天年

10

化樂天

8,000 天年

9

兜率天

4,000 天年

8

夜摩天

2,000 天年

7

三十三天 / 帝釋天

1,000 天年

6

四大王天

500 天年

5

不定

惡趣地

4

阿修羅

不定

3

餓鬼

不定

2

畜生

不定

1

地獄

不定


  
節七:無色界地(rupavacarabhumi)
Akasanabcayatanabhumi, vibbanabcayatanabhumi, 
akibcabbayatanabhumi, 
n'evasabban'asabbayatanabhumi ca ti arupabhumi 
catubbidha hoti.
無色地界有四層,即:
一、空無邊處;
二、識無邊處;
三、無所有處;
四、非想非非想處。
節七之助讀說明
這四界是那些臨死時還擁有無色禪者死後投生之地。
每一無色禪導致投生到相符的界。
節八:依人
Puthujjana na labbhanti suddhavasesu sabbatha
Sotapanna ca sakadagamino ca pi puggala.
Ariya n'opalabbhanti asabbapayabhumisu
Sesatthanesu labbhanti ariya'nariya pi ca.
淨居天裡無凡夫,亦無入流或一還。
聖者不生無想天,亦不投生至惡趣。
餘地聖者凡夫皆可見。
Idam ettha bhumicatukkam.
於此,這些是四地。
四種結生
(patisandhicatukka)
節九:綜覽
Apayapatisandhi, kamasugatipatisandhi, rupavacara-
patisandhi, arupavacarapatisandhi ca ti catubbidha hoti 
patisandhi nama.
結生有四種,即:
一、惡趣結生;
二、欲善趣結生; 
三、色界結生;
四、無色界結生。
節十:惡趣結生
Tattha akusalavipak'opekkhasahagata-santiranam 
apaya-bhumiyam okkantikkhane patisandhi hutva tato 
param bhavangam pariyosane cavanam hutva vocchijjati. 
Ayam eka v'apayapatisandhi nama.
其中,在投生至惡趣地的那一刻,不善果報捨俱
推度心成為結生(心)。隨後即沉入有分,最後再成
為死亡(心)及被切斷。這是唯一的惡趣結生。
節十一:欲善趣結生
Kusalavipak'opekkhasahagata-santiranam pana kama-
sugatiyam manussanab c'eva jaccandhadihinasattanam 
bhummassitanab ca vinipatikasuranam patisandhi-
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ti.
Mahavipakani pan'attha sabbattha pi 
kamasugatiyam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nti.
Ima nava kamasugatipatisandhiyo nama.
Sa pan'ayam dasavidha pi 
kamavacarapatisandhicc'eva sankham gacchati.
善果報捨俱推度心成為欲善趣地裡瞎眼等先天殘
缺的人類、(某些)地神與(某些)阿修羅的結生
(心)。
八大果報心能作為一切欲善趣地的結生、有分與
死亡(心)。
這九種是欲善趣的結生。
(至此所述的)十種是欲界結生。
節十至十一之助讀說明
對於各種心執行結生、有分及死亡作用的詳細解釋,
見第三章、節九。
瞎眼等先天殘缺的人類:在此的「等」(adi)是指包
括先天耳聾、殘廢、弱智、痴瘋,以及生為中性、雙性與
無性的人。諸論師解釋「先天瞎眼」是指其人由於所成熟
的業少福,而產生不能發展出眼根的結生心。這一詞並不
包括那些由於在胎裡發生意外或患上某種疾病,而導致出
生時已瞎眼的人,因為這類瞎眼也能發生於結生心二因與
三因的人。對於先天耳聾等的原則也是如此。對於一切先
天殘缺的人,他們的結生心肯定是無因的,而其殘缺則早
已潛伏在引致投胎的業。
(某些)地神:佛教有說及一種不住在天上而住在地
界的神;他們多數住在偏僻之處,如:森林、山嶽與塔或
寺。這些有情即稱為地神(bhummadeva)。這一類裡福報
比較大的神可以有二因或三因的結生心;他們通常都有一
些隨從,而其中有些則是福報微小、生活困苦的神。根據
列迪長老,結生無因的神即是這些神。
及(某些)阿修羅:據說這些有情住在村裡或村落的
附近,以村民丟棄的食物為生。在沒獲得食物時,他們也
會附上人身或折磨人類。
(至此所述的)十種:依十種執行欲界結生的心而得
十種結生。
節十二:欲地裡的壽元
Tesu catunnam apayanam manussanam vinipatika-
suranab ca ayuppamanagananaya niyamo natthi.
Catummaharajikanam pana devanam dibbani pabca-
vassasatani ayuppamanam. Manussagananaya navutivassa-
satasahassappamanam hoti.
Tato catuggunam tavatimsanam, tato catuggunam 
yamanam, tato catuggunam tusitanam, tato nimmanaratinam, 
tato catuggunam paranimmitavasavattinam devanam 
ayuppamanam.
Navasatab c'ekavisa vassanam kotiyo tatha
Vassasatasahassani satthi ca vasavattisu.
四惡趣裡的眾生、人類及墮落的阿修羅的壽元沒
有固定的界限。
四大王天的天神的壽元是五百天年,依人類的壽
命來計算則是人間的九百萬年。
三十三天的天神的壽元是這數目的四倍。夜摩天
的天神的壽元則是三十三天裡的四倍。兜率天的天神
的壽元則是夜摩天裡的四倍。化樂天的天神的壽元則
是兜率天裡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壽元則是化
樂天裡的四倍。
依人類的壽命來計算,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壽元
是人間的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沒有固定的界限:在四惡趣裡,壽元的差異是非常的
大;這有視導致投生至該地的惡業有幾強。因此,有些眾
生只在地獄裡受苦幾天,然後即投生至他處;但有些則必
須在該地忍受種種折磨好幾百萬年。在人間裡,人的壽元
可以短至只有幾分鐘,又可長至上百年。根據佛教,人類
的平均壽元是不斷的變易,最低是十年,最長則是無數
年。
天年:《分別論》(節一○二三)說在四大王天裡的一
「天日」等於人間的五十年;三十「天日」即是一「天
月」;十二「天月」是一「天年」。在三十三天裡的一「天
日」等於人間的一百年;夜摩天裡的一天的則是人間的兩
百年;如此每上一層天其長度即增加一倍。
節十三:色界結生
Pathamajjhanavipakam pathamajjhana bhumiyam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ti.
Tatha dutiyajjhanavipakam tatiyajjhanavipakab ca 
dutiyajjhanabhumiyam, catutthajjhanavipakam 
tatiyajjhana-bhumiyam, pabcamajjhanavipakam 
catutthajjhanabhumiyam. Asabbasattanam pana rupam eva 
patisandhi hoti. Tatha tato param pavattiyam cavanakale ca 
rupam eva pavattitva nirujjhati.
Ima cha rupavacarapatisandhiyo nama. 
初禪果報心生起於初禪天為結生、有分與死亡
(心);同樣地,第二及第三禪果報心生起於第二禪
天;第四禪果報心生起於第三禪天;第五禪果報心生
起於第四禪天(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但對於無
想有情,色法本身生起為結生。同樣地(在結生之後
的)一世裡直至死亡,也只有色法在生滅。
這些是色界的六種結生。
節十四:色界裡的壽元
Tesu brahmaparisajjanam devanam kappassa tatiyo 
bhago ayuppamanam. Brahmapurohitanam upaddhakappo, 
mahabrahmanam eko kappo, parittabhanam dve kappani, 
parittasubhanam solasa kappani, appamanasubhanam 
dvattimsa kappani, subhakinhanam catusatthi kappani, 
vehapphalanam asabbasattanab ca pabcakappasatani, 
avihanam kappasahassani, atappanam dve kappasahassani, 
sudassanam cattari kappasahassani, sudassinam attha 
kappasahassani, akanitthanam solasa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當中,梵眾天梵天的壽元是三分之一(中)劫;
梵輔天的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的是一(中)
劫;少光天的是二劫;無量光天的是四劫;光音天的
是八劫;少淨天的是十六劫;無量淨天的是三十二
劫;遍淨天的是六十四劫;廣果天與無想有情天的是
五百劫;無煩天的是一千劫;無熱天的是兩千劫;善
現天的是四千劫;善見天的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是
一萬六千劫。
節十四之助讀說明
劫(kappa):佛教聖典裡有提及三種劫,即:間劫
(小劫)、無量劫(中劫)及大劫。一個間劫 (antara-
kappa)是人類平均壽元從十歲至無數歲一增一減的時
間。六十四間劫(等於地獄裡的二十間劫)即等於一個中
劫或無數劫(asankheyyakappa);而四個中劫則等於一個
大劫(mahakappa)。對於一個大劫的時間,佛陀有給予
一個比喻:若有一座長、闊及高度皆一由旬(大約七英
里)的岩崗山嶽,而有位天神每一百年以一條絲綢布輕輕
地擦它一下,如此,當該座山嶽被磨平時,一個大劫的時
間還未結束。(《相應部》15:5/ii,181-182)
根據諸論師,形容初禪天裡的壽元的「劫」是指中
劫;而形容少光天及以上的則是「大劫」。
節十五:無色界結生
Patham'aruppadivipakani pathamaruppadibhumisu 
yathakkamam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ti. 
Ima catasso aruppa-patisandhiyo nama.
第一無色禪果報心在第一無色禪天裡生起為結
生、有分與死亡(心);同樣地,其餘的(無色禪果
報心)亦於各自的界執行相同的作用。這些是無色界
的四種結生。
節十六:無色界裡的壽元
Tesu pana akasanabcayatanupaganam devanam 
visati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Vibbanabcayatanupaganam devanam cattalisa 
kappasahassani, akibcabbayatanupaganam devanam 
satthi kappasahassani, n'evasabbanasabba-
yatanupaganam devanam caturasiti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當中,生於空無邊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兩萬劫;生
於識無邊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四萬劫;生於無所有處的
梵天的壽元是六萬劫;生於非想非非想處的梵天的壽
元是八萬四千劫。
節十七:總結
Patisandhi bhavangab ca tatha cavanamanasam
Ekam eva tath'ev'ekavisayab c'ekajatiyam.
在某一生當中的結生心、有分心及死亡心是相同
的,且緣取同一個目標(所緣)。
Idam ettha patisandhicatukkam.
於此,這些是四種結生。
四種業
(kammacatukkam)
節十八:依作用
Janakam, upatthambakam, upapilakam, upaghatakab 
ca ti kiccavasena.
依作用(分別),業有四種,即:
一、令生業;
二、支助業;
三、阻礙業;
四、毀壞業。
節十八之助讀說明
四種業:此節裡的巴利文kammacatukkam意為四種
業。但事實上在這一節裡會解釋「四個四種業」,因此依
四種分析法則有十六種業。
直譯巴利文kamma是「作為」,但在佛教裡則專指
「意願的作為」。在究竟界的角度來看,業是指善或不善
思心所(cetana),因為思是負責造業的心所。佛陀說
「諸比丘,我說為業的即是思,因為由於它的意願,人們
才會通過身、口、意造業。」(《增支部》A.6:63/iii,415)
除了佛陀與阿羅漢的思之外,一切(速行心的)思都有
業。佛陀與阿羅漢不再造業,因為他們已完全斷除了作為
業之根源的無明與愛。然而,只要名色還存在,即使佛陀
與阿羅漢也都必須體驗由成熟的過去業所致的果報,直至
他們入滅為止。
業之定法(kammaniyama)是獨立運作的;它確保
所造的業依其善惡而帶來相符的果報,即如所種下的種子
肯定會依其種類而長出果子。在諸緣具足時,業即會產生
其果,即果報心與心所,以及業生色
(kammasamutthana-rupa)。
依作用:諸業執行各種不同的作用(kicca),在此提
及了四種。業能在不同的時期,執行當中一個或多個作
用。
令生業(janakakamma)是在結生及一輩子裡產生
果報心、心所與業生色的善或不善思。在結生那一刻,令
生業產生了結生心以及組成新生命的身體的業生色。在一
世之中,它繼續產生其他果報心與業生色,例如五根、性
根色及心所依處。只有在臨死時成熟的業才能產生結生
心,但一切善與不善業都能在生命期裡產生其果報。通常
執行產生結生的是「足道之業」或「完成作為之業」,但
「未足道之業」也能夠執行產生結生。 


表5-2:四個四種業總覽

依作用 依成熟的次序 依成熟的時間 依成熟之地

1

令生業

重業

現生受業

不善業

2

支助業

臨死業

次生受業

欲界善業

3

阻礙業

慣行業

無盡業

色界善業

4

毀壞業

已作業

無效業

無色界善業



支助業(upatthambakakamma):這是沒有機會成熟
以產生結生的業,但它支助令生業,延長後者所產生的善
報或惡報,或者是支助後者所產生的五蘊。例如,由於善
的令生業成熟,某有情投生為人,支助業即協助延長其壽
命,以及確保他健康、豐衣足食。反之,當不善的令生業
帶來病痛時,其他不善業則可能支助它,以令醫葯無效,
因而延長了病痛。當某有情由於不善的令生業而投生為動
物時,支助業即會援助該惡業產生更多的苦果,也可能延
長其壽命,令到不善果報心之流更長久。
阻礙業(upapilakakamma):此業也是沒能產生結
生之業,但能夠阻礙令生業,以縮短後者的善或惡報。即
使令生業在過去造下時是很強,但在阻礙業的直接對抗之
下,它即不能全面地產生它的果報。例如,在阻礙業的影
響之下,原本能夠導致投生到高等善趣的令生業,變成只
能導致投生到較低等的善趣;原本能夠導致投生到高等家
庭的令生業,變成只能導致投生到較低等的家庭;原本能
帶來長命的業,變成只能帶來短命;原本能帶來美貌的
業,變成只能帶來平庸的面貌等等。反之,原本能夠導致
投生到大地獄的不善令生業,變成只能導致投生到小地獄
或餓鬼道。
在一生當中,可看到許多是阻礙業造成的事件。例
如,在人間裡,這種業會阻礙業生五蘊,而支助惡業成
熟,導致個人在財富、親友等方面遭受損失與痛苦。在惡
趣裡,阻礙業則可能對抗令生業,而帶來一些快樂。
毀壞業(upaghatakakamma):此業可以是善或不
善;它中止了較弱的業,不令它繼續產生果報,而引生自
己的果報。例如,某人生為人,其令生業原本能夠帶給他
長壽,但毀壞業的出現令到他早日夭折。根據列迪長老,
毀壞業也能中止眼、耳等五根作用,而導致瞎眼、耳聾
等,也能夠導致變性。
《阿毗達摩義廣釋》對令生業及毀壞業之間的分別所
作的解釋是:令生業在引生自己的果報時並沒有中止其他
業,而毀壞業則先中止其他業的果報,然後產生自己的
(結生)果報。但《阿毗達摩義廣釋》所提到的其他論師
則認為毀壞業完全沒有產生自己的(結生)果報;它只是
中止其他業的果報,然後讓另一種業有機會產生它的(結
生)果報。
列迪長老舉出了故意殺生作為例子,以闡明一種業如
何執行上述四種作用。 在某人殺了人之後,只要該業沒
有機會(在臨死時)成熟,(以產生結生),它只能執行支
助、阻礙與毀壞三種作用之一,即:它能支助其他惡業成
熟;或阻礙善業成熟;或中止善業的效力。當殺生業獲得
機會成熟時,每一個「殺生之思」皆能導致投生到諸惡
趣。過後,當它沒有能力再導致投生時,它還是有能力執
行其他三種作用,甚至在未來的十萬大劫也都還有效。
節十九:依成熟的次序
Garukam, asannam, acinnam, katatta kammab ca ti 
pakadana-pariyayena.
依業產生果報的次序,業有四種,即:
一、重業;
二、臨死業;
三、慣行業;
四、已作業。
節十九之助讀說明
依業產生果報的次序:這一節是關於各種不同的業產
生下一世的結生的次序。
重業(garukakamma):這種業非常的強,必定會產
生下一世的結生,沒有任何其他業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
面,屬於重業的是禪那。在不善的方面,屬於重業的有五
逆罪或無間業與不能改變的邪見。五無間業(anantariya-
kamma)是:弒父、弒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及分裂僧
團。若人培育了禪那,但在過後造了任何一種逆罪,其善
業即會被該惡業阻止,且後者必定會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
生到惡趣裡。例如:佛陀的表兄弟提婆達多深具野心,
(想要代替佛陀領導僧團,而在該念頭一生起,他即)因
此失去了神通。過後他再傷了佛陀與導致僧團分裂,而因
後者之業在死後墮入阿鼻地獄。但若人是先造了任何一種
五逆罪,他過後即不可能證得禪那或出世間法,因為該惡
罪形成了一種無可抗敵的障礙。這是為何當阿闍世王在聽
佛陀開示《沙門果經》時,雖然擁有一切證悟須陀洹道的
因緣,但卻不能證得須陀洹道果,因為他之前已殺死了自
己的父親頻毗沙羅王。
臨死業(asannakamma):這是在臨死之前所憶起或
所造之業,也就是在臨死速行心路過程即將生起之前所憶
起或所造之業。若性格惡劣者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善
業,或在當時造了一件善業,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
之,若有個善人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惡業,或在當時
造了一件惡業,他即可能投生至惡趣。這是為何在佛教國
家裡,提醒臨終者以前所造的善業,或勸他激起善念已成
為一種傳統。 
在沒有重業之下,一般上所造的臨死業即會決定下一
世的投生至那裡。這並不意謂該人能夠免除以往所造的善
業或惡業。在諸緣具足時,這些業也能夠產生它們的果
報。
慣行業(acinnakamma):這是習慣性上時常造的善
或惡業。在沒有重業與臨死業之下,一般上這種業即會決
定下一世投生到那裡。
已作業(katattakamma):這是所有不包括在上述
三種的業。在沒有上述三種業之下,這種業即會決定下一
世投生到那裡。 
節二十:依成熟的時間
Ditthadhammavedaniyam, upapajjavedaniyam, 
apara-pariyavedaniyam, ahosikammab ca ti 
pakakalavasena cattari kammani nama.
依成熟的時間,業有四種,即:
一、現生受業;
二、次生受業;
三、無盡業;
四、無效業。
節二十之助讀說明
現生受業(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這種
業必須在它被造的那一世裡成熟;若在該世沒有具足的緣
以令它成熟,它即變成無效。根據《阿毗達摩論》,在同
一個心路過程裡的七個速行心,第一個速行是最弱的,因
此只能在被造的那一世帶來果報。
次生受業(upapajjavedaniyakamma):這種業必須
在它被造的下一世裡成熟;若在該世沒有具足的緣以令它
成熟,它即變成無效。這種業是由心路過程裡的第七個速
行心所造,該速行是第二弱的速行。
無盡業(aparapariyavedaniyakamma):只要諸緣
具足,這種業能夠從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後的任何一世裡
成熟。這種業是由心路過程裡的中間五個速行心所造;而
且只要還在輪迴,它即永遠不會變成無效。沒有任何人能
夠免除體驗無盡業的果報,即使佛陀與阿羅漢也不例外。
無效業(ahosikamma):這一詞沒有指定是那一種
業。它可以是沒有獲得具足的緣以成熟的現生受業及次生
受業。對於諸阿羅漢,只能在未來世成熟的業都變成無效
業,因為他們在當世即會證入般涅槃。
節廿一:依成熟之地
Tatha akusalam, kamavacarakusalam, rupavacara-
kusalam, arupavacarakusalab ca ti pakatthanavasena.
依產生果報之處,業有四種,即:
一、不善業;
二、欲界善業;
三、色界善業;
四、無色界善業。
不善業與善業
節廿二:不善業
Tattha akusalam kayakammam, vacikammam, mano-
kammab ca ti kammadvaravasena tividham hoti.
當中,依造業之門不善業有三種,即:身業、語
業及意業。
Katham? Panatipato, adinnadanam, kamesu 
micchacaro ca ti kayavibbattisankhate kayadvare 
bahullavuttito kayakammam nama.
如何?殺生、偷盜及邪欲樂行(邪淫)是身業,
一般上是通過身門發生,而名為身表。
Musavado, pisunavaca, pharusavaca, samphappalapo 
ca ti vacivibbattisankhate vacidvare bahullavuttito 
vacikammam nama.
妄語、兩舌、惡口及綺語(講廢話)是語業,一
般上是通過語門發生,而名為語表。
Abhijjha, vyapado, micchaditthi ca ti abbatra pi 
vibbattiya manasmim yeva bahullavuttito manokammam 
nama.
貪婪、瞋恨及邪見是意業,一般上只發生於意門
而無(身或語)表。
節廿二之助讀說明
上文列出了十種「不善業之道」(akusalakamma-
patha),其中三種是身業、四種是語業、三種是純意業。
首七種是指導致實行各自作為的思心所(cetana)。無論
該作為是否已完成,該思都是不善的;但若已完成其作為
或已達到目的,例如(達到)令受害者死亡,或(完成)
獲取他人的財物等等,它們即成為「足道之業」(已完成
作為之業)。 
一般上是通過身門發生:關於業,它是經過門所造。
身門(kayadvara)即是「身表」(kayavibbatti),是一
種「心生色法」;而通過它人們得以把在他們心中生起之
思表達於外(見第六章、節四)。說「一般上」
(bahullavuttito)是因為也可以通過言語達成殺生或偷
盜,例如命令他人作;但這種業還是屬於身業。
語門(vacidvara):語門即是「語表」(vaci-
vibbatti),是一種「心生色法」;而通過它人們得以把在
心中生起之思表達於言語(見第六章、節四)。雖然妄語
等亦能通過身體進行,譬如通過書寫或打手勢,但由於主
要實行它們的是語門,所以它們還是被稱為語業。
貪婪等:一般上,最後三種業之道只發生在心裡,而
沒有達到通過身體或言語表達於外。這種業稱為通過意門
(manodvara)發生;而意門則是一切心的總稱。
貪婪(abhijjha)是貪心所,生起為希望獲得他人的
財物。即使已對他人的財物生起了貪念,但若還沒有希望
獲得該財物,它即還不是「足道之業」。
瞋恨(vyapada)是瞋心所。當生起為希望他人遭遇
危害與苦難時,它即已成為「足道之業」。
邪見(micchaditthi):當接受「沒有所謂的道德」
及「沒有因果業報」認為正確時,它即成為「足道之
業」。在經中時常提到三種邪見:
一、 斷見(natthika-ditthi):此見否認人死後還會
以任何形式存在,因此不承認業有善惡。
二、 無作見(akiriya-ditthi):此見認為業是不能產
生果報的,認為一切業都是無效的。
三、 無因見(ahetuka-ditthi):此見認為沒有污染或
淨化有情的因緣,所以該有情是由於偶然、命運
或需要而被污染或淨化。
節廿三:依因(根)與心
Tesu panatipato pharusavaca vyapado ca 
dosamulena jayanti. Kamesu micchacaro abhijjha 
micchaditthi ca lobhamulena. Sesani cattari pi dvihi 
mulehi sambhavanti. Cittuppadavasena pan'etam akusalam 
sabbatha pi dvadasavidham hoti.
當中,殺生、惡口及瞋恨自瞋因而生;邪淫、貪
婪及邪見自貪因而生;其餘四者自該兩因而生。依心
的組別,此不善業一共有十二種。
節廿三之助讀說明:
嚴格來說,瞋恨是瞋因的一種呈現方式;貪婪是貪因
的一種呈現方式;邪見是邪見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如是
這三業之道是上述三種心所。其他七業之道則是與不善因
同時生起的思心所(cetana)。雖然有時候貪可以是殺生
的潛在動機,而瞋可以是邪淫的潛在動機,但在《阿毗達
摩論》的角度來說,導致切斷其他有情命根的思肯定是擁
有瞋因,即瞋恨其他有情的存在;而導致犯邪淫的思肯定
是擁有貪因,即想要與不如法對象行淫之欲。導致造作偷
盜、妄語、兩舌及綺語的思則可以是與貪或瞋相應。一切
不善業之道肯定與痴因相應。不善業也就是十二不善心。
於此則視整個心(與諸相應心所)為業,而不是只視思心
所為業。
節廿四:欲界善業
Kamavacarakusalam pi kayadvare pavattam kaya-
kammam, vacidvare pavattam vacikammam, manodvare 
pavattam manokammab ca ti kammadvaravasena tividham 
hoti.
依造業之門,欲界善業有三種,即:屬於身門的
身業、屬於語門的語業、屬於意門的意業。
Tatha dana-sila-bhavanavasena. Cittuppadavasena 
pan'etam atthavidham hoti.
同樣地,依佈施、持戒與禪修亦有三種。但依心
的組別則成八種。
Dana-sila-bhavana-apacayana-veyyavacca-
pattidana-pattanumodana-dhammasavana-dhammadesana-
ditthijju-kammavasena dasavidham hoti.
它也可以成為十種,即:佈施、持戒、禪修、恭
敬、服務、分享或迴向功德、隨喜(他人的)功德、
聞法、弘法及正直己見。
Tam pan'etam visatividham pi kamavacarakammam 
icc'eva sankham gacchati.
這一切二十種(不善與善業)稱為欲界業。
節廿四之助讀說明
依造業之門:於此依造業之門列舉了十種善業。三種
善身業是遠離三種不善身惡行;四種善語業是遠離四種不
善語惡行;三種善意業是無貪婪、無瞋恨及正見。於究竟
界,首七種是兩種離心所,即:正業心所與正語心所;以
及與該些離心所同時生起的思心所。後三者是屬於三善
因,即:無貪、無瞋與無痴。
同樣地,依佈施……:一般上,於此所列的三種及十
種善業被稱為三種及十種「福業事」(造福的基礎,
pubbakiriyavatthu)。這些善業是通過八大善心所造。
這一切二十種:這些(善與不善)業通過十二不善心
與八大善心所造。
節廿五:色界善業
Rupavacarakusalam pana manokammam eva. Tab ca 
bhavanamayam appanappattam jhanangabhedena pabca-
vidham hoti.
色界善業純粹屬於意門。它是已達到安止的禪
修,依諸禪支的分別而有五種。
節廿六:無色界善業
Tatha arupavacarakusalab pana manokammam. Tam pi 
bhavanamayam appanappattam alambanabhedena catub-
bidham hoti.
同樣地,無色界善業純粹屬於意門。它是已達到
安止的禪修,依所緣的分別而有四種。
節廿五至廿六之助讀說明
依諸禪支的分別而有五種:這是五色界禪那。
依所緣的分別而有四種:這是四無色界定。
業的果報
節廿七:不善業的果報
Ettha akusalakammam uddhaccarahitam apaya-
bhumiyam patisandhim janeti. Pavattiyam pana sabbam pi 
dvadasavidham satt'akusalapakani sabbattha pi kamaloke 
rupaloke ca yatharaham vipaccati.
於此,除了掉舉之外的不善業都能產生投生至惡
地的結生。但在生命期裡,一切十二(不善心)都能
根據情況在欲界或色界裡產生七種不善果報心。
節廿七之助讀說明
除了掉舉之外的不善業:掉舉相應的痴根不善心是最
弱的不善心,因此不能產生結生。其餘十一種不善心都能
產生作為結生心、有分心及死亡心的不善果報推度心,以
令有情投生至四惡道。所有十二種不善心都能夠在欲界有
情的生命期裡產生七種不善果報心,即:五識、領受心與
推度心。在色界裡它們則只能產生四種不善果報心,即除
去鼻、舌、身三根識。
節廿八:欲界善業的果報
Kamavacarakusalam pi kamasugatiyam eva 
patisandhim janeti, tatha pavattiyab ca mahavipakani. 
Ahetukavipakani pana attha pi sabbttha pi kamaloke 
rupaloke ca yatharaham vipaccati.
欲界善業能產生欲界結生,也能在生命期裡產生
大果報心。而根據情況,它能在欲界或色界任何地方
產生八種無因果報心。
節廿八之助讀說明
在節廿九與三十,作者將解釋每一種善心及其所能產
生的果報心之間的關係。
大果報心能以四種方式出現: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
三種離心路過程的作用,以及在心路過程裡執行彼所緣的
作用。
八(善)無因果報心是五識、領受心及兩種推度心。
後者能夠在心路過程裡生起為彼所緣,而當中捨俱的(推
度心)也能夠在先天殘缺的有情裡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
心的作用。所有八種無因果報心都能在欲界裡生起,但
鼻、舌與身三種根識並不能在色界裡生起,因為色界的有
情缺少那三種根門。
節廿九:善果報及因(根)
Tattha pi tihetukam ukkattham kusalam tihetukam 
patisandhim datva pavatte solasa vipakani vipaccati.
於此,殊勝的三因善業能夠產生也具有三因的結
生,而能在生命期裡產生十六種果報心。
Tihetukam omakam dvihetukam ukkatthab ca kusalam 
dvihetukam patisandhim datva pavatte tihetukarahitani 
dvadasa pi vipakani vipaccati.
低劣的三因善業及殊勝的二因善業能夠產生具有
二因的結生,而能在生命期裡產生十二種果報心,即
除去具有三因的果報心。
Dvihetukam omakam pana kusalam ahetukam eva 
patisandhim deti. Pavatte ca ahetukavipakan'eva vipaccati.
然而,低劣的二因善業(只)能夠產生無因的結
生,以及在生命期裡(只)能產生無因的果報心。
節廿九之助讀說明
殊勝善業:依產生果報的能力,善業可分為兩種:殊
勝與低劣。殊勝(ukkattha)的善業是由清淨無染的心
所造,而且在造業之前與之後皆有良好的動機;例如:佈
施以如法獲取的財物給具有德行的人,而且在佈施之前與
之後都感到歡喜。在造善業之前與之後,若心受到煩惱污
染,譬如自讚自許、貶低他人、行善之後後悔,該善業即
屬於低劣(omaka)。
具有三因的結生等等:(在欲界裡)這是指其結生心
是四種智相應大果報心之一。能在生命期裡產生的十六種
果報心即是八(善)無因果報心及八大果報心。
十二種果報心:即除了四種智相應大果報心。
無因的結生:即捨俱善果報推度心。
節三十:另一種見解
Asankharam sasankharavipakani na paccati
Sasankharam asankharavipakani ti kecana.
Tesam dvadasapakani das'attha ca yathakkamam
Yathavuttanusarena yathasambhavam uddise.
有些(導師)說無行(心)不會產生有行果報
心,而有行(心)不會產生無行果報心。
根據他們上述所講的,果報心生起的次序是十
二、十及八。
節三十之助讀說明
有些導師說:記錄於節廿九對果報心的見解是由古師
三藏小龍長老(Tipitaka Culanaga Thera)所提出的,
也是廣為諸阿毗達摩論師所接受的見解。作者在節三十裡
記錄了大護法長老(Maha Dhammarakkhita Thera)一派
所持的見解,該長老是古時錫蘭摩拉瓦畢寺
(Moravapi)的阿毗達摩論師。 
十二、十及八:依此見解,無論是在結生時或在生命
期裡,無行善心都只能產生無行果報心,而有行善心則只
能產生有行果報心。這就是說,在生命期裡每一種具有三
因的殊勝善心都只能夠產生十二種果報心,即:八種
(善)無因果報心,以及四種與該心本性是無行或有行相
符的無行或有行大果報心。每一種第二級的善心都只能夠
產生十種果報心,即:八種(善)無因果報心,以及兩種
與該心本性是無行或有行相符的無行或有行二因大果報
心。對於最弱的善心,上述兩種見解都一致認為它只能產
生無因結生心,以及在生命期裡只能產生八無因果報心。
節卅一:色界善業的果報
Rupavacarakusalam pana pathamajjhanam parittam 
bhavetva brahmaparisajjesu uppajjanti. Tad eva majjhimam 
bhavetva brahmapurohitesu, panitam bhavetva maha-
brahmesu.
關於色界善業,培育初禪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
梵眾天;培育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梵輔天;培育
它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大梵天。
Tatha dutiyajjhanam tatiyajjhanab ca parittam 
bhavetva parittabhesu; majjhimam bhavetva 
appamanabhesu; panitam bhavetva abhassaresu.
同樣地,培育第二禪及第三禪到有限程度的人投
生到少光天;培育它們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無量光
天;培育它們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光音天。
Catutthajjhanam parittam bhavetva parittasubhesu; 
majjhimam bhavetva appamanasubhesu; panitam 
bhavetva subhakinhesu.
培育第四禪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少淨天;培育
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無量淨天;培育它到上等程
度的人投生到遍淨天。
Pabcamajjhanam bhavetva vehapphalesu. Tad eva 
sabbaviragam bhavetva asabbasattesu. Anagamino pana 
suddhavasesu uppajjanti.
培育第五禪的人投生到廣果天。培育對想厭離的
人投生到無想有情天。但阿那含則投生到淨居天。
節卅一之助讀說明
色界善業:五色禪的任何一種禪那都能產生與其層次
相等的色界果報心。此心是該禪那善心所產生的唯一果報
心。在修定的遍作階段生起的是欲界善心,因此它們的果
報是欲界果報心,而不是色界果報心。色界果報心只執行
三種作用,即:結生、有分與死亡。也就是說它只生起為
離心路過程心,而不會在心路過程裡生起。除了出世間果
心之外,一切在心路過程裡生起的果報心都是欲界果報
心。
每一種禪那善心都會導致(禪修者)投生到與其層次
相等的色界天。然而色界天的層次是跟經教的四禪一樣,
只有四禪天,而不是有五禪天;因此論教禪那五分法的第
二禪及第三禪都導致(禪修者)投生到第二禪天,即與經
教的第二禪相等。
在下三層色界天裡,每一層都有三個分界。依所修習
的禪那是屬於下、中、上程度,(禪修者)投生到不同的
分界。禪那心本身並沒有分為三種修習的層次。禪心是依
其心所組合而分類,而且無論是修習到下、中或上等程
度,它們的組合還是不變。然而修習的程度關係到該禪心
導致投生的能力,因此每一層天都依三種導致投生的能力
而有三種分界。對於臨終時還有能力證入幾種禪那的禪修
者,他也可以隨自己的意願投生到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界
天。例如他還擁用八定,他可以選擇投生到色界天,也可
以選擇投生到層次較低的無色界天。 
培育第五禪:第四禪天分界的原則與首三禪天不同。
只要已如常地證得第五禪,無論是凡夫、須陀洹或斯陀
含,亦無論其禪那是屬於下、中或上等層次,皆會投生到
廣果天。然而,有些凡夫認為心與想是厄難的根源,因此
其心對想懷著極強厭離感地培育第五禪。由於其第五禪心
受到希望想止息之願感染,他們死後即投生到無想有情
天。在其地的一生裡,他們純粹只是有生命的色身,即由
命根九法聚組成(見第六章、節廿八)。
但阿那含則投生到淨居天:據說他們投生到這五界是
決定於他們較為顯著的根。信根最強的阿那含投生到無煩
天;精進根最強的阿那含投生到無熱天;念根最強的阿那
含投生到善現天;定根最強的阿那含投生到善見天;慧根
最強的阿那含投生到色究竟天。雖然只有阿那含才能投生
到淨居天,但阿那含卻不一定須要投生到淨居天。可能淨
居天是擁有第五禪的阿那含才能投生到其地,擁有較低層
次禪那的阿那含則投生到其他色界天。無論如何,所有的
阿那含必定會投生到色界天,因為他們已斷除了導致投生
到欲界的欲欲(對欲樂的欲求,kamaraga)。
節卅二:無色界善業的果報
Arupavacarakusalab ca yathakkamam bhavetva 
aruppesu uppajjanti.
培育無色禪善業之後,他們投生到(與自己所證
得的禪那)層次相等的無色界天。
節卅二之助讀說明
這即是說對於已證得空無邊處禪的人,只要他到死時
都還沒有因為懈怠或其他障礙而失去該禪,他就會投生到
空無邊處禪天。對於其他三種無色禪亦是如此,即在死時
還擁有的禪那會決定他投生到那一層禪天。
與色界心相同,每一無色界善心都只能產生一個與它
相等的果報心,而該果報心即在其界執行結生、有分及死
亡三種作用。
節卅三:結論
Ittham mahaggatam pubbam yathabhumi vavatthitam
Janeti sadisam pakam patisandhippavattiyam.
如是依界分別的廣大福在結生與生命期裡都產生
相同的果報。
Idam ettha kammacatukkam.
於此,這是四種業。


死亡與結生的過程
(cutipatisandhikkama)
節卅四:四種死亡之因
Ayukkhayena, kammakkhayena, ubhayakkhayena, 
upacchedakakammuna ca ti catudha maran'uppatti nama.
死亡的來臨有四種,即:一、因為壽元已盡;
二、因為(令生)業力已盡;三、因為(上述)兩者
(同時)耗盡;四、因為毀壞業(生效)。
節卅四之助讀說明
死亡的來臨:一般上,死亡的定義是在一世當中的命
根(jivitindriya)被切斷。
因為壽元已盡:在壽元已定的生存界,這是指其地的
有情在壽元盡時死亡。在人間裡,當知這是在老年時的自
然死亡。在壽元盡而死時,若令生業的業力還未耗盡,該
業力就還能夠導致該有情投生到同一界或更高的生存界;
在天界裡即有這種事情發生。
因為(令生)業力已盡:這是指因為令生業已耗盡而
死,雖然正常的壽元還未盡,或其他能夠延長壽命的條件
也具足。當壽元與業力兩者同時耗盡時,那即是「兩者皆
耗盡的死亡」。
因為毀壞業(生效):這是指極強的毀壞業在壽元未
盡時中止了令生業力,而導致死亡(見節十八)。
首三種死亡名為「適時死」(kalamarana),最後一種
則名為「非時死」(akalamarana)。例如一盞油燈的熄滅
可以是因為燈蕊耗盡、油耗盡、兩者皆耗盡或因為外來之
因,譬如吹來了一陣風。
節卅五:死亡之相
Tatha ca marantanam pana maranakale yatharaham 
abhimukhibhutam bhavantare patisandhijanakam kammam 
va tamkammakaranakale rupadikam upaladdhapubbam 
upakaranabhutab ca kammanimittam va anantaram 
uppajjamanabhave upalabhitabbam upabhogabhutab ca 
gatinimittam va kammabalena channam dvaranam 
abbatarasmim paccupatthati.
對於臨終的人,在臨命終時以下的其中一者會呈
現於六門之一:
一、 依情況現前的是即將產生下一世結生的業;
二、 或業相,即以前造業時所識知的顏色等,或
以前造業所用的工具;
三、 或趣相:即將在下一世所到或體驗的(徵
象)。
節卅五之助讀說明
對這三種呈現於臨終者的目標的解釋,見第三章、節
十七。當知這目標是呈現於臨終者的(臨死)速行心路過
程,而不是呈現於死亡心。在一世裡的最後一個心,亦即
死亡心,它所識知的目標是與在同一世裡的結生心及有分
心的目標相同。臨死速行的目標過後即會成為下一世結生
心、有分心與死亡心的目標。
節卅六:臨命終時的心
Tato param tam eva tath'opatthitam alambanam 
arabbha vipaccamanakakammanurupam parisuddham 
upakkilittham va upalabhitabbabhavanurupam 
tatth'onatam va citta-santanam abhinham pavattati bahullena. 
Tam eva va pana janakabhutam kammam 
abhinavakaranavasena dvarappattam hoti.
此後,便安住於呈現當前的目標,依據即將成熟
的清淨或污濁之業,亦與即將前往投生之境相符地,
心流繼續流下去,且傾向於該境。或令生業有如重新
造作般呈現於(意)門。
節卅六之助讀說明
有如重新造作般(abhinavakaranavasena):這是指
該業並不是呈現為記憶的影像,而是呈現於意門為有如當
時正在造作一般。
節卅七:死亡與結生
Paccasannamaranassa tassa vithicittavasane 
bhavanga-kkhaye va cavanavasena 
paccuppannabhavapariyosana-bhutam cuticittam uppajitva 
nirujjhati. Tasmim niruddhavasane tass'anantaram eva 
tathagahitam alambanam arabbha savatthukam avatthukam 
eva va yatharaham avijjanusayaparikkhittena 
tanhanusayamulakena sankharena janiyamanam 
sampayuttehi pariggayhamanam sahajatanam 
adhitthanabhavena pubbangamabhutam bhavantara-
patisandhanavasena patisandhisankhatam manasam 
uppajjamanam eva patitthati bhavantare.
對於臨死的人,在心路過程之末或有分滅盡時,
代表一世終結死亡的死亡心即生起與滅盡。
一旦(死亡心)滅盡,下一世的結生心即刻生
起,識知如此獲得的目標,依情況而有依處或無依處
支助;它是由受到無明所束縛和以渴愛潛在傾向為根
本的行(業)所生。稱為結生心是因為它把兩世連接
起來、受到相應名法陪同、作為相應法的住處而成為
它們的前導者。
節卅七之助讀說明
對於臨死的人:在一世當中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生起
之前,有分心波動了兩次之後即停止。過後五門心路過程
之一緣取呈現於根門的目標而生起,或者是意門心路過程
緣取呈現於意門的六所緣之一而生起。由於力弱,這最後
一個心路過程的速行只生起五次,而不是如平時般生起七
次。這心路過程本身缺少造業的能力,而只是作為過去業
成為令生業的管道。在速行之後,兩個彼所緣可能會生起
或沒有生起。有時候是有分隨著最後一個速行之後生起。
然後,作為最後一個心的死亡心即生起,執行死亡的作
用。在死亡心滅盡時,命根亦被切斷。此後身體即只剩下
一堆無生命的時節生色,直到死屍毀壞成灰為止。
一旦(死亡心)滅盡:在死亡心滅盡之後,在新一世
的結生心即刻生起,緣取前一世臨死速行的目標。在有色
法的生存地,此心由心所依處所支助,但在無色地裡它則
沒有任何依處。它是由行所產生;此行即是過去速行之
業,而此業的根基則是兩種生死輪迴之根,即無明與渴愛
兩種潛在傾向。結生心由其相應名法(即相應心所)陪
同;由於作為相應法的住處而成為它們的前導者,並不是
因為它比它們先生起而成為它們的前導者。
節卅八:欲界結生心的所緣
Maranasannavithiyam pan'ettha mandappavattani 
pabc'eva javanani patikankhitabbani. Tasma yada 
paccuppannalambanesu apatham agatesu dharantesv'eva 
maranam hoti, tada patisandhibhavanganam pi paccup-
pannalambanata labbhati ti katva 
kamavacarapatisandhiya chadvaragahitam kammanimittam 
gatinimittab ca paccuppannam atitam alambanam 
upalabbhati. Kammam pana atitam eva, tab ca 
manodvaragahitam. Tani pana sabbani pi 
parittadhammabhutan'ev'alambanani.
於此,當知在臨死心路過程裡只有五個軟弱的速
行生起。因此,若死時是緣取呈現於根門的現在所
緣,(新一世裡的)結生心與(最初幾個)有分心也
都緣取現在所緣。對於欲界結生,當由六門之一所識
知的目標是業相或趣相時,該目標可以是現在(所
緣)或過去(所緣)。但(作為目標的)業則必定是
過去的,而且是通過意門識知。這一切(欲界結生
的)目標都只是有限法而已。
節卅八之助讀說明
結生心與(最初幾個)有分心也都緣取現在所緣:對
於在死亡時所識知的現在所緣,其壽命可能會持續到下一
世的結生心與最初幾個有分心的時刻,因此後兩種心也能
緣取現在所緣。
對於欲界結生等等:若結生心的目標是業,它必定是
過去所緣,而且是通過意門識知的法所緣。若目標是業
相,它即可能通過六門的任何一門識知,而且可以是過去
或現在所緣。對於作為(臨死)目標的趣相,不同的論師
有不同的見解。有些論師,包括《阿毗達摩義廣釋》的作
者,認為趣相必定是通過意門識知的現在色所緣。他們解
釋阿耨樓陀尊者在書中所寫的內容為:「當目標是業相
時,它可以通過六門的任何一門識知,而且可以是過去或
現在所緣;當它是趣相時,它由第六門(即:意門)識
知,而且是現在所緣。」其他論師,包括列迪長老,都反
對這種詮釋,認為其見解太狹窄。他們辯說阿耨樓陀尊者
所寫的肯定有較廣的涵義,即是說趣相可以是過去或現在
所緣,也可以呈現於六門的任何一門。列迪長老認為:
《阿毗達摩論》裡常提到趣相是呈現於意門的現在色所
緣,但這只是基於其最為常見的呈現方式而如此說,其實
它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現,譬如地獄眾生的哀號、天界的音
樂與香味等。
節卅九:廣大結生心的所緣
Rupavacarapatisandhiya pana pabbattibhutam 
kamma-nimittam ev'alambanam hoti. Tatha 
aruppapatisandhiya ca mahaggatabhutam pabbattibhutab 
ca kammanimittam eva yatharaham alambanam hoti.
對於色界結生,其所緣是概念,以及必定是業
相。同樣地,對於無色界結生,其所緣是概念或廣大
心,以及必定是業相。
Asabbasattanam pana jivitanavakam eva patisandhi-
bhavena patitthati. Tasma te rupapatisandhika nama. 
Arupa arupapatisandhika. Sesa ruparupapatisandhika.
對於無想有情,生起為結生的是命根九法聚。因
此他們名為「色結生」。無色界的(有情)名為「非
色結生」(名結生)。其餘的名為「色非色結生」(色
與名結生)。
節卅九之助讀說明
色界結生心的目標即是產生結生的禪那所緣取的似
相。這似相是概念,也是業相。第一與第三無色界結生心
各自的目標是空無邊與無所有的概念。第二與第四無色界
結生心各自的目標是第一與第三無色界禪心,即它們的目
標都是廣大心。上述的目標都屬於業相。無想有情是沒有
心的,所以在結生時並沒有緣取任何目標。「命根九法
聚」是其中一種擁有命根的色聚(見第六章、節十七)。
節四十:投生的法則
Aruppacutiya honti hetthimaruppavajjita
Paramaruppasandhi ca tatha kame tihetuka.
Rupavacaracutiya aheturahita siyum
Sabba kamatihetumha kamesv'eva pan'etara.
當在無色界的(梵天)死時,他只能投生到更高
層次的無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較低層次的無色界
天;他也能夠以三因結生心投生到欲界。
當在色界的(梵天)死時,他不會以無因(結生
心)投生。當在欲界具有三因的(天神或人)死時,
他有可能投生到任何地方。其餘的(即:死時是二因
或無因者)只能投生到欲界。
Ayam ettha cutipatisandhikkamo.
於此,這是有關死亡與結生的過程。
節四十之助讀說明
凡夫與有學聖者之間的投生法則有很明顯的差異。上
文只提及凡夫的投生過程。在此,我們將先解釋凡夫的投
生過程,然後再解釋有學聖者的。
無色界的有情能夠培育與其層次同等或較高的無色
禪,但不能培育較低層次的無色禪。所以,當他們死時,
他們能夠投生在同一界天或較高層次的無色界天,但不能
投生到層次較低的禪天。然而,若他們失去禪那,他們即
會以近行定之力投生到欲界,因此是以欲界三因果報心投
生到欲界。
無想有情死時會以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報心投生到欲
界。在其他色界天的梵天死時,若他已證得無色禪,他即
能投生到無色界天;若他已證得色禪,他即能投生到色界
天;若他造了極強的傾向欲界之業,他即會投生到欲界。
對於在色界天裡死後投生到欲界的梵天,其欲界結生心必
定是二因或三因。
對於在欲界的三因者,死時他們有可能投生到任何一
界,因為欲界的三因有情能夠造所有種類的業。對於在欲
界的二因與無因者,死時他們只能投生到欲界;他們下一
世的結生心可以是兩種無因推度心之一,或任何一個二因
或三因的欲界果報心。
對於聖者,他們的死亡心肯定是具有三因,因為沒有
具足三因的人是不可能證得道果的。有學聖者能投生到同
一界或較高的界。而阿羅漢死後則當然不會再投生到任何
界。
節四十一:心之相續流
Icc'evam gahitapatisandhikanam pana patisandhi-
nirodhanantarato pabhuti tam ev'alambanam arabbha tad 
eva cittam yava cuticittuppada asati vithicittuppade 
bhavass'angabhavena bhavangasantatisankhatam manasam 
abbocchinnam nadisoto viya pavattati. Pariyosane ca 
cavanavasena cuticittam hutva nirujjhati. Tato parab ca 
patisandhadayo rathacakkam iva yathakkamam eva 
parivattanta pavattanti.
所以,對於如此投生者,在結生(心)滅盡之
後,即刻就會生起識知同一所緣的同一種心,有如河
流般不斷地流下去;只要沒有心路過程生起,它即會
如此流下去,直至死亡為止。由於它是有(即:生
命)的主要因素,此心被稱為有分。在生命終結時,
它成為死亡心,滅盡後即完全停止。此後,結生心與
其他(心)有如車輪一般繼續次第地轉起。
節四十一之助讀說明
在結生(心)滅盡之後,即刻就……:在結生心之後
有十六個有分心生起。然後就生起一個意門轉向心,以及
七個「有欲速行」(bhavanikanti-javana),即貪著新生命
的速行。這在新一世裡的第一個心路過程緣取結生心為目
標;那些速行心是欲界邪見不相應無行的貪根心。當這心
路過程結束時,有分心即再生滅;只要沒有心路過程生
起,有分心即會如此不斷地生滅。如此,心之流從結生流
到死亡,又從死亡流到新一世,就有如車輪一般次第地轉
起。
節四十二:結論
Patisandhibhavangavithiyo
Cuti c'eha tatha bhavantare
Puna sandhibhavangam icc'ayam
Parivattati cittasantati.
Patisankhaya pan'etam addhuvam
Adhigantva padam accutam budha
Susamucchinnasinehabandhana
Samam essanti ciraya subbata.
即有如這(一世),在下一世結生心、有分心、
心路過程與死亡心也是如此生起。以結生及有分,心
相續流再次轉起。
常自制的智者,了知(生命)無常、覺證不死之
境、完全斷除了貪欲的結縛、證得永久的寂靜。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Vithimuttasangahavibhago nama
pabcam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離心路過程之概要」的
第五章至此完畢。


注釋

* * * * * * * 章末附錄 (譯自《殊勝義註》英、頁一二八至一三五) 十不善業之道(akusalakammapatha) 十惡業是殺生、偷盜、邪欲樂行(邪淫)、妄語、兩 舌、惡口(粗口)、綺語(廢話)、貪婪、瞋恨、邪見。 當中,「殺生」是指快速或殘暴地殺害生命,意即屠 宰或殺害眾生。在此,於普通用語,「生命」(pana,直 譯為有呼吸者)是指有情;在究竟界上則是指「命根」 (jivitindriyam)。「殺生」一詞則是指人雖明知該有情是 活的,卻依舊刻意通過身門或語門致力於截斷該有情的命 根。對於毫無德行(guna)的畜生,殺害小的生物是輕 微的惡業,殺害大的生物則是重大的惡業。為何?因為所 付出的努力大;若是付出相等的努力,則因為對象的體積 大。對於人類等等,由於他們能具備德行,(殺害)德行 低劣者惡業較輕微;(殺害)德行高尚者惡業深重。當 (被殺者)的德行相等時,惡業之輕重則有視(兇手)的 煩惱是強或弱,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大或小。殺生有五個 條件:活著的生命、明知該有情是活著的、殺意、致力殺 生、結果(對象)被殺死了。而六種致力的方法是:親 手、煽動、拋擲、固定的陷阱、詭計及超能力。由於詳細 解釋它們則篇幅太長,所以我們應當把它們及其他說明略 過不提。有意知其詳細解說者應參考律藏的註疏──《普 端嚴》(Samantapasadika)。 「偷盜」(adinnadana)是指「不與而取」;亦即偷他 人的東西、搶劫或當盜賊。在此「不與」是指別人所擁有 的東西或財物。若別人對某件財物有自主權,可以任意使 用而不會受到懲罰或譴責,該物即是屬於那人的。明知該 物是屬於他人所有,而懷著賊意地致力獲取該物即名為 「偷盜」。若屬於他人之物低劣,所造的惡業即輕微;若 屬於他人之物珍貴,所造的惡業即重大。為何?因為其物 珍貴。若它們的價值相等,偷屬於品德高尚者之物即惡業 較重,偷屬於品德低劣者之物即惡業較輕。(偷盜)有五 個條件:他人之物、明知是如此、賊意、致力及結果移動 了該物。方法則有六種,即:親手等等。每一種偷盜的方 法都能依以下的情況進行:吃秤頭、強硬手段、隱瞞、設 計或偽造。這是關於偷盜的大概,詳述見於《普端嚴》。 「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 「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 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a,意願),具有侵 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男人無權與 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 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 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 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以及(乙) 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 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 為人妻者;五、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 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 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隸妻;八、傭人妻;九、戰俘 妻;十、短暫的妻子。 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 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所 造的惡業之輕重有視被侵犯的對象是否有持戒等德行。此 惡業有四個條件:有心想要享受不可侵犯的對象、致力於 享受、設計佔有、結果佔有了。方法則只有一個,即:親 身體驗。 「妄語」是欲欺騙他人者的身或語的行動,以損害他 人的利益。懷有欺騙他人的意念,而致使採取身體或言語 行動去欺騙的思(意願)名為「妄語」。另一個定義: 「妄」是不真實或不存在的事物;「語」是表達它為真 實。「妄語」的特相是想要讓他人以為不真實的為真實, 而又造成相符的表達的思(cetana,意願)。此罪業是重 是輕有視他人受到損害的利益是大是小。或者,對於在家 居士,若他們由於不想施捨自己的東西,而騙說:「我沒 有那東西」,這是輕罪;若作為證人卻發偽誓,以致(他 人)遭受損失則是重罪。若沙門在只得到些少油或奶油 時,開玩笑地以反語說:「我想,今天是有條油河流進了 村子」,這是輕罪;若對未曾見過的事物說為有見過則是 重罪。此(罪)有四個條件:不真實之事、欲欺騙的意 念、致力欺騙、傳達該事給其他人。方法只有一種,即: 親自行動;當知這是通過身體、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語的 欺騙行動。若該行動令到他人明白其意,產生該行動的思 在當下即成為欺騙的行為。人能通過行動、附在身上之物 或言語欺騙他人,同樣地,人們亦能煽動第三者道:「跟 他這麼說」,或把一片寫了字的貝葉放在他人面前,或永 恆性地寫在牆上等,期望「(他人)會因此明白其意」,這 些都是欺騙他人。所以把煽動、傳達和永恆的記錄視為這 種惡業亦是有理。然而註疏並沒有提到這點,所以應當深 入檢討後才好接受。 「兩舌」是指誹謗的言語,說了之後會導致對方對另 一者之愛降至零點。令到自己粗野的言語,或導致他人粗 野的言語,它本身即是粗野的,不悅耳亦不令心歡喜;這 種言語名為「惡口」。「綺語」是說毫無意義且無用的廢 話。 當知稱為「兩舌」等的即是作為這些言語之根源的 思。以邪惡之心,通過身行言語播下挑撥離間的種子之 思,或向他人諂媚之思即是兩舌之思。其罪之輕重有視受 離間者之德行是低劣或高尚。此罪的四個條件是:一、有 受離間的人;二、有「讓他們分裂」的目的;三、付諸實 行;四、表達交流。但若他人並沒有因此決裂,那麼,該 罪是不足罪,是「未足道之業」;只有在導致決裂時才是 足罪。 「惡口」是指粗野之思,致使實行於身或語,給與他 人致命傷般的重擊。以下的故事可以說明這點:據說有位 男孩不聽母親的話而去到森林裡。由於無法制止他,其母 即詛咒他道:「願有隻野母水牛追你!」果真即有一隻母 水牛因此而出現在森林裡。該男孩即宣說真實語(之後發 願道):「願我母親所說的不會發生;願她心中所想的發 生!」而該水牛就有如無法動彈般站著。所以,雖然她的 話看似兇惡,但其實並不粗野,因為她的心是柔軟的。雖 然有時父母會對自己的兒女說:「希望賊把你們切成許多 塊!」但其實他們甚至不願看到一片荷葉掉在兒女的身 上。教師及宗教導師有時也會對學生們說:「這些無恥魯 莽的小伙子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把他們趕出去!」然而他 們還是希望學生們能獲得成就。言語能因柔軟之心而不成 粗野,故此言語並不一定因為說得柔軟即溫如。譬如想要 殺人時說:「讓他舒適地睡覺」,這話即毫不溫和;由於其 心粗野,故其語亦粗野。惡口(的惡業輕重)與被辱罵者 的德行成相對比。此罪的三個條件是:有受辱罵的人、瞋 念及辱罵。 造成身或語作出無意義的表達之不善思名為「綺 語」。其罪之輕重有視是否時常如此作為。造成此罪的兩 個條件是:一、心傾向於毫無意義的話題,如:巴拉達 (Bharata)之戰、悉達(Sita)綁架案等故事;二、敘 說這些故事。但若他人並不接受這些故事則不成足罪,即 不成「足道之業」,只有在他人接受這些故事時才成足 罪。 「貪婪」是貪要,即看到他人的財物時想要擁有它 們。其特相是如此的心思:「噢,如果這是我的那該多 好!」其罪輕重之分與偷盜罪類似。它有兩個條件:他人 的財物及令自己傾向於獲得它。雖然貪欲可能會在看到他 人的財物時即生起,但只要他還沒有想:「噢,如果這是 我的那該多好!」,它還不是完全達到這種惡行的階段。 毀壞他人的幸福與快樂的即是「瞋恨」。其特相是想 要傷害他人之惡念。其罪輕重之分與惡口罪類似。它有兩 個條件:另一者及想要傷害之念。只是瞋怒還未完全達到 這種惡行的階段,只要沒有欲毀壞之念,如:「願他被砍 到死掉!」 「邪見」是不依正見的錯見。其特相是顛倒之見, 如:「佈施並沒有(作用)。」其罪輕重之分與綺語罪類 似,或依據其邪見是暫時性或長久性。它的兩個條件是: 一、顛倒對事物的正確知見;二、它依其所持的邪見顯現 (於心中)。已達到這種惡行階段的邪見是:(認為)一、 沒有果報;二、(事情的發生是)無因的;三、沒有造作 這回事。其他見則不算在內。 對於這十種惡業,我們可以在五個方面確定它們, 即:一、依究竟法;二、依組;三、依目標(所緣); 四、依受;五、依因或根。 (一)十惡業的首七種惡行只是思(cetana);從貪 婪開始的三惡行是與思相應之(心所)法。 (二)首七種及邪見八法是行,不是因(根, hetu);但貪婪與瞋恨既是行亦是因。貪婪是不善的貪因 或貪根;瞋恨則是不善的瞋因或瞋根。 (三)殺生的目標是緣生法,因為它的目標是命根。 偷盜的目標是有情或東西。邪欲樂行的目標是緣生法,因 為它是觸(所緣),有些人則說它是有情。妄語的目標是 有情或緣生法;兩舌也是如此。惡口的目標只是有情。綺 語的目標是有情,或依所見、聞、感受及想的事物則是緣 生法;貪婪也是如此。瞋恨的目標是有情;邪見的目標則 是三界裡的緣生法。 (四)殺生與苦受相應。 因為即使國王看到小偷時 可能會笑著說:「把他給殺了!」,下決定的思(心所)肯 定只與苦受相應。偷盜能與三種受相應。看到他人的財物 時,若愉快地偷取即與樂受相應;若驚懼地偷取,則與苦 受相應,若在省思其惡果之下偷取也是與苦受相應;若中 捨地偷取,則與捨受相應。邪欲樂行(邪淫)與兩種受相 應,即:樂受與捨受;但在下決定時則不可能是捨受。妄 語能與三種受相應;兩舌亦是如此。惡口只與苦受相應; 綺語則能與所有三種受相應。(在此舉例)闡述──在講 悉達綁架案、巴拉達之戰等故事時,若聽眾對他喝彩及把 自己的頭巾拋上空中等,講故事者即會有樂受。當如此對 他喝彩的人過後走向前去對他說:「再從頭講給我們 聽。」講故事的人即會對該建議感到不快,心想:「我是 否應該講其他不相關的事?」在這情形之下,講故事時即 會有苦受;若他中捨地講則會有捨受。貪婪與兩種受相 應,即樂受及捨受;邪見亦是如此。瞋恨則只與苦受相 應。 (五)殺生有瞋與痴二因。偷盜亦有瞋與痴二因,或 貪與痴二因;妄語也同樣是有瞋與痴或貪與痴二因。邪欲 樂行有貪與痴二因;兩舌與綺語亦是如此。惡口有瞋與痴 二因。貪婪只有痴一因;瞋恨也是如此(只有痴一因) 。邪見有貪與痴二因。 譯按:人類的平均壽命開始時是無數歲,每過一百年則減一 歲,直至只剩下十歲;然後再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直至無數 歲。如此一減一增之間的時間即是一個間劫。 譯按:目犍連尊者在其中一個過去世裡,受其妻的慫恿計畫 殺死他目盲的雙親。他把雙親騙到一座森林裡,然後裝成與其 雙親失散了,再裝成強盜來殺他的雙親。當其雙親被他用棍痛 擊時,他們還不忘高聲呼喊,叫他們「失散」的兒子快逃。在 受到雙親的關愛感動之下,他終於沒殺死他們。雖然如此,他 還是因為該「未足道的殺生業」而墮入地獄裡,在其地受盡折 磨許久。這即是一個「未足道之業」產生結生的例子。 關於足或未足道之業,見節廿二。 《阿毗達摩要義》舉了提婆達多尊者的例子以說明上述四種 業:「他(提婆達多尊者)的善令生業使到他投生在皇族裡。 由於該令生業及支助業,他得以繼續活在幸福的生活裡。當他 被僧團隔絕時,阻礙業即開始生效。而他造成僧團破裂的重業 則是毀壞業,致使他投生到阿鼻地獄裡。」 《阿毗達摩要義》舉出了錫蘭蘇納尊者的父親作為例子來說 明臨死業: 「蘇納尊者的父親以打獵為生。當老得不能再打獵時,他 即去他兒子的寺院裡出家為比丘。不久之後他即患了重病,而 看到地獄的狗上山來咬他的影像。他感到很害怕,所以要他的 兒子趕走牠們。 他的兒子蘇納尊者是一位阿羅漢,他知道其父親是見到了 趣相,即將投生到地獄裡去。因此他即趕快叫其弟子們拿了一 些鮮花,把它們散置於寺院裡的佛塔四週。之後他們再連床把 他的父親抬到該佛塔前。其時,蘇納尊者即提醒他父親頂禮佛 塔及對以他名譽供花給佛塔感到歡喜。 該老比丘的心即時獲得平靜,他頂禮佛塔,且對以他名譽 供花給佛塔感到歡喜。其時他的趣相即時改變。他告訴兒子 道:『你那美麗的後母從天界下來迎接我上去。』他兒子也就 對自己的努力感到滿意。 這是子女們報答雙親的一個好辦法。」 《阿毗達摩要義》舉出一個牛欄的例子以形容上述四種業: 「譬如有許多牛在晚上時被關在一個大牛欄裡。在早上時 才打開欄柵以讓牠們出去吃草。如是那一隻牛會先出去? 全部的牛都想要盡早出去。其時,若有一隻是特別的強 壯,這隻牛即能夠很輕鬆地先走出去外面。這就有如沒得競爭 的重業,肯定會先成熟以產生下一世。 若沒有特別強壯的牛,最接近欄柵的牛即有可能會先出 去;這就有如產生下一世的臨死業。 有時,時常保持清醒、注意欄柵幾時打開的牛會在即將打 開欄柵之前走近該處,而在欄柵一打開即走出去外面。這就有 如產生下一世的慣行業。 有時某隻弱小的牛在強壯的牛推擠之下,而意外地先走了 出去。這就有如某個意外的已作業獲得機會產生下一世。」 對於十不善業之道的分析,見《殊勝義註》巴、頁九七至一 ○二;英、頁一二八至一三五。) 譯按:章末附錄即是譯自所建議的參考資料。 見《殊勝義註》巴、頁二六七至二六八;英、頁三五四至三 七九。 譯按:但在佛陀的教化期之外,又除了菩薩之外,沒有任何 人擁有這種可選擇的見解。這是為何擁有四禪八定五神通的阿 須陀隱士(Asita)在預見悉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先笑後哭,因 為他知道不久之後他就會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亦即他所擁有 的最高禪那會成熟,因此無法親眼見到悉達多太子成佛,以及 聽他說法。他不能選擇投生到色界天以見佛出世,因為他沒有 該見解。 譯按:在此的受是採用三分法。 譯按:在後來解釋十善業之道時,《殊勝義註》說明計算 「因」時不能把本身包括在內。由於貪婪是貪心所,也就是貪 因或貪根,所以它只有痴一因。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