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妙雲基金會蒐集提供


□ 第七章 形式止觀法門

 -.-.-.-.-.-.-.-.-.-.-.-.-.-.-.-.-.-.-.-.-.-.-.-.-.-.-.-.-.-.-.-.-.-.-.-.-

               智見可以由固定形式的修習中產生。
               祖師們喜歡由基礎的主題開始修習內觀,
               即從內在去學習,以產生明明瞭瞭的內觀。

 -.-.-.-.-.-.-.-.-.-.-.-.-.-.-.-.-.-.-.-.-.-.-.-.-.-.-.-.-.-.-.-.-.-.-.-.-

  毗缽舍那 (Vipasana) 〞內觀法門〞

    * (一) 說戒清淨品 Moral purity
    * (二) 說定清淨品 Mental purity
    * (三) 說見清淨品 Freedom from false views
    * (四) 說度疑清淨品 Freedom form doubt
    * (五) 說道非道清淨品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what is the true path
    * (六) 說行道智見清淨品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the progress along the path
         + (1) 生滅隨觀智 Knowledge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 (2) 壞隨觀智 Knowledge of passing away
         + (3) 怖畏現起智 Awareness of fearsomeness
         + (4) 過患隨觀智 Awareness of danger
         + (5) 厭離隨觀智 Disenchantment
         + (6) 欲解脫智 Desire for freedom
         + (7) 審察隨觀智 Struggle to escape
         + (8) 行舍智 Imperturbability
         + (9) 隨順智 Readiness of perceive for noble truth
    * (七) 說智見清淨品 Full intutive insight

 -.-.-.-.-.-.-.-.-.-.-.-.-.-.-.-.-.-.-.-.-.-.-.-.-.-.-.-.-.-.-.-.-.-.-.-.-

  各位法律系的同學:

      在第一天的講題中,我已講過佛教即是明瞭「『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
  和實踐程序」。也已清楚的解釋了「什麼是什麼」的含義,即是無常、苦、無
  我;接著又講到萬物雖然是無常、苦、無我,但由於四執取的驅使力,使得人
  們依舊執取著這些事物,另一主題是三增上學,其主要目的在於直接斷除執取
  ;接著也講解到五蘊是執取的依靠處,還有那如實智見,遵循著自然法則透澈
  看清五蘊以便斷除執取。

      現在我要談到這先決條件,即是「明瞭真相」,這是記載在經典和理論上
  的方法,既嚴密又系統化,或稱它為形式上的行持也非常恰當,也可稱為依隨
  理論的止觀。雖然它不記載在佛陀的格言中,但卻是祖師們後來制定的,以適
  合那些根性遲鈍的修行者,他們在修習之前還不能親自看清自然界的苦;此法
  門尤其適合於那些喜歡內觀 (Vipasana) 的人,即是還沒看出生命真相的人,
  目前有很多這一類的人。但並不是說這形式上的行持比昨天所講的自然法更為
  超越,因為當我們直接翻查巴利經文將發現所記載的,就只有昨天所講解的自
  然方法。有趣的是,這些都是給利根性,已有一定修行程度的人,他們對一般
  的行持已熟練了,因此以他們的境界來看,這形式的修持法有如兒戲。至於那
  些鈍根性的人,在還沒有周全的訓練之前,他們將如何的修行呢?因此就制定
  了這方式,讓我們精進嚴格地依循次第來實行。在此我們應該明白這嚴格的行
  持規則,是為那些鈍根性的人而設的,使得他們能生起智見,或透徹地看清行
  持的準則。

      至於內觀 (Vipasana) 是直接的觀照內在的本然,特別針對內心的訓練,
  亦可稱為內在學習,直到產生那如實智見。雖然「Vipasana」這名詞在巴利文
  經典中是找不到的,而是出現在後期的書本中,但我們還可以它做準則,來修
  行內觀事務,尤其是對於那些決心要專修內觀來滅苦的佛教徒。現在我們要談
  的就是內觀或慧觀準則。

      內觀 (Vipasana) 這名詞的含義可能會含糊不清,在某種的情形下,能絕
  對的區分出兩種定義,那即是產生「定」和「慧」,有如我們所講述過的另一
  對名詞,那即是培養定,或稱為「止定」,另一種稱為培養慧,或稱為「觀慧
  」。但這些僅屬於內觀法的狹義定義,其實究竟的說法只不過就是「慧」罷了
  。實際上內心修習除了定慧的培養外,戒律也包含在其中,做為修定的根基。
  為了能明瞭修慧,祖師們都喜歡將其制定為各式各樣的問題來觀照,如:

    * 什麼是內觀依靠處的根源?
    * 什麼是內觀的觀察對象?
    * 什麼為內觀的工作或事業?
    * 什麼是內觀的最終成就?

      當我們觀照了什麼是內觀的依靠處的根源,其答案是戒和定,意思是要先
  有喜悅心情,即是沒有憂鬱煩悶的心情,才能產生透澈看清的內觀。戒在這方
  面的資助最大。因為不犯戒時,戒律清淨才會有喜悅感,因此必須有戒。這譬
  如當一個人要砍樹木,他必須要有土地為立身處,要不然他就不能工作了。在
  這裡土地比喻為戒,煩惱即是人們砍伐的樹木。如果沒有戒,就沒有立身之地
  而工作,因此戒就是一塊供站立的土地;而砍伐的力量比喻為定,智慧 (內觀)
  則有如鋒利的刀刃,因為透澈看清後,肯定可用以砍除這盲目或無明。
  因此戒是必要的,它成為修內觀的最基本之立身處,以便能將無明煩惱的森林
  砍伐盡,而出現一片廣闊的平原,所以戒才被歸納為內觀的一部分。


      上面所講解的都可以直接從巴利文獲得引證,如在巴利經文中提到清淨品
  的七個實現次第,有了這完善的七個層次階段後,即可悟道證果。在這七清淨
  品中,把戒劃分為最根本階段,被稱為「戒清淨品」。「說戒清淨品」即滋長
  「說定清淨品」,「說定清淨品」將助長「說見清淨品」,「說見清淨品」助
  長「說度疑清淨品」,「說度疑清淨品」則滋長「說道非道清淨品」,「說道
  非道清淨品」助長「說行道智見清淨品」,「說行道清淨品」滋長「說智見清
  淨品」,「說智見清淨品」這就是最後的階段。修行即是一對對的聖道果,當
  證悟聖道之後,也不必提到那聖果了。因為它是一對的,證悟了道之後,聖果
  自然會生起,因此才這麼說,聖道為
  實踐的最後階段。

      把這實踐的階段比喻為古代帝王出巡,他將使用優良的快馬,但馬車不像
  汽車能不停的奔馳,因此必須有距離上的安排。他把馬和車歸為一組,每一組
  的馬車各行一程,然後有次第的走完七個旅程。如果帝王發生緊急事,那位馬
  夫將會把帝王送到另一個地點,由下一站的馬車隊繼續行程,直到最後一站。
  七組馬車若喻為現代的汽車,可以日行幾十公里,則一天之內也可以完成整個
  旅程。我們可以這個比喻來說明七種清淨品的各個階段。第一個最初階段稱為
  ﹁戒清淨品﹂,它是最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因此戒就被歸納在內觀法門之一
  ,成為最基本的條件,有如那最必要的立身之處。


● 戒清淨

      至於戒在這之前已多次的解說過了,意思是身口的平常,希望各位能記住
  這簡短的定義,即是「平常的身口且沒有過失」,至於把戒條分為五戒、八戒
  、十戒或多少條戒都不重要。如果身口方面還「不平常」的話,就是沒有正確
  圓滿的戒律。當沒有任何的過患來干擾身和口時,才可算是有了平常的身口。
  因此如果我們能把握著這原則,才能有正確的行為,言行不犯錯。例如去殺人
  、偷東西、侵犯別人所喜愛的、欺騙他人,此時他的身口將會不平常,於是就
  產生了憂鬱、動亂、煩惱。即使在社會上,行動舉止犯了一點小錯誤,也會引
  起身口的不安和不平常,這已沒有戒了。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守持一條戒,也就
  等於獲得三藏經典的所有戒條,即是在我們佛教中,只要保持正常,身口就沒
  有任何的過患。希望各位能牢牢的記住「戒的定義」-平常。


● 定清淨

      當有了平常的身口,那定心肯定就自然的生起了。定清淨品在三增學的定
  已有詳細的解說,定的最直接了當的講法是有著「適合於工作的狀態」,所顯
  現的這種定的狀態,即是適合於工作的狀態,這就是定的正確含義,而不是坐
  在那裡像石頭、木塊沒有感覺,或者進入禪那,享受禪那中的悅樂的含義,因
  為這不適合於工作所應有的狀態。甚至我們在自己所喜歡滿意的地方,感到舒
  暢爽朗,這都是形成「定」的有利助緣,即能進行
  內觀事務的工作。

      接下來這五項清淨品為「說見清淨品」、「說度疑清淨品」、「說道非道
  清淨品」、「說行道清淨品」、「說智見清淨品」,才是真正進入內觀。在此
  重複說一次,在這七品的前兩品是「說戒清淨品」和「說定清淨品」是有利修
  內觀的助緣,而內觀是從「說見清淨品」直到最終,「見」解釋為對某事物所
  持有的見解,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存有見解,即是內心常常固持的見解。


● 見清淨

      第一項的內觀稱為「說見清淨品」,即是邪見已熄滅了。在我們隨著自然
  法中或環境所薰習的邪見,從迷信巫術的無因無果,直到將自然界的身、心、
  識,誤解為恆長、快樂或自我的、是眾生、是人、是神、是梵神等,這些都純
  粹是形而上,奇異而難解的。他無法看清這個身體只是四大而已,而心是識大
  空大,才是一切的根本。看不出這全都只是名色或身心的作用罷了,反而看成
  是「自我」,以為有神奇的靈魂,進出身體,而看不出它只是名色,只是色蘊
  、受蘊、想蘊、行蘊,或眼、耳、鼻、舌、身、意根境等。對於這神奇形而上
  不斷地執取,直到產生恐懼的感覺,然後又出現各種儀式來解決恐懼感,隨著
  迷信的增長,而對錯誤的見解緊黏不放。所謂的見清淨是徹底的洗淨這些迷信
  、錯誤的見解,才能進升為第一品的內觀。我們這些新時代有科學知識和有道
  理原則的人,對於自然現象,都有著正確見解的知識,這種人也可以算是有了
  見清淨,即是見解已潔淨了。對於我們所接觸的事物,希望能盡最大的能力,
  明瞭它的形態,以帶來真正的益處,這才稱為進入內觀的道路上。內觀即是徹
  底明瞭,清淨的見解,概括的「說見清淨」就是能把眾生、人、我、他分解出
  來成為各別的成分,有如可以把人分為五蘊、名色或身心。千萬別把這假名的
  眾生或人誤解為自我,把天空誤認為天神,把水誤認為河神,樹木誤認為樹神
  ,或其他的神明等。我們必須要了解,水就是水,天空就是天空,全是由元素
  所組成,理解了這道理之後,一切的神明也就消失了,這就是明明了了。不要
  把人當成是靈魂、神識或類似的東西,而要明瞭這身心只是自然界的組合物,
  由自然界的元素組合而成的。到此已開始有著內觀透徹明瞭的見清淨,它將
  助長著「說度疑清淨品」。


● 度疑清淨

      當我們深入而詳細的觀察這「說度疑清淨品」,它能使我們深入觀察到各
  自的成份、因緣條件。起初我們以分析的角度在「見清淨品」中看清每一個人
  只是身心罷了。而「說度疑清淨品」其任務就是把每個部份做深入分析其因緣
  和合是怎樣的?之後就能深入的看出無明、愛欲、執取、業、資糧等,它是個
  很精巧的組合物,直到出現身和心。「度疑清淨」譯為透徹明瞭萬物的每一個
  因緣,對於我們是有或無的「疑」,「自我」有無的「疑」,我們死後是否還
  會出世的「疑」,我們曾經怎樣的出生,我們如何的再生?這一切都是「疑」
  。在內觀的原則中把「疑」區分為二十至三十種。但總括來說,即是要能度破
  「我」的存在與否?是否已有「我」了?「我」將會延續嗎?像這樣的「疑」
  。要能自我的度「疑」,就必須要說明「沒有『自我』,而只有元素、蘊、根
  和各種因緣﹂。如無明、渴愛、執取、業、資糧等的組合,造作成五蘊和六根
  。事實上,我們是不存在的。由此開始,對於是否有個自我?自我是否已有了
  ?自我是否會繼續存在的種種疑惑將開始慢慢的消失了!當完全的結束這些疑
  之後,也就到達了內觀的第二階段,但不是完全的滅除形成我執的因緣-欲望
  煩惱,這時那困擾內心的疑情,已消失了。這些「疑」的熄滅,都是覺悟了這
  些因緣所組合而生起的各種事物,進而拔除
  那粗糙的「我執」。


● 道非道智見清淨

      當有了「度疑清淨品」的階段,也就是滋長了「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
  看清什麼是向前走的道路,什麼是錯誤的道路。在這階段中將會看出各種存在
  的障礙,清楚的看清它阻礙著內觀的前進,在定中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將會強
  烈吸引著行者,似乎沒有一種定不產生這吸引行者的現象。如出現那強烈又可
  異的光芒,不必睜眼就能由內眼看清這現象,如果越是細心的去看,他將看出
  它的引人入勝,並誤解此為內觀的成果,或歡愉的認為「已滿意於這特殊的情
  形」等等。這一點將障礙內觀的行持,以及對道、果的認清,因此才會把它當
  成是錯誤的道或非道。另外一個問題是,那充滿在內心的喜悅感,時時都纏繞
  著心,使得它不能觀照一些東西或誤以為這眼前的就是涅槃,以至於黏附著而
  不能前進,這就是內觀的大障礙,使我們的行持停滯不前,在有些時候甚至自
  誇的說,有智慧能看清這名色,而很自滿的認為自己有卓越的智慧,然後對這
  些見解很高傲,我慢的胡思亂想,這也是錯誤的道,也障礙著內觀的行持,這
  不應該發生的。另外有些時候,心在非常寂靜的情形下,只是呆痴著而不能深
  入內觀。有時身體方面只是靜靜的硬繃著,卻不能向前去觀察各種現象或虛心
  精進的提升觀察,而迷戀著認為這是超越的德行,這也是個極大的障礙。這類
  滿意、迷戀,將使在定中的行者不能進入智慧的道路。其他的障礙是,他很容
  易在定中生起樂受,產生了自己不曾發現過的滿意感,是在他的預料之外,它
  非常奇異,超越我們的理解程度。因為此時身心的妙樂是樂中的無上樂,各種
  各樣的問題,將從心中消失,回憶起過去曾貪愛過的事物,已不再貪愛了;那
  曾憎恨的事物,也不再憎恨了;回想起曾經恐懼的事物、曾認為是驚險的事物
  、曾經掛慮的、緊抱不放的事物,這一切的感受將不再生起。所以就沈迷歡喜
  ,自認為自己已超越一切的煩惱了,因為這種狀態和那脫離煩惱的人的狀態是
  同樣的。如果時常都滿足於這種境界,那將障礙著內觀的增進,不久之後,這
  種狀態將會逐漸的消逝,所曾恐懼的事物,又再重新恐懼起來,曾經喜愛的也
  依舊喜愛著,一切都又回歸到原狀。這是其中的一類。另一類是信心的生起,
  將會對三寶產生堅定的信心,那是過去所不曾有的或對於自己所曾欲信奉的,
  最後對於法喜有著強烈的滿足感,甚至對任何事物捨放的態度,也有強烈的感
  覺,這一切都能使心沈迷、執著於境相,我敢相信還有很多這一類的情形出現
  ,使內觀不能前進。當一個初學者發現這些,不言而喻地,將會成為他的障礙
  ,阻礙著內觀的道路,但他卻反而以為這是內觀無上的頂峰。這是非常細微而
  難以發現的,只有正確的智見才能透徹看清,這些是我們所要斷除的細微煩惱
  -內觀的障礙,這時才可以相信已進入內觀的第三階段,也就是對於正確或錯
  誤的道路已徹底明瞭了。他便可一直在自己所喜愛的軌道上訓練培養,內觀的
  道路已清楚明瞭。


● 行道智見清淨

      當有了這圓滿的「道非道智見」,很自然的接下來的層次是正確的,透徹
  看清諸行的真相,就會一直的依次第行持,趨向捨放萬物,同時也具備了這證
  入聖果卓越品德的心識,稱為「說行道智見清淨品」是內觀的第四階段,或稱
  它為清淨品的第六階段。這在原始的巴利文經藏中,不曾直接的提到,學者們
  是從後期的書本上看到的。後期的祖師們就把這「說行道智見清淨品」的智見
  有次第的區分為九個層次:

  (一)生滅隨觀智
              行持著正確而又究竟的內觀,以觀照諸行的生老病死,將會集中
  精神觀照諸行生滅的狀態,直到徹底的看清諸行充滿著生滅,有如海水拍擊時
  產生的泡沬,瞬息生滅,這種徹底看清的智見稱為「生滅隨觀智」,這都是長
  久和透徹凝注觀照而產生的智見,直到這種智見和心完全的黏貼在一起,到心
  有能力對接踵而來的執著產生厭離感,甚至逐漸將其斷除,此為第一階段。

  (二)壞隨觀智
              同時在專注觀照著生起和壞滅這兩種狀態。這還是屬於粗糙淺表
  的狀態,比起只專注於其中一種狀態時的心力還要微弱及不清澈。這裡放棄其
  一,即是不再觀照其生而轉向衰亡、破滅的一面而已,以便能更深刻、更集中
  的看出衰亡和破滅,產生強烈的感觸,覺得世界除了崩潰衰滅之外,別無其它
  現象了。有如傾盆大雨淋濕了整個大地一樣,安住停留在這種感觸的心,稱為
  「滅隨觀智」或「壞隨觀智」,此為第二階段。

  (三)怖畏現起智
              如果能時常圓滿完善的透徹觀照這滅盡、衰敗時,就進升為第三
  階段的智見。對所有的「界」,即「擁有」、「成為」都生起大怖畏。不論是
  對欲界、色界、無色界,遍地皆充滿著怖畏、恐懼的現象,對每一個心行都充
  滿著衰滅、破壞的怖畏狀態。當瑜珈行者透徹看清這現象,就會產生這驚愕的
  怖畏感,智者肯定持有這正確的恐佈感,清楚知道它有如毒藥、利器、惡人,
  遍佈於三界中。除此以外,別無他物,當有這種感觸時,對諸行的恐懼現象已
  了了分明,稱為「怖畏現起智」是第三階段。

  (四)過患隨觀智
              當對一切有、生、住充滿著佈畏,增加到足以令其了知諸行皆是
  過患罷了,與諸行接觸或發生任何聯繫,也只有過患,而無安全感。譬如森林
  中有獅子、老虎、豹等猛獸,此森林並非無比歡樂的休息處,諸行亦如此。這
  種對諸有、界、生、住都充滿著過患的感觸,這智見是一種工具,運用來專注
  地觀照諸行的過患,就稱為「過患隨觀智」,是為第四階段。

  (五)厭離隨觀智
              這樣的屢觀諸行是怖畏且充滿著過患的,如此對於諸行產生了厭
  離,有如一個原子彈爆炸後,一切看起來就像被火燃燒後的屋子,只留下灰炭
  ,對這火災後的軀殼,不再存有任何的迷戀。已厭倦了要和諸行混為一體。這
  稱為「厭離隨觀智」,為第五階段。

  (六)欲解脫智
              當真正的有著厭離感,將會實際的浮現出欲從諸行混合中解脫出
  來。然而這裡的欲解脫感是確實的,而且又充實強烈的,不像我們平時那沒定
  力或不能看清萬物的欲解脫,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欲解脫智見。因此我們才對學
  佛抱著不認真的態度,把修行當成兒戲,這便是兩者之間的差異。至於在此所
  產生的厭離感是迫切並堅定的,且怖畏與欲解脫的心能成正比。在內觀中,全
  副精神都感到厭倦於諸行。於諸有中充滿著怖畏,欲從諸有中解脫出來。如此
  才是真正的欲解脫。它比喻為入了蛇口中的青蛙,那種欲從蛇口中掙脫出來的
  感覺一樣,請諸位想一想,青蛙的欲解脫感有多強。正在修持著智見的行者與
  瑜伽行者,正像青蛙一樣欲解脫諸有:又作一個比喻,有如那落入牢固的陷阱
  中的鹿,一直掙扎著,想要解脫出來;這和瑜伽行者欲從諸行中解脫出來的逼
  迫感是相等的。瑜伽行者有如那關在籠中的野獸,也想要超脫每一個界,從欲
  界、色界、無色界中解脫出來。古時候迷信的人喜歡畫入羅侯口中的月,然後
  釘製成木板掛在門前,讓人看清這想要從羅侯口中解脫的月就相等於我們想要
  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中解脫出來一樣。這種真正而又強烈的欲解脫稱為「欲
  解脫智」,這種智見是產生欲解脫的原因,稱為第六個階段。

  (七)審察隨觀智
              這種充實而有強烈的欲解脫感,正在掙扎著找尋解脫的道路,他
  已忍耐不住一定要尋找到那條出路,所以就產生這種強烈的掙扎,欲找尋解脫
  之道。巴利文稱這種感受為「審察隨觀智」(審察著解脫的道路)。這種智見就
  是無時無刻的照見出每一個界 (有) 都是這樣的,很想解脫,它是有道路的。
  如此的觀照,就會發現到執取和煩惱是束縛著心和界的主因,它強烈地黏縛著
  。我們必須想盡辦法來削弱欲望煩惱,直到其軟化後再將它毀滅掉。這裡有一
  個比喻,一個人拿魚籠去捕魚,撈起來的卻是一條蛇,但卻不察覺,心想我已
  捕到魚了,把它緊握在手裡,無論誰告訴他那是一條蛇,他都不相信,直到遇
  到一位有悲智的老師,指引和教導他後,他才覺察到那是蛇而不是魚,因而產
  生恐懼感,想要擺脫它,並去尋求殺蛇的方法。他捉住蛇頸在頭頂旋轉兩三圈
  ,待它精疲力盡後才用力地將它拋得遠遠的,假如還不死,則再用其他方法殺
  死它。這比喻為瑜伽行者已徹底的看清這把自己和界 (有) 黏縛著的結-煩惱
  ,是最恐懼也是令人感觸最深的。然後把煩惱削弱,再把它殺掉。如果我們沒
  有逐日的一點一滴將煩惱力削弱,要殺煩惱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力量遠遠地
  超越我們的想像,並非是這微弱的智慧可足以殺死煩惱的。因此在培養增長智
  慧時,也用辦法對付煩惱,使其力量減弱,時常審察萬物的無常、苦、無我,
  不值得拿取、不值得成為,這些都是曾經講解過的,就是斷除煩惱的糧食。在
  日常生活中削弱煩惱力,不斷增長智慧,使功夫更熟練,這就是渺小的我們可
  戰勝如泰山般的欲望之法。我們必須要有勇猛的精神,好比一隻小老鼠,有勇
  氣殺死體積比它大的老虎。我們必定要有意志以這微弱的力量,戰勝煩惱,若
  不足於對敵,則找尋其他技巧,決不妥協,待其力減弱後再將他斬除,這種斷
  除煩惱的技巧稱為「審察隨觀智」,為第七階段。

  (八)行捨智
              削弱煩惱力的做法,是為捨棄萬物的主因,因此接下來的階段為
  「行捨智」。這智見都源於審察諸行的空性,空掉自我、空無自性,即是沒有
  永恆性。因為充滿了苦,就空掉了樂,看了也覺得厭倦等,最終對諸有 (界)
  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都能捨放了,對自己曾經迷戀貪愛的也看成是糞土。這
  一點被比喻為那我們曾貪愛的人,過去曾非常吸引我們,當發現她和別人私通
  後,貪愛就消失了,欲放棄她。現在看見她與別人做任何事,也能無動於衷。
  當心識昇華到第八階段時,對於以前曾經享樂而感到奇妙的三界,已深知此是
  空無實質的,並對諸有放捨了,就有如此男子已看清妻子是騷婦,而對她離欲
  捨棄等。對於諸行的捨放稱為「行捨智」,為第八階段的內觀。

  (九)隨順智
              當能對諸有放棄了,心就適合於明瞭聖諦,能使我們隨緣地證入
  須陀洹道智、斯陀含道智、阿那含道智、阿羅漢道智,任何一道。當有這種心
  理狀態時,稱為『隨順智』,是最究竟適宜於明瞭四聖諦法的智見,它能毀滅
  結的煩惱而證悟任何一個果位,為第九階段。

      從『生滅隨觀智』到『隨順智』已圓滿了就稱為『行道智見清淨』,是內
  觀慧的第四步驟,清淨品的第六層次,可說智見已清淨、潔白了,能實踐斷除
  煩惱的內觀和般若。


● 智見清淨

      接下來進入第七個清淨品,稱為『說智見清淨品』,聖道的智見是內觀的
  最終階段,其成果為內觀的第五階段。

      隨後的隨順智是智見的第九層次,也是『行道智見清淨品』的最後一個階
  段。在『行道智見清淨品』和『智見清淨品』兩者之間插入『出世智見』是為
  區別聖道者和凡夫的工具。但由於『出世智見』很快就消逝,因此就把它歸納
  於『行道智見清淨品』中。因為它還是屬於欲界的境界,但又的確是介於凡聖
  之間,或可稱為涅槃所緣境的智見。

      總結這五品內觀 Vipasana 法門,第一品為『見清淨品』,在這階段已不
  再有錯誤的見解了,因為已知曉人與眾生,並可將其區分為各小部份的因緣。
  第二品的內觀法門為「度疑清淨品」,在這階段已知曉因緣和合法,有關於各
  部份的組合因素是無限的。第三品「道非道智見清淨品」,在這階段已知曉對
  或錯,道非道,已不再迷戀於修定所產生的那超越常人所能預料的奇異事件。
  第四品為「行道智見清淨品」,它又另分為九個階段,前面已講述過了,這是
  能突破三界諸行的智見,是使煩惱不再留下的主要原因。第五品為四個聖道,
  有須陀洹道智等,道的行持後,必得聖果,這是肯定的,也能產生明瞭的智見
  ,知道到底煩惱和苦已熄滅了多少,不過這並不在此話題內,因為它並不簡單
  而且也和這裡的內觀行持沒有關係。內觀法門總共有五個階段,加上前面的兩
  個根基「戒清淨品」和「定清淨品」,共為七個階段。

      這一切都是修習內觀所應注意的事,前天已講述過了,它具有完整的規則
  ,稱為形式止觀法門與自然止觀法門是一對。在一個小時內想要詳細的講解所
  有的內觀法是超越我的能力範圍的。實際上講幾個小時都不足夠,只能掌握其
  要點,做為思考上的正確前導罷了,以防落於錯誤,因此可說是作為自己繼續
  尋求更詳細資料的基本知識。由此緣故便著重的來講解佛教的修行原則,希望
  各位別誤解此為教育界的事,因此如果不了解這修持事項,我們是無法進入佛
  教和不能符合修持原則。

      在此做個總結,我們已看出學習內觀法的理論有著層次上的原則,然而到
  底什麼是內觀法之立身處的根源呢?答案是戒和定。什麼是增長、發展內觀的
  所緣「境」呢?答案是一切事物,稱為全世間,「三界(有)」、「諸行(一
  切因緣和合法)」、「五蘊」,因為在這三界中也不過只有五蘊吧了?有如前
  天所講解過的。什麼是內觀的真相形態呢?或透徹看清的狀態呢?即是從這充
  滿在三界的成、住、異、滅的無常、苦、無我到產生怖畏、厭離感,不值得拿
  取、不值得成為這種狀態,必須要顯現在內觀法門中。什麼是內觀法門的任務
  呢?它的責任是熄滅無明、顛倒妄想。因為內觀法門的真正意義就是透視、看
  清。什麼是內觀法門的成果,其成果是透澈看清萬物後而進入聖道,能完全的
  撲滅煩惱轉為清淨、光明、寂靜。如果更簡捷的說,即是戒和定是內觀法門的
  根基,這五項清淨品是內觀的真相,能在無常、苦、無我中清徹明瞭這世間諸
  界、諸行(一切因緣和合法)或五蘊中尋求智慧,其任務就是要斷除這黏縛著
  世間的無明、顛倒妄想。能產生那徹底看清的光明,染執心已不再遺留下來,
  把將心和界黏縛在一起的工具斷除,就是內觀法門心已「解脫(Vimutti)自由
  」的狀態,從諸有解脫出來,心不再有苦了。因再也沒有貪愛著任何的界,這
  種狀態稱為完全脫離苦了,這就是最究竟的實現道、果、涅槃的佛教任務。

      這些都是在指導如何實行這七個步驟來實踐內觀法門,其行持的方法又如
  何?即是要如何的去接觸以及看清世間,這九個步驟的智見實行情形,總稱為
  內觀法門。除了制定這形式性的步驟外,至於更詳細的內容,則可以從佛書中
  或導師們的指導,繼續探討。在這裡主要的重點是預防把錯誤的內觀法認為是
  正確的內觀法,進而迷失於誤解中,出現了買賣式的內觀修持法,也出現了新
  的宗派或佛祖,實在是非常可憐的情形。我們理解之後,就應該互相的提防,
  如果遇到此類事件時,我們才能下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