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裏的一棵樹 阿姜 查 序言 阿姜查提醒我們佛陀只能指出修行的道路,卻不能替我們修行,因為真理是 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與奉送的。阿姜查教導:“所有的教導只不過是譬喻,用 來幫助心靈看到真理,如果在心裏建立起佛陀,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 視一切事物與我們並沒有什麼差異。” 許多阿姜查自己用來教導的譬喻來自於他廣泛的森林生活經驗。他的修行就 是注視,同時完全地敞開心胸,覺察所有發生於自己身心內外的一切。他曾說, 他的修行並無特殊之處,套一句他說的話,他像森林裏的一棵樹。“樹只是樹。” 他曾這麼說;而阿姜查就只是阿姜查。然而從這“並無特殊之處”中卻產生了對 他自己以及世界的深刻瞭解。 阿姜查經常說:“在任何時刻,佛法一直在示現著,但只有在心靈寧靜的時 候,我們才能瞭解佛法所教導的,因為佛法不用語言文字教導。”阿姜查有這種 奇異而神秘的能力能接受此非語言文字之法,而用一種新鮮易解,時而幽默、時 而詩意盎然的譬喻形式,來把這種真理傳播給他的聽眾,而且總能敲中最易受感 動的心靈深處:“我們好像蛆一樣啊!生命宛如落葉,心如雨水。” 阿姜查的教導充滿了像這種譬喻及比喻。我們以為把它們搜集成冊當成一種 靈感的泉源會是一個好點子,對那些想中止世間熱惱的人們,他們可以從“森林 裏的一棵樹”下的清涼、茂盛的樹陰中得到一些休息。 第一部分 我們必須藉由譬喻來談佛法,因為佛法沒有一定的形式。它是方的還是圓的? 你說不來。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這些譬喻來說明。 ——阿姜 查 〖流浪漢〗 當我們失去了真正的歸宿時,就像一個沒有目標的流浪漢,流落在街頭。這 邊走走,那邊晃晃,一回兒落了腳又得流浪他方。在我們回到真正的家之前,無 論如何,都會覺得不舒服,就如同一個離鄉背景的旅人。只有當他再次回到家時, 才能真正輕鬆自在。 在這世上我們找不到真正平靜的地方,這是世間的本然。就以觀照你自己的 內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靜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當我們憶念起偉大的佛陀,他所說的是那麼真實,我們感到他是多麼值得尊 敬啊!當我們看到事物的真相時,即使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去實踐過佛法,也仍 看得到他教導的法。然而,就算我們擁有佛法的知識,而且曾學習和實踐佛法, 卻仍見不到真理,那麼我們依舊像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 〖盲人〗 身和心不停地在生生滅滅,“行”一直處於遷變的狀態中。我們無法如實地 透徹這一點,是因為我們仍頑固地深信虛妄不實的事物。好像一位盲人帶路,我 們跟他一起旅行怎麼安全呢?他只會引導我們走入密叢和森林之中,看不見的他, 怎麼能帶我們走到安全的地方?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被“行”所蒙蔽,以至於 在尋求快樂時造作苦:在尋求平靜時造作了困難。我們真的想要解除痛苦與困難, 但相反地,我們卻去造作這些,然後只會抱怨而已。我們會造惡因的原因是因為 我們對外觀的真相和“行”的真相毫無認識,而且還一再地去執取它們。 〖一瓶藥〗 我們可以將修行比喻為一瓶醫生留給病人的藥。瓶上寫了詳細的說明,指示 病人如何服藥,但是,如果這位病人只是閱讀瓶上的說明,無論讀上數百回,都 將困死在這兒,永遠得不到藥物的治療。在他死亡之前,還會懷恨地埋怨醫生無 能,以及那些藥物並沒有治好他。他會認為醫生是個江湖郎中,或說那些藥物毫 無作用,殊不知他只是花時間在檢查瓶子以及閱讀瓶上的說明書,卻沒有聽從醫 生的叮嚀而服藥。不管怎麼樣,如果這位病人聽從了醫生的勸囑,照著藥方按時 服藥,他便能夠痊癒。 醫生開藥方是為了除去生理上的疾病;佛陀的教法則是治療心理疾病的藥方, 使心回復到自然健康的狀態。因此,佛陀可稱是一位治療心理疾病的醫生,而我 們每一個人毫無例外的都有心理的疾病。當你看到這些疾病時,難道不會合理地 去尋求佛法做為依靠,就如同拿藥治療你看書的病一般嗎? 〖嬉戲的孩子〗 我們對心性反復地思惟之後,將會瞭解,心就只是心,不會有別的了。我們 會明白,心就是心,這是它的本然。如果我們清楚地看清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去 執著念頭和感覺,只要持續不斷地告訴自己:“它就是如此”,我們就不必要再 加些什麼了。當這顆心如實地瞭解,它就能放下一切。雖然仍會有念頭和感覺, 但是,每一個念頭和感覺都將失去作用。 就像剛開始被一個喜歡玩卻會干擾我們的小孩煩擾得很厲害,所以我們責打 他,但是,事後我們逐漸明白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於是我們會任他去玩。 我們放下了,我們的煩惱也就消失了。為什麼煩惱會消失呢?因為,現在我們已 經接受了孩子的天性,看法也已經改變了,而且已經接受事物的真實面目。我們 放下,然後心將會變得更平靜。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正見。 〖眼鏡蛇〗 心理的活動就像能致人於死的眼鏡蛇。假如我們不去打擾一條眼鏡蛇,它自 然會走它的;即使它非常毒,我們也不會受到它的影響;只要我們不走近它或去 捉它,它就不會來咬我們。眼鏡蛇會照著它的本性行動,事情就是如此!如果你 聰明的話,就別去惹它。同樣地,就讓那些不好的和好的順其自然——依它的本 性而隨它去不要執著喜歡和不喜歡,如同你不會去打擾眼鏡蛇一樣。 一個聰明的人,將會以這種態度來對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種種情緒。當善的情 緒在心中生起時,讓它自是善的,並且瞭解它的本然;同樣地,我們也讓惡的自 是惡的,讓它順其自然。不要執著,因為我們什麼都不要!我們不要惡,也不要 善;我們不要負擔和輕鬆,乃至不求快樂和痛苦。當我們的欲求止息時,平靜便 穩固地建立起來了。 〖椰子殼〗 欲是染著的,但首先我們必須有欲才能開始修行“道”。假設你到市場去買 椰子,提著它們回來時,路上,有人問你:“你為什麼要買這些椰子呢?” “買來吃啊!” “你連殼也吃嗎?” “當然不!” “我不相信。如果你不打算吃殼,又為什麼要買椰子呢?” 好,你怎麼說?你要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是靠著欲望起修的,如果我們沒有欲望,我們就不會去修行。你知道嗎 ?!這樣思惟可以產生智慧。例如:那些椰子,你要連殼子也一起吃下去嗎?當 然不!那又為什麼要椰子殼呢?因為椰子殼的用途是將椰子給包起來,吃了過後, 再將殼給扔掉,就沒問題了。 我們的修行也是如此。我們不是要吃殼,只不過現在還不是丟掉殼的時候。 我們先將它們收藏起來,就如我們依靠欲望修行一樣,修行便是如此。如果有人 硬要說我們連椰子殼也吃,那是他們的事,與我們無關,只要我們清楚自己在做 什麼就夠了。 〖烹飪〗 首先我們要訓練我們的身和口遠離穢惡,這就是功德。有些人認為要有功德 必須整天整夜地背誦巴厘文的經句,但事實上,只要使你的身、口清爭無瑕疵, 就是功德了。這並不難解,就像在烹調食物,我們放一點點這個,放一點點那個, 直到恰到好處、美味可口為止。一旦調配出美味的食物時,就不需再添加任何的 東西,因為正確的佐料都已經加了。同樣的道理,確定我們的身行和言語沒有缺 失,這樣就可以帶給我們“美味”和恰到好處的功德。 〖瘋子〗 假設一日清晨,你正走在路上要去工作,有個人無禮地向你叫喊辱駡,霎時, 你一聽到這辱駡聲,正常的心便立刻轉變了,你覺得很不舒服,覺得很憤怒和受 辱,所以你想要報復。 幾天以後,另一個人來你家拜訪,並且告訴你:“嘿,那幾天辱駡你的那個 人,他瘋了!而且已經好幾年了!他都是這樣辱駡每個人,但是沒有人會去在意 他說的話。”當你聽到這兒,霎時,自在了起來。那以往積鬱在你身上數日的憤 怒和不快,完全地消失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你已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前你還 不知道時,認為那個人是正常的,所以你會憎恨他,同時也導致你痛苦。一旦真 相大白,事過境遷:“噢,他是個瘋子!事情原來如此。” 當你瞭解到這點時,你覺得很舒服,因為你已親身體驗。瞭解了以後,你就 能放下。假如你不明白真相,就會去執著。當你認為那位辱駡你的人是正常時, 你可能會殺了他,但當你發現事情的真相——他精神失常,你便覺得舒服多了。 這就是了解真理。 一個見法的人也有類似的經驗。貪、嗔、癡的消失,是以同樣的方式消失的。 當我們不了知這三毒時,我們會認為:“我能夠怎樣呢?我的貪和嗔是如此熾盛。” 這並不是清明的認知,跟以為那瘋子是神智健全其實是一樣。只有當我們最後知 道他精神失常時,我們的焦慮才得以釋懷。沒有任何人能告知你這些,唯有當心 親自體認時,它才能絕滅和捨棄執著。 〖一杯水〗 來拜訪我的人中,有很多在社會上已有著高等的地位,他們當中有富商、大 學畢業的、教師與政府官員。他們內心充滿對事物的種種看法。他們太聰明了, 以致聽不進別人的話。這就像一杯水。如果一個杯子裏充滿了骯髒不新鮮的水, 它並沒有什麼用處。只有當髒水倒盡,它才有可用之處。你們必須先除去你們充 滿意見的心,然後才能領悟。我們的修行是超越聰明與愚癡的,如果你認為你很 聰明、富有、重要、是佛學專家,這就掩蓋了“無我”的真諦了。你所見到的只 是自己——我、我的。然而,佛教是入下“自我”的。那些太聰明的人將永遠學 不到東西,他們首先必須除去他們的才智——空掉他們的“杯子”。 〖築堤〗 在定力的訓練裏,是去修行以使心能安定和堅毅,這能帶來心的平靜。通常, 我們這顆心是搖擺不定的,要控制它很困難。心隨著感官外馳散亂,就像水到處 流竄一樣。雖說如此,人類卻懂得如何控制水,而使它更益於人類。人類很聰明, 他們知道如何築堤防水,興建大型水庫和管道——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治理水,使 水能更充分地被運用而不致於到處亂竄,最後流到最低處,而浪費了水的功能。 同樣的,這顆已經“築堤”、被控制、經常訓練的心,將會獲得難以計量的 利益。佛陀自己教導說:“已被控制的心,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因此,為了最大 的利益,你們得好好訓練你們的心!”相同地,我們周遭所看到的動物——大象、 馬、水牛等等,在它們能被利用來工作之前,都必須先受過訓練,也唯有在訓練 之後,它們的力量才能帶給我們利益。 同樣的道理,已“築堤”的心將帶來比一顆未經訓練的心還要多倍的福澤。 佛陀和他的聖弟子們,和我們都一樣在同一個方法下起步——有一顆未經訓練的 心。但是,看看他們後來是如何成為我們所尊敬的對象,並且看我們能從他們的 教化中得到多少的利益。真的,看看從這些曾經體驗心的訓練而為了達到解脫自 在的人們身上,到底帶來了什麼樣的利益給整個世界。在所有的職業中或任何的 情形況下,一顆受過控制與訓練的心是套更好且能幫助我們的設備,訓練過的心 可以保持我們的生活平衡,使工作更得心應手。並且要發展和培養理性,以便控 制我們的行動。只要我們追隨這顆訓練得宜的心,最後,喜悅也會隨著增長起來。 〖深洞〗 大多數人想行善只是為了功德,但是他們卻不願捨棄惡行,這就叫做“洞太 深了”。 假設有一個洞,洞下面有東西,現在,只要有人將他的手伸進洞裏卻摸不著 底面的話,他就會說:“洞太深了。”如果有百或千個人將他們的手伸進洞裏, 他們也同樣會說:“這個洞太深了。”可是,卻沒人會說是自己的手太短了!我 們必須回到自己身上,退一步反觀自己,不要埋怨是洞太深,而應該回過頭來看 看你自己的手臂。如果你可以看透這點,那麼,在你的性靈道上便能更上一層樓, 進而尋找到快樂。 〖髒衣服〗 當我們的身體是髒的,而且穿上髒的衣服時,我們的心也將感到不舒服和沮 喪,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我們保持身體潔淨,穿乾淨、整齊的衣服,便能使我 們的心輕快高興起來。 同樣地,不守戒律,我們的身行和言語也就不清淨,這就是造成心理的不快 樂、苦惱而沉重的原因。如果我們遠離了正確的修行,這會障礙我們徹見存在我 們心中的法的本質。健全的身行和言語在於一顆正確訓練的心。因為是心傳達命 令給身和語,所以,我們必須由“訓練我們的心”來不斷修行。 〖玻璃杯〗 我如何找到正見呢?我就簡單地以手中正握著的杯子回答你們。它對我們而 言似乎是清潔實用的,可用來飲水,更可以長時間的保存。所謂的正見是要將它 看做是破的玻璃,仿佛已經碎裂了。不久以後,它將破碎。如果你在使用它時, 心存這種見解——它只是元素所組合而成的杯子的形狀,終歸破滅。那麼不論它 發生什麼事,你都不會有任何煩惱。同樣的道理,身體就像這杯子,它也將破碎、 死亡,你們必須瞭解這個道理。但是,瞭解這個道理並不表示你應該結束自己的 生命,就像不應該因此去打碎這杯子或丟掉它一樣。杯子是個可以使用直到它自 然破損的東西。同樣地,身體有如一輛車子,利用它直到它回歸自然。你們該做 的是去瞭解一切事物的本然。這種正見可以使你們無系縛地生存於整個變動的世 界中。 〖醉酒的人〗 任何人執著於感官就好比一位肝藏還沒被破壞的好酒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 喝得夠。他繼續沉浸其中,不知節制地喝,喝上癮了,到後來必定會生病受苦。 〖鴨子〗 你的修行就好像養鴨一樣。你的責任便是喂它和給它水。不管鴨子成長得快 或慢都是鴨的事,與你無關。放下,然後盡你自己的責任。你的責任就是修行。 如果修行的速度迅速或遲緩,清清楚楚即可,別去強迫它。這種的修行具有良好 的基礎。 〖空〗 人們響往涅盤,不過,一旦你告訴他們那兒空無一物時,心裏馬上起第二想。 但那兒什麼也沒有,空無一物。看看這兒的屋頂和地板;屋頂代表“有”,而地 板也代表“有”,你可以站在屋頂上,也可以站在地板上,但是,在屋頂和地板 之間的空間卻無處可站。沒有“有”的地方,就是“空”的所在;直接地,涅盤 即是“空”。人們一聽到這兒便退卻不想去了。他們怕會見不著自己的孩子和親 戚。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祝福在家人的時候,會說:“祝你們長壽、美麗、健康、 快樂。”他們就會很高興,可是,一旦你談起“放下”和“空”時,他們便不想 聽了。但你是否見過一個外表美麗、體力充沛或非常或非常幸福的老人?沒有! 然而我們卻說:“長壽、美麗、健康、快樂。”他們也非常歡喜。他們執著“有”, 執著生死輪回。他們歡喜站在屋頂和地板上面,很少有人敢“站”在中間的“空” 間。 〖家庭〗 如果你想尋找佛法,它不在森林裏、山裏或洞穴中,而是在心裏。法有它自 己的語言,那就是“經驗的語言”。概念與經驗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就以一杯熱 水裏,都會有相同的經驗——熱,我們可以用不同語言的文字來表達。同樣地, 任何人只要深入地洞察內心,不論什麼文化、地域或語言也會有相同的經驗。如 果在你們心中,賞到了真理的滋味、法的滋味,你們會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猶如 父母、兄弟、姐妹,因為你們已賞到了與所有人都一致的“心的本質”。 〖肥料〗 我們的雜染好似我們修行的肥料。如同我們取一些髒的東西——雞屎、牛糞, 灑在我們的果樹上,長出來的果實才會豐碩且香甜。在痛苦之中,有快樂;在煩 惱(混亂)之中有寧靜。 〖火〗 世上沒有一朝可成之事,所以剛開始在我們的修行裏,是看不到什麼結果的。 就像我常告訴你們的譬喻:一個人試圖磨擦兩根木棍取火,他告訴自己說:“他 們說這裏有火。”於是便開始使勁地磨擦。他很性急,不斷地磨擦,就是沒什麼 耐性,心想火,卻一直沒有火的影子。他有點灰心,所以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後來又再開始,但是到了那時候,熱度都已經冷卻,所以進展得很慢。他就是磨 擦持續的時間不夠久,以致一再地磨擦又磨擦,直到疲倦了,就將整個工作停頓 下來,再說,他不只是疲倦,同時也變得愈來愈灰心,最後完全放棄且很堅決地 說:“這裏根本沒有火。” 事實上,他一直在做,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熱度可以引火,火一直潛在那兒, 只是他沒有持續到最後。除非我們能達到平靜,否則心將依舊如前。因此我們偉 大的導師說:“只要繼續做,繼續修行。”我們可能會認為:“如果我仍然不懂, 我該怎麼辦才好?”但是,除非我們如法修持,否則智慧是不會現前的,所以我 們說要持續地修行。只要不停地修行,我們就會開始思索自己的所作所為和修行。 〖魚〗 我們不想要欲望,但是,如果沒有欲望,為何修行呢?我們要有修行的欲望。 “想要”與“不想要”,兩者皆是雜染、煩惱、無明和愚癡。佛陀也有欲望。欲 望一直存在著,它只是心的一種現象。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是,沒有執著。 我們的欲望,就好像在網中抓一條大魚一樣——我們需要等待,直到大魚筋疲力 盡之後,便可以輕易的捕獲它。但我們得一直盯著它使它無法逃脫。 〖魚和表蛙〗 如果你執著於感官,就跟上了鉤的魚兒一樣,當漁夫來了儘管你怎樣掙扎, 都無法掙脫。事實上,你並不像一隻上鉤的魚兒,而更像一隻青蛙。青蛙是把整 個釣鉤吞進腸子裏頭,而魚兒祗是口被鉤住而已! 〖魚籠〗 如果你清楚地看到了事物的利害關係,就不須等到他人來告訴你。回想一下 一位在他魚籠裏找到東西的漁夫的故事。他知道有東西在裏面,也聽到它在魚籠 裏面拍動。他認為是一隻魚,於是便將手伸進魚籠裏,竟發現是另一類生物。他 看不見所以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麼。可能是修鰻,不過也有可能是條蛇。如果將它 扔掉,他也許會後悔……,如果是條鰻,就可以成為晚餐的佳餚。從另外一方面 來看,如果他持續不放,最後竟發覺是條蛇,它可能就會咬他,不過不敢確定。 但是,他的欲望卻強烈到不肯放手,只因為那可能就是條鰻。在他抓出的那一刻, 霎時見到是條蛇時,不論如何,都會毫不遲疑地馬上扔開它,而不須等到他人喊: “嘿,那是條蛇趕快扔了它!”親睹蛇時比聽人家的警告更清楚地告訴他應該怎 麼做。為什麼呢?因為他認識危險——蛇會咬你,並且會導致你死亡。這還需要 有人告訴他嗎?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修行直到我們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我們 就不會去干預對自己有害的事物了。 〖漁夫〗 我們的禪定(靜慮)的修行可以使我們開解。舉個例子來說吧:譬如有個正 在收網的漁夫,網中有條大魚,你能推想他收網時的心情是如何嗎?如果他深怕 大魚跑掉,就會迫不及待地硬扯那網子,在他覺察之前,魚兒已經因為他操之過 急而讓它跑掉了。 古時候,他們會這樣教我們:你們應該慢慢地來,小小心心地收網,以免讓 魚兒脫逃。我們修行也正是如此,慢慢地靠修持來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小心地收 網以免遺漏了。有時,我們會遇到不喜歡修行的時候,也許我們不想瞭解,也不 想知道,但是我們卻要繼續修行下去,繼續為修行摸索下去,這就是修行。如果 喜歡修行,就去修行;不喜歡修行,也一樣要修行,就是要持之以恆。 我們若是精進修行,那麼,信心就會給我們的修行帶來力量。不過,在此階 段,我們仍然沒有智慧,縱使我們非常精進,也無法從修行中得到多少益處。這 種情況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因而使我們生起一種永遠無法尋到正道的感覺, 也或許覺得自己達不到平靜,或覺得自己沒有具備足夠的條件來修行,乃至認為 “道”是件不可能的事。於是我們便放棄了! 說到這點,我們必須非常、非常地小心,我們要以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猶如 網起大魚一樣——逐漸與它探索出自己的方法,然後小心地把魚網收回,扯那網 子才不會太困難,所以我們繼續不斷地收網。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魚兒累得不能 再掙扎時,我們就能輕而易舉地捕獲它了。這些都是修行通常會發生的事,不過 我們只須慢慢地修持和小心謹慎地將修行聚集在一起。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禪 修的。 〖手電筒〗 在佛教裏,我們不斷地聽到放下而不要去執著任何事物,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要我們取而不著。就拿這只手電筒做比方吧!我們會想知道:“這是什麼 ?”所以我們將它拾起,才發現:“噢,原來是只手電筒。”於是就會放下它。 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取。如果什麼都不取,我們能做什麼呢?行禪或其他的事都不 能做了,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取。是的,是欲求沒錯,但未來它將導引你到達圓 滿。 到這裏來也是一樣。首先你必須想來這裏,如果你不想來,今天你們也不會 在此地。我們是因欲望而有行動的,但當欲望升起時,不要去執著它,就好像我 們不會去執著那只手電筒一樣——“這是什麼?”我們撿起來,“噢,是只手電筒 筒!”於是就放下它。這就是“取而不著”的含義。知道了後,就放下,不要愚 癡地執著事物,但要以智慧“取”,然後放下它們。善或惡,兩者皆要全盤放下。 〖高速公路〗 錯誤的知見是認為我們就是“行”,我們是快樂和不快樂。像這樣的瞭解是 對事物的真實本性仍未完全清楚的瞭解。所謂的真理是:我們無法強迫所有事物 聽從我們的欲望,它們都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 這有一個簡單的譬喻:假設你坐在高速公路中央,有很多汽車和卡車急撞你 而來,你不能生氣地對車子喊道:“不准行駛到這裏!不准行駛到這裏!”這是 高速公路,你不能這樣告訴他們,所以你該怎麼辦呢?你必須下高速公路!高速 公路是車子行駛的地方,假如你不准車子在那裏,你就會痛苦。 “行”也是一樣的,我們說是它們擾亂我們,如同我們靜坐時聽到聲音一樣, 我們認為:“噢!是那聲音在干擾我。”假如我們認為是聲音干擾了我們,我們 將會因此而痛苦。如果我們再深入地觀察,我們會瞭解,原來是我們出去干擾了 那聲音。聲音其實只是聲音。假如能這樣理解,那麼聲音也只是聲音。我們可以 讓它去!我們瞭解聲音是一回事兒,和我們並不相干。這是真知真理,兩邊你皆 看透了,所以才得果樹平靜。假如你只看到一邊,痛苦!一旦看穿兩邊,便是遵 循中道了。這是心的正確的修行,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修正我們的知見”。 同樣地,一切“行”的本質是無常和死滅的,但是我們卻要捉住它們,背負 它們,貪著它們,我們希望它們是真實的,我們希望在不是真實的事物中發現真 實!不管什麼時候,若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並執著“行”就是他自己,他會痛若 不堪,佛陀要我們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青蛙〗 越忽視修行,你會越忽略要到寺院裏來聽聞佛法,而你的心越會深陷沼澤中, 如同一隻跳進洞裏的青蛙。只要有人帶著釣鉤過來,這只青蛙的命就不保了,它 毫無選擇的餘地,最後只好坐以待斃。小心!可別讓自己也掉進洞裏了,那時候, 可能會有人帶著釣鉤把你給釣起來。 在家裏,你常被孩子、孫子以及財產煩擾著,這比一隻青蛙還糟!你仍不懂 得該如何去舍離它們。一旦要面臨老、病、死的時候,你要怎麼辦呢?這便是那 根來釣你的釣鉤,你能往哪里跑呢? 〖果實〗 當微風吹過一棵正開著花的果樹時,有些花朵會散落在地,有一些花苞則仍 留滯在樹上,長成小小的青色果子;當風再一次吹來,一些青色果子也會隨之掉 落,在它們掉落之前,有些已接近成熟,有些則已經熟透。 人,就像在風中的花朵和果實,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墮落”。有的在胎 中就夭折;有的僅在出世幾天後就死了;有的在世幾年還未成年便去世;有的男 女英年早逝;而有的人卻壽終正寢。當我們想到人的時候,應該連帶想起風中的 果實——兩者都是非常不穩定的。 我們的心也一樣,當法塵生起,在心中糾纏和“吹”一陣子後,心於是“墮 落”了——就跟風中的果實一樣。 佛陀了解除一切事物不穩定的性質,他觀察果實在風中的情形,以此反觀他 的弟子——比丘及沙彌們,他發現:基本上,他們也是一樣不穩定!怎麼可能有 例外呢?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然。 〖垃圾坑〗 如果你的心平靜而專一,它就是個很有用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你禪坐只是為 了得到禪定的喜悅,那是在浪費時間。修行是去坐下讓你的心平靜而專一,而後 用來觀察身與心的本質,用來更清楚地看清它們,否則,只是讓心平靜,那麼心 在那段時間裏也許是安詳無雜染的,但這就好像拿一塊石頭蓋住惡臭的垃圾坑一 樣,當石頭移開時,卻仍舊充滿著難聞的垃圾。你們必須善用禪定,不要只為短 暫的快樂,而要正確地觀察身心的本然,這才是真正使你解脫之道。 〖禮物〗 我們應該觀察身體裏的身體。不管身體裏有什麼東西,去看看它吧!如果我 們祗看外表,那是不清楚的。我們所看的頭髮、指甲等等,它們的漂亮迷惑了我 們,所以佛陀教我們看看身體的內部——身體裏的身體。身體裏面有什麼東西? 仔細地看清楚!我們會看見裏面有很多東西會使我們很驚訝,因為縱然這些東西 在我們體內,我們卻從來沒有看過它們。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帶著它們,可是 卻不認識它們。 就像我們造訪親友的家,他們送我們禮物,我們接受後,把它放入袋中,卻 擱著沒去打開來看裏頭是什麼東西。最後,當我們打開它時卻發現裏頭全都毒蛇! 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祗看身體的外表,就以為它很完美、很漂亮, 我們忘了自己,忘了無常、苦、無我。如果我們觀察這身體的內在,真的很噁心, 裏頭根本沒有一樣美麗的東西。如果我們如實觀照,不故意去美化它的話,我們 將會發現那真是可悲和令人厭煩,接著就會生起厭離心。這種厭離的感覺並不是 要我們仇視這個世間,而是我們的心逐漸清明,心能放下了。我們看清一切事物 都是不實在、不可靠的。不管我們對它們懷有多大的希望,它們仍會無情地離去 ——無常的事物還是無常;不完美的事物還是不完美。 所以佛陀說,當我們經驗到色、聲、香、味、觸、法時,應該要遠離它們。 不管快樂或不快樂,其實都一樣,所以放下它們吧! 〖小草〗 你必須沉思,其目的是為了尋求平靜。一般人通常所指的平靜只是心的平定, 而非連雜染也平定下來。雜染只是暫時地被壓制著,如同小草被石頭壓住一樣。 如果你把石頭移開,小草將在極短的時間裏再次茂盛起來。其實,小草並沒有死 去,只是暫被壓迫著而已。 禪坐中也是一樣。雖然心很平靜,但是,雜染並沒有完全靜下來。因此, “三摩地”(定)並不可靠,若要尋得真正的平靜,必定要增長你的智慧才行。 “三摩地”是一種的平靜,可是它就像石頭壓住小草,不過只是暫時的平靜罷了。 智慧的平靜是將大石放下就不去移動它。如此一來,小草永遠也不可能再重生。 這就是真實的寧靜,它們皆來自於智慧。 〖手〗 那些研究理論的人和禪修的人,彼此誤解。強調研究的人,通常會這樣說: “修禪定的僧人只憑靠自己的看法,他們的教導是沒有依據的。” 事實上,從某方面來說,學習與修行這兩種方式,其實是同一件事。我們把 它想作是手心和手背,可能會比較容易瞭解。如果我們把手伸出來,手背好像不 見了,其實它並沒有消失,只是藏在下面而已。當我們再把手翻過來時,會有相 同的情形發生,手心哪里都沒去,只是藏在下而罷了。 談到修行時,這點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假使我們認為它“消失”,就會改變 心意而去做研究,希望能在研究中得到結果。不過,無論你下多少功夫研究佛法, 你將永遠無法瞭解佛法,因為依據真理,你並不真的瞭解它。假若我們懂得佛法 的如實本性,就會開始放下。放下就是——除去執著,不再有執著,就算仍有, 也會逐漸減少。研究與修行之間,就有這種差異。 〖坑洞〗 有時,面對不同的你們,我在教導時可能會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但 我的教導方法其實很簡單。就好像我看到有人從他不熟悉,而我卻曾來回行走過 許多次的路上走下來,我往上看到他快要掉入右邊的坑洞,於是我參了喊道:“ 往左!往左!”同樣地,當我看到有人將要掉入左邊的坑洞時,我會喊:“往右! 往右!”導引的方法雖然不同,但我教他們走向同一條路上的方向前進。我教他 們要放下二邊而回到能夠抵達真實佛法的中道。 〖房子〗 所有我的弟子就像我的小孩,對你們,我的心中只有慈悲與關懷。如果我似 乎讓你們受苦,這是為了你們好。我知道你們之中有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且具 有廣博的知識,但教育程度不高、世俗知識知道不多的人較易於修行。常識廣博 的人就好像擁有一棟大房子,需要費力去清掃,但當房子清理乾淨時,就可以擁 有寬闊舒適的生活空間。忍耐!耐心和毅力對於我們的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主婦〗 不要像家庭主婦一樣,洗碗筷時總帶著一副愁容。她一心一意地想把碗筷洗 乾淨,然而,卻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心竟是污穢的!你見過這種事嗎?她僅看到眼 前的碗筷,其實,她看得離自己太遠了,不是嗎?我說呀,你們有些人大概都會 有過這種經驗,而這也就是你們必須觀察的地方。一般人祗專心洗碗筷,卻讓自 己的心染汙了,這樣子不太好。他們遺忘了他們自己。 〖狼狗〗 有一次,佛陀在他停留的森林中看見一隻狼狗跑出來,它站了一侍兒,然後 跑進草叢,又跑了出來,隨後沖進一個樹洞裏,又再沖了出來。一下子跑進穴裏 又再跑出來。站了一分鐘,又開始跑了起來,接著又躺、又跳,原來那只狼狗生 了疥癬。當它站著的時候,疥癬會侵入它的皮膚,所以痛得拼命跑。跑時仍覺得 不舒服,所以停了下來。站著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來,一會兒跳起來,沖進草 叢裏,樹洞中,就是無法安定下來。 佛陀說:“比丘們,今天下午你們有沒有看見那只狼狗?站著苦,跑也苦; 坐下來苦,躺下來也苦;它怪是站著使它不舒服,又說坐不好,跑不好,躺也不 好。它怪樹、樹叢、洞穴都不好。事實上問題跟這都無關,,而是在它身上的疥 癬。” 我們就跟那只狼狗一樣。我們的不快樂由於錯誤的知見。因為我們不自我約 制感官,因此責怪外界帶給我們苦痛。無論我們住在泰國、美國或英國,我們都 不滿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知見還不正確,只是如此罷了!所以無論我們走 到哪兒,都會不快樂。如同那只狼狗,無論它走到哪里,只要疥癬治好後,才會 感到輕鬆愉快。因此,當我們除去我們的不正見時,不管走到哪兒,都會很快樂。 〖刀子〗 每一把刀子都有刀鋒、刀背和刀柄,在你拿刀子的時候,可以只提起刀鋒嗎? 或只有提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鋒這幾個部位都在同一把刀子上。當你 拿起刀子時,這三個部位都會同時地被拿起。 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拿起了善,惡也必然隨至。人們一味地尋求善,試圖拋 棄惡,但是,他們卻沒有學習非善和非惡。如果你沒有學習非善和非惡,那麼, 你將得不到真實的知見。如果只取善,惡一樣會跟著來;如果只取樂,苦同樣隨 至。訓練你的心,直到它超越善、惡,而那就是修行完成的時候。 〖結〗 我們必須觀照快樂和不快樂都是不穩固而無常的,也必須瞭解所有的感覺都 是不長久、不能執著的。我們這樣來瞭解事物,因為我們有智慧。我們應瞭解事 物會如此都是順其本然的。 假使我們有這種見解,就猶如手執繩結的一端,只要能把這一端向正確方向 拉,結自然會鬆弛而解開來,於是就不會再那麼緊了。 這跟明白萬事萬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道理很相近。在這之前,我們認為一切 事物都必須如何,就因為如此,繩結只有被愈拉愈緊。這種緊,便是痛苦。這樣 的生活是非常緊張的,所以,我們要把結松掉一些,而且放輕鬆。為甚麼要放鬆 呢?就是因為太緊了。如果我們不執著就可以放鬆了,它並不是一個永遠一成不 變的狀態。 我們以無常的教導為基礎,明白快樂與不快樂均非恒常,兩者都不能依靠, 也絕無恒常的事物。有了這種認識,我們逐漸會不再信賴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知 見就會相對地減少,這便是解結的含義,這樣做,結就會愈來愈松,執著也會隨 之逐漸根除。 ********************************************************************** 【錄自:三學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