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兿術》The Art of Living VIPASSANA MEDIATION —— 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内觀 As taught by S.N.Goenka |
|||||
|
|
||||
|
|
|
|||
|
第四章 問題的根源 佛陀曾説: 一定要探究痛苦的真相至源頭。(注一) 在他證悟的那個晚上,以堅定的意志力坐着發誓:若不能了解苦的起源以及如何將苦拔除,誓不起座。 苦 他清楚地看到,痛苦確實存在。無論它令人感到多麽的不愉快,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隨着生命的開始,痛苦也就開始了。我們記不起在母胎内的情形,但是一般的經驗,都是我們號啕大哭的從母胎來到人世。出生時極大的創痛。 既然生命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會經歷生病和年老的痛苦。然而。無論我們病得多重,無論我們病得多重。無論我們如何老邁,哀弱,没有那個人想死,因為死亡是極大的痛苦。 一切衆生都必須面對這些痛苦。我們在生命歷程中,都一定會經歷其它的痛苦,各種身體或心靈的痛苦。我們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樂。我們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臨到我們身上,所有着些情形都是痛苦。 這種種的痛苦,對于以個深思過痛苦的人而言,都是很顯然的。但是成佛前的佛陀,對于這種理性局限的闡述,并不滿意,他繼續向自身内在探求,去體會痛苦的真正本質,他發現: 對五藴的執著是苦。(注二) 就非常深的層面而言,痛苦是我們每個人對于這個身(色藴)和心(識藴。想藴,受藴,行藴)過度執著。人們對自己這個個體----身和心----有强烈的執取;而事實上,這個個題只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而已。這種對自身的不實想法的執取,對一種事實上不斷生滅的東西的執取,就是苦。 執取 執取有好幾種。第一種就是習于追求感官享樂的執取。上了毒癮的人之所以會吸毒,是因為他想體會毒品在他身上造出來的愉快感受:雖然他知道吸毒只會加深他的毒癮。同様地,我們對于貪愛這個習性,也上了癮。一旦某個欲望滿足了。我們就生起了下一個欲望。所執取的對象其實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是,我們渴求這種貪愛的狀態能不斷地持續,貪愛本身又會在我們身上制造愉悦的感受,而我們希望愉悦的感受能不斷延續。結果,貪愛本身成了我們無法打破的習慣,一種癮。就如同了上毒癮的人,會漸漸對他所吸的毒品麻木。因為需要更大的劑量,才過癮一般,如果我們的貪愛愈去滿足就愈强烈。像這様,我們永遠無法止息貪愛。而只要我們有貪愛,我們就不可能快樂。 另一個很大得執著,就是對我的執著,這個自我,這個我們認同的自我形象,對每個人而言,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們象是周圍滿布鐵屑的磁鐵;自動地將鐵屑以自己為中心派成圓形;我們不假思索全都本能地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安排這個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獨自生存在這個世上的;某個“我”一定會和另一個“我”起衝突。每個人所制造出來的圓形,都會被別人的磁場所乾擾,而我們自己也會被吸引或被排斥。其結果只有不快樂與痛苦。 我們的執取,也并非僅限于“我”;我們執取延伸到“我的”,任何屬于我們的東西。每個人都對自己擁有的東西,産生很大的執取,因為它與我們無關。這些東西增强了“自我”的形象。如果這個所謂“我的”,是永琱變的,而且這個“我”可以萬古常存,永遠享有我的,那麽這種執取就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是事實上,我和我的遲早會分道揚鑣。離別的時刻一定會來臨。當時候到了,若對我的執取愈深,痛苦就會愈强烈。 更近一步地延伸執取,就是對“我得見解,信仰”的執取。無論它們真正的内容是什麽,無論正確或錯誤的,只要對它們産生執取,就一定會不快樂。每個人都深信,自己的見解和傳統是最好的,一旦有人批評,我們就會十分不悦。如果我們想要解釋自己的看法,別人却不接受,我們也同様會十分不快樂。我們没有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辯論誰的意見正確,并無意義。比較有益的辦法,是將任何成見放在一邊,試着去看清真相。但是我們無法做到放弃對自己見解的執取,因而我們一直不快樂。 最後,是對宗教儀式和典禮的執取。我們常强調宗教的外在形式,而較不重視其所藴含的精髓;而且我們通常會覺得,不遵行這些典禮儀式的人,絶不是一個真正虔誠的信徒。我們忘了,缺少了宗教的精髓,它的形式層面只是空殻子。如果一個人心中始終充滿憤怒,狂熱和惡意,那麽虔誠的課誦或遵行儀式是没有用的。真正虔誠的信仰,是培養内心虔誠的態度。也就是心得净化,對衆生的愛和慈悲,但是對宗教外在形式的執取,導致我們對形式的重視,遠超過對其精髓的重視。我們忽視了宗教的本質,致使我們沉淪在苦海之中。 無論是何種痛苦。所有的痛苦都與這堜珒ㄙ漪Y種執取相關。執取和痛苦同時存在。 緣起法則 是什麽造成執取呢?執取是如何生起的呢?未來的佛陀(指悉達多王子)分析他自己本身而發現執取的形成,是由于刹那刹那喜愛與厭惡心理的習性反應。這些短暫,無意識的心理反應,一刻接着一刻地不斷重復加强,形成强大的引力和推力,形成我們所有的執取。執取其實就是刹那刹那的習性反應所發展出來的形態。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是什麽造成喜愛和厭惡的習性反應呢?他深入觀察之後看出,習性反應的發生,是由于感受。我們感受到愉快的感受,便開始喜歡它;我們感覺到不愉快的感受,便開始討厭它。 那麽為什麽會有這些感受呢?它們是如何生起的呢?他更近一步向内檢視,他發現:感受的生起,是由于接觸----眼睛接觸到影像:耳朵接觸到聲音;鼻子接觸到氣味;舌頭接觸到味道;身體接觸到可觸知的東西;心接觸到念頭,情緒,想法,想像或記憶。我們經由五種感官以及心體驗到這個世界。每當某種對象物體或現象接觸到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就生起了。 那麽,為什麽接觸會發生呢?未來的佛陀看出,因為有六根(五種感官以及心)的存在,接觸就會發生。這世界充滿不計其數的現象:影像,聲音,氣味,味道,可觸知之物,各種念頭和情緒(即六寶:色,聲,香,味,觸,法)。只要接收的六根運作正常,接觸是無可避免的。 那麽為何有六根的存在呢?因為它們是來自身心之流(名色)。而為什麽有這身心之流呢?它是由何而起呢?未來的佛陀了解,這種過程的生起,是由于“識”,這是一種將世界分為能知和所知,主體和客體,“我”和“他”的認知行為。由這種劃分,就有了個體的“出生”。每一個片刻,識一生起,就有某種特定的身,心的形式。在下一個片刻,識又變成一個稍微不同的形式。在人整個存在的過程中,識不停地流動,變化。最後到了死亡的那一刻,識仍不停止,毫不間斷,心識在下一個片刻中,又變成一個新的形式。從一個存在到下一個存在,生生世世,心識之流持續不已。 那麽,是什麽形成這心識之流呢?他看到,心識之流的生起,是由于習性反應。心片刻不停地起習性反應,每一個習性反應都是心識之流的推動力,使它延續到下一刻。習性反應愈强烈,它供給的推動力就愈大。片刻間的輕微習性反應,只能讓心識之流持續片刻。但是刹那刹那好惡的習性反應,如果强化成為貪愛或ᄇ_恨,它的力量就增强,使心識之流持續好幾個片刻,好幾分鐘,甚至好幾個小時。如果貪愛,ᄇ_恨的習性反應更進一步加强,就會讓心識之流持續數天,數月,數年。如果一個人增强終其一生,都不停地重復,强化某些習性反應,這些習性反應所形成的力量,會讓心識之流,不僅從此刻持續到下一刻,從一天持續到另一天,從一年持續到另一年,甚至從此生持續到來生。 而這些習性反應是由何而生呢?他觀察實相的最深層而了解到,習性反應的發生,是由于無明: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生起習性反應的這個事實,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麽對象生起反應。我們對存在的無常,無我的性質完全無知;我們也同様不知道自身的本質,我們盲目地起反應。因為不知道我們已起了習性反應,我們持續地盲目反應下去,并且任由它們愈演愈烈。因此,由于無知,我們被困在習性反應的牢籠中。 這就是痛苦之輪開始轉動的方式:
若無明生起,習性反應就發生(行緣識); 若有了生,就有老,死,愁,嘆傷,身心之苦,優以及惱(生緣老,死,愁,嘆,苦,憂,惱) 如是大苦藴聚生起了。(注三) 就是這因果鏈----緣起的法則-----將我們帶到目前存在的狀態,并且對一個有苦的未來。 終于,他清楚了解真相;痛苦始于對自己本身的實相無知,對所謂的“我”的這個現象的愚昧無知。而苦的下一個起因,就是心的習性反應。我們被無明所蒙蔽而累積貪愛,ᄇ_恨的反應;盲目反應發展為執取,導致種種不快樂。這種盲目反應的習慣就是業,塑造了我們的未來。而習性反應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對自己性質的無知。無知,貪愛和ᄇ_恨是生命中所有痛苦的三大根源。 離苦之道 未來的佛陀(指,悉達多王子)在了解了苦及苦的起因之後,他所面對的下一個問題是:如何止息苦?他想到業的法則,因果的法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故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注四)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若因緣滅,則結果亦滅。這種麽一來,可以將苦生起的過程逆轉:
若根除無明,并將其完全止息。習性反應就止息(無明則行滅); 如果我們不再有無明,就不再有盲目的習性反應,也不會有隨之而來的各種痛苦。而一旦不再有痛苦,我們就能體驗到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快樂。痛苦之倫就轉成解脱之輪。 這就是悉達多。喬答摩所悟證的。這就是他對終生所教導的。他説:
你做了不對的事情, 每個人對于造成自己痛苦的習性反應,都要負起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才能學會如何滅苦。 連續的存在之流 佛陀用“時而緣起”之輪,解釋輪回([6]的過程。在佛陀時代的印度,這個概念是普遍接受的事實。對今日許多人而言,它似乎是一種非常怪异,甚至難以理解的理論。然而,在接受或否定它之前,應該先了解它是什麽,不是什麽。 輪回是一個重復的循環,是前世和來生的延續。我們的行為是驅使我們生生相續的動力。每一生的卑下和高貴,取决于我們過去行為的低劣和高尚。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概念和許多宗教所教導的,根本上并没有不同。認為有一個未來的存在,在那兒,我們會因為此生的所作所為而得到賞罸。然而佛陀體悟到,即使最尊貴的境界,痛苦依然存在。因此,我們的努力,不應該是為了求得幸福的來生,因為没有任何來生是全然幸福的。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從痛苦的循環中釋放出來,就會體驗到純然的快樂,遠勝于任何世俗的項鏈。佛陀教導我們就在此生體證此種快樂的方法。 輪回并不是一般所認為的,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或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中轉世投胎。佛陀説,恰恰不是這様。他强調没有一個琱[不變,生生世世接續不已的實體: 就如同牛奶從乳牛而來;凝乳從牛奶而來;奶油由凝乳而來;清奶油由粗奶油而來,精制奶油由清奶油而來。當它是牛奶的時候,不會被認為是凝乳,或是粗奶油。或是清奶油,或是精制奶油。同様地,無論何時,只有現在的存在狀况是真的,而非過去的或未來的存在狀况。(注七) 佛陀認為,并非有一個固定的自我,在生生世世中一再輪回;但也并非没有前世或僅來生。相反地,佛陀體悟到并且教導我們:只要我們的行為不斷給這個過程推動力,這個存在的過程是會一個接續一個存在下去的。 即使有人相信這一輩子是唯一的存在,仍是與緣起之輪有所關聯。每一刻當我們對自己的盲目反應茫然無知,我們此時此刻就會體驗到痛苦。如果我們能除去無明,不再盲目反應。我們就可以在當下體會到安詳。天堂和地獄就存在于此時此地,它們可以就在今生,在此身内體驗。佛陀曾説: 即使有的人認為没有其他的世界,行善行惡在未來并没有賞罸,但是一個人可以就在此世過得快快樂樂。只要他能讓自己遠離憎惡,惡念以及焦慮。(注八) 無論是否相信前世或來生,我們仍須面對此世由于盲目反應所引起的問題。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立刻去解决這些問題,采取步驟終止盲目反應的慣性,以終止我們的痛苦,并且當下體驗解脱的快樂。 問題與回答 問:難道没有好的貪愛或ᄇ_恨嗎------例如痛恨不義,渴望自由,恐懼身體上的傷害? 答:ᄇ_恨和貪愛絶不可能是好的。它們只會讓你緊張,不快樂。如果你行動的時候心懷貪愛或ᄇ_恨,也許目的是值得的,但你却是用不健康的方法去完成。當然你必須行動以保護自己免于危險。但若是出于恐懼而為之,則會生成恐懼的情結,長此以往將會傷害到你自己。或是出于憤恨之心,即使成功地戰勝了不義,但是憤恨却變成了一種有害的心理情結。你必須對抗不義,你必須保護自己免于危險,但是你可以用一個平衡而不緊張的心去做。以平衡的心,出于對衆生的愛,你可以努力達到好的結果。心得平衡永遠有幫助,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 問:想起到一些物質的東西,來讓生活過得更安適一點,這有什麽不對呢? 答:如果那種需要是真的,就没有什麽不對,只要你不對它産生執著。例如説,你口渴,想喝水,這堶探N没什麽不對的。你需要水,所以你采取行動,拿到水,而解了渴。但是如果它變成一種非得到不可得執取,就没有一點幫助,反而會傷害你。任何你需要的必需品,你正當以求。如果無法得到,就微笑着用別的方式再試一下。如果成功了,就要以不執取的心態來享受你得到的成果。 問:對于計劃未來,也是貪愛嗎? 答:同様的,衡量的標准是看你有没有執著于你的計劃。人人都會預先設想未來。如果你的計劃没有成功,就哭哭啼啼,該知道,你産生執著了。但是如果你不成功,仍然可以微笑地想:“嗯,我已經盡了全力。所以失敗了又有什麽關系?下次再試就是了。“-------這就是不執著,你也能常保快樂。 問:停止“緣起之輪”,聽起來像是自殺、自我毁滅。我們為什麽要那様呢? 答:想毁滅自己的生命是絶對有害的,如同生命的貪戀也一様有害。相反地,我們應該學會順其自然,不貪戀任何東西,即使是解脱(也不貪戀)。 問:但是你説,一旦習性反應之鏈最後終止了,再生也就停止了。 答:是的,但那是未來久遠的事。好好關心此生吧!不要擔心未來。把現在的日子過好,未來自然會好。確實,當所有造成新生命的習性反應都止息了,生死的過程就停止了。 問:那麽這不就是毁滅、滅除嗎? 答:是“我”這個幻相的毁滅,是痛苦的滅除。這就是“涅盤”這個字的意義:燃焼的止熄。每個人都片刻不停地在貪愛、嗔恨、無明中燃焼。當燃焼停止,痛苦也就停止了。那時所剩的只有正面的東西。但是要用語言文字加以形容却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是超越感官範疇的。你必須在此生中體驗它,才能知道那是什麽。那時,對毁滅的恐懼就消失了。 問:那時心識會怎麽様呢? 答:何必擔憂那個呢?思考某種只可體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是毫無幫助的。這只會令你忘了真正的目的是努力達到目標。當你達到那個階段,你會樂在其中,所有的疑問都會一掃而空,你再也不會有任何疑惑了。努力去達到那個階段吧。 問:對這個世界没有執取,人們怎麽生活下去呢?如果父母什麽都不執取,他們可能會對孩子漠不關心。人怎麽可能毫不執取地去愛、去過日子呢? 答:不執取并不意味着漠不關心。正確的説法是“聖者的無差別心”。身為父母必須用全部的愛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没有執取。出于愛心,你做你該做的事。假如你悉心照顧的病人,病情毫無起色,你并不會因此而哭泣,因位那是無濟于事的,你試着以平衡的心,找出其它的方法幫助他,這就是“聖者的無差別心”。既不是冷漠以對,也不是以習性反應生起憂慮,而是以平衡的心,采取真正正確的行動。 問:好難噢! 答:是的,這正是你必須要學的。 故事:石頭與奶油 某天,有個年輕人哭泣不止地來到佛陀面前,佛陀問他:“年輕人,怎麽回事?” 他説:“我父親昨天去世了!” 佛陀説:“那能怎麽辦呢?如果他已經去世了,哭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 年輕人:“是的,這我明白,哭并不能使我父親再活過來,但我求您能為我死去的父親做一些事。“ 佛陀説:“哦?我能為你死去的父親做什麽呢?“ 年輕人:“請想想辦法吧!您這麽有能力,一定辦得到!您看,那些資歷尚淺的巫師、術士都會為死者舉行某些儀式。只要在人間舉行某些儀式,通往天堂之門就會打開,死者便可以進入,得到入境許可證;佛陀啊!您這麽厲害,如果您為我死去的父親作法,他不僅可以拿到入境許可證,甚至可以永久居留-----拿到緑卡!拜托您幫幫忙吧!” 這個可憐的家夥傷心欲絶,聽不進合理的話,佛陀决定用其他方法讓他明白。所以佛陀就説:“好吧!你去市場買兩只壺。”年輕人很高興,心想佛陀答應替他父親舉行儀式了。他跑到市場買了兩只壺回來。佛陀説:“很好,把一只壺裝滿奶油,”年輕人照做了,“另一只壺裝滿小石頭,”他也照做了。“現在把壺口都封住,”他封好了,“現在把它們丢到池塘堨h。”年輕人也照做了,兩只壺都沉到水底了,佛陀又説:“現在去拿根大木棒來,敲破這兩只壺。年輕人很高興,心想佛陀正為他的父親舉行非常莊嚴的儀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習俗。人死後,他的兒子就把尸體帶到火葬場,放在柴堆上點火燃焼。當尸體焼到一半時,兒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頭顱。根據古老的信仰,只要在人間敲開死者的頭顱,通往天堂之門也就打開了。所以年輕人心想:“昨天父親已被焼成灰了,現在佛陀用敲破泥壺來作為象征。”他很滿意這種儀式。 年輕人聽從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兩只壺。其中一只壺的奶油立刻浮上來,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只壺的小石散了出來,沉在水底,然後佛陀説:“好了,年輕人,我所能做的就是這様ニo∠衷諛惆涯切┪資Γ跏客ㄍㄇ肜闖嘍]淼唬骸虪m∈艦∩俠矗∩俠礎E叮∧逃停蠔ぐ牓蠔ぐ牓ᄀ'讓我看看會發生什麽事。” “噢!您在開玩笑吧,這怎麽可能呢?石頭比水重,只會沉到水底,不會浮上來,這是自然的法則;而奶油比水輕,只會浮在水面上不會沉下去,這也是自然的法則呀。” 佛陀説:“年輕人,你對自然法則了解不少。但你尚未體驗這個自然法則:如果你父親一生的所作所為都像石頭一様重,那他必定會往下沉(墜入惡道),誰能讓他上升呢?如果都像奶油一様輕,他必定會上升(進入善道),誰能拉他下去呢?” 我們越早體驗自然法則,并依照自然法則生活,就能越早脱離痛苦。(注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