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内观网首页

中文内

 

獻給愛法者 尋法者 修法者


感受(Vedana)在内的重要性

研究所

感受(Vedana)多不同的形式(vividha),而且隨時都能在身經驗到。概括來説,感受可以分(sukha)、苦受(dukkha)及不苦不(adukkhamasukha),而身上所有的受都因(phassa)而生起,并且終將滅去。

經驗到令人不的接觸時會産討厭、苦、痛苦、悲、折磨等不愉快的感受。一般人在面對這種經驗時會變憂傷與錯亂。而痛苦加劇時,就哀嚎痛哭、沮不已,并且感到迷惘。所以一旦經驗到不愉快的感受,是拼命地脱它,并力不懈地自己中挣脱出。由于身上的疼痛,使人得不悦、焦躁、不安及愁苦,因此身心都陷入悲况,就像是同枝箭刺穿一是由于着感受所造成的。而且因為無明,不明了感受的真,因此法冷静地面,只是想竭所能去排拒造成他痛苦的原因。人所以如此,正是因為長久以所累厭惡習(patighanusaya)已深植内心的故。他不了解此種習性反就是不净染污,地助它、延它,使自己深陷束,而任其布。

然而,就在人力想脱不愉悦感受的同,却又渴望着一没有不愉悦感受的幻境,他沉醉在這様的幻境中,并因此越陷越深。愚者一方面不愉悦感受所苦,另一方面心中生起的種種感官欲望,却又如此愛樂與饑渴,是多的可啊!經驗到不愉悦感受會無法保持平冷静的心?那是因他已黏着于感受,并已被它制伏。由于明的故,人并不了解感受的常本,也不知感受的生起(samudaya)(atthangama)、滋味(assada)、危(adinava),以及出(nissarana)。更因為無明,故對厭惡的潜在性毫,并不地增它。像這様愚痴的人,不僅執着于不愉悦的感受,也被其它各感受所牢牢系。世的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都因此緊緊纏縛着他。

個樂觸在身上生起,正如受表面上的特性,這會使愚者感到愉悦。但由于不明了感受的真,他被感受卷入且着,并始沉醉其中。他并不了解身因接生的愉悦感受只是短的、瞬的、常的,且早都會滅去的。然而由于明的故,人是渴求受的延,而且對這種潜在的貪愛習(raganusaya)這種深植于内心的不净染污然不知。因為執取,他不地增長貪愛,并沉溺于貪愛。由于不如知愉悦感受的生起(samudaya)(atthangama)、滋味(assada)、危(adinava),以及出(nissarana),他着,并因此遭受種種的哀慟與憂傷

此外,一般人還會經驗到另一感受,那就是不苦不受,并對這種感受感到愉快及滿意。這種態度其示出人的明,因他不了解此種經驗也是身心範圍内所生起的短象。由于察到内在潜藏的(avijjanusaya),他不地增它,任其布,得越越愚痴,并因此陷入望及不幸之中。

是一般人或受良好訓練已臻于净的内修行者,他可能在身會經驗到相同的感受,但此感受的理解與觀點却有着大的差异。如前所述,由于愚痴凡夫(puthujjana)乃是自身性反的受害者,經驗到身所生起的任何感受,只立即盲目地反,却感受的真所知,也因而着于些感受。相反的,弟子(ariyasavaka) 時時刻刻保持着察感受的常、消失。他不取感受,只是察感受的滅盡,因此能感受中挣脱出這様地修,他根除了所有的性反,永再受其染污。在經驗到不愉悦的感受,他不受到乾擾,只是把它成身上的口一般,冷静超然地去察它。他始保持内心的安定平衡,心中不起任何波

即使經驗受,他也不會樂在其中。他底明了常的本,故不再「對樂受生起貪愛」-那終將導致痛苦,也因此得以感受中超脱出。他如了知任何感受終將滅去,不生起貪愛性反。在經驗到内心的安祥與寜静等中性的感受,不但不會為其所惑,相反的能使自己保持超然。一位善修内學員,充分了知内心的安祥并不是最的目。因為這常,而且其它感受一,都不身心的範疇。因此他不會對其生起貪愛,并能保持内心的平衡冷静。他始以警覺專(sato)的心,時時徹知感受的(sampajano)。也因明的性被摧毁了,他如了知感受的生起(samudaya)(atthangama)、滋味(assada)(adinava),以及它的出(nissarana)經雲

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n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n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ti.

一位注、警時時徹常的佛陀追者,以智慧了知感受()、感受的起因(受集)、感受的()感受的止息之道(道迹)。而那已到感受盡頭知感受所有面并超越它修者,他遠離了一切渴得了完全的解脱。

就是修的主要目的,就是圓滿梵行(之道)這様一位能完全了知感受相,且毫不着感受的善修行者,也佛陀所道。ᄉk

vedanam vedayati sapanno,
sukham pi dukkham pi bahussuto pi;
ayam ca, dhirassa puthujjanena,
maha viseso kusalassa hoti.
Sankhatadhammassa bahussutassa,
vipassato lokamimam param ca;
itthassa dhamma na mathenti cittam,
anitthato na patighatameti.

有智慧且受良好訓練的修行者,他的内心不被所經驗到的愉悦、不愉悦或其它感受所苦,就是一般凡夫善巧的智者最大的差所在。由于智者已掌握了真理相,并妥善地修,且能正審視此世及他世,因此不再可喜可之法擾動内心,也不被不可喜不可之法所害。

修行者唯有完全體認到感受的常本,并始注警的心,時時徹常,才是圓滿的内修行。就是修的最,也是這個修行方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