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業的運作 業力導引此世間。 -- 《殊勝論》 業的運作過程具有極為複雜的規律,唯佛陀能究竟了悟。要想對此難題有一個一 目了然的理解,人們就有必要依據阿毗達磨,精通熟悉思惟開展 cittavithi過程。 心或意識,即有情的核心部分,在人類錯綜複雜的構造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正 是此心,或染汙、或純潔有情眾生。事實上,心既是一個人最惡毒的敵人,也是 其最要好的朋友。 當一個人進入無夢的酣睡,他多多少少可以感驗得到一種消極而非積極的意識。 此種被感驗到的意識相似於一個人在投胎或臨終時的意識。在佛教哲學中,這種 意識被稱之為 - bhavanga(再生意識),意為生命因素,或生存不可缺少的因 緣。此意識暫態生滅,如同溪水,遷流不息。 我們不僅在無夢的睡眠中,而且在蘇醒時也能感驗到這種意識。在我們的生命過 程中,我們刹那感驗 bhavanga 遠遠多於其他任何意識。因此,bhavanga成為生 命中不可缺少的緣起。 有些學者把此bhavanga - 再生意識,說成是潛在意識。根據哲學詞典,潛在意 識就是「一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稱之為存在意識或之下的意識空間。」 在西方哲學家們看來,潛在意識與意識共存。但是根據佛教哲學,兩種意識不會 共存。佛教哲學認為,意識專注於某一境,或精神或物質,一般來講,我們無時 不感驗一具體意識。此意識思惟的時限為一思惟瞬間 (刹那) 每一刹那連接著下 一刹那。人類的知識是很難意想到這些意識的刹那生滅。一些評論家也許會說, 在一閃電的時間內,說不定會有千百億個刹那生起。 Bhavanga - 再生意識不是次第的境界。它也不同於F.W.米爾所說的潛在意 識。在西方哲學中,好像找不到 bhavanga - 再生意識這一說,也許我們可以 用此哲學術語表達不同的意思。 之所以稱之為再生意識 bhavanga是因為它是生存延續的關鍵因素。生命的連續 被認為是巴厘語 - bhavanga最為接近的同義詞。 只要不受外來刺激的干擾,此再生意識持續伸延下去,當一物境或一心境進入識 田之中,它波動一刹那後消失。假若說現前物境為一有形物,當意識的再生流靜 止時,使意識注意物境的感官意識生起後又消失。緊接著生起見物之眼識,但僅 此而已。緊接著感官運作就是瞬間接受如此所見物體,然後又生起尋思瞬間,刹 那檢試所見之物。此後又有作意瞬間,初具分別,自由意識或許會產生作用。 在心理學上佔有很重要位置的下一個意念分別 jvana 階段,以此為基礎而得以 產生。在這一階段,行為得以判定,或善或惡,業行在此時造作。 如果知見正確,則為善:若錯誤,則為惡。無論喜厭之物怎樣呈現在意識之 前,一個人完全有能力使分別過程為善或為不善。例如:如果與仇人相見,則憤 恨自然產生,相反的,智慧之人,賴依自律,對其人施以慈愛之念。因此,佛陀 說: 『惡由己作,自獲染汙;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無人能淨 他。』 環境、外緣、習慣愛好以及其他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這是已被接受的事實。 在這等情況下,自由思惟變為附屬。但是,我們還是有可能戰勝外來的勢力,自 由生起善或不善之念。 外部的影響可能是一種引發結果的因素,但是我們自己直接對跟隨自身的業力負 責。 要給巴厘語 javana下一個恰如其份的定義,那是十分困難的。有些人認為可詮譯 為知覺,另外一種解釋是非思惟性傾向,但這種說法並不像第一種那樣令人滿意。 在這裏,我們保留了巴厘原語 javana 原意是運行意流,這是因為在思惟過程中, 它在同一物境之上連續運行七個刹那,或在人臨死時行進五個刹那,雖然這些刹那 出現的心境相似,但是它們的潛在力量則迥異。 整個思惟過程在此極為短暫的瞬間完成,並在兩個刹那間生起烙印意識後結束, 樣,一個完整思惟過程需十七個刹那。 經典上引用芒果樹為例來說明此思惟過程。一個人蒙頭酣睡於芒果樹下,突然一陣 風吹動樹身,一隻芒果掉在熟睡之人的腦袋旁。他掀開頭布,轉身面朝芒果,看見 了芒果便信手撿起,然後仔細看了看,心想這肯定是一熟透了的芒果。 他把芒果放在嘴巴裏甜甜地吃了起來,最後父把剩下的吞了下去,再一次大睡起來 。 無夢的熟睡正與此不受干擾的再生意識流相應。微風拍打樹木相當於過去再生意識 ,樹身的搖晃則相當於再生意識的波動,芒果的掉落代表著靜止的再生意識,轉身 面向芒果則相當於感官引發意識,瞧見芒果意為思想,撿起芒果為意識的接收,對 主果的檢查為意識的尋思,對芒果生熟的肯定為意識的作意,真正地放在嘴裏品嚼 則相似於意流的運作,咽下一小塊芒果則相當於意識的保留,再次沉睡相當於意識 再一次沉浸于再生意識之中。在此七個刹那中,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第一刹那的效 用潛力最為微弱,此一生中即可得到結果,這就稱為當生業果。 如果它不在當下一生發生作用,則會變成無效。 第七刹那為次等微弱,其結果可能會在下一生產生。故爾稱之為異熟業。同樣地, 如果它不在第二生中產生效用,則自動無效。 刹那之間的結果可以在此輪回中的任河時刻發生,直到最後的解脫。這種業被稱為 無限期業報。這樣,以時間為依據,業可以被分為: 一.現時果報業 - Ditthadhammavedaniya kamma。 二.異時果報業 - Upapajjavedaniya kamma。 三.無限時果報業 Aparapariyavedaniya kamma。 四.事效果報業 - Ahosi kamma 。 ■ 解釋說明 今生受善業果報: 妻子和丈夫只有一件出門時可穿的上衣。有一天,丈夫聽聞佛陀講法,大感快慰 ,希望以此僅有的上衣為供養。但是他內在的貪執不容許他這麼做。經過一番激 烈的思想鬥爭後,他終於戰勝了貪婪,把上衣供養了佛陀,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 :「 我勝利了!我勝利了!」 國王聽說這件事後,十分高興,對他的佈施極為 讚賞,贈送給他三十二件衣服。虔誠的丈夫給自己和妻子各留一件,其餘的都供 養了佛陀。 今生中受惡業果報: 一個獵人領著狗前往森林打獵,在路上遇到一位乞食的僧人。這一天,獵人沒有 獲得一隻獵物,他想這是由於不幸同出家人相遇的原故。在回家的路上,他又一 次遇到那位比丘,勃然大怒,無論清白無辜的比丘如何懇求,獵人唆使他的獵狗 撲向出家人,這位比丘無處可逃,只好爬上一棵樹。歹毒的獵人追到樹前,用一 枝利箭刺戰比丘的腳底。比丘痛得不堪忍受,他身上的袈裟掉落下來,一下子裹 住了獵人全身。獵狗以為比丘從樹上摔了下來,即沖上去,活活咬死它們的主子 。 異時相報業: 一個富翁的傭人在田裏辛勤勞動了一整天,傍晚時分回到家裏,因為那天是月圓 日,他看到其他人都在受持八戒。當他聽說他也可以受持半天的八戒,便誦持了 八戒,並在那天持午。但不幸的是,他在第二天晚上死了。由於他的善業,他往 生天界。 頻毗莎羅王的兒子,阿閤世王因為殺父的果報,死後即刻墮落於惡道之中。 不定報業: 沒有一人逃脫得了這種業報,即使佛陀或阿羅漢也可能要承受他們過去的業報。 在無量世以前,阿羅漢目犍連在其惡毒妻子的唆使下,試圖謀害他的親生母親。 為此,他在惡道中倍受痛苦,在最後一生中,他被強盜用棍棒打死。 佛陀也被人陷害,說他謀殺一天衣派女信徒。這是因為他曾在前一生中侮辱了一 辟支佛的緣故。 提婆達多企圖謀害佛陀,但沒有成功,不過佛陀的一隻腳被輕微的砸傷。這是因 為在以前生中,他為了占取財產,曾殺死了他的異母兄弟。 根據功用 kicca又有一種業的分類法: 一.再生業 - janaka kamma 二.助業 -- upatthambaka kamma 三.反作用業 upapidaka kamma 四.破壞業 - upaghataka kamma 根據佛教,每一位元有情都是以臨終時佔優勢的善惡業為因緣而往生。在佛法中, 這種業就叫做再生janaka業。 一個人的死只不過是短暫生命現象的短暫結束,雖然說現在的生命形式結束了, 但是引發再生的業力並沒有在肉體離散時徹底斷滅。根據臨終時強大的意念,另 外一種既不是完全相同,也不是徹底相異的生命形式產生了。正是此最後一念的 延續,即再生之業決定了此人在他後一生中的善惡之地。 作為一條規律,最後一念的善惡決定於一個人的平時所作所為。在一些特殊情況 下,也許是因為順境或逆境的緣故,行善之人臨終時或許會生起惡念,而作惡之 人生起善念,無論平時怎樣,他們的未來生處將由此最後一念來決定。這並不是 說過去行為果報全消亡了,它們會在一個適當的時候產生不可回避的結果。這種 再生的相對變異解釋了邪惡之子生於善德之家,或善德之子生於邪惡之家這一現 象。 現在,為了相助,保持或削弱以及阻止此再生之業產生果報,另外一種業力可能 會介入並發生作用。這種業名為助業upatthamabhaka和反作用業 upapi -daka。 根據業的規律,再生之業的潛在能量可以被更為強大的過去相反業力徹底消除。 此相對業力尋找機會,可能會在意想不到時發生作用。正如一種相對的力量可以 阻擋住飛來的利箭,使之墜落在地。這樣的業被稱為破壞業。它要比以上兩種業 力更為強大,因為它不僅阻止而且摧毀了全部業力。 為了說明此四業的運作,我們可以拿提婆達多為例。他曾試圖謀害佛陀,並導致 了僧團的分裂。 他的再生善業決定了他生在國王之家,他長期過著舒適的富貴生活,這是由於他 助業之力,他因被開除僧籍而惱羞成怒時,他的反作用業力現前,破壞業最後把 他帶到惡趣之中。根據果報的先後,業又有如下之分: 一.重業(定業) - Garuka kamma 二.臨終前所作業 - Asanna kamma 三.習慣之業 --- Acinna kamma 四.累聚業 ---- Katatta kamma 第一種重業或大業,業決定在今生或後一生產生果報。在善德這一方面,重業為 禪那,而在邪惡這一方面,則為當下即得果報的罪惡行徑,即殺父、殺母、殺阿 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例如,如果一個人修習禪那,但後來又犯下此大惡之一,他的善業將會被這些強 大的惡業消除。無論他早期得到怎樣的禪那,他的後一生將以惡業為生緣。提婆 達多因為傷害了佛陀,分裂了僧團,他的神通盡失無遺,墮入惡道。 阿闍世王正如佛陀所說,如果沒有犯下殺父之重業,可能會證得第一聖果,在這 種情況下,強大的惡業阻礙了精神的修證。 當沒有重業生起時,臨終時 asanna 的業力發生作用,這就是一個人在死前瞬間 的所作所想。由於它在決定一個人未來生命時具有關鍵的意義,在一些佛教國家 仍然流行著這樣一個傳統,即提醒臨終之人意念他所作的善事,使其在死前體受 善業。 有些時候,作惡之人如果在死前刹那很幸運地意想起他所作善業,他可能會快樂 的死去,獲得善生。但這並不是說,他享有善生,就免除了有生之年所結集的惡 業果報。 在另外一個方面,有時一個好人可能被迫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突然回想起惡行 或生起不善之念,而痛苦地死去。 接下來就是慣業,即一個人持久習慣的所作、所念、所喜好之事。 一個人的習慣 acinna 無論好壞,都會變成第二種自然,它們多多少少趨於規範 人的性格。在閒散無事時,我們常常使自己忙於習慣的思想和動作之中,同樣的 ,在臨終之時,我們不得不意念起我們的習慣思想和行為,除非受到外力的影響。 此分類的最後一種為聚業( katatta 原意是因為過去所作 )它包括了以上三種業 力之外的一切業,它就好似特殊眾生保留的資產。最後一種分類是根據生起果報 之界而劃分的,它們是: 一.不善業 -- 或許成熟於欲界 kamaioka 二.善業 --- 或許成熟於欲界。 三.善業 ---或許成熟於色界 rupaloka 四.善業 ---或許成熟於無色界 arupaloka ■ 成熟於欲界之惡業 身口意能造作十種惡業,其中三種是身所為,即殺 panatipata、盜 adinnadana、 邪淫 kamesu-micchacara 。 四種惡業是語言所為,即妄語 musavada, 兩舌pisunavaca、惡口pharusavaca、 綺語 samphappaiapa。 三種惡業是意識造作,即貪 abhijjha 、瞋 vyapada、癡micchaditthi。 殺生是指故意剝奪有情生命。嚴格地來說,巴厘語pana意為與其特別生存 有關的有情生命。殺生是指任意損壞他人的生命力,不使其自然生存下去。Pana 意為呼吸者,因此,一切有情眾生,包括動物在內都被看成是Pana,但不包括 植物,因為它們沒有思惟。不過,比丘們甚至被禁止傷害植物。對於這一點,也 許要指出的是,它不適用於居士。 必須具備如下五種條件才能構成殺業,即一.有情。二.知其為有情。三. 作意行殺。四.力取行殺。五.死亡結果。 惡業的輕重依由相關有情的善良和大小而定。殺害善德之人和大動物被認為 比殺害歹惡之人和小動物更為罪業深重,因為造作此種惡業需要較大的努力 ,而所丟失的就相當嚴重。 殺生的惡報是:短命、生病,因與相愛之人分別而長久痛苦,時常擔心害怕。 構成偷盜之業必須具有五種條件,即:一.他人之物。二.知其為他人之物。 三.作意行盜。四.作行盜的努力。五.真正移動其物。 偷盜不可避免的後果是貧窮、苦難、失望、過寄生的生活。 邪淫之業必須具有四種條件,即:一.享受之念。二.相應的努力。三.具 滿足的方式。四.欲望的滿足。 因為邪淫,不可避免地有眾多的仇敵,與不愛之妻或夫結合,來生為女生或 為不育之人。 妄語之業的形成必須具備四種條件,即:一.非真實。二.欺騙。三.言語。 四.形成欺騙事實。 妄語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受惡語指責、辱駡、不值得信任、口臭。 兩舌之業的構成必須具有四種條件,即:一.被分裂之人。二.作意分裂, 或希望自己親近他人。三.相應的努力。四.語言上的交流。 兩舌之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無緣無故地破壞朋友之間的友誼。 構成惡口之業須具備三種條件,即:一.被傷害之人。二.瞋恨之念。三. 詆毀事實。 惡口之業不可避免的結果是雖然自己絕對無害人之心,但還是受到他人厭 惡,聲音嘶啞。 綺語之業的產生必須具備兩種條件,即:一.傾心於無聊的閒談。二.所說 之語。 綺語之業不可免除的後果是五根有損、言語無信。 貪業的造作必須具備兩種條件,即:一.他人之物。二.佔有之念:“欲為 我有”。 貪欲之業不可回避的果報為自己的希望不能實現。 構成瞋恨之業必須具有兩種條件,即:一.另一有情。二.有加害之念。 瞋恨之業不可避免的果報為醜陋、多病、本性可惡。 愚癡之見就是錯誤地看待事物,非正確的信仰,如否認業果,也被包括在這 一惡業之內。 構成此惡業須具備兩種條件,即:一.以邪惡方式看待某事。二.依錯誤的 觀念理解事物。 愚癡之業不可免除的結果是庸俗的貪欲、智能低弱、昏庸無知、長期生病、 觀點受到譴責。 根據佛教,邪見有十,即:一.無善,如佈施,認為佈施不會得到善報。二.無 慷慨施捨等善業。三.不向他人佈施,認為如此等善舉沒有善報。四.善惡之業 沒有果報;五.此世間無此信仰。六.來世,即生此世界之人不信過去的存在, 生此世界之人不信未來。七.無母。八.無父,即無論怎樣對待父母皆無果報。 九.無有輪回之眾生。十.沒有已經覺悟此世間和來世間,並以此覺悟他人的正 直,持戒梵志和婆羅門的存在(這裏是指佛陀或阿羅漢)。 ■ 成熟於欲界之善業 如此善業 kusaiakamma有十,即: 一.佈施dana、二.持戒sila,三.禪定 bhavana、四.愛敬 apacavana、五. 利行 vevvavacca、六.功德回向pattidana、七.隨喜他人之善業 anumodana、 八.聞法 dhammasavana、九.講法dhammadesana、十.直率表達自己的觀點 ditthijjukamma 。 有時把第七和第十業再行細分,十善業則被說成為十二。 歎他人善行 pasamsa被加入隨喜他人功德 aumodana,皈依三寶sarana和 正念 anussati代替了直抒自己的觀念。 佈施他人能給自己帶來財富:持戒使人再生于高貴之家和快樂之境;修習 禪定引導人往生色界和無色界,幫助其人獲取更高的知識和解脫:功德的回向會 使來生富裕;隨喜他人功德可以使來生居處快樂;講法聞法都能使智慧發達;愛 敬能使來生出生高尚;利行使朋友成群;讚歎他人善行給自己帶來別人的讚美; 皈依三寶使欲望熄滅:正念給人帶來種種的喜悅。 ■ 成熟於色界之善業 在色界中有如下五種色界禪那或喜悅,它們是純意識的: 一.第一禪那善意識包括尋vitakka、伺vicara、快感piti 、愉快sukha、制 心一處 ekaggata 。 二.第二禪那善意識包括伺、快感、愉快、制心一處。 三.第三禪那善意識包括快感、愉快、制心一處。 四.第四禪那善意識包括愉快、制心一處。 五.禪那善意識包括行舍upekkha蔔制心一處。 在色界中有其相應之果報。 ■ 成熟於無色界之善業 在無色界中,有四種產生相應之報的無色禪,即: 一.善意識一於空無邊處 二.善意識一於識無邊處 三.善意識一於無所有處 四.善意識一於非想非手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