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苦修成道 於己害損,是為易行;善益為舉,實最難行。--《法句經》~163 ■ 精進苦修 失望但沒有氣餒,苦行僧喬達摩為了探求無上安樂和究竟真理,途經摩揭陀國, 一路行化至閤那尼的優樓頻羅鎮。他發現這裏風景優美,環境怡人,寧靜迷人的 小樹林,流水潺潺的小溪,舒適的沙灘,不遠處還座落著一個村莊,從那兒可以 得到日常供養。他想:「這裏的風光真美!富有魅力的小樹林,水聲潺潺的溪流 ,流淌著清水的沙灘。我還可以在附近的小村莊得到供養。所有這一切 都很適宜精進探求精神修證之人。」 這裏有利於他修習禪定。環境靜謐宜人,風景秀麗。他便決定獨自一人在此安居 下來,實現他期求的理想。 僑陳如曾是預言喬達摩未來的最年輕婆羅門。他以及其他四位婆羅門的兒子,跋 轉、跋提、大名、阿示說,聽說喬達摩出家了,也拋棄了世俗生活,一齊來與他 同修。 在古代印度,宗教儀規儀式,苦行和祭祀被看成極為重要。一般人認為,要想得 到解脫,就必須修習極端苦行。因此,苦行僧喬達摩,以超人的毅力,精進修習 各種嚴厲的苦行達六年之久。從小嬌生慣養的他瘦得像一尊骨架。但是,身體被 折磨得越慘,他的目標也就離得他越遠。 在許多經典之中,佛陀描述了他是如河採用各種各樣的法門,精進努力以至達到 最後的成功。 在《摩訶薩遮經》中,佛陀這樣講述了他開始的修行: 我如此思:我若咬緊牙關,把舌頭貼緊上顎,以善念控制,戰勝,消滅惡 念,這將如何? 所以,我咬緊牙關,把舌頭緊緊頂住上顎,努力以善念控制,戰勝,乃至 最後消滅惡念,在此奮鬥之中,汗水不住地從腴胺窩流淌出來。 就像一位大力士抓住一弱者的頭或肩膀,把他摜倒在地,使他聽命於自己 ,我亦如是苦修。精力充沛,不屈不撓,正念於此而不受擾亂。但是,我 的身體卻被搞得精疲力盡,由於不懈地苦修而痛苦難忍,身心不得安穩。 雖然產生痛苦的感受,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心識。 接著,我又如是想:如果我修習止息禪定,那又會怎樣呢?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腔和鼻子呼吸。當我這樣做的時候,空氣從耳朵裏 灌入,發出巨大的嗓聲,如同鐵匠的風箱鼓起勁風,發出轟鳴般的聲音。 在我止住呼吸時,從耳朵裏湧進來的空氣也發出同樣的轟鳴聲。 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正念由此而得以建立,不受干擾。由於長久地堅 持不懈,我身體虛弱,煩燥不安。但是,這些痛苦的感受並沒有影響我的 思想。 接著,我想:如果我繼續修習非呼吸之法,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控制住從鼻,口,耳呼吸,當我如此屏住呼吸時,被困在體內的 氣體猛烈地撞擊著我的頭顱,如同一個大力士拿著一把鋒利的鋼鈷,在一 個人的頭顱上鑽了一個窟窿。同樣的,當我止住呼吸時,空氣撞擊著我的 頭顱,發出猛烈的悸動。但是,這些身體上的痛苦並沒有給我思想上帶來 任河影響。 接著,我想:如果我再一次修習非呼吸禪定法門,那會怎樣了?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鼻耳裏呼吸,當我如此屏住呼吸時,我的頭如同裂開 一樣疼痛,難以忍受,就像被一位大力士用堅硬的皮帶,牢牢地捆住。 同樣的,我的頭疼得難以忍受。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並沒有影響我思想 。 然後,我想:如果我再一次修習非呼吸的禪悅,那又將怎樣? 因此,我止息住從口鼻耳裏的呼吸。當我如此摒住氣時,強大的氣流衝擊 著我的肚皮,如同被一位斕熟的屠夫,或屠夫的徒弟,用鋒利的屠刀割開 一樣。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 我又一次想:如果我再次修習非呼吸的禪悅,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控制住從口鼻耳中呼吸,當我如此屏住氣時,巨大的火焰燃燒著 我的全身,如同兩個大力士各自用手抓住一個弱不禁風的人,把他放在熊 熊的烈火之中燒烤。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進不息,如此痛苦不堪的感受並沒有影響我的思想 。 天人見我如此,說道:『苦行僧喬達摩死了。』但也有天人說:『苦行僧 喬達摩沒死,但正在走向死亡。』另一天人說:『苦行僧喬達摩既沒有死 ,也不是正走向死亡。他已是阿羅漢,這就是阿羅漢的住法。』 ■ 修習法門的改變:齋戒。 接著,我想:如果我完全斷食,那又會怎樣? 眾天人走近我,說:「善德之人,不要什麼都不吃。如果你一定要這樣的 話,我們就從你的汗毛孔注入天之精華,你將以此來生。」 但是,我想:我已發心修習齋戒。如果這些天人從我身上的汗毛孔裏注人 天之精華,我就會承受欺世盜名的壞名。所以,我拒絕了他們。 接著,我這樣想:如果逐漸地減食,只喝少量的綠豆汁,吃一些水果,扁 豆等,那又會怎樣? 因此,我只喝一點稀薄之湯,食用一些乾糧,我骨瘦如柴。由於缺少食物 ,身體的好多大小部位,如同燈芯草的支節。屁股就像駱駝的脊背。由於 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條串起來的珠子。由於缺少營養,我 的肋骨看起來好像一根根破殘房屋的椽子。因為挨餓,我的眼珠深深陷進 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於營養不足,我頭上的皮膚枯萎,皺紋 滿面,就像一隻帶生割下來的南瓜,風吹日曬之下,完全乾癟不堪。 當撫摸肚皮時,我就會抓著背脊骨:當觸摸背脊骨時,我就會碰到我的肚 皮。這樣,由於缺少足夠的食物,立不穩而倒下,使勁地捶打我的肢體, 想使身體恢復知覺。但糟糕的是,由於缺乏營養,我身上的積垢一個勁地 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這樣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呈黑色。』 但其他人卻說:『苦行僧喬達摩的皮膚非黑色,亦非藍色,而是黃褐色。』 由於缺少飯食,純淨的膚色被損壞到如此地步。 接著,我如此想:無論過去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受了多麼劇烈的痛苦,難 以忍受的感受,他們一定也經歷了我這樣的遭遇,但是不會超過。無論未 來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多麼絞心的痛苦,難忍的經歷,他們的感受也肯 定會如此,但不會超過。但是,這些痛苦和難忍的經歷並沒有給我帶來超 越世間,乃至獲證究竟圓滿的智慧。也許有另一通往覺悟的途徑。 ■ 魔王的誘惑 長期的苦行被證明是毫無效益的,只使他的精力竭盡。雖然他具有非同人的稟賦 ,但是,嬌生慣養的身體卻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耗。莊嚴的相貌失去昔日的光 彩,消瘦得使人無法辨認。金色的光澤變得蒼白暗淡,全身的血液幾乎乾涸。肌 肉枯萎,眼珠深陷無光,整個身體看起來就好像一座骨架。他在死亡邊緣上徘徊 。 他一心禪坐在尼連禪河畔,精進求證無上圓滿的安樂 padhana 希求至善至美, 在這危急關頭,魔王那磨伽來到他的身邊,甜言蜜語地說: 「你是如此的消瘦,死神就在你的身邊。你生命的絕大部分已經屬於死神 ,屬於你自己的只有一點點了。 仁慈的先生,生活下去吧!活比死 好,你可以廣行善道。獨身祭火可以得到諸多功德,你如此精進又是為 了什麼?精進之道艱難曲折,實難完成。」 尊者對魔王說: 「魔王,懶惰的親朋好友,你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而來。你毫無功德可言。 魔王,你應對那些需要功德之人如此說。」 「信saddha,忍tapo,精進viriya,智慧panna為我所有,對於有如此意念 的我,你為何還要談論什麼生存?」 「溪流會在風的吹拂下乾涸,如此精進修習,我的血液又為何不能枯竭的 呢?」 「當血液乾涸之後,其他精液也隨之消失。當肉體不復存在之時,意識也就 越來越清醒。正念,智慧和禪定也就更加堅定牢固。」 「經歷了至苦而後安住,意念不再貪求欲望,從而看清眾生之淨。」 「色欲kama 是你第一大軍;瞋恨梵行 arrati 為第二;渴愛 khuppipasa 為第三;貪愛 tanha 為第四 ;懶惰昏沉 thinamiddha 為第五 ;恐懼 bhiru 為第六;疑惑 vicikccha 為第七;毀損執著makkha-thambha 為 第八;獲取 labha 、奉承 siloka 、榮譽 sakkara 以及非正名聲 yasa 為第九:貢高我慢 attukka-sanaparavambhana為第十。」 「魔王這就是你的魔眾,不善之人的信徒。懦夫奈何不了你,但勝你的人 得到快樂。」 「展示不退之花冠,生長於此世間有何利益?與其生存等待死亡,不如戰 死疆場。」 「眾多梵志和婆羅門不見酣戰於戰場,他們不知善道,也不誠實。」 「只見魔王高坐大象之上,魔軍四起。我奔赴迎戰,魔王無法將我動搖。 我將以智慧輕而易舉地消滅你們這些天人群而攻之而無法取勝的魔軍。 如同以石擊碎未經燒烤的泥缽。致心一處,善立正念,行化諸國,培訓 弟子。精進希求,實踐正教,無視汝等,至達樂境。」 ■ 中道 此時,苦行僧喬達摩從自己的修習實踐中,終於徹底地認識到自我折磨的苦修於 道無緣。而當時的哲學家都認為這是解脫必不可少的方法。事實上,這種苦修只 能削弱人的智能,疲倦人的精神。就像過去他拋棄阻礙道德修持的物質享受一 樣,他毫不猶豫地永遠放棄了極端的苦行。因此,他思維採納了光明正道之法。 此正道之法後來成為其教導的重要特徵之一。 他憶想到,當他的父親在從事農耕之時,他曾坐在一棵清涼的畢布羅樹下,聚精 會神地自然深入止息禪思之中,此禪思使他進入第一禪地 jhana 因此,他想:「 洵呀,這才是覺悟之道。」 於此同時,他也意識到,以如此精疲力盡的身體,無法證得覺悟。身體素質是精 神開發的重要條件。因此,他決定恢復身體狀態,開始食用一些乾糧和稀飯。 深得他喜愛的五位弟子無微不至地侍奉著他,因為他們認為苦行僧喬達摩了證真 理之後,定會同他們分享。但是,現在他卻意想不到的改弦換轍,對此他們大失 所望,決然離他而去,來到鹿養苑。他們說,苦行僧喬達摩不再精進修行,又過 起奢侈舒適的生活來了。 就在此最需幫助的緊要關頭,他的同伴離開了他,使他孤單一人。但他並沒有因 此而洩氣。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他們的自願離去,對他也有利益。雖然說在此精 進時刻,有人在身邊確實大有助益,但是偉人們常常孤身一人于森林之中,了證 深奧的真理,解決複雜的問題。 ■ 覺悟的曙光 食用了一些簡單的飯食之後,他恢復了精神,很順利地修證到小時候早就獲得的 第一禪,一步一步地,他修證了第二禪,第三禪乃至第四禪。 通過禪定,他獲證了絕對的一心不亂。內心如同一面光亮的鏡子,萬法皆如實映 現出來。 因此,他內心安穩,潔淨,無貪無染,柔和,警醒,堅定不可動搖,意識直指意 念前世之智 ubbe-nivasanussati-nana憶念起前生各種各樣的身世。第一,第二 ,…。直到第五十生,然後千生,萬生,千萬生,眾多世界的消亡,眾多世界的 消亡和演變。在如此某地,他的姓名,種姓,食物,所經歷的痛苦和快樂,以及 一生生命的結束。此生結束後,又生它地,其姓名,種姓,食物所經受的痛苦和 快樂,以及生命的結束。最後生於此世。 這樣,他憶念了前生前世的生存方式及詳細情況。這正是他在夜裏第一時所認識 的知見。 法除了對過去之法的無知,他以純淨之心,憶念眾生的生死cutupapatanana以天 眼神通,見眾生從一道再生於另一道,平等無礙地視一切眾生。無論低賤還是高 貴,美麗還是醜陋,快樂還是痛苦,他們根據各自的行為而輪回世間。一些惡德 之人,由於惡行,惡言,惡意,譭謗聖眾,邪信,色身離散之後,出生於惡趣之 中;一些善德之人,由於善行,善言,善意,不謗聖眾,正信,努力追隨正信之 人,當四大分離,命歸九泉之時,他們往生於快樂世界。 如此這樣,他以聖人的天眼神力,觀見眾生的輪回。這正是他在夜裏中時了證的 第二知見,消除了對末來的無知,以清淨之心,直指滅盡煩惱的悟解 savakkhaaa nana 。 他如實覺悟到:「是苦,此是苦的生起,此是苦的終止,此是滅苦之道;同樣的, 他如實覺悟到:此是煩惱,此是煩惱的生起,此是煩惱的終止,此是法除煩惱之 道。如此認識,如此覺悟,他的意識從色欲,生欲,無知等煩惱中得以解脫。」 解脫之後,他明瞭:『獲解脫生死。』且意識到:『回已斷,聖身已證,所作皆辦, 更無後生。』 這就是他在那夜第三時所悟的第三種知見。無明除,智慧生,黑暗失,光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