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 諦 未曾聽聞之法光已經升起--《轉法輪經》 諦 sacca 就是真實之理,其梵語為satya,意為無可爭辯之事實。 根據佛教,與眾生有關的諦理有四。在《邊際經》中,佛說:「於此一尋常之身 ,及其思想和思惟,我說世界、世界之始、世界之滅、及導致世界之滅的原因。 」 在這獨特短文中,世界 loka意指苦。 這段意味深遠的經文說的就是佛陀如實智證的四聖諦。無論佛陀應世與否,此諦 恒存不變,佛陀向這迷妄的世界揭示了此真諦。它們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因 為它們是恒常之理。佛陀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獨自覺悟此真諦。他自己說: 「它們是前所未聞之法。」 因此-- 佛教是印度教的自然發展-- 這一說法是毫無道理的。我們雖然要承 認,有些基礎學說通用于兩方,但這只不過是因為這些學說共同存在于恒常之理 法中。 這些真理在巴厘文中稱之為聖諦相 ariyasaccani,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它們 是由最偉大的聖者 ariya,遠離情欲的佛陀發現的。 第一諦說的是苦 dukkha,在英文中,因缺少相應的等同詞,被詮釋為痛苦、傷惱 、dukkha 苦 的感覺意為難以忍受( du=難,kha=忍 ),作為一個抽象的真理,d- ukkha 苦為 du(可惡)和 kha (空)之意。世界以苦為支點,故可惡;世界無任 何實體,故為空。因此 dukkha 苦有可惡之空的意思。 凡夫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聖者如實知見事物的本質。 對聖者來說,有生皆苦。在此被虛幻之樂蒙蔽的人類世界上,聖者找不到任何真 正的快樂。物質享受只不過是對某些欲望的滿足而已,貪求之物一旦到手即產生 厭惡,欲望永遠得不到滿足。 一切有情皆有生 jati,有生則有老jara,病vyadhi以及最後的死 marana,沒有 一人能倖免於此四種不可逃避的痛苦之因。 希望受到挫折也是苦。我們不希望同所憎惡的人和事相聚,也不希望與所喜愛的 人或事相離,但是,我們並不能常常如願以償。我們並不期待或欲求之人之物, 卻往往不招自來。有時候,這些意想不到,非喜好之境變得如此的忍無可忍,使 人痛苦不堪。脆弱無知之人只好自殺,好像如此這般,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心,不能以金錢、權力、榮耀以及征服來衡量。如果以強迫 非法的手段獲取或誤用,乃至以執著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世間之物,它們就會成為 佔有者痛苦和悲傷的根源。 通常說來,感官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而且是僅有的快樂。毫無疑問,對這些遷流 不定的物質快感的期待,滿足和回憶會給人帶來一種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們都是 迷幻不實的假像、根據佛陀,無著 viragata 或超越物質享受更為快樂。 簡而言之,五蘊之身即是苦之因。 我們應該謹慎地分析和驗證第一苦諦,此諦依有情眾生及其生命的各個方面而建 立。這種檢驗使人恰如其份地瞭解真正的自己。 苦之因為貪或執著,這就是第二聖諦。《法句經》第二百一十六偈雲: 『欲生憂,欲生怖,盡離欲,無憂更無怖。』 這種貪欲是一強大的潛在心力,它是絕大多數生命痛苦的主要根源。正是這種大 小不一的貪欲引導眾生往覆輪回於此娑婆世界,迫使眾生執著於生命的一切形式 。 獲證一來聖果 sakadagami,貪的粗顯形式得以消減,並在證得不還聖果中anag- ami 時完全根除,達證阿羅漢 arahat 才能斷滅貪的細微形式。 只有修習佛陀所宣說的中道,才能根除苦和貪,從而達到涅槃至樂。 第三聖諦就是苦的徹底終結,即涅槃,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槃由全面消除所有 形式的貪欲而實現。拋棄一切對外部世界的內在執著,眾生以法眼而見涅槃。 此聖諦必須通過修習八正道,即第四聖諦而了證。此無上聖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 捷徑,它避開兩個極端,即削弱智力的極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礙道德發展的極端 自我享受。 八正道: 一.正見 -- samma ditthi 二.正思維 一 samma samkappa 三.正語 -- samma vaca 四.正業 -- samma kammanta 五.正命 -- samma ajjva 六.正精進 - samma vayama 七.正念 -- samma sail 八.正定 -- samma samadhi 一.正見即對四聖諦的正確知見,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的如實了知。正如《邊 際經》所講,此諦理與人的一尋之驅相關。佛教的關鍵就是此正見。 二.了了分明的正確知見導致清晰思維。因此八正道之二就是正思惟。正確的意 志,或正確的志趣都沒有能真正表達巴厘文原意samma-samkappa,正確的意志, 或正確的觀念也許更切原意,正思維可能是最合原意的等同詞了。 由於缺乏更好的詮譯詞語,samkappa 可以被稱作為最初效應(尋)的心智境界 vitakka,這一重要的精神境界法除錯誤的觀點和思想,促使其他附屬道德達至 涅槃。 人的思惟能玷污或純潔自身,人的思惟塑造了個人的品質,駕馭一個人的命運。 善思惟趨於使一個人高尚:同樣的,惡思惟導致一個人的墮落。有時候,一個念 頭大可摧毀整個世界。 正思惟起著雙重作用,即怯除染思惟,發展淨思惟。於此特殊關係,正思惟有三: 一.Nekkhamma - 世間之樂或自私的舍離,對治執著,自私或佔有。 二.Avyapada - 慈、善、仁愛,對治瞋、憎、或惱恨。 三.Avihimsa - 無害、悲憫,對治殘忍或無情。 這些善惡的能量潛藏於一切眾生之中,只要我們還是凡夫俗子,在任何一個意想 不到的時刻,這些染惡之力就會以驚人的力量顯露出來,一旦被全部剷除,即證 阿羅漢果,此人的意識之流得以圓滿清淨。 在此迷妄世界中,執著和瞋恨,再加上無知是一切罪惡存在的主要原因,貪欲是 整個世界的敵人。由於貪欲,一切罪惡得以接近有情眾生,當此貪欲受到某種因 素的阻礙時,它就轉化為強烈的忿恨。 一個人不是執愛悅人的外界,就是厭離可惡之物。由於愛執,人們沉湎於物質享 受,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欲望。由於瞋恨,人們回避可惡之物,甚至不惜毀壞它 們,因為它們的存在就會引起惱怒。一旦人們因內在的如實之智拋棄了自我,那 麼貪執和瞋恨就會自然消亡。 《法句經》第二百五十一偈雲: 『無火如貪欲,無執如瞋恚,無惘如愚癡,無河如愛欲。』 一.Nekkhamma 在攀登精神階梯的過程中,人們一步一步地放棄對物質 快樂的粗細執著,正如成長的小孩逐漸丟開漂亮的玩具。作為小孩,他 們不能被要求具備成人的理解力,他們也不可能完全信服短暫快樂的無 價值。成熟後,他們開始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因而自覺自願地扔掉他們 的玩具。當一個精神探求者,精進不息地修習禪定和靜慮,不斷向上奮 進時,他認識到追求低下的物質享受的無益,以及拋棄它們之後而獲得 的幸福,圓滿無著之法。「於此世界,無著為樂,超越一切感官樂趣亦 為樂」,這是佛陀最早教法之一。 一.Avyapada 另外一種最難控制的感情就是惱怒。 厭惡、憎恙、和瞋 恨。這就是巴厘語所統稱的。它吞噬著發火之人,同時也毀滅他人。巴 利語 Avyapada 原意為非惡意,它同對一切眾生無有分別之心,完美至 上的慈愛和善念 metta ( 梵語 maitri)相應。滿心流溢著慈愛的人, 不可能對任何人懷恨在心,正如母親看待兒子如同自己一樣,並不惜自 己的生命而加以保護。精神道路的探索者追隨中道,慈愛為本,自他平 等。佛教的慈愛包容一切眾生,動物也為其所攝。 三.Avihimsa 或 karuna.無害或悲憫為正思惟的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 形式。 悲憫是一甜蜜美德。它使高尚者的慈愛之心為他人的痛苦而顫抖。同佛教的慈愛 一樣,佛教的悲憫也是廣闊無限的,它不局限于同一宗教徒、同一民族、同一人 類。有限的同情不是真正的悲憫。 悲憫之人像花一樣溫柔,他無法忍受他人的痛苦。有時為了減輕他人的痛苦,他 甚至會犧牲自己的生命。每一個本生故事都很清楚的表明,菩薩致力於幫助痛苦 和不幸之人,盡全力使他們得到幸福。 慈愛母親的身口意總是旨在解救她生病孩子的痛苦,而悲憫就有這樣的特徵,它 具有難以忍耐他人受苦受難的屬性,它的體現形式為徹底的無暴力和無傷害,那 就是悲憫者表現出絕對的非暴力和無傷害。痛苦之人孤獨無助的情景是實踐悲憫 的最好助緣。悲憫的至上圓滿就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殘酷,悲憫的直接人就是殘忍 無情,它的間接敵人就是一般的憂傷。 佛教的慈愛對貧者或富者都有感召力,因為佛法教導信徒要提高低賤者、幫助窮 困者、需求者和不幸者、照顧病者、安慰痛失親人者、同情罪惡者、啟迪無知者。 悲憫是出家在家佛教徒的根本原則。 阿度斯黑克勒在談到佛教的無害時寫道: 「印度的和平主義在佛法中得以徹底表現。佛教教導人們以無害對待一切有 情,它甚至禁止在家信徒參與製造買賣武器,生產毒品和酒類產品,戰爭 或屠殺動物等事。」 佛陀這樣勸誡他的弟子:「於此,諸比丘,無論他人怎樣談論你,有理無理、正 當非正當、禮貌或野蠻、理智或愚蠢、善意或惡意,諸比丘,你必須如此 自我修習:我們的心應保持平靜,絕不回出惡言,心中常存慈悲,不養惡 念,以永不沉落的慈愛心流攝護每一個人,並由此而推進,我們應以持久、 廣大、無邊、無量、無瞋、無憎的慈愛照耀大千世界。」 擺脫了自私欲望、瞋恨、殘忍之人的生活圓滿安樂,他們的內心流溢著無我、慈 悲的精神。這對自己和他人都實在是一可喜可賀之事。 三.由正思惟而產生正語,去除謊言、謗言、惡語和綺語。 致力於怯除自私貪欲之人,不可能為了任何自私目的或意圖而放縱於謊言或毀 謗。他誠實,信得過,不斷發現他人的善美,而不是欺騙,誹謗,譴責或分裂其 同事者。無害之心生慈愛,不可能引發首先貶低自己的品德,然後又傷害他人的 惡語。他所說之言不但真實可靠,甜蜜動聽,而且有善益、有意義。 四.接下來就是正業,戒除殺、盜和邪淫。 此三種惡業是由貪欲、瞋恨和無明而產生。當精神探求者的思想逐步消除了這些 因素時,他染汙的習俗則得不到顯現。他將不會以任何藉口進行殺盜,心靈的純 潔將使他過著清淨的生活。 五.身口意三業清淨之後,一個精神追求的在家居士將致力於淨化自己的生活, 遠離五種生活方式,即販買武器、販買人口、出售肉食 -- 指在屠殺飼養的動 物、買賣酒類和毒品。 虛偽之行被認為是出家人的邪命。 嚴格的來講,從阿毗達摩的角度說,正語,正業,正命是指三戒 virati,而非相 對應的善德。 六.正精進包括四個方面: 已生之惡令消除,未生之惡令不生:末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 在八正道中,正精進佔很重要的位置。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不是僅僅地 皈依他人,或供奉祭祀,一個人才能得到解脫。 一個人身上有罪惡的垃圾堆,亦有善德的貯藏所。通過努力,他清除了垃圾,培 植了善德。 七.正念是對身、受、思、意根進行不停的意念。 對此四事的意念趨於消除欲望,以及所謂的快樂、恒常、不死之我等錯誤概念。 八.正精進和正念導引正定,即制心一處。 以滲透智觀,一心不亂作為一種強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見事物實相。 于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為智慧中 pana ,三、四、五為戒 sila,最後三個 為定 samadhi。 ↗ 正語 戒 → 正業 ↘ 正命 ↗ 正精進 定 → 正念 ↘ 正定 ↗ 正見 慧 → 正思維 根據修習次第,戒定慧為修道的三個階段。 嚴格來說,從圓滿方面講,這些構成八正道的因素,意味著八種心智素cetasika ,它們共同存在於旨在趣證涅槃的四種聖意識 lokuttara中。 它們分別是慧根 panindriya 、尋 vitakka 、三戒 viratl 。精進 viriya 、念sati, 制心一處 ekaggata 。 所有這些代表瞭解脫的追尋者努力獲取解脫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