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 [ 回復本貼 ] [ 跟從標題 ] [ 關閉本窗口 ] --------------------------------------------------------------------------------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佛使比丘 哪個地方有執著,那兒就有束縛, 不論是面或負面的束縛,兩者同樣都會捆綁人。 只要執著事物為「我」或「我所有」, 便會產生系縛,而人一旦陷入系縛之中, 就好比身陷囚獄一般了。[7]P.16 我們學習佛法,修持止觀 就是為了要摧毀執著。[7]P.17 Upadana(執著)必須將英文中 依戀附著(attachment)、黏著的(clinging)及 緊握的(grasping)三個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 這樣才能確切表達的涵意。 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學習斷除執著, 只需要學習這件事,你就會瞭解佛教的本質了。 [7]P.20 我們實在無法從經典、技巧, 或各式各樣的教義中學到如何斷除執著, 我們必須在執著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 或苦中學習,才能獲得真實的利益。[7]P.21 對事物喜愛(憎恨或厭惡)的程度有多深, 則因執著升起的囚牢便有多大的束縛力, 這是屬於正(負)面的執著。[7]P.23 就本質來說, 修習止觀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毀囚牢。[7]P.24 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遵行自然法則 而不起執著,那麼不論做什麼都不會感到苦。 [7]P.25 「自我」就是囚牢, 每一種囚牢最後都可歸因於「自我」, 因為執著自我,又產生「我所有」, 這就是真正的囚牢,也是造成囚牢的罪魁禍首。 [7]P.35 生命本身是囚牢;本能是囚牢;六根是囚牢; 迷信是囚牢;道場是囚牢;師父是囚牢; 神聖是囚牢;善是囚牢;見解是囚牢; 清淨是至高無上的囚牢, 拔除我執即是自囚牢中釋放。[7]P.23-35 專注觀呼吸的目的是要去除我執, 唯有完全排除對自我的執著, 才能究竟、完全地止息苦。[7]P.36 「一次次的『生』是一次次的苦」 「徹底調伏『我慢』是無上的喜悅」 這裏的「生」很明顯地, 就是指我慢(asminana)的升起。[7]P.39 任何時候只要有「我」、「我所有」的念頭, 當下就有「生」、苦與輪回。 如果外在環境美好,以致「我」沒有升起, 內心就呈現安詳,這就是一向涅盤, 是一種短暫的涅盤,是涅盤的「樣品」, 它寂靜、清涼。[7]P.44 渴愛為母,無明為父, 這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我」的「生」, 也就是說「我」的「父母」是無明、渴愛、執取等。 [7]P.40,[2]P.83 一個人的內心升起「我是什麼」, 而他能覺察這個念頭的升起,這就不是一種「生」; 相反的,如果他迷迷糊糊地不能覺察, 就是「生」。[7]P.47 「涅盤」在日常語言中, 指的是某種炙熱的東西冷卻下來; 依法的語言,涅盤是指消除煩惱。 依日常語言,「空」的意思是沒有任何物質; 依法的語言,是指沒有「我」、「我所有」的意識。 [7]P.41,[2]P.58,[2]P.71 如果內心不執取「我」、「我所有」, 而能清清楚楚(保持覺醒),那麼所有的工作, 甚至包括繁重、污穢的工作都將充滿樂趣。[7]P.50 不要有「我」、「我所有」的念頭, 輪回就沒有機會出現, 內心就會保持在原有的涅盤境界中, 直到完全習慣於涅盤,不在變化, 這就是圓滿的涅盤。[7]P.51 直接便捷的修行方法(佛教的核心), 就是在於持續縝密地觀照心念, 不讓它出現輪回的狀態, 而維持心原有的涅盤境界。[7]P.50 如果因為「我」、「我所有」的念頭而焦慮焚心 (無謂的愚疑、精神上的饑渴、恐懼怯懦) 當下他就身處地獄(畜生、惡鬼、阿修羅)。 [7]P.55,-[2]P.67 佛陀所說的法可以簡單歸納為: 「不要執著任何事物」,其意義就是叫人 不要把任何事(物質、境界、行為、精神狀態、 行為的結果) 執著為「我」、「我所有」。[7]P.67 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的一小段經文,是聖保羅把 耶穌的教義歸納後的簡短教誨:「有妻子的, 要像沒有妻子;哭泣的,像不哭泣;歡笑的, 像不歡笑;購置的,像未擁有什麼; 享受世上財富的,像沒有盡情享受。」[7]P.62 「定」是心思持續集中在一個物體上; 「慧」是看到事物的特徵和真正本質。 將兩者合一叫做「禪」。[2]P.7 去做某事的自我控制就是戒, 灌注自己的心思於那件事上就是定, 清楚明白的了知就是慧。[2]P.11 事實上,我們持戒就是要幫助修定, 修定就是要幫助慧的開發, 如果三者分離只修習其一, 是沒有成功的機會的。[2]P.8 佛教裏只有緣起, 每一件事物直接且絕對地符合緣起律, 沒有任何神奇的和神聖的事,如果你不瞭解這點, 向青蛙撲水這樣的小事情,將會繼續地驚嚇你。 [2]P.9 這一邊有滿足,另一邊就有不滿足, 誰能看到生活就好像于恒常被左右摑來摑去, 誰就開始能夠正確地觀照, 並能開始用有用的方式去觀照。[2]P.22 得,我們被摑向一邊; 失,我們被摑向另一邊。 得,引起了愛,經由愛,我們沈溺於執取; 失,導致失望的傷感、嚎哭和呻吟。[2]P.26 當沒有了「我」或「自性」, 誰的臉會被打呢? 也就沒有了心靈苦惱的狀況。[2]P.27 如果我們修習,思惟這些真理──只是無常、 僅是無我、就是如此、只是自然要素、純粹是因緣, 用我們已經解釋過幾次得方法, 自我漸漸褪色和消散,直到沒有可被摑掌的自我, 也就是說,問題在此終結。[2]P.29 定和慧是拭去哭泣者眼淚的布巾, 不管是乞丐的眼淚,還是百萬富翁的眼淚。[2]P.36 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何止滅苦, 八正道是唯一的方法。 增長八正道的力量和能量, 就是在增長定和慧的力量。[2]P.39 增長這些洞察智慧(法住智)(對因緣和合現象 慣常的和自然的不變相狀之洞察智慧: 了知無常、苦、無我)的力量也將會增長了知 涅盤、苦完全止滅相狀之洞察智慧的力量。 增進法住智,會引生對涅盤的洞察智慧。[2]P.40 如果我們要涅盤洞察智慧的燈火旺盛, 必須給他們油料──亦即,有關「法住」 (事物的慣常和自然不變的相狀)的洞察智慧。 [2]P.41 我們應該繼續觀察,直到能夠照見對我的殘酷懲罰, 已經明顯地足夠,以致我們無法再加以忍受為止, 我必須一次就將其止滅。 現在,我們最能夠做的,也只有優柔寡斷而已, 就像人們厭惡香煙又要抽煙,或像討厭酒又不能戒酒 一樣,我們依然執著於「我」和「我所有」而 無法捨棄,我們沒有將其完全捨棄的力量。[2]P.42 焦慮只是由對事間事物的錯誤意念, 和錯誤觀點所引生。[2]P.105 涅盤是免費的,不需支付費用, 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放下」。[2]P.107 見法即是見佛,見佛即是見法。 [2]P.110,[2]P.51 佛陀於《羯臘摩經》中所說的十個犯例如下: 不因傳說而輕信,不因傳統而輕信, 不因謠言而輕信,不因經典記載而輕信, 不因邏輯推論而輕信,不因學說推論而輕信, 不因符合常識判斷而輕信,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 不因說者外表而輕信,不因師長所言而輕信。 ──避免知識依賴;忽視自己的智慧與知識。 [2]P.129 《羯臘摩經》從不禁止去相信任何事情; 它僅是希望我們用獨立的知識和智慧去相信。 它從不禁止去聽聞任何事情; 只是要求我們聽聞但不使知識和智慧成為奴隸。 [2]P.137 如果一個人要先有信仰, 就讓此信仰由智慧而來,不要由無知而來。 八正道亦同:先有了智慧與正見, 讓信仰從中升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2]P.132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 快樂意指完全沒有饑渴和欲望。[2]P.140 渴求的本身即是變異的, 因此永遠無法被滿足。[2]P.142 渴求由一個時期發展到另一個時期, 渴求永不止息。[2]P.143 渴求是導致苦的原因,不論是哪一種程度的渴求, 都將帶來某一類的苦。[2]P.150 沒有「我」和「我所有」這種感覺的阻擾,那麼, 就沒有任何帶有擾動形式的渴求, 也沒有希求的苦惱,這是寂然,心靈的完全自在, 這是佛教目標上的快樂, 它是佛教最高層次的「解脫」。[2]P.156 生理上的渴求,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因為它們不造成問題。然而, 精神上的渴求,被無明和執取所束縛, 破壞了心靈的寧靜──那是真正的快樂與平靜 ──而帶來了苦。[2]P.152 當生理上的渴求升起的時候, 是其為「如」──如此,「就是那樣」的一個狀態。 它不過如此而已,別把它執著成「我的渴求」或 「我在渴求」以致引發了苦。 當身體餓的時候,專注地和明覺地吃, 生理的渴求將不會擾亂心靈。[2]P.153 「自在」分成三個層次: 身的自在是沒有事物會擾動生活上的生理層次, 心的自在是沒有情緒擾動內心, 當心不在被色欲、怨恨、恐懼、挫折、嫉妒、感傷、 和愛情等擾動,他並不依于身的自在。 精神的自在是沒有執著於「我」和「我所有」, 「靈魂」或「自我」等想法而擾亂內心。[2]P.155 如果你做「十六行觀」的實修, 完整且正確地通過十六個步驟, 你將會發現這三種的自在, 那時你將獲得永不受渴求苦惱的快樂。[2]P.156 佛法的正見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第一,學佛的目的是在解除痛苦; 第二,學佛必須可以親身體驗,毋需盲目相信別人。 [3]P.1 確信沒有一個自我或屬於自我的東西, 只有一種「我」和「我所有」的感覺, 這種感覺來自愚疑, 人就因此被感官經驗所迷惑了。[3]P.2 佛法旨在告訴我們, 沒有一個自我,也沒有任何屬於自我的東西, 有的只是誤解妄心。人只有身和心, 而身和心只不過是是自然的過程罷了。 它們像一個能夠處理和轉化資料的機轉。 如果它們以錯誤的方法來運作, 就會產生愚疑和迷惑,使人誤以為有一個自我, 也有屬於自我的東西。 如果它們以正確的方法來運作, 那些感覺就不會產生了。[3]P.3 佛法的心到底是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 「不執著」。[3]P.13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 是產生貪、鎮、疑的核心。所以,我們可以說,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是眾毒之首, 也是苦和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3]P.15 利用緣起的方法,就是不讓他發生; 在「觸」的時候即刻斬掉,讓「受」不要發展出來, 也就是不讓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發生。 當沒有「受」的時候,自然不會產生 「我」和「我所有」的「愛」和「取」。 對普通人來說, 想要阻止「觸」發展成「受」是相當困難的。 在「受」已經發展成形的時候, 在已經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感覺時,就停止在那兒。 讓感覺只是一種感覺,迅即通過。 不要讓它繼續發展成「愛」,也就是不要因為 滿意或不滿意而希求這個那個。[3]P.23 如果「受」已經發展成「愛」, 就沒有人可以幫上忙了。 任何形式的欲望一發生,就必然會有苦。[3]P.24 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必須如截十裏流, 阻止「觸」發展成「受」。如果失敗的話, 就必須阻止「受」發展成「愛」。 此後就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我們要試著把佛法應用在眼根和色塵交會、 耳根和聲塵交會、鼻根和香塵交會、 舌根和味塵交會、身根和觸塵交會、 意根和法塵交會的時刻, 不斷訓練自己不可攀緣任何東西。[3]P.24 如果我們想要實踐佛陀的教法,有一個簡單的原則, 那就是佛陀對弟子婆希亞所說的:「婆希亞, 每當你看到色塵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到就好了; 每當你經驗到觸覺的時候,只觸就好了; 每當你有思想產生的時候, 就把它當作心中所產生的自然現象(感覺)吧! 如果能辦到這一點,就沒有『我』了。 沒有『我』的時候, 心也不會移到這裏或那裏,不會停留在任何地方。 這就是苦的熄滅,又稱涅盤。」[3]P.26 不讓六塵進入心中, 只讓六塵像波浪在海岸拍打一般。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 滿意和不滿意的覺受就產生了; 就讓他停留在那兒吧! 不要讓以這些感覺為基礎的欲望發展起來。[3]P.85 每天一再產生的「我」和「我所有」的感覺, 就像波浪。 感覺經驗的水,被妄想或無明的風碰到之後, 就日夜不斷地形成「我」和「我所有」的波浪。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出現一次, 就稱為一「生」。[3]P.30 如果你希望過著安全的生活, 就必須透徹瞭解無常、苦、無我;如此,你就能夠 抗拒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塵的迷惑, 雖在十丈紅塵中而不迷失。[3]P.33 對「樂」憎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就像沈溺于「樂」和變成它的奴隸一樣, 都是百分之百的錯誤。 對「樂」抱持正確的態度的人,才算是佛弟子。 達成的方法,就是要觀想「樂」的虛幻性, 觀想「樂」就像波浪一樣,「樂」的波浪 就從那個「觸」產生,然後破滅、分解。 如果我們能夠瞭解這一層道理, 就不會變成「樂」的奴隸。[3]P.34 只有熟於觀察「心」的人, 才能夠真正瞭解佛法。[3]P.41 禪定如果不是以放棄對五陰的執著為目標, 就是邪定。[3]P.49 如果有執著的話(即使是執著善), 便是苦。[3]P.57 佛法的主要原則──「任何法門都不可執著」, 不外乎完全祛除執著有「我」或「我所有」。 [3]P.58 無我的教法,只能在佛教中發現, 其他宗教教大家要執著自我。 如果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是有一個我必須予以執著, 那麼他一定無法體悟自我是不存在的。[3]P.61 請養成一種習慣, 定期思考什麼東西值得擁有和經驗? 什麼東西雖然被我們擁有和經驗, 卻不會帶給我們痛苦?當我們發現 絕對沒有哪樣東西值得我們去擁有和經驗時, 我們就會以平等心對待一切。[3]P.100 工作是做了,卻沒有作者。 道路是走了,卻沒有走者。 這首偈指的就是阿羅漢,他們是修習佛法的人, 他們是走完了聖道、抵達涅盤的人, 但卻沒有發現到走路的人或修行的人。 「做而無做者」的原則, 必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體會和應用。[3]P.101 如果執著做一個好人,必然會有好人的苦, 正如同做一個壞人,必然會有壞人的苦一樣。 做好人,快樂嗎?做壞人,快樂嗎? 即使快樂是從禪定中所產生的, 如果起了「我快樂」的感覺, 也必然會在快樂的肉體中形成「魚刺」, 橫插在喉嚨裏。[3]P.106 如果執著了 我們有快樂(即使是從佛法所產生的快樂)的觀念, 就會生出一個微細的「魚刺」,橫插在喉嚨裏, 使得我們無法辨認真正的佛法。[3]P.107 還沒有體證真理的人就在混亂之中, 拼著老命追逐財富、權力和聲色犬馬, 比較高層次的就貪婪地追逐覺醒、禪定和開悟, 從這裏就顯示出執著攀緣快樂的危險性。[3]P.108 讓它就像士兵熟睡在大炮旁邊一樣。 雖然處在槍林彈雨之中, 但他卻沒有受到驚嚇或干擾, 只有炮彈的聲音接觸到耳朵,然後就停止了。 我們想攀抵經驗的高峰, 就必須訓練自己讓「觸」停留在「觸」的階段。 但如果你辦不到,承認失敗了, 你還可以停留在「受」的階段。 只要有舒服或不舒服、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發生, 就立刻把它熄滅在那兒, 不要再引起受到愛欲攀緣所驅使的各種欲望。 這就是在與外塵接觸時的修行。[3]P.112 在你臨終時一定要知道: 一切都不值得擁有或經驗。 自願做徹底的熄滅吧! 讓那個自願做徹底的熄滅的感覺、 那個隨時準備接受它的感覺, 伴著你的心,一直到去世為止吧! 我想告訴大家一件我親身經驗的事: 人們怎樣以佛陀在世時的方式來準備死。 當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剩不到十天可以活時,就決定斷食。 斷食的目的是為了讓心完全不受干擾。 他們準備死亡的方式是斷食,只喝水和吃藥。 越接近死亡時,甚至連水或藥都不吃, 從而獲得正念和覺醒, 以徹底的熄滅的方式去世。[3]P.118 出入息觀十六階: 第一段 身觀念處 調節呼吸即是調節身體,使心平靜, 稱為「身行定止」而達到「三摩地」(禪定)。 第一階:學習觀察長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詳情, 如什麼是長呼吸?發生時有什麼感覺?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和長呼吸混熟。 第二階:觀察(短)呼吸一切詳情,在運氣、感覺、及 對身體的影響等方面,與長呼吸做一番比較。 和短呼吸混熟。 兩種呼吸反覆運行,相互比較,結果便會洞識呼吸, 明瞭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 知道呼吸的影響力,必須如此認識呼吸。 第三階:觀察這兩呼吸對身體的關係,稱為「身行」。 肉體稱為身,呼吸也稱為身,兩者不能分開, 必須知道兩種身的一切,才可稱為「知道一切身」。 第四階:所謂「身行定止」,便是調節呼吸使其逐漸 的平息,身體也跟著逐漸靜定,心因此也達到禪定。 ──「跟走」 其法(秘訣或善,也即現代之所謂「技術」)便是在 運行長呼吸時,對它慎密監視,好像在跟隨著他走一 樣,知覺一直緊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不離。 假定兩個距(據)點,上方在於鼻端,下方在於肚臍, 這只是假定而已。 呼氣進(吸)時氣息從鼻端進入一直達到肚臍,以此為 終點別處不管。 呼氣出(吐)時氣息又從肚臍開始走出鼻端, 以氣息上下奔走碰擦所得的感覺作(追)蹤的目標。 氣息走進時知覺也跟著從鼻端走到肚臍, 氣息走出時知覺也跟著從肚臍走到鼻端。 假定有一條空管從鼻端通到肚臍,氣息在這條空管裏 來回奔走,知覺也緊跟著氣息來回走, 這樣設想久不會感到困倦。 如果知覺走失使用力呼吸,使容易覺察,必要時可以 大力呼吸已至發聲,聲隨氣加強感覺,即耳聽到聲音 而心觀住於氣息,這樣雙管齊下也是好的, 好在容易觀察。 如果能修到知覺堅跟著氣息不放,堅定不移, 不會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階。 ──「守觀」 知覺不再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了,只堅守在一個適當的 地點觀望。這個適當的地點就是鼻端或鼻門,知覺在 鼻門守觀,氣息走進鼻門時便立刻知道,但並不跟著 走,坐著觀望而已。不過沒有呼出之前,有一個停頓 時間必須提高警覺,以防知覺走失,呼氣時也一樣。 只在鼻門守觀,應如守門人嚴坐執行。氣息運行時, 粗也知其粗,細也知其細,進也知其進,出也知其出 ,這便是守觀。 ──「取相」 守觀的一階練習純熟了,便可繼續修持觀照相境。 以內眼觀視鼻端,不故以前觀察的是氣息,現在心已 堅定了,在鼻端逐漸浮現出相境,代替氣息的存在。 但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 只要能夠(凝聚形相用來做)觀察,什麼相體都可以, 而且這些相境隨人而異。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並不 是實體,作用在於訓練心的定力。 能夠一直寧觀著它不放,這叫「取相」。 ──「似相」 運心變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種種需要的形體(變顏色、 縮小放大、移動遠近) ,這叫作「似相」。 ──初禪:尋、伺、喜、樂、一心境性 達到禪定的先決條件便是先要習熟「似相」,能變化 相境操縱自如,然後攝念定觀在一個明晰的化相上, 這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鍛練到十分精純,達到能夠控 制自如的程度,可以開始提觀禪地五種感覺: 尋:心觀住(系)於所緣的感覺。 伺:心滲透於所緣。 喜:發生歡喜的感覺,有如做事成功時覺得十分滿意 的情境一樣,有的喜在心頭,有的喜露於形色。 樂:因定靜而感到安樂,心曠神怡。 一境性:心集中在一處,堅定不移,不動不搖。 觀見「尋、伺、喜、樂、一境性」五種感覺,一齊而 生,表示心已經定止,達到初禪的境界。 如果達到這個初禪境界,便等於完成了「身行定止」 階段,也即平息呼吸的最後目標。[4]P.85-91 第二段:受觀念處 這裏的「受」便是指禪定裏的喜、樂感受而言。 第五階:在每一呼吸上觀察「喜」發生的情形, 熟識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視呼吸的一切一樣, 知道什麼叫作「喜」?這狀態如何?為什麼會發生? 有什麼威力? 喜受性粗,樂受性柔。當我們做事成功時,會歡喜 得肉跳,有時更會高呼踴躍,表現出各種激烈的舉 動,這便是「喜」。 第六階:喜極之後必生安樂。 必須抹開喜念,以便露出樂念。樂念比較溫柔定靜, 更加舒適,心曠神怡。這一階便是觀察這種樂受,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詳細觀察,直至純熟洞識, 知道什麼叫作樂?正如我們洞識長短呼吸一樣。 第七階:觀受(受即是行,心的真正支配者;「心行」 ;也即「喜」與「樂」)支配心的情境, 喜與樂對心的一切感受都要完全透視,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修行觀察。 第八階:抑制心行以達定止;消退心行的力量, 不令其自行支配於心。如樂受發生時,引起煩惱與 執著,我們便抑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維樂乃屬 無常,虛偽欺詐,不執著于它,樂念便會自然而退。 蓋心的本性不喜歡虛偽欺詐,如果不思維觀察, 便易受騙,但若明白那是煩惱與痛苦的禍源, 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會消退。[4]P.93-95 第三段:心觀念處 直接修行禦心。 第九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心的現狀:眼前的心正 處什麼情形?喜/樂?貪/不貪?紛亂/靜定? 污穢/清淨?我們都要完全觀透, 是非善惡好壞完全知道。 第十階:控制心使其生極喜,處在喜悅中。 必須習到能控制自如,每一呼每一吸之間全心都 沈浸極喜的感覺中。 第十一階:控制心使靜定。心由極細(喜)轉為靜定, 不在喜悅了。必須學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 第十二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解放心脫離染著。 即令心清淨,了無一物,解放一切雜念。[4]P.97 第四段:法觀念處 乃觀察法的演變。 第十三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諸行(第一階到 第十二階)無常,直至適澈了悟為止。 這一階是全部最緊要一階, 如果不見無常便得不到道果。 第十四階:在每一呼吸之間顯明的觀見貪欲消退, 觀見脫離貪著。 觀見無常的程度如何,離貪的程度也跟著那樣。 離即是漸次消滅,貪即欲念。 第十五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欲妄(煩惱與痛苦)盡 滅。 第十六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捨棄的情形。 [4]P.97-100 合共四段,稱為「四念處」。如果「四念處」修持圓 滿,便能得滅苦之果,同時「七覺支」也隨著圓滿。 所以修持十六階出入息觀,等於修持「四念處」與「 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中性)一 樣,結果都能得到一切智與解脫。[4]P.100 最簡單的修法:同樣以呼吸為基本, 第一階:修心達到平定,用什麼方法都可以。 第二階:一直觀無常。 第三階:得離貪與熄滅等果道。[4]P.101 如果有時間與耐力,便修十六階的一種。如果沒時間 耐力,便只修三階的簡法。在不然連三階簡法也不能 修,那只有修「覺知」兩字,時刻提醒警覺,在想、 言、行之前必須先揭起知覺,比如要生氣時,要打人 時,覺知在身便可平氣。有完全的知覺便不會衝動與 疏忽。[4]P.104 出入息觀修持法。自始至終一直在呼吸上修行,知覺 與所緣及氣息連結在一起,故稱為出入息觀。 如果以身為主觀,稱為身觀念處。 以心為主觀,稱為心觀念處。 以法為主觀,稱為法觀念處。[4]P.105 本貼由心璐於2001年6月23日11:05:47在樂趣園〖教弩之聲〗發表. -------------------------------------------------------------------------------- 本貼內容不代表樂趣園立場,歡迎來netsh.com建立自己的樂趣俱樂部 鮮花快遞 送給你朋友 按這裏!! -------------------------------------------------------------------------------- 本貼跟從標題: [ 回復本貼 ] [ 跟從標題 ] [ 關閉本窗口 ] [流覽12次] -------------------------------------------------------------------------------- 選擇類別: 推薦給朋友 有害資訊舉報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