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料妙雲基金會蒐集提供


□ 第四章 三增上學

 -.-.-.-.-.-.-.-.-.-.-.-.-.-.-.-.-.-.-.-.-.-.-.-.-.-.-.-.-.-.-.-.-.-.-.-.-

       戒、定、慧可以解除每一個時代、每一個人的問題,
       在理論方面是認識執取的方法,在實踐方面即是斷除執取的方法。

 -.-.-.-.-.-.-.-.-.-.-.-.-.-.-.-.-.-.-.-.-.-.-.-.-.-.-.-.-.-.-.-.-.-.-.-.-

  各位法律系同學:

      在首次的講演中,我曾經講過,若把所有的佛法總結起來,無非是在表明
  佛教的原則,只是使我們真正看清萬物「什麼是什麼」的真相,直到能正確地
  實行那些事物罷了!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闡明這個題目,每一部三藏經
  典純粹是在講述「什麼是什麼」。接下來也清楚講解出這所謂「什麼是什麼」
  的主要內容在指出萬物都是無常、苦、無我,沒有什麼值得沈溺、要求或執取
  的,這即是三法印-三種不變的原理。雖然事物都是「無常、苦、無我」,但
  無明是讓我們去執取的力量,使得我們沈迷、攀緣於事物上,於是產生各式各
  樣的苦,沒有辦法減輕。前面所提到的,都是佛教中一部分的深奧精華所在,
  我們必須先要瞭解這項重要內容,才能了解其他的行持,以便能更輕易地去熄
  滅掉各式各樣以欲望煩惱和執取為根源而產生的「苦」。因此,今天我們就要
  繼續講述:到底要怎樣和用什麼方法來斷除執取?特別是我們普遍了解,而且
  時常聽聞的三種佛教原則—戒、定、慧。戒、定、慧的重要性是熄滅由四執取
  所「生起的苦」,是各位的修行要點,它有著固定的層次,次第的增上。至於
  那些沒有足夠能力去實行高層次行持的人,也可以先從基本階段開始,然後才
  逐步向高層次的修行邁進,這樣就能很善巧地斷除執取或欲望煩惱,因此必須
  要有次第的修習階段或增上學。
  
      這三種層次的行持定名為「三增上學」,最初的層次稱為「戒」,原則上
  是不使別人痛苦的做法,也就是依照著一般正確的原則來修行,它與社會是息
  息相關的,甚至關係到我們的家和我們使用的各種東西。在不令事物生起害處
  、弊病和危險的情形下,我們以正確方法來實踐人生,對於每個生命來說是很
  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這個層次的行持稱為「戒」,較完整的名詞是「戒學」。
  譯為學習和培養有關「戒」的階段。雖然戒分為五戒、八戒、二百二十七戒或
  更多,但是把內容匯集起來,只是在身口的行持,是要我們能將身口處於平常
  、安寧、有秩序的狀態,同時對自己、社會或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不造成禍害
  。要更詳細了解戒,可以從某些有關戒的經典中學習研究各項戒條。
  
      第二個較高層次的「學」稱為「定學」,這主要是培養足夠能力去控制自
  己的心,而且可以隨自己的需要來運用,為自己帶來最大的益處。希望同學能
  去思考、審察這個名詞的真正含義。相信你們都曾經聽說過:「定」就是心堅
  固而如如不動,使人看起來像是不省人事的木頭或死人一樣,許多人都認為這
  是正確的。另一些較為有正確看法旳人卻往往喜歡這樣說:「定」就是那寂靜
  、清淨的心,若只有這兩種狀態,還不能算是「定」所具有的完整與真正含義
  ,因為還有另一個條件,那就是使心能「適合於執行工作」。是指控制心、訓
  練心、培養心,或什麼都好,只要能使心處於適合於各種狀況和最有素質的狀
  態下去做事,這就是所謂的真正的定。即佛說的另一種更重要「定」的狀態,
  就是 KAMMANIYA -適合於工作。因此希望各位能明白「定」這名詞的作用即
  是要支配這心,使它處於最能適合工作的狀態,這是定心的最後一項任務。控
  制這個心並把它安置於清淨、寂靜中,同時也適合於工作的狀態,可隨時為心
  做事,而不只是清淨、寂靜或不省人事罷了!其實「定」譯為如如不動的心也
  是對的,但是必須是在如如不動的同時,也具備了適合於工作的狀態,不是那
  如如不動而又什麼都不動的狀態,處在無所事事的寂靜中。正因為對於這件事
  ,我們以前從開始就誤解了,久而久之就執取它。
  
      另一個使我們產生混淆,或者更加喜歡執取定的狀態為寂靜。這是由於當
  我們的心定下來同時沒有什麼東西來騷擾後,所產生的寂靜,在那個時候,必
  然會感受到極大的妙樂。人們對這種樂產生歡喜,感到心滿意足,因而貪愛上
  這種「定」,便不喜歡那種能調和心識、能適合於觀察、並能繼續探索的「定
  」。因此大多數的「修定專家」都被這寂靜所起妙樂的力量所控制,而只是停
  留在那所生起之妙樂的階段裡,不能使「定」提升到成為慧增上的基礎和進入
  涅槃。甚至還跌入那迷失狀態中,更迷失地把定所產生的妙樂視為涅槃,如膠
  般地黏於那滿意的感覺而不能自拔,不能前進,不能進入斷除欲望煩惱和執取
  的智慧中。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地瞭解「定」。所謂的定,可另譯為學習或訓練
  控制心;或學習如何處理與心有關的一切事物,這被歸納為第二種增上學—定
  增上學。
  
      至於第三種「學」稱為「慧增上學」,「學」在這裡的定義是學習、培養
  、訓練自己,從而產生最正確而又圓滿的知識,並「依據真理」去了解萬物,
  在這裡最主要的是「依據真理」這個名詞。一般來說,人類都不能正確地「依
  據真理」去瞭解一些什麼,只是正確且善巧地依據自己的意思或世間法的解釋
  ,而不是「依據真理」來瞭解,這叫做不圓滿。因此慧學是佛教最後一部分的
  修持法則,稱為「慧增上學」,專門「依據真理」來學習和訓練,以圓滿地看
  清萬物。
  
  
● 何謂:「明白」和「看清」?
  
      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明白」和「看清」(洞察) 這兩個名詞
  ,在佛法上的含義並不是一樣的。所謂「明白」意思是有時需要依靠數字的原
  理,有時依靠邏輯的原理去思考推算,或者有時依據哲理的方式,隨著各種各
  樣的理由去推論引證。至於「看清」(洞察) 的含義則較為深入,那就是我們
  親身而且深刻體驗過的事物,或以那關聯、牽涉到我們的事物來薰陶心識。由
  於運用這審察觀照而使內心真正產生厭倦狀態,真正地感到不願再沈溺於那事
  物,而不是利用道理來解釋。因此,依據佛教法則的真正慧學,就不是像現代
  學術界中,依道理所獲得的知識。事實上,它們是兩回事,佛教的「慧」必須
  是真正出自內心的「看清真相」,或體證某種事情。這「已經體驗過事物」的
  定義是我們常愛用的 Experience,這是真正的以內心的感受去體驗事物,它
  堅定不移地埋藏在心頭,難以忘懷。因此在思考「慧」這個問題時,應隨著這
  「學」的要點,運用我們自己的各種親身體體驗向內反照,以所體驗的各種事
  物來做為親身觀照對象,或最少也得利用那有份量的事物,足夠使我們的心真
  正在無常、苦、無我的事物中有所感觸、驚愕,而生起厭離,不要了!如果依
  據任何理論或方式來推理、研究那無常、苦、無我的狀態,無論如何,也只不
  過停留在那「明白」的階段,是沒有辦法對這個世界或所有事物產生苦受,進
  而厭離!希望各位能了解:內心對自己曾經迷愛著的事物,所產生的不想要的
  厭離的狀態,即是那所謂的「看清」的真實面目。依據法則,早已經有著很清
  楚的記載,如此宣說:如果已真正地「看清」,就必須是厭倦離欲,不可能只
  停留在那「看清」的階段裡。世界上任何的一種「行」-因緣和合法,如果我
  們對它的「明白」是契合「看清」的話,則厭倦離欲感,將瞬即生起,這「看
  清」和「厭倦離欲」就不必分開來說,因為它們是不可分割的,一旦有感受到
  厭倦離欲的成果,我們才稱為「看清」了,這一刻的智慧也可稱為「依據真理
  」而又完善地明瞭和認識那事物。
  
      由於這原因,那些依據佛法而在智慧方面修持的人,就不必太過注重道理
  ,不像現代各式各樣的學術界。我們應注意最近曾經擁有的、曾經做過的、或
  曾經體驗過的內心感受。若以道理來對照,則利用最近所體驗的事物為理由而
  作對照,不是用數學方面的推論,或其他種類的理由。這種因「看清」而形成
  的智慧將會立刻在內心出現,且能對事物有正確的判斷和結論,而不是收藏和
  累積知識,卻不拿來應用,直到收藏久了,對本身所持的理由概念已模糊不清
  ,甚至忘記。若仍持有或多或少舊有的理由,它依然是無常、苦、無我,因為
  理由本身也是在不斷地流轉變化,一旦道理發生變化,那個人的知識、明白,
  也隨即無止境變動。因此,我們就不能只依靠這「明白」來脫離苦,要脫離苦
  就必須要用「看清」這智慧。如此,才有真實的法來審察觀照和真實的發自內
  心的感受,這就是所謂的「慧」。當我們有了這種狀態的智慧,就能真正依據
  真理去明瞭萬物,以上總稱為慧學。
  
  
● 「戒」─使心安住在清淨中,是修「定」的基礎
  
      總而言之,共有三學:「戒學」意為使我們的德行有良好的訓練與發展,
  包括關係密切的社會、家庭和無情眾生。「定學」是心的訓練和培育,使我們
  能夠主宰心,要心清淨、寂靜、安樂、有力都可以。而且能隨時準備有效地實
  行各式各樣的事務。第三項是「慧學」,它的定義是學習-從真理的角度去澈
  底「看清」萬物,進而拔除染取。即是從心中拔除掉各種各樣的愚痴,從以往
  曾繫縛住我們的事物中解脫出來。
  
      「學」的巴利文是 SIKKA,梵文稱為 SEKSA,泰文的 SEKSA 是從梵文演
  變來的,這些解釋不過是讓各位在文字上多增加一點知識罷了。「學」在巴利
  文的意思是有次第的學習並真正的去做;比如戒、定、慧,戒學、定學、慧學
  ,其定義是直接訓練身口意,並不是文字中的學習。由於語言文字的變化,使
  我們對「學」產生誤會,在此我必須給各位明確的指示,這兩個名詞在佛法方
  面的意思是指身口意方面所應學習的行持,也就是在我們越來越看清它的益處
  的同時,改善自己。
  
      前面說過了佛教的教理,以及佛教的重要內容在「依據真理」去明瞭「什
  麼是什麼」,並以這些知識拔除煩惱欲望。當我們「依據真理」去觀察,將會
  看出戒只不過是一個基礎,讓我們可以處於那種不受干擾,不混亂的社會,和
  平安樂的環境中。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它不會產生任何智慧,也不能絕對斷除
  習氣煩惱的執著,但卻是必備的,使我們能適合地生活於世間的和平安樂中。
  那時各位將很容易看出它對我等的莫大幫助,使這顆心能處於平常中。因而在
  「法」這方面,就會顯現出戒的各種功德,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在巴利文中所稱
  的無上功德,譯為產生定心。其他戒的善果,也只是給我們幸福的生活或能生
  天界等,那不是佛陀所提倡的,佛陀的本意是以其為定的萌芽根源。因此我們
  必須自我糾正,成為一個清淨、聖潔的人。也就是說必須先有良好的戒,才能
  滋長定。如果我們有著社會、家庭等因素的困擾,我們的心又怎能獲得定呢?
  若我們想好好地實行一切事務,就得先有良好的戒,才有良好的成就,定也就
  隨即而起。
  
      佛陀稱頌「最良好、清淨的戒是聖人所心滿意的」,這一題目相信各位不
  難明白;我們可以拿這樣的情形來對照,如果我們的言行品德為每一位有德行
  者所稱頌,那我們還可寥以自慰,因為有良好的品行也等於有良好的戒。所謂
  的有德者即為一個真正的君子,但若依佛法則稱他為聖人。一位舉止溫文有禮
  ,品行良好,為聖人所稱心滿意的人,才是有良好清淨戒的人。這也同時可用
  在有戒者的身上,假如在身口的行為還不為聖人所滿意,即是還未具足正確圓
  滿的戒。同樣的如果我們的行為不被社會上的君子所稱頌,即證明我們還有野
  蠻行為,不值得結交。如果你不喜歡用聖人這個名詞,也可用君子來代替,但
  他必須是一位真正的君子;當戒行被他們讚歎時,證明我們已擁有第一階段的
  成就,已不必懷疑。我們有德在先,也就不會有漏洞讓別人批評指責,「定」
  必定會萌芽滋長,這是不必質疑的。
  
  
● 「定」─清淨、寂靜適合工作
  
      第二階段是講述有能力控制心,能駕御心來實行責任,適合於工作,從而
  獲得最高利益。如果用心聽的話,各位將能輕易明白戒和定之相異處。有「戒
  」就能生活在良好的德行中,使生活沒有瑕疵;而「定」則能慢慢地提升自己
  ,在心理方面有著良好的德行。「戒」是在身口所表現的良好德行;而「定」
  為心的良好德行,,即擁有一顆不犯錯、不煩惱、不散亂的心,也就自己有能
  力實行責任,做好工作。當人類能好好地訓練、培育心,就會有「定」的成就。
  
      其實,這也和世間的一般利益有所關聯,各位同學也曾聽說過,「定」必
  須存在任何環境裡,如果我們不以「定」做事,必不能成功。因此他們就把「
  定」當做偉人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任何偉人,無時無刻都表現出「定」
  這種德行;甚至小學生,沒有「定」必然思考不出問題;其他如射擊、運動等
  ,全賴「定」來獲取良好的成績。這類「定」是隨著自然法而形成的,還是停
  留在初級或淺弱的階段裡。佛教的定則是經過良好訓練,發展出「深入的定」
  ,與那隨自然法而形成的定截然不同,它有特出的素質,能使心力增強,比任
  何都高超。因此,雖沒談到最終的道、果、涅槃,在工作責任上我們也必須依
  賴「定」的協助,甚至將來仔們成為一位法官、律師時,也要有可敬仰的德行
  ,這就要靠定力,才能執行那廉潔的責任,使自己成為一位受人敬重的人。如
  果沒有了定,雖沒有存心作惡,所得的結果與存心作惡的人無異。因此希望各
  位能注意盡量隨自己的能力去學習發展,使「定」不斷增長。
  
      人們能進入這階段,且獲得利益,可說已進入大自然奧秘中。這個題目的
  定義是:懂得控制心,使心更有工作效能,即比一般人做得更好。一般人所擁
  有的「定」沒什麼特別,但如果以正確的方法來訓練,尤其是依據佛教的原理
  來訓練,就能超常人的水平,在佛經中稱為「超越常人」,希望各位能理解並
  記住這個句子。戒,雖然有時有突出的表現,但是不能「超越常人」。而定,
  如果能進入禪定,即能「超越常人」,但卻不允許比丘宣揚。若是宣說就可能
  失去比丘身份或被當為是一位犯戒的比丘。因此我們應該了解它並不是一件平
  常的事,它比起常人更為高深,所以應該多忍耐,努力修習,直到具足相當程
  度的定,這樣在執行責任時,必能獲得超越常人的成績,因為我們擁有更高超
  的工具。因此希望各位不要忽略,這是屬於修行,而不是那迷信及已有千多年
  歷史卻趕不上潮流的事。事實上它是歷久彌新,且時刻都被應用到的。尤其是
  這個不斷在變動,有如被火燃燒著的世界,比起佛陀時代,更迫切地需要更多
  的「定」;因此希望各位不要以為修「定」是屬寺廟和出家眾的事。
  
  
● 「定」與「慧」是相輔相成
  
      接下來談到定學和慧學之間的關係,當有了定之後,就能輕易看出萬物的
  真相,佛陀的格言早已簡短宣說過:「心定即能看出萬物的真相。」但佛陀所
  說的「心定」的狀態,同時也擁有準備實行責任的趨勢。心有了這種定的狀態
  之後,必能依隨著真理洞悉萬物。在這有一個小秘密,即是我們想要知道的任
  何事物或要解決的問題,會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而不被我們察覺,但它確
  實是存在的;一些重要、煩惱的問題,甚至是我們最想要追求、值得知道的知
  識,它一出現即產生憂擾,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清除並尋找答案的。這一切問
  題產生後,時時都埋藏在潛意識中,當我們決心要解決這些問題時,答案卻不
  能浮現,因為條件不具足,尤其是定力不足時。如果有誰依據佛法修持那隨時
  準備實行責任的定,到能專注時,埋藏在潛意識裡的各種問題,答案自然會湧
  現出來。若還不能的話,我們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定」時拿這些問題來
  思考,這種在定的狀態中的觀察思惟稱為慧學,或者是正在促使其進入慧學的
  狀態中。
  
      一般行者的問題都是屬於「苦是什麼」?「苦因是什麼」?「不苦是什麼
  」?「滅苦的道路是什麼」?這都是主要的問題,也是一般問題的原理。由「
  苦從那裡來」這問題,將知道是來自執取;執取從那裡?將會知道它是來自愛
  欲;在這定的狀態下,問題將次第被解決。佛陀在五月月圓日證悟,也是依著
  次第洞悉十二因緣(心的緣起),即是覺悟「什麼是什麼」;後來佛陀將其精
  髓很詳細地宣說出來。在良好的定境中,以專注的心來思考觀察問題。
  
      各位同學,我們可以打一個較易於瞭解這題目的比喻;心境在舒暢的情形
  下,我們可以運用它去思考或研究一些問題,它將會被輕易地觀察出來,這就
  是定的成就,其實這並非難事,如叢林或海邊,或其它寧靜清涼沒有外來因素
  干擾的地方,會讓我們的心獲得充分的舒展,而至舒暢安樂,這時過去在那喧
  譁、透不過氣的地方所解決不來問題,我們將很輕易的把答案思考出來。在幽
  靜清涼的地方,心處於隨時準備和適合思考的情形下,正是「定」的狀態;同
  樣的,我們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思考道、果、涅槃的問題。但這些是較難明白
  和深奧的問題,因此必須要堅毅專注地依次第來訓練這心,培養它成為一顆深
  厚、堅穩的定心。一旦心定了,即可思考問題,尋求答案,甚至有時我們尚未
  思考答案即自行湧現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睡前思考不出的問題,清
  晨起來尚未洗刷疑問即自行解決,這是由於身體有了足夠的休息後,精神舒暢
  爽朗,成為心的良好支助,同時心沒受到任何干擾,處於定中,因昨天不能解
  決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所表現出來的「定」和「慧」必定是時時互相關聯的,「慧」不依靠著「
  定」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偶爾我們卻發現不到智慧依存「定」而出現。例如
  清晨睡醒時,那舒暢爽朗的定心,會找出昨夜問題的答案。 
  
      在佛教原理方面則更加明確地指出「定」與「慧」之間的相互關係;即是
  有定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定。佛陀也這樣宣稱:有智慧才有定,有定力之後
  才有慧。意思是要有慧的支助,才能得到那超常的定,最少也要有知識,能明
  瞭如何控制各式各樣的心理狀態,才能產生這樣的定。你們將可以看到珍貴的
  佛法—八正道,它把「正見」安置在最前端,「正見即是依據真理去明瞭『什
  麼是什麼』」,就如前面所說的,必須先有正見,因為我們若能明瞭判斷是非
  好壞,才能朝著善的方向去做,並有正確的慧去執行所需做的。因此擁有無上
  智慧的人才有次第的定。當定不斷地升華,慧力也越來越強,互相依存,互相
  支撐,當一方充實之後,將會協助另一方的增長,因此才能迅速平衡發展。
  
      這裡有一些應該注意的是:有些人以「慧」為前導,常常表現出慧的行止
  ,很少甚至沒有「定」的表現,我們稱其為「慧行者」。這種人思考時,即無
  休止的投入,「定」只是隱藏在背後,隨時出來協助「慧」。人類大多是屬於
  這一類型,因為我們都是運用世間的慧來解決問題。另一種稱為「定行者」,
  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謹慎,集中一切心力嚴密地審察後才動手,是冷靜、穩
  重、時常保持定力、喜好修定的人,但這一類人在世上較為少見。還有第三類
  「定與慧平衡」的人,我認為這是最安全、最安逸的人,隨時訓練定心且常以
  智慧來思考應思惟的問題,久而久之就養成良好習慣,使「定」和「慧」融為
  一體,我相信欲成為司法人員的你們較適合成為這一類型的人。
  
  
● 「慧」─「看清」真相、「厭倦離欲」、不再苦惱了
  
      我已經述說過,也相信各位都已充分了解「定」和「慧」之間的相互關係
  ;接下來所要指出的是:當擁有了慧之後,同時也必須有著「看清」(洞察)
  的狀態,如果是在「明白」的狀態,就必須要具備「看清」和佛陀那「厭倦離
  欲的感受」。而進一步從我們所迷愛的東西中退出來。但若由於染愛和迷惑的
  推動而再度去追求,那就不被認為是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智慧應該是從那沈迷
  執取的事物中「退出」,完全斷除再也不回頭,這裡的退出和斷除是指內心的
  感受,而不是外在的行為。比如摔東西、破壞東西、躲入森林或自殺,這都是
  不可能發生的;心裡的退出或斷除是心對一切事物厭倦、離欲,不再成為它們
  的奴隸,內心得到自在,而不是自殺或走進森林成為隱士,甚至將一切燃為灰
  燼。他仍舊隨著因緣做他應做的事,但內在的心必然和從前不一樣,不再成為
  萬物的奴隸,心已解脫 (VIMUTTI) 並獲得自由了,這就是智慧的成果。巴利
  文稱之為「擺脫萬物」,尤其是指擺脫我們所喜愛的事物,不再成為其俘虜。
  在佛法來看,即使是不喜愛的事物,我們也要想盡辦法拒絕它、遠離它,並受
  到這種情緒所逼迫,一樣會淪為其奴隸,因為我們已不能保持平靜穩定的心,
  它也和我們所喜愛的事物一樣,在不同的情形下控制著我們,使我們不自在。
  因此這裡所謂的成為萬物的奴隸,實在是包括喜愛和不喜愛的事物。
  
      這一切都顯示我們以慧力從奴隸的困境中擺脫出來,自由自在。佛陀不曾
  宣說以「戒和定」來淨化我們,但卻宣說要以「慧」來淨化人類。當我們不能
  擺脫萬物,心就不清淨被污染了。只有以「智慧」,才能擺脫這世間或其他世
  間之萬物的支配。「慧」的成果是清淨光明寂靜的,這已顯現出智慧的功能了。
  
      因此我們必須要全神貫注地觀照著「慧」,以便能明瞭「慧」的存在以及
  其最圓滿究竟的狀態是怎樣的。尤其是佛教的智慧,完全是為了從萬物中拔除
  出來,特別是四執取。染執有如繫縛我們的繩子,囚緊我們的牢籠;智慧則是
  那鋒利的刀劍,割斷這些縛著我們囚著我們的事物,如此我們才能自在解脫。
  
  
● 戒、定、慧是看清「什麼是什麼」
  
      在我們佛教中有三個重要的課題—戒、定、慧。佛教以理論作為實踐的基
  礎,同時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什麼」,將戒定慧實踐出來,為的是斷除四執取
  ,從而能自萬物的堡壘中竄離。
  
      最後我想要帶引各位繼續思考實踐三學的原則,它本身是否經得起考驗?
  它是否符合每個人所能實踐的真正理論?當你們能深入地思考審察,就能證明
  它是經得起考驗的,也不與所講過的結論矛盾。再往深一層思考,更發現它絕
  不與任何真正解決人生各種苦惱的宗教有所對立;因為佛教是以戒、定、慧為
  基礎,必定不會與任何宗教為敵的。但是我們可看出他比其它宗教更為突出,
  尤其在實踐智慧方面,是以斷除四執取為最終的要點,使心得解脫,自由自在
  ,不再成為萬物的奴隸。這個要點可能並不存在於其它宗教中,所以才沒有能
  力使自己擺脫萬物而「自皈依」,因此我們必須要盡力明瞭那已詳盡解說過的
  佛教精髓—看清「什麼是什麼」。
  
      佛教是可以驗證的,並且對任何人、任何宗教都不仇視,也不敵對。其它
  宗教所沒有的佛教都有,甚至比他們更高超,並能看出戒、定、慧的原理。它
  是一個普遍性的宗教,適合於任何人和任何時代。甚至適合於一切眾生,從低
  級的畜牲,中級的人類,上層的天神或比天神更高級的也都可以信奉。因為每
  一個生命都有苦,都被煩惱習氣等染執所控制著,都有生老病死,因此我們可
  以這樣說:整個世間都同為一體,每一個生命都是互相關連,不可分割的。因
  為他們都有苦,所以斷除煩惱欲望,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如此佛教才能成為
  每個階層,每個角落,甚至每一個時代的人所可以信奉的宗教,並普遍地存在
  於各個角落。希望大家能明白,戒、定、慧三學是使佛教能普遍存在世間的主
  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