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講座中,我已經解說修行安般念以達到第四禪的方法。我說到當禪修者以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並且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轉修觀禪(vipassana)。
然而在此刻,他也可以繼續修行其他止禪法門。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討論如何修行其他的止禪法門:三十二身分、白骨觀及白遍等。
如果想修行三十二身分,首先你應以安般念達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在此光的幫助下,你應逐一地辨識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
在身體的這三十二個部份當中,地界顯著的有二十個,水界顯著的有十二個。
你應觀地界顯著的四組,每組有五個:
一、髮、毛、爪、齒、皮;
二、肉、腱、骨、骨髓、腎;
三、心、肝、膜、脾、肺;
四、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
接下來觀水界顯著的兩組,每組有六個:
一、膽汁、痰、膿、血、汗、脂肪;
二、淚、膏(皮脂)、唾、涕、關節滑液、尿。
按照上述的順序逐一地辨識。嘗試如同對著明鏡照見自已的臉那樣,清楚地在各個身分存在的部位透視到該身分[1]。如此修行時,如果你的禪定之光暗淡下去,正在辨識的身分也會變得不清楚。這時你必須回來修行安般念,將定力再度提昇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再度明亮強盛時,才回過頭來辨識三十二身分。每當禪定之光變暗之時,你都必須如此修行。
練習到當你順著由髮辨識到尿,或逆著由尿辨識到髮時,你都能以透視的智慧清楚地看見每一個部份。繼續修行直到對它精通純熟。
然後,依舊閉著眼睛,運用禪定之光辨識離你最近的人或其他眾生,尤其理想的是位於你前方的人。辨識那個人或眾生的三十二身分,從髮開始順著辨識到尿,然後從尿逆著辨識到髮。如此順逆地辨識三十二身分許多次。這樣修行成功之後,你應辨識自已內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然後辨識外在那人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內外交替,不斷重複。
能夠如此內外辨識之後,你的禪修力將會增強。你應如此從近而遠,逐漸擴大辨識的範圍。不必擔心你或許無法辨識遠方的眾生。在第四禪明亮光芒的幫助之下,你將能輕易地看見遠方的眾生,不是用肉眼,而是用慧眼(banacakkhu)。你必須將辨識的範圍擴展到十方:上、下、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在這十方當中,無論所辨識的對象是人、畜生或其他眾生,你都必須一次選取一個對象,辨識內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外在的三十二身分一遍,如此重複。
當你不再看到男人、女人、水牛、乳牛或其他眾生等種種差別,無論何時何地,不分內在外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三十二身分的組合。那時你才可說是已經成就、純熟、精通於三十二身分的修法。
在此,我想解說通向涅槃的三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佛陀開示說,四念處法門是通向涅槃唯一的道路;但是在另一方面,註釋中解釋說涅槃有三個門:色遍(vannakasina)、不淨觀(patikula-manasikara)、無我(subbata空)──即四界分別觀。
然而,這三門的差別只在止禪部份而已,它們的觀禪部份是相同的。繼三十二身分之後,我們可以進修這三門中的任何一門。由於它們都能引導我們達到涅槃,所以稱為涅槃的三門。
當禪修者熟練於內外三十二身分的辨識之後,他可以選擇這三門中的任何一門來修行。首先,我要解說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的不淨觀。
你可以將三十二個部份當作一個整體,或只取其中的一個部份,作為修行身體不淨觀的對象。我將解說如何修行三十二身分其中之一的白骨觀。
修行此法門之前,首先你應回來修行安般念,將定力再度提昇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先辨識你自己的三十二身分,然後辨識你附近的人或眾生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內外辨識一或二次。然後將自己全身的骨骼視為一個整體,以智慧辨識它。當你很清楚地見到全身的骨骼時,以骨骼的不淨可厭相作為對象,用下列詞語中的任何一種,在內心一再地默念:「厭惡,厭惡」(patikula)或「可厭的骨,可厭的骨」或(atthikapatikula)或「骨,骨」(atthika)。
可以隨你喜歡而用任何一種語言來默念。你應使心平靜地專注於骨的不淨可厭相,持續一或二小時。注意觀察骨骼的顏色、形狀、位置與界限,如此,骨骼不淨可厭的概念則容易在心中生起。由於安般念第四禪的力量,你對不淨相的修行也將提昇、加強、乃至完全穩固。你將能生起、持續與開展對於不淨的覺觀與智慧。
以骨骼的不淨可厭相培育定力時,你必須捨棄「骨骼」的概念,只注意骨骼為可厭。
根據《清淨道論》,觀察身體某一部份的顏色、形狀、位置與界限乃是觀察取相(uggaha-nimitta)。而觀察與辨識那部份的可厭乃是觀察似相(patibhaga-nimitta)。
藉著專注於骨的可厭相,你可以達到初禪,此時有五禪支存在,即:
一、尋(vitakka):將心投向骨的可厭;
二、伺(vicara):使心持續地注意骨的可厭;
三、喜(piti):喜歡骨的可厭;
四、樂(sukha):體驗骨的可厭所引生的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專注於骨的可厭。
以同樣的方法,你也能觀察身體其他部份的可厭而達到初禪。
有人會懷疑:以骨的可厭作為觀察對象為什麼會生起喜與樂呢?答案是:修行這種方法時,雖然骨骼確實是可厭的,然而,因為你事先了解此法門的利益,才來修行,同時也了解最後你將能解脫老、病、死之苦,所以會生起喜與樂。此外,喜與樂也能因為你已去除使心熱惱疲憊的五蓋煩惱而生起。
好比一個以撿拾垃圾維生的人,當他看著一大堆垃圾,想到:「利用這些我將賺很多錢。」他會感覺很歡喜。又像一個身患重病的人,當他的痛苦因為嘔吐或排便而得到舒解時,他會有愉悅與快樂的感覺。
《阿毗達摩》的註釋中解說:專注於骨的可厭,從而達到初禪的人,應當繼續修行初禪的五自在。然後應當觀察離他最近的眾生(最好是坐在他前面的人),以禪定之光採取那眾生的骨骼為對象。他應當專注骨骼為可厭,培育此不淨想直到五禪支變得很明顯。根據註釋,即使五禪支很明顯,仍然不能稱此時的定力為近行定或安止定,因為對象還是活的。然而,根據《阿毗達摩》的再註釋《根本復註mulatika》,如果將外在的骨骼當作死人的骨骼來專注,你還是能達到近行定。
如此,當五禪支很清楚時,你應回來專注自已內在骨骼為可厭。如此交替地內在一遍、外在一遍,專注於骨骼的可厭,重複許多次。對不淨可厭的修行變得強力而且完全開展之後,你應擴大辨識眾生骨骼的範圍到十方:一次取一個方向,在你禪定之光所照之處,觀察那一個方向所有眾生的骨骼。每一個方向都是如此。運用你透視的智慧,從近而遠,遍及十方。每換一個外在的對象,都必須先觀自己內在的骨骼一遍,然後觀外在的骨骼一遍。必須修行到無論看向十方當中的那一方,所見到的唯有骨骼。修行成功之後,你就可以進一步修行白遍。
遍禪中用到四種顏色,即:青、黃、紅、白。譯為青色(nila)者亦可譯為黑色或褐色。這四種色遍都可以採用身體不同部位的顏色來修行,以達到初禪乃至第四禪。
根據《阿毗達摩》的註釋,髮、毛、黑眼球的顏色可用來修行青遍;脂肪的顏色可用來修行黃遍;血液與肌肉的顏色可用來修行紅遍;身體的骨骼、牙齒與指甲的白色可用來修行白遍。
經典上說,白遍是四種色遍當中最好的,因為它能使心清澈明亮。因此,首先我要解說如何修行白遍。
修行白遍之前,首先你應再度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當禪定所產生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你應辨識內在的三十二身分;接著辨識外在你附近一個眾生的三十二身分;然後只辨識他的骨骼。如果想觀察那骨骼為可厭,也可以那麼做;如果不想觀察它為可厭,也可以只觀察它為骨骼。然後,選擇骨骼上最白的一處作為對象;若整個骨架都白,也可以取整個骨架的白色作為對象;或取頭蓋骨背面的白色作為對象,專注它為:「白,白」。
另一種方法是:如果你的心非常敏銳,已經能專注於內在骨骼的可厭,達到初禪,那麼也可以取你自已骨骼的白色作為修行白遍的對象。
你也可以先辨識外在骨骼的可厭,藉著強化、穩固骨骼的概念來修行不淨,如此你能使骨骼的白色變得更加明顯。然後,你應改去專注它為:「白,白」,而修行白遍。
採取外在骨骼的白色為對象,你應練習保持心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對象,一次持續一或二小時。
由於安般念第四禪定力的協助,你的心將平靜地專注於白色的對象。當你能專注於白色一或二小時之後,你會發現骨骼相消失,只留下白色的圓形。
白色圓形出現之前,骨骼的白相是遍作相(預備相);當白色的圓形如同棉花一樣白時,它是取相;當它變得明亮清澈,猶如晨星時,它是似相。
如果你在過去生中曾經修行白遍,無論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或過去佛的教化期,意即:你具有修行白遍的波羅蜜,那麼,你不需要將禪相擴大,因為當你看著它,並默念:「白,白」之時,它將自動擴大到遍滿十方。
繼續注意它為「白,白」,直到它變成似相。繼續專注於該似相,你就會進入初禪。然而,你會發現此定力並不十分穩定,而且持續不久。為了使定力穩定與持久,你必須將禪相擴大。
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先專注於白色似相一或二小時。然後你應下定決心將白色圓形擴大一、二、三或四吋。依照你想要擴大的尺寸去擴大它,看能否成功。不要尚未事先決定擴大的尺寸就將禪相擴大,務必先下定決心要擴大某個限度:一、二、三或四吋。
在你擴大白色圓形之時,可能會發現它變得不穩定,那時你必須專注它為:「白,白」,以便使它穩定。當你的定力增強,你會發現白色禪相變得穩定而且靜止。
當擴大的禪相變得穩定之後,你應重複上述的步驟:再下定決心一次將它擴大若干吋。如此,你能將禪相擴大到直徑一碼,然後二碼……。如此做到能把它擴大到包圍著你的十方,沒有邊際。那時,無論看向那裡,都只看見白色的禪相,而看不到一絲一毫其他物質的跡象。你應保持平靜地專注於白遍上。當白遍穩定時,將你的心安放於白遍上的某一處,就像將帽子掛在牆壁的鉤上一樣。保持心安住在那處,並繼續注意它為:「白,白」。
當你的心平靜穩定,白遍也會靜止穩定。白遍將會非常潔白、明亮、清澈。這也是似相,乃是擴大原來白遍似相之後產生的。
必須繼續修行,直到你的心能夠持續專注於白遍似相一或二小時。你心中的五禪支將變得非常顯著、清晰、有力,而達到了初禪。五禪支是:
一、尋(vitakka):將心投入白遍似相。
二、伺(vicara):使心持續地注意白遍似相。
三、喜(piti):喜歡白遍似相。
四、樂(sukha):專注白遍似相時所引生的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一心專注於白遍似相。
它們整體合起來即稱為禪那。依照安般念講座中所敘述的方法,修行白遍初禪的五自在,然後修行第二、三、四禪。
這四種禪那又稱為色界禪(rupavacara-jhana),因為它們能使禪修者投生到色界天。但是在這裡,我們鼓勵修行禪那並不是為了投生色界天,而是為了用它們來作為修行觀禪的基礎。
如果你已能用外在骨骼的白色修行白遍,達到第四禪,你也能用外在的頭髮修行褐遍(或青遍;黑遍);用外在的脂肪或尿修行黃遍;用外在的血液修行紅遍。你也能用自己身體內在的部份修行各種色遍。
修行成功之後,你也能用花朵或其他外物的顏色,修行不同的色遍:所有青色、棕色或深色的花都在呼喚你、邀請你修行青遍;所有黃色的花都在呼喚你、邀請你修行黃遍;所有紅色的花都在呼喚你、邀請你修行紅遍;所有白色的花都在呼喚你、邀請你修行白遍。因此,純熟的禪修者能夠以他所見的任何外物作為對象,修行遍禪與觀禪──不論是有生命或無生命的,內在或外在的。
根據巴利聖典,佛陀教導十遍禪,它們是上述的四種色遍加上另外六種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空遍、光明遍。
現在,我要解說如何修行其餘的六種遍。
要修行地遍之前,必須先找一處平坦的土地,有著如黎明時天空那樣的褐紅色,沒有夾雜樹枝、石頭或樹葉。接著用樹枝或其他工具在地上畫一個直徑一呎的圓形。然後專注於那塊圓形的土地,注意它為:「地,地」。睜著眼睛專注那塊圓形的土地一會兒,然後閉上眼睛,試看能否見到同樣的圓形地相。如果那樣做無法見到地相,你應以安般念或白遍將定力再度提昇到第四禪。然後藉著禪定之光的幫助,注視圓形的土地。當閉眼時也能見到與睜眼所見同樣清晰的圓形地相時,你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去繼續修行此禪相(取相)。
不應專注於地相的顏色、或地界的硬、粗、重等特性,只應專注於地的概念。繼續專注於此取相,定力更強時,取相會變成非常純淨清澈的似相。
然後,你應將似相逐漸地擴大。一次擴大一些,直到它遍滿十方。然後專注於地遍的某一處,達到初禪乃至第四禪。
要修行水遍,你應使用一缽或一桶清淨明澈的水,或井裡清澈的水。不應專注於水界的流動、黏結之特性,只應專注水的概念為:「水,水」,直到修成取相。然後以修行地遍時同樣的方法修行此相。
要修行火遍,你應使用火堆或蠟燭的火焰,或你所記得曾見過的其他火焰。若有困難,你可以做一塊中間有圓洞的帳幕,圓洞的直徑大約一呎。將帳幕掛在燃燒木材或乾草的火堆之前,讓你透過圓洞只能見到火焰。
不應專注於煙或燃燒中的木材或乾草,也不應專注於火界的熱、冷之特性,只應專注於火的概念,並注意它為:「火,火」。然後以上述同樣的方法來修行取相。
可以透過觸覺或視覺來修行風遍。透過觸覺的方法是:你應注意由窗或門進來而吹拂在身體上的風,並且默念它為:「風,風」。透過視覺的方法是:你應注意被風吹拂的樹枝或樹葉之移動,並且默念它為:「風,風」。不應專注於風界的支持、推動之特性,只應專注於風的概念。也可以先以其他遍處修行禪定,達到第四禪,然後以禪定之光觀察外在枝葉的移動,並辨識風的相:取相看起來有如熱奶粥上冒出的蒸氣;似相則是靜止不動的。
光明遍的修行可以藉著注視光線從牆壁的隙縫照進來,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陽光穿過樹葉的間隙,投射在地上的光明相;或向上仰望樹枝間隙所露出天空的光亮。如果那樣做有困難,你可以找一個陶罐,在陶罐內點燃蠟燭或燈。將此陶罐加以擺置,使罐口射出的光線照在牆上。然後專注牆上的圓形光明相為:「光,光」。
藉著注視門口、窗戶或鑰匙孔中的空間可以修行虛空遍(或稱為限定虛空遍)。如果有困難,你可以製做一塊木板,木板中間有一個直徑八吋到一呎的圓洞。握持木板朝向天空,讓你透過圓洞只能看見天空,看不見樹木或其地物體。然後專注於圓洞內的空間,默念它為:「空,空」。
修行十遍中的每一遍都能達到第四禪之後,你可以進一步修行稱為四無色處的四種無色禪(arupa-jhana或稱無色定)。四無色處是:
一、空無邊處;
二、識無邊處;
三、無所有處;
四、非想非非想處。
你能以九種遍當中的任何一種為基礎,來修行四無色禪,唯獨不能用虛空遍。
修行四無色禪之前,你必須先思惟色法(物質)的過患:人的身體是父母親的精卵和合所產生的,稱為所生身(karajakaya)。因為有所生身,所以你會遭受刀、矛、子彈等武器的攻擊;會遭受錘擊、歐打與折磨;所生身也會罹患各種疾病,如:眼疾、耳疾、心臟病等。因此,首先你必須以智慧來了解:因為有色法構成的所生身,所以你會遭受種種痛苦;如果能脫離色法,你就能免除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痛苦。
雖然依靠遍處所達到的第四禪已經超越粗身色(粗的身體物質),你仍然必須超越遍處色,因為它與粗身色極為相似。如此思惟而對遍處色厭離之後,你應修行九種遍當中的一種,如地遍,直到第四禪。出定之後,你應思惟它的缺點:它依靠你已厭離的遍處色而生起、它有第三禪的樂為近敵、它比四無色禪更粗劣。
由於第四禪中的名法與四無色禪中的名法相同,因此不需像修行四種色界禪時那樣思惟禪支的缺點。
見到色界第四禪的缺點並對它厭離之後,你應思惟無色禪比色禪更加寧靜的優點。
接著應擴大你的(地遍)禪相,使它遍滿十方,沒有邊際,或擴大到你所喜歡的程度。然後,藉著專注於遍處色[2]所佔有的空間來將遍處色除去,默念:「空,空」或「無邊空,無邊空」。於是,留下來的只是遍處色原先佔有的無邊虛空。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應辨識在地遍禪相某一部份裡的空間,並將它逐步地擴大到無邊宇宙。結果,整個地遍禪相會被無邊虛空所取代。
必須以投入的心態(尋心所)來繼續專注於無邊虛空相,默念:「空,空」。藉著如此一再地專注,你會發現五蓋被降伏,並且以無邊虛空相為對象,你達到了近行定。繼續專注於無邊虛空相,直到證得禪那,然後修行五自在。這是第一種無色禪,即空無邊處禪。
第二種無色禪是識無邊處禪,它的對象是以無邊空相為對象的空無邊處禪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
若想修行識無邊處禪,你應思惟空無邊處禪的缺點:空無邊處禪有色界第四禪為它的近敵,並且空無邊處禪不如識無邊處禪寧靜。
見到空無邊處禪的缺點,並且厭離於它之後,你應思惟識無邊處禪寧靜的本質。然後,你應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也就是以無邊虛空相為對象的心,並默念它為:「無邊識,無邊識」或「識,識」。
應當以投入的心態來繼續專注該相為:「識,識」。藉著如此一再地專注,你將發現五蓋被降伏,並且你達到了近行定。持續不斷地專注該相,直到證得禪那,然後修行五自在。這是第二種無色禪,即識無邊處禪。
第三種無色禪是無所有處禪,它以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對象。空無邊處禪心乃是前面識無邊處禪所緣取的對象。
如果想修行無所有處禪,你應思惟識無邊處禪的缺點:識無邊處禪有空無邊處禪為它的近敵,並且識無邊處禪不如無所有處禪寧靜。
見到識無邊處禪的缺點,並且厭離於它之後,你應思惟無所有處禪寧靜的本質。然後,你應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心:空無邊處禪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與識無邊處禪心(vibbanabcayatana-jhana-citta)。然而,在一個心識剎那[3]中不能有兩個心同時出現,當空無邊處禪心存在時,識無邊處禪心即不存在,反之亦然。專注於剛才入識無邊處禪時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默念它為「無所有,無所有」或「不存在,不存在」。
應當以投入的心態來繼續專注該相為:「無所有,無所有」。藉著如此一再地專注,你將發現五蓋被降伏,並且你達到了近行定。持續不斷地專注該相,直到證得禪那,然後修行五自在。這是第三種無色禪,即無所有處禪。
第四種無色禪是非想非非想處禪,它以無所有處禪心作為對象。它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因為此禪定當中的想極端微細。
如果要修行非想非非想處禪,你應思惟無所有處禪的缺點:無所有處禪有識無邊處禪為它的近敵,並且無所有處禪不如非想非非想處禪寧靜;再者,想是病、想是瘡、想是刺,而非想非非想處禪是寧靜的。
見到無所有處禪的缺點,並且厭離於它之後,你應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禪寧靜的本質。然後,你應一再地專注無所有處禪心為「此心寧靜,此心至上」。
你應以投入的心態繼續專注無所有處禪心的相為寧靜。藉著如此一再地專注,你將發現五蓋被降伏,並且你達到了近行定。持續不斷地專注該相,直到證得禪那,然後修行五自在。這是第四種無色禪,即非想非非想處禪。
今天,我已經解說如何修行十遍,以及由四種色界禪與四種無色界禪所組成的八定。在下一次講座中,我將接著解說如何修行四梵住[4](brahmavihara):慈、悲、喜、捨。
[1] 禪修者應實在地透視到自己身體內的各個部份,而非透過想像。若所見的身分呈顯在面前,猶如觀看相片一般,則只是出自想像而已,不是真正透視到三十二身分。透視不到三十二身分的原因通常是定力不夠深。禪修者應當有耐心地再培育夠深的定力,不可貪快,囫圇吞棗,錯失大利。
[2] 遍處色-內心見到的遍相。它是定心所生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色法。但是由於它依靠外在的色法而生起,猶如色法之子,所以也稱它為色。這只是一種隱喻而已。
[3] 心識剎那-心生起到消滅的時間。心識剎那極端迅速;在一閃電或一眨眼的時間裡有十億個心識剎那生滅過去。一個心識剎那中有三時,即心的生時、住時、滅時。(Com M Abh Ⅳ.6 p.156)
[4] 四梵住brahmavihara-這四種禪那是梵天神內心的安住處,所以稱為四梵住。它們又稱為四無量心,因為這四種心都必須以無邊宇宙的所有眾生作為對象。(Com M Abh Ⅸ.9 p.336)此中包含三種關愛他人的修行法,即:慈(願他人安樂)、悲(願他人離苦)、喜(對他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到歡喜),及一種中性平等的修行法:捨(不憂不喜,中立而不執著)。(P-E Dict p.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