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2-1:初學者如何平衡定根與慧根?如何以安般念(anapanasati)修行智慧?
答2-1:在上次的講座中,我們已經談過使五根平衡的方法了,但我可以再次簡要地解釋。對初學者而言,平衡定根與慧根並不重要,因為他們還只是初學者,五根尚不強。在最初修行的時候,通常內心有許多妄想干擾,所以五根尚未茁壯有力。唯有當五根堅強有力之時,才需要去平衡它們。不過,如果初學者在開始的階段就能平衡五根,那當然也是好的。
舉例而言,你現在修行的法門是安般念,安般念意指保持正念觀察呼吸時的氣息:對安般念能引生禪那有信心是信(saddha);為了清楚知道氣息所做的努力是精進(viriya);憶念氣息是念(sati);一心專注於氣息是定(samadhi);了知氣息是慧(pabba)。
初學者必須嘗試保持強而有力的五根:他們對安般念必須有夠強的信心;必須付出夠強的努力,以便清楚地知道氣息;必須對氣息保持夠強的憶念;必須對氣息保持夠強的專注;必須清楚地了知氣息。然後還必須平衡五根。如果五根之中有一根過強,其他根就無法適當地發揮功能。
例如:若信根過強,它會產生激動。此時,精進根就無法執行維持相應名法於氣息的功能;念根無法執行建立憶念於氣息的功能;定根無法執行深度專注於氣息的功能;慧根也無法清楚地了知氣息。當精進根過強時,它導致心不安,因此其他根會變弱,而無法適當地執行它們的功能。當念根薄弱時,什麼事也不能做,你將無法專注於氣息,不能努力辨識氣息,同時也沒有信心。
現今你正在修行止禪。修行止禪時,強而有力的定是好的;但是太過度的定會產生怠惰。怠惰一生起,信、精進、念、慧諸根就變得很薄弱,以致無法適當地執行它們的功能。
在初學的階段,智慧還很低劣,只是了知自然呼吸的氣息而已。因此,對於修行止禪的初學者而言,清楚地知道氣息就已經足夠。當取相或似相出現時,知道它們的也是智慧。除了這種智慧之外,運用太多其他知識於修行上是不好的,因為你將會老是在討論與批評。如果禪修者對安般念作太多的討論與批評,他的慧根就太超過了,會使其他諸根變弱,以致無法適當地執行它們的功能。
所以,初學者能夠保持五根平衡也是好的。如何使五根平衡呢?我們必須以強而有力的正念與精進清楚地了知氣息,且要充滿信心地專注於氣息。
問2-2:在達到第四禪之後,為什麼不直接覺觀五蘊,透視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以便證悟涅槃?在證悟涅槃之前,我們為什麼需要修行三十二身分、白骨觀、白遍、四界分別觀、名業處[1]、色業處[2]、緣起與觀禪呢?
答2-2:五蘊是什麼?五蘊與名色之間有何差別?你知道答案嗎?
在回答第二個問題之前,我要先解釋名色與五蘊。根據佛陀所教導的《阿毗達摩Abhidhamma》,有四種究竟法(paramattha),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upa)、涅槃(Nibbana)。
要證悟第四種究竟法(涅槃),我們必須透視心、心所與色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心有八十九種;心所有五十二種;色有二十八種。八十九種心稱為識蘊(vibbana-khandha)。五十二種心所當中,感受是受蘊;形成內心印象是想蘊;其餘五十種心所是行蘊。
有時,心與心所合起來稱為名(nama)。若將它們分成四組,則是: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這四組是名蘊(nama-khandha);二十八種色即是色蘊(rupa-khandha)。所以心、心所與色合起來稱為名色(namarupa),有時也稱為五蘊。它們的形成因緣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修行色業處、名業處就是在觀照五蘊;修行緣起就是在觀照過去、現在、未來五蘊的因果關係;修行觀禪就是在觀照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佛陀對三種人教導修行觀禪的五蘊法門:智慧利的人、對名法之觀智不分明的人、想要以簡略法修行觀禪的人。
現在我要回答第二個問題。根據上座部[3]佛法,有兩類修行法門(kammatthana業處),即:應用業處(parihariya-kammatthana)與一切處業處(sabbatthaka-kammatthana)。應用業處指的是:個別禪修者修行以作為觀禪的禪定基礎之業處;他必須經常修行此業處。一切處業處指的是:所有禪修者都必須修行的業處,又稱為四護衛禪[4],即:慈心觀、佛隨念、死隨念[5]與不淨觀,它們能保護禪修者,免離內外的危難。所以禪修者可以用安般念作為他的應用業處,但他也必須修行四護衛禪。這是正統的方式。
要修行慈心觀達到禪那的境界,最好禪修者事先已能修行白遍達到第四禪。舉《慈愛經Metta Sutta》為例:經中講到五百位比丘,都是精通十遍與八定(samapatti),並且修行觀禪已達到生滅隨觀智[6](udayabbaya-bana)的境界。當他們停宿處的樹神受到打擾,而變形出來驚嚇他們時,比丘們回來見佛陀。於是佛陀教導他們《慈愛經》,以作為修行的法門,同時也是守護的誦文(paritta)。
《慈愛經》中列出十一種修行慈心觀的方法,乃是針對已經成就慈心禪(metta-jhana),並且已破除不同類人之間差異界限的禪修者而說的。修行這些方法時,心中憶念:「Sukhino va khemino hontu, sabbe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穩……」,而且必須修行達到第三禪。這對那五百位比丘來說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已經精通十遍。
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中佛陀開示說,在四種色遍當中,白遍是最好的;它使禪修者的心清澈明亮。平靜的心是高超而有力的,如果禪修者以一顆清明、無煩惱的心來修行慈心觀,通常在一次靜坐當中就能成就慈心禪。因此,如果禪修者先進入白遍第四禪,出定之後才修行慈心觀,他很容易就能成就慈心禪。
若要證得白遍第四禪,禪修者必須先修行內外的白骨觀,因為這使到白遍容易修成。所以,在完成安般念第四禪之後,我們通常教導禪修者三十二身分、白骨觀與白遍。在我們的經驗裡,大多數禪修者說白遍第四禪比安般念第四禪更超勝,因為它能引生更清澈、更明亮、更平靜的心,如此對修行其他業處很有幫助。因此,在教慈心觀之前,我們通常先教白遍。
在此,我要指出初學者常發生的一個問題。你可能曾經修行慈心觀,你是否成功地達到慈心禪呢?在實際修行時,如果禪修者想散播慈愛給相同性別的某個人,他必須先以那個人微笑的面容作為對象,然後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當初學者如此散播慈愛之時,那張微笑的面容很快就會消失。他無法繼續他的慈心觀,因為沒有對象,而他將無法達到慈心禪。
若先有白遍第四禪的基礎,情況就不同了。出定之後,當他散播慈愛時,那人的笑容不會消失,這是因為有先前定力幫助的緣故。他能深度地專注於那笑容,能在一次靜坐中就提昇到慈心觀第三禪。如果能有系統地修行到破除不同類人之間的差異界限,他就能修行巴利聖典《無礙解道Patisambhidamagga》中所提到的五百二十八種散播慈愛的方法,以及《慈愛經》中所提到的十一種方法。因為這個緣故,在教導慈心觀之前我們通常先教白遍。
你也許修行過佛隨念。你是否成功地達到近行定呢?當那些已經成就慈心禪的人修行佛隨念時,他們能在一次靜坐當中就達到近行定。這是因為先前定力幫助的緣故。然後轉修不淨觀也是很容易的。如果禪修者修行不淨觀達到初禪,然後修行死隨念,他能在一次靜坐中就成功。
這就是我們在四護衛禪之前先教白遍的理由。然而,如果禪修者不想修行四護衛禪,也可以直接轉修觀禪,毫無問題。
問2-3:為什麼在透視名色法之後必須修行緣起第一法與第五法?何謂第一法與第五法?
答2-3:根據上座部佛法,清淨有七個階段。在這裡我要解釋前五個階段,它們是:
一、 戒清淨。
二、 心清淨,即:八定與近行定。
三、 見清淨,即:分析名色的智慧(名色分別智)。
四、 度疑清淨,即:辨識因果的智慧(緣攝受智), 也就是透視緣起(十二因緣)的智慧。
五、 道非道智見清淨,即:思惟智[7]與生滅隨觀智; 這是觀禪的開端。
因此,在修行觀禪之前有四種清淨。為什麼呢?觀禪乃是對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領悟。如果還未了解名色及它們的因緣,我們如何能領悟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呢?如何能修行觀禪呢?唯有徹底地透視名色及其因緣之後,我們才能修行觀禪。
名色及其因緣稱為行法或有為法(savkhara):它們生起之後立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它們遭受不斷生滅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的。它們沒有自體(atta)、沒有穩定不壞的實質,因此它們是無我的。
如此領悟無常、苦、無我才是真正的觀禪。所以在修行觀禪之前,我們教導禪修者透視名法、色法與緣起法。註釋中解釋說:「aniccanti pabcakkhandha」意思是:無常是五蘊。五蘊就是名色及其因緣。所以真正的觀禪依靠對五蘊與因果的了知。
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教導四種透視緣起的方法,在《無礙解道》中還有另一種方法,因此總共有五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順著透視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它在上座部佛教很流行,然而對於未曾學習《阿毗達摩》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即使對已經徹底研究《阿毗達摩》的人,實際修行時也可能會面對許多困難。
對於初學者而言,舍利弗尊者所教導而記載於《無礙解道》的第五法比較容易修行。它乃是透視五種過去因產生五種現在果,五種現在因產生五種未來果。這是第五法的要點。如果想以親身體驗來了解它,你必須修行達到這個階段。
有系統地修行第五法之後,修行第一法將不會有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們先教緣起的第五法,然後才教第一法。對於有足夠時間而且想多修行的人,我們教導所有五種方法。佛陀是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法教導緣起,修行其中任何一種方法都足以證悟涅槃。但是由於第一法在上座部佛教很盛行,所以我們教導第一法與第五法兩者。
有一天,阿難尊者用所有四種方法修行緣起之後。到了傍晚,他前來拜見佛陀,並說:「世尊,雖然緣起法很深奧,但它對我而言是很容易的。」佛陀回答說:「Etassa 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k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m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意即:若沒有透過隨覺智(anubodha-bana)與通達智(pativedha-bana)來了知緣起,則無法從生死輪迴與四惡道[8](apaya)中解脫。隨覺智指的是: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通達智指的是:所有的觀智[9](vipassana-bana毗婆舍那智)。所以,如果沒有以隨覺智與通達智來了知緣起,禪修者就無法證悟涅槃。引述了這段經文之後,註釋上說:若不了解緣起,則沒有人能解脫生死輪迴,即使在夢中也不例外。
[1] 名業處-辨識究竟名法(精神成份;心與心所)的觀禪法門。
[2] 色業處-辨識究竟色法(物質成份)的觀禪法門。
[3] 上座部Theravada-佛陀原本的教法。(P-E Dict p.310)一般稱為南傳佛教。佛陀般涅槃後二百餘年正式傳到斯里蘭卡。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嚴謹保守原始佛教的傳統。
[4] 四護衛禪-四種保護禪修者的修行法門。
[5] 死隨念marananussati-思惟死亡必然會來臨、死亡之期完全不確定、死亡時一切都必須捨棄的修行法門。(清淨道論•第八品)
[6]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第四種觀智;透視行法(有為法)生滅的智慧。(Com M Abh Ⅸ.32 p.351)
[7] 思惟智sammasana-bana-第三種觀智;以分組的方式透視行法三相(無常、苦、無我)的智慧。(Com M Abh Ⅸ.32 p.351)
[8] 四惡道apaya-痛苦多過快樂的四種生存界。造惡之人因為惡業而投生之處。(一)、地獄道: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其中的眾生從生到死一直受苦,沒有一剎那間斷。(二)、畜生道:不像地獄那麼苦,但痛苦仍然遠超過快樂,因為它們很難有行善的機會。(三)、餓鬼道:遭受極度飢渴之苦與其他痛苦而無法解除的眾生。(四)、阿修羅道:形體巨大醜陋,遭受折磨類似餓鬼的眾生。(Com M Abh Ⅴ.4 p.189)
[9] 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只是觀禪的基礎。真正的觀智是從思惟智開始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