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第八講

 

佛陀對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紀念日開示[1]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度過他最後一次雨安居時他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雨安居前一天那個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忍的背痛。

        在過去的某一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角者,那時他將對手摔在地上,而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個月,這個惡業(akusala-kamma不善業)的果報現起了。此業的力量非常強猛,它的果報將一直持續到死亡才停止。這種痛苦稱為「至死方終之苦」(maranantika-vedana唯有在死亡來臨時它才會停止。

佛陀以他的決心(adhitthana決意)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心。首先,佛陀修行色七法(rupa-sattaka-vipassana)及非色七法(arupa-sattaka-vipassana)的觀禪進入阿羅漢果定(arahatta-phala-samapatti)。阿羅漢果定指:以涅槃為對象的阿羅漢果心長時間地持續生起。由於觀禪的修行強而有力,佛陀的阿羅漢果定也強而有力。從該定出來之後,佛陀立定決心:「從今日乃至般涅槃日,願此病不再生起。」因為此業的力量強,所以佛陀每天都必須發如此的決心。

這種果定稱為壽行果定(ayusavkhara-phala-samapatti)、護壽果定(ayupalaka-phala-samapatti)、或命行果定(jivitasavkhara-phala-samapatti)。壽行果定指維持壽命的果定;護壽果定指保護壽命的果定;命行果定指維持命根的果定。佛陀每天都如此修行。

雨安居後,佛陀四處遊方,最後到達毗舍離(Vesali)。於毘舍佉月(vesakha)月圓日之前三個月,也就是陽曆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塔(capala-cetiya),佛陀決定捨棄生存的意願(ayusavkhara-ossajjana捨壽行)。這是什麼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毘舍佉月的月圓日,我將修行此果定;之後我將不再修行此果定。」這個決定稱為「捨棄生存的意願」。

那天,當眾比丘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講堂時,佛陀向比丘僧團宣佈他捨棄生存的意願。佛陀對會中的諸比丘說:Tasmatiha bhikkhave ye te maya dhamma abhibba desita, te vo sadhukam uggahetva asevitabba bhavetabba bahulikatabba.──「諸比丘,我已告訴你們我親身證悟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之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開發它們、勤習它們。

佛陀只教導他親身體驗的法。在此,佛陀說明他對教法以及僧團的期許:僧眾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Dhamma)。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一個期許。

但是單靠背誦是不夠的。佛陀指示僧眾應實踐教法。在巴利文這叫asevitabba,翻譯為實踐,意:我們應一再地實踐以了解教法。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二個期許。

佛陀指示僧眾要開發(bhavetabba)真理。當我們實踐教法時,成長與進步是必要。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實踐教法時,唯有善法(kusala-dhamma)出現在我們的心路過程中;它們是:戒善法(sila-kusala-dhamma)、定善法(samadhi-kusala-dhamma)及慧善法(pabba-kusala-dhamma)。這些善法必須持續不斷地生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如果佛陀的弟子(savaka)證悟阿羅漢果,他的修行(bhavana)就算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必須實踐、開發、修行,直到阿羅漢的階段。要達到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必須一再地修行。所以佛陀開示bahuli-katabba(勤習),教導我們應該經常修行。這是佛陀的第三個期許。

        為什麼這些期許會出現在佛陀的心路過程中呢?‘Yathayidam brahmacariyam addhaniyam assa ciratthitikam.’──「這是為了使純淨的教法能夠確立與久住。」換句話說,這是為了維護純淨的教法,使它源遠流長。每位佛教徒都應盡力維護此正法,不使它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努力,然而我們應如何做呢?再重複如下:

        一、我們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我們應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體驗來了解佛法。    三、我們應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這些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如果是佛教徒,就必須遵循這三項教誨修行。不遵循這三項教誨的人,只是掛名的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們應立定決心:

一、 我們將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 我們將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了解佛法。

三、 我們將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若我們如此實行,才可說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做呢?Tadassa bahujanahitaya bahujanasukhaya lokanukampaya atthaya hitaya sukhaya devamanussanam.──「這是為了大眾的安寧與和樂,基於對世界眾生的慈悲,為了天神與人類的幸福與快樂。」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我們將能使佛法傳遞於後世,將能教導天神及人類以下的教誨:

一、 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 實踐佛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了解佛法。

三、 持續修行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果我們如此做,諸天及人將能得到這世間的種種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涅槃。如果不將佛法牢記於心,也不修行佛法,那麼我們本身對這些法尚且不了解,又如何能教導天神與人類學習佛法與修行佛法呢?因此,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saddha),我們佛教徒就應該嘗試將佛法牢記在心,在修行中實踐它們,開發它們直到證得阿羅漢果。

你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嗎?

在《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的註釋裡有一句話:Pasanno ca pasannakaram katum sakkhissati.’──「真正的三寶信徒能透過修行來表現他們的虔誠。」對於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或她是真正的信徒。如果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你應徹底地學習這些教法,修行它們,毫不間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般涅槃前的重要遺教;如果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遺教修行。如果我們對自已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地,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世尊佛陀的教誨。那麼,這些教法是什麼呢?它們是:

一、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二、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三、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四、 五根(pabcindriyani

五、 五力pabca balani

六、 七覺支(satta bojjhavga

七、 八聖道分(ariyo atthav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菩提分法),在此我將簡要地加以說明。在巴利三藏中,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教導三十七道品。總結巴利三藏所說的教法,不外三十七道品。若加以歸納,則只有八聖道分。更精要地說,則只有戒、定、慧三學。

首先,我們必須學習戒學,以便依戒奉行;若不了解戒學就無法淨化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學習止禪以控制心,使之專一;若不了解止禪的修行方法,那要如何培育禪定呢?若不修行禪定,我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心呢?然後,我們必須學習慧學;若不懂得慧學,我們又如何能開發智慧呢?

因此,為了淨化我們的行為,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其次我們必須實踐及開發這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

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經Maha Parinibbana Sutta》中多次如此策勵弟子:Iti silam, iti samadhi iti pabba, silaparibhavito samadhi mahapphalo hoti mahanisamso, samadhiparibhavita pabb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pabbaparibhavitam cittam sammadeva asavehi vimuccati, seyyathidam kamasava bhavasava ditthasava avijjasava.’──「這是戒行,這是禪定,這是智慧。當禪定以戒行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當智慧以禪定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獲是超勝的。智慧完全開發的心是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與無明漏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自己的心,它就會具備卓越的定力,而能透視究竟的色法。色法以色聚的形態生起,而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透視究竟的名法、透視名色法的因緣、透視名色法及其因緣生滅的本質。這種透視力稱為智慧,是因為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得以開展。專一的心與智慧乃是意志力,能導致證悟涅槃,破除所有執著、煩惱與痛苦,以及從慾望之染與生死輪迴中徹底解脫出來。

由此可知,禪定必須以戒行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遵守五戒是必要的。五戒是:

一、 不殺生;

二、 不偷盜;

三、 不邪淫;

四、 不妄語;

五、 不使用酒等麻醉物品。

       

這五戒是所有在家佛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如果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在家佛教徒(upasaka優婆塞、優婆夷[2])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3]也因而失效[4]。佛教徒也應戒除邪命(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不應使用以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挑撥、粗語、綺語等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財物。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不道德的生意: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物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因此,戒行對所有佛教徒都非常重要,不只是為了證悟涅槃,也為了(未證悟涅槃之前)死後能投生善道。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不容易投生善道,因為在臨終時刻,所做過的惡行通常會出現,縈迴在他的腦海。他將以這些惡行當中之一種作為心的對象,死後通常投生於四惡道中的一道受苦。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安寧也是重要的。若沒有清淨的戒行,一個人無法得到快樂與安寧。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仇敵所圍繞;一個有許多仇敵的人無法得到任何快樂。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

        ‘Yo ca vassasatam jive, dussilo asamahito;

        Ekaham jivitam seyyo, silavantassa jhayino.’──    一個無戒無定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年,他的生命仍        然不值得稱讚,還不如只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

       

        為什麼呢?因為透過禪定而完全開發的心能產生透視涅槃(生死輪迴的終點)的卓越智慧,並且能息滅所有煩惱與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以戒為基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必須修行四念處:

一、 身念處(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

二、 受念處(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三、 心念處(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

四、 法念處(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

 

        什麼是「身」(kaya)呢?修行觀禪(vipassana)時有兩種身:色身(rupa-kaya)及名身(nama-kaya)。色身由二十八種色組成,名身由心與心所組成。換句話說,這些是五蘊(khandha):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

        至於止禪法門(samatha)的對象(例如: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四界分別觀等)也稱為身。為什麼呢?因為它們也是色的組合。例如:呼吸即是一群由心產生的色聚。如果分析這些色聚,我們將發現每一色聚裡包含九種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與聲音。同樣地,骨骼也是色聚的組合。如果是一具有生命的骨骼,它共有五種色聚。當我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時,它們包含了四十四種色。

在身念處方面,佛陀教導兩種修行方法:止禪(samatha)與觀禪(vipassana)。佛陀在身念處中提到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等,所以我們修行安般念時即是在修行身念處。止禪法門皆屬於身念處。當禪修者修行止禪成功之後,他轉而修行觀禪,辨識二十八種色,那也是在修行身念處。在修行名業處(nama-kammatthana)的階段,當他辨識受時,那是受念處。當他辨識心時,那是心念處。當他辨識觸時,那是法念處。但是,只辨識受、心與觸並不足以達到觀智,還必須辨識與它們相應的其餘名法。辨識名與色之後,也必須辨識它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這是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證得緣攝受智之後,正式達到觀禪的階段時,我們即可強調色、或受、或心、或觸。所謂「強調」並非指我們只辨識一種法而已。我們可以著重於辨識色,但也必須同時辨識名。然後,當我們辨識名時,也正是在辨識受、心及法。

我們也可以強調受。然而,單單辨識受是不夠的,我們也應當辨識與它相應的名法、依處(根)及對象(所緣);依處及對象是色法。心念處與法念處的修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此,觀禪即是觀照這些色名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些法一生起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它們受著不斷生滅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在這些法當中並沒有一個穩定、永久、不朽的靈魂,因此它們是無我。對這些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辨識即稱為觀禪覺照的法門。因此,當你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可以說你在修行四念處。

修行四念處時,你應具備充分的四正勤(四種正確的精進)。四正勤是:

一、 努力防止尚未生起的惡法生起;

二、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法;

三、 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止善法、觀善法、道善法等);

四、 努力開展已生起的善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何修行呢?你必須修行四念處。當你修行時,必須具備充分的四種精進:「即使肉與血乾枯,只剩下皮、骨與腱,我也不放棄修行。[5]

如此精進修行時,你必須具備四神足(四如意足;成功的四項要素)。四神足是:

一、 欲(chand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意願。

二、 勤(viriy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精進。

三、 心(citt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心念。

四、 觀(vimams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觀智。

 

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沒有不能達成的事。

以戒行為基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也應具備五根。五根是:

一、 信(saddha):我們必須對佛陀及其教法有夠強的信心。

二、 精進(viriya):我們必須有夠強的努力。

三、 念(sati):我們對所修的對象必須保持夠強的覺察明記。

四、 定(samadhi):我們對止禪與觀禪的對象必須有夠強的專注。若修行止禪,我們必須只專注於安般念禪相、遍禪相等。若修行觀禪,我們必須只專注於名、色及其因緣等。

五、 慧(pabba):我們對止禪與觀禪的對象必須有夠強的了知。

 

這五根能控制禪修者的心,使它不偏離導向涅槃的八聖道分。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根,我們將無法控制我們的心,無法達成目標。這五根有力量能控制我們的心,使心不離開修行的對象,此力量也稱為意志力(bala)。當我們強調此意志力時,五根也稱為五力。

跟四念處一樣,七覺支(七菩提分)也非常重要。七覺支是:

一、 念(sati);

二、 擇法(dhammavicaya):即觀智;

三、 精進(viriya);

四、 喜(piti);

五、 輕安(passaddhi);

六、 定(samadhi);

七、 捨(upekkha)。

       

        此外,還有八聖道分。即:

一、 正見(samma-ditthi

二、 正思惟(samma-savkappa

三、 正語(samma-vaca

四、 正業(samma-kammanta

五、 正命(samma-ajiva

六、 正精進(samma-vayama

七、 正念(samma-sati

八、 正定(samma-samadhi

換句話說,這也就是戒(sila)、定(samadhi)、慧(pabba)三學。我們必須有系統地修行此三學。

這些法合起來是三十七道品或譯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dhamma)。

佛陀期望弟子們能牢記這三十七道品,並且修行它們,直到證悟阿羅漢果。若能如此修行,我們也將能把這些法傳授給後代。這樣的話,我們以及後代的眾生都能得到這世間的種種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涅槃。

佛陀進一步說:Handa dani bhikkhave amantayami vo, vayadhamma savkhara appamadena sampadetha.’──「諸比丘,諸行savkhara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鬥。

我們不應忘記無常的本質。由於忘記無常的本質,因此我們對自已、兒子、女兒、家庭等還存著熱切的期望。如果能了解無常的本質,那麼終此一生,我們都會努力脫離無常。我們不應忘記佛陀的規勸:「諸比丘,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鬥。

佛陀又說:Na ciram Tathagatassa parinibbanam bhavissati.  Ito tinnam masanam accayena Tathagato parinibbayissati.’──「如來般涅槃的日子已近了。再過三個月,如來即將進入般涅槃。」這說明佛陀將完全地離開世間。這些話聽來實在令人傷心。

然後佛陀又說:Paripakko vayo mayham, parittam mama jivitam.’──「我的年壽已盡,所剩壽命短暫。」佛陀也向阿難尊者敘述他年老的狀況:「阿難,我已朽弱、衰老、高齡、年邁。我今年已八十歲,生命已用盡。阿難,正如一輛老舊的馬車,必須費很大的艱難,才能維持它組合不散;如來的身體亦然,唯有靠忍耐支撐才能勉強維持。阿難,只有當如來不理會外在的對象,息滅某些感受,進入及住於無相的定境時,他的身體才會舒適。

佛陀接著說:Pahaya vo gamissami, katam me saranamattano.’──「別離了,我將離開你們,只依靠我自已。」這說明佛陀將入般涅槃,離大家而去。他已將自己的依靠提昇到阿羅漢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因此,阿難,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你的島嶼,以佛法為你的依靠,不尋求其他的依靠。阿難,比丘應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他的島嶼,以佛法為他的依靠,不尋求其他的依靠呢?

答案如下: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savkappa sacittamanurakkhatha.’──「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及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自己的心。」因此,我們應保持正念與精進。但是,對什麼保持正念呢?我們應對四念處或名色保持正念。換句話說,對諸行保持正念。susila hotha bhikkhavo意思是「諸比丘,你們應淨化自己的戒行,應學習成為具足清淨戒德的比丘。」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修行戒的訓練,即:正語、正業、正命。

佛陀說:susamahitasavkappasusamahita’說明我們應修行禪定的訓練,即:正精進、正念、正定。savkappa指智慧的訓練,即:正思惟及正見。

接著,appamatta的意思是以觀智透視諸行無常、苦、無我的本質。satimanto’則說明當我們修行戒學、定學及慧學時必須有足夠的正念。

最後,佛陀說:Yo imasmim dhamma-vinaye appamatto vihessati, pahaya jati-samsaram dukkhassantam karissati.’──「勇猛精進追求法與律的人將能超越生死輪迴,滅除一切痛苦。」因此,如果希望解脫生死輪迴,我們必須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行,那即是修行八聖道分。讓我們在死亡來臨之前精進地奮鬥吧。

        願一切眾生安樂。

 

回目錄

 



[1] 依上座部佛教,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日子都同樣在毘舍佉月(vesakhamasa)的月圓日。有人將此日翻譯為衛塞節(vesakha day)。毘舍佉月相當於陽曆的四月或五月。P-E Dict p.650

[2] 優婆塞、優婆夷-信仰佛法的在家男居士、女居士。

[3] 皈依三寶-皈依:依靠。三寶:佛、法、僧。皈依三寶:以佛、法、僧作為依靠;這是正式成為佛教徒的表示。

[4] 若在家居士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他或她必須重新求受五戒,然後謹慎地遵守。若再違犯,則必須再重新求受。

[5] 這是佛陀成道之前,坐在菩提樹下修行時所發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