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長老菩提比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長老菩提比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2006 年 3 月 16日 長老菩提比丘於新竹市法源寺演講



如作田溝,近于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


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慧者樂出,為佛弟子。



離苦得樂佛陀之道,菩提長老主講3/12,2006

在長老開始演講之前,我先對長老作一個簡單的介紹。長老是紐約州的美國人,他的高中及大學都是在紐約完成的,他到了美國加州的洛杉磯附近的一所學校讀他的哲學博士學位,在哲學博士完成的前一年,他跟他的同學,一位來自越南的出家比丘他聽了佛法覺得非常法喜。所以他就在這位同學,越南的出家比丘座下出家為沙彌。那在得到博士學位以後,因緣際會長老就到了錫蘭,在錫蘭跟一位世界佛教界相當有名的一位德國出家的長老比丘,跟他在錫蘭住了20年,住在類似森林(像我們這個法源寺的森林禪修)這樣的環境裡頭住了20年。然後在3年半前,有一個機會遇到仁俊長老,仁俊長老見到菩提長老,就發了很多的功夫,勸他能夠不要再回到錫蘭去,而留在美國的紐澤西州,仁俊長老的道場同淨蘭若那邊當住持。仁俊長老在紐澤西州的同淨蘭若總共有180英畝那麼大,所以非常大的一個道場。在仁俊長老的邀請之下菩提長老在那邊留了三年半,現在是仁俊長老的同淨蘭若的住持,他也跟著仁俊長老學大乘佛法,也跟著仁俊長老這邊讀了印順導師的一些著作。我親近他這二個多禮拜,發現他個人可以讀俱舍論、讀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也可以讀雜阿含經。昨天還發現了我們的大藏經裡有一部鳩摩羅什翻譯的坐禪三昧經,有一個字大正藏是錯的然後要我去幫他找,我去找到高麗藏裡頭拿來對,發現菩提長老的話沒有錯,大正藏的那個字是錯的,這個在高麗藏裡頭明白的寫出那個字應該是什麼,所以他中文也有一點點認真在學習,他是非常好學,而且對於這個南傳佛法當然是專精,而且對於大乘佛法他也保持相當的興趣。那我們現在就請長老開始開示,長老今天的講題是離苦得樂佛陀之道。

大家好不好,好,我開始用巴利文敬禮佛長老想要用巴利文,依一般南傳佛教講經的儀式先用巴利文皈敬釋尊,所以大家會的話,就等長老唸完跟著唸,長老先唸然後大家再跟著唸,如果大家不知道怎麼唸,就靜靜的聽著長老唸這樣就好。

剛剛的皈敬是講說,南無薄伽梵應供正等正覺,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三藐三菩提。

我今天下午主要是先從法句經的一個偈頌開始,我會先用巴利文誦法句經的這二個偈頌,接著再用英文講這二句偈頌在法句經是什麼意思。法句經在中文,我們有在公元228年三國時候,有一位居士叫支謙,他翻譯的法句經,另外在了參法師跟淨海法師,也差不多在30年前從英文的那羅陀尊者的英譯裡頭也翻譯成中文我先唸一下支謙的法句經,它是在法句經的第十二品華品裡頭的最後的二頌26跟27,這二頌是這樣子:

如作田溝,近于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

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慧者樂出,為佛弟子

我們現在的中文翻譯是說,就好像在來往頻繁的大路旁邊,有一些垃圾或糞便堆在那裡,可是在其中有蓮花在這種骯髒的地方生長出來,這蓮花非常的香非常的潔淨,而且讓人家快樂非常的可意。在一般盲昧的凡夫當中,也像是路邊的垃圾一樣,可是佛陀的弟子學習了佛法以後,能夠用佛的智慧照亮整個世間。

這二個偈頌非常準確的給我們二個印象,一個印象是就像蓮花,生長在污穢的地方,它芬芳潔淨的成長,就好像我們是佛法的弟子,雖然在這五濁的世間,仍然會依照佛法,用他的智慧來照亮整個世間。這個偈頌裡頭,把整個主要要講的法義,用一個很多佛教經典裡頭都用到的蓮花這樣的意象來表達這個意思。當我們讀早期佛教經典的時候,這邊有記載,當世尊證到正等正覺的時候,祂本來相當猶豫是不是要在世間說法,祂在成正等正覺以後,發現自己所證悟的法甚深甚深非常難解,所以對世間繫著在五欲這樣的世間凡人,是相當難以了解祂的法,在這個時候梵天出現在佛的面前,梵天請佛基於對世間的慈悲悲憫,請佛一定要出來說法。基於悲憫,佛以天眼觀察世間,發現世間各個凡人的心,其實是有多種不一樣的傾向跟層次的。在以天眼佛眼觀察世間的時候,祂特別關注在世間人類的心,因為祂本身也是人類,所以對人特別的關照。他發現世間人的心,就好像是在蓮花池的各個蓮花成長各種成長過程。蓮花通常長在一個相當污穢的泥沼當中,它的根深深的埋在污泥裡面。佛陀觀察世人的根器,有的就像蓮花已經伸出池面了、有的才剛從水面探出頭來、有些蓮花是在池的正中央、有些蓮花是在水池的表面、有些蓮花它已經把花苞伸出水面之外,只要一些陽光照耀就可以開花。世尊見到人的各個根器,就跟這樣的蓮花將要開花一樣,有些人就好像仍然深藏在污泥裡面,他的心被煩惱跟染污所繫著,所以在他聽了佛法以後,也不太有可能有一些大的領悟,這些人的根器就好像能在水底下的蓮花,還有一段期間才能夠伸出池面來。有些人的根器就像蓮花已經伸出來了,他的智慧快要成熟了,而可以達到領悟和覺悟,有些人的根器就像蓮花花苞已經伸水面了,他有非常好的特質,而且他一定是在過去生當中有做了蠻多的修行,所以很容易就能夠接受佛法而能夠開悟。另外有一部份人的根器,就好像是花苞已經高舉在蓮花池面上,他們很容易就可開花,就好像是一些人,他們具有正見具有戒行,只要稍微再聆聽佛陀的教誨,他們就可以達到證悟。佛陀就是因為見到,世間各個人的根器就像蓮花池中各種情況的蓮花一樣,知道有些人只要經過適當的教導,就可以走上佛法的道路。

在這45年當中,世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蠻艱難的工作,因為他所要教導的人,有部分的人,其實是深深的染著在貪瞋痴之中。基於悲憫,世尊不顧這些困難,就開始說法,也就是轉法輪,這些法輪不停的運轉,一直到現在仍然可接受到世尊非常好的說法教導。在我們剛剛所引用法句經的二個偈裡頭,世尊把世間的凡人分成二個類別,世尊把一種人,就稱為我們在佛教經典裡頭所講的無聞凡夫,在經典裡頭通常會稱他為暝暗無聞凡夫,他們並不想去聽聞佛法,所謂的無知無聞凡夫,指的是說他們對於佛法沒有清晰的了解認識,也缺乏修行佛法的經驗,因為他們不能正確的了知法,所以他們很容易去執取一些邪見,因為他們缺乏對於法的修行,所以他們經常沒有辦法執行正行,而執行一些不道德的行為或者會犯不善業。在2千5百年前,我們在經典上可以看到,佛陀所遣責的那些執持邪見的外道,可是到今天我們發現,這樣的邪見不止不減少反而更多,這些邪見是相當的嚴重,而且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所以這些各種不同的邪見會造成很多煩惱,甚至造成災難。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這個邪見分成二類,一種是非常執持的某一些教條,認為執持真實餘皆虛妄,這樣的邪見,通常是這些其他宗教的追隨者,認為有一個全能的上帝去做主宰,這樣信徒通常只相信自己信仰的上帝才是唯一真正的上帝,別人的上帝都是錯誤的都是虛妄的,執持這種意見的人,通常對別人宗教對別人的生活方式沒有辦法容忍,他們沒有辦法容忍其他人,所以他們會極力的想把別人的宗教改成跟他信同樣的宗教,有時候他們甚至想用武力,把別人的宗教摧毀終結毀滅。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這樣的事情,在世界其他的地方發生,這樣的哲學跟這樣一個對宗教的態度就造成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一些災難,甚至造成恐怖分子恐怖主義的盛行,帶來很多人的一些恐懼,所以萬一在那一個地方或在那一個國家,有二群堅信自已宗教的團體,這二群就會用武力互相爭鬥,甚至引起戰爭。那這樣的武力團體,他們就會使用各種手段來讓別人會轉信到自己的宗教,那這些團體,信奉這種教條主義的團體,有時候不會用武力,而是改用比較柔和的手段來勸人家改信宗教,他們會變得更聰明,而且更微妙的手法,甚至於像經營企業裡頭市場行銷的手法來推銷他們的信仰,但是基本上,他們仍然保有只有我的宗教是真的,別人的宗教都是假的。

我剛講過有二種不同的人,第一種就是剛剛所講的,這種教條者,對某些宗教執持著非常強烈的執持,我們可以稱他們為某些教義的基本主義派,另外在目前非常盛行的邪見,就是說認為只有此生,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執持這樣的想法,死後一切斷滅的人,他就會完全忽略其他的道德法則,他們認為生活生命唯一的目的就是享樂主義,盡量去享受五欲感官的享受,在這樣的情況的邪見之下,就會刺激成長了所謂的消費主義,認為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去買然後使用它享用它,所以為了滿足這樣的傾向,我們看到已開發國家,會設計開創很多新的產品來刺激消費主義,讓生活過得更舒服更有娛樂,所以世間只是為了享用這些感官娛樂而生存而生活,他們想要看新的照片新的電影,永遠需要聽某一些音樂。那我們可以看到,也許在台灣或者是在美國,看到年輕人走在街上,都必須要戴著隨身聽,他們永遠必須要把心靈裡頭裝上一些音樂,或者裝上一些東西,那一回到家一定會把DVD或者是放映機,把它開始演放一些節目,每一年都會有一些新的產品發行,讓每一個人認為,我去年所買的東西已經過時了還要再去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年都有新的流行的衣服,每一年都有新式樣的汽車,我們認為經由這些購買行為,我們可以每天每天過得更快樂,可是我們發現這樣的人,他其實並沒有辦法得到偶而的心靈的平靜跟寧靜,現在人就好像在一匹馬的後面綁著一根竹竿前面吊著紅蘿蔔,這一匹不管怎麼奔跑,想要吃這一根紅蘿蔔永遠吃不到,所以他就這樣忙個不停,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子,我們會很努力去工作,然後希望成為富翁,然後利用這些東西,再去買更多的東西,來享受來得到幸福,可是我們會發現這樣下來,其實是沒有辦法得到我們所希求的幸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另外一個極端是不相信有來生只注重在當生的享樂,佛所教導的是離此二端的中道,而能夠得到真正的平和,真正的幸福。

那在這二首法句經詩偈裡頭,佛陀告訴我們,能夠導致我們真正心靈的和平真正幸福跟真正的解脫自在是智慧,也就是我們講的般若,但是我們怎麼能夠證得這樣的智慧呢?

那我們怎樣才能夠像偈頌裡頭所敘述的蓮花一樣?能夠香潔而悅意呢?就如同蓮花從池底,有依照次第的爬出水面上照射到陽光然後開花一樣,我們要跟著佛陀所教導的道,依照次第然後得到智慧。在發展智慧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我們大家所知道的信。那佛陀所講的信是深信三寶,也就是對在佛教佛法裡頭最尊貴的三樣事物生起深信,那深信佛陀指的是說,觀想佛的無上的功德,祂是至高最好的老師。那我們會了解佛的教導是最清晰最高的法,我們回顧佛的一生,跟祂的一生所行,我們知道佛的行為是完美潔淨。如果我們細讀佛的一生跟祂的所行,我們知道佛陀已經捨棄祂的所有煩惱所有的錯誤跟捨棄所有的諸漏,祂的行為當中再也不具有貪瞋痴,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一生跟祂所有的教導,都是充滿著般若智慧跟慈悲,所以由觀想佛的功德,我們就生起對佛的深信,對佛陀所教導的法,如果我們深入去了解、仔細去反覆檢驗它,我們會發現法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實際的,而且對當世就可以得到利益,我們發現這樣的法是來引導我們捨棄一些惡業,然後能夠往善業去做,這樣我們就可以對法生起正信,基於對佛跟法的深信,那我們就知道僧伽和僧院,這是我們學習法,學習佛的教導的重要的地方,就會對僧伽生起深信,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信讓我們像蓮花一樣,從池底生上來開花的第一個步驟。跟隨著正信,所生起的就是正見,我們可以講說正信是我們由感性方面對佛的教導生起崇敬之意,可是正見是基於理性去了解佛的教法,那正見的最基本的一個形式,是能夠認知業果,認知業果就可以導正我們的道德行為,在具有這樣的正見以後,我們了解經由業果,任何我們所做的不善業惡行最後都會回到我們身上來,那經由對業果的了解,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任何善業,最後我們都會受益,這叫做功不唐捐。

基於對業果的了解,就會成為一個架構一個基礎,會引導我們在世間的行為,接受這樣業果的認知以後,我們就知道,我們必須要所有的行為都要具有德性、都要合倫理性的作為。

那在具有正信跟正見以後,就會跟著有二個特性生起,來引導我們的精神和道德的生活。這二個特質就是中文所講的慚愧,慚的意思是什麼呢?慚就是認知我們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特質,我們為了要有良好的特質,我們不願意做任何不正當不正確的事,經由慚我們知道,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不做惡業,慚是知道我們的德性是比世間的銀行帳戶、房子、車子更重要,慚就好像我們有一件沾滿油污、已經污穢的衣服,有人邀請你到高級餐廳去用餐,你不願意穿這一件髒衣服到高級餐廳用餐一樣,就好像因為你自己認為自己的自尊自己的自重,所以到一個公共的場合,你不願意穿一件髒衣服一樣,一般人其實看不到你的德性,可是我們知道自己的德性,所以基於對自己的自尊自貴,我們不會做任何的事情讓我們的特性上特質上有一些污點,這就是慚的意義。那愧的意義是什麼?愧就懼於做錯事,也就懼於德性上的污點。愧就是認為,如果我們做錯事的時候,它會帶來一些不幸的不良的後果,為了避免這樣不良的行為、為了要保護我們自已不被這種不良的行為染污,所以我們會讓自己遠離這些不善業。所以我們在具有正信、正見、慚、愧之後,具有這些德性當做基礎,我們就能夠過一個佛教弟子的精神生活,然後這四個特質在一起,我們就能夠去遵循而接受戒律,身為一個佛弟子,最基本會遵守的戒律就是所謂的五戒,不殺也不去傷害眾生、不去偷竊也就是不盜竊,就是過一個誠實的生活、第三是不邪淫,就是不去做夫妻之間不忠不誠的事情、不妄語也就是真實語,不使用一些麻醉性的或者是有毒害性的食物,像酒之類的,保持心靈的清晰跟隨時的警覺。這五戒是最基本的生活準則,是我們在世間上正確的德性。

以上基本的五戒是在家眾,那出家眾呢?佛在毗奈耶裡頭,也就是在律藏裡頭訂了更多的規條來規範僧院生活,要跟著佛陀的路來做學習,不僅僅是遵守戒律而已,而是要跟著佛陀的教導,來訓練跟對心作修習。在法句經的第一偈有講說,心是一切行為的最先開始,心是一切行為的主宰跟行為的原因。如果心是純淨的,那一切行為也會跟著純淨,在佛的教導裡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詳細的解釋跟分析心的不同的狀態,在佛的各項分析裡頭,根本上蠻重要的分類就是把心分成三善根跟三不善根,佛所教導的非常特殊的、殊勝的方法,是要我們怎麼樣克服跟去除三不善根而發展三善根。在佛對所有心法的詳細觀察跟分析,認為所有的不善來自三個基本的原因,這三個不善的基本根源我們稱為三不善根,那主要就是貪著貪愛、瞋恚跟愚痴。所以要真的找到幸福、夠解脫自在,我們首先要克服這三不善根,就是貪愛、瞋恚跟愚痴。第一個不善根是貪,克服貪的主要方法是施就是佈施。佛陀曾經解說了各種不同方式的施,在一方面我們佈施可以利益他人利益眾生,同時也減低自己的貪。那第二個不善根就是瞋恚,有時候稱為忿怒,有時候稱為惡心。那要克服這個瞋恚忿怒跟惡心,我們必須要發展出忍、善心跟慈,在佛教教導中,慈不僅是每天對待別人來發展自己的慈心,同時慈也可以用在禪定當中來潔化自己的心靈,用慈無量心的修行,我們會去觀想,不只是我自己而且是全部的眾生,都希望是完好而且不受傷害。首先在修慈的時候,先把慈導引在自身來,就希望自己能夠健康、自己能夠快樂,其次就把這個慈心導向週遭的人,比如說是父母子女或者朋友,希望他們能夠健康、能夠快樂,希望他們所有好的願望都能夠實現。那接下來就把慈導向跟我們沒有很直接關係的人,這些跟我們不是有直接關係的人,他們能夠健康快樂、他們的良好願望能夠被實現。在建立慈無量心的力量,接下來會把慈轉向對我們有惡意的人,比如說我們的敵人、我們的仇人,然後會把他們像我們的朋友這樣子去觀想,希望他們能夠健康、他們能夠快樂,他們的好的願望能夠被實現。那接下來我們就要修行把這個無量心放射出來,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健康快樂,他們良好的願望能被實現。在我們把慈無量心發展成對瞋心的治療以後,在三不善根最深的一個根源,是我們所稱的愚痴,所謂愚痴就是無明,去除無明,明就是正知、正確的知道,佛陀有以各個方面教導智慧跟般若。我在這裡想要簡單地介紹,有關智慧的三個特性,這三個特性就是無常、苦跟無我,對於無常的了解,就會知道因緣所生起的終歸消滅,即使不是在禪修中去觀這個無常,只是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來觀無常也能夠協助我們,當在生活中遇到大的變化,能夠生起捨的心,而能夠平等待之。那在認知無常以後,不管是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得有失有讚有毀、在健康的時候或在身體有了疾病的時候,都能夠知道這是世間的常理,一切都是無常。那對苦的了解就知道,諸行皆苦,所以所有因緣所生起的事終究不會圓滿,所以都會導致苦。那在了知苦諦,苦的意義以後,我們就不會再貪染、不會再渴求渴愛,就能夠消除這個貪的心,當我們生命當中發生困難、有些事情讓我們失望,我們就不會變成非常的沮喪、非常的意氣清沈,我們能夠產生忍的心來對待困境,就樣子就會升起一個強烈的意志來面對這些困難、克服這些困難。第三個特性,就是佛陀所教導的無我,這就是指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常而且不變的自我,認知無我以後,我們就可以從自私心當中離開這個繫著,對自私離繫、不再繫著自我以後,我們就比較能夠去為別人的福祉去進行工作。那經由這樣一步一步做的執行、遵行佛陀教導以後,我們的智慧就會更深更廣,當經由這些修行讓我們的智慧更光明更深刻以後,我們就會像蓮花池中的蓮花可以放出香跟顯得非常潔淨。

在這裡我謝謝各位聆聽這一次演講,願三寶加被大家。

請問有沒有人提問,黃師兄問個問題

問:請問法師,在北傳的阿含經裡面,我們經常會問這個問題,在南傳也有蠻多的爭議就是剎那定,在緬甸有一些認為剎那定是小乘。就長老的了解,在您自己的研究裡面大概是什麼樣的定義?

長老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通常是希望是問題要這一次講的範圍有關,所以請大家發問的時候儘量扣住這次講的範圍來發問。

答:在巴利文的尼柯耶當中並沒有很明確的講到所謂的剎那定,所以在尼柯耶的註解書裡頭有提到鄰近定,就是非常靠近定的範圍之內的定,其實也就是跟我們所講的未到地定很類似,所以它指的是這個定其實非常接近得到禪,可是還沒有到四禪的任何一個禪,可是要講明就是,這樣的一個鄰近的定並沒有在尼柯耶裡頭提到。但是尼柯耶有提到有些定是非常接近禪,可是仍然不算是初禪,所以雖然只有註解書提到鄰近定這個字,可是它是根據尼柯耶這邊來做解釋。

有沒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用中文問,或者用字條寫一寫。

問:請問法師,止跟觀在阿含裡面的正定跟正念之間,看起來正念是排在前面,就實際的修法來說,正念跟正定之間是不是有一定的次第,是正念在先,可是又有一些講法是先修定先正定再正念。不曉得法師,就這二個次第有什麼看法?

答:正念在修行當中,扮演了二個角色。第一個正念是導致正定的一個基礎,所以在修行的次第裡頭,應該是以正念跟正精進結合來達到正定,所以當在正定的修行階段,我們必須要用正念來考察、檢驗整個自然的各個現象,有一點像是分別覺知,這是正念在協助建立、幫助正慧的主要的一個角色。

有沒有其他問題?

問:長老,一般人都會認為,今世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造成,世尊真的是如此得教導嗎?

答:一般人所認為的,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所造成的,這並不是完全的佛陀的教導在世尊的教導裡頭有提到,經典上提到,我們今世所受到的除了業以外還有其他種原因,在經典中世尊很明確的表達,他不接受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業所造成的這樣的見解。那其實認為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的,這是耆那教的教條。那在經典上,有時稱耆那教為躶形外道的教條,世尊的教導是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這個潛力會讓我們未來感果,所以如果認為現在所受都是過去世所造成,那這樣子忽略掉業感果其中還有一個可能性的問題,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反正過去的業已經命定了已經造成了,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就是,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一個可能性會在未來感果,那這樣子就會鼓勵我們去奮鬥去做一些事情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是都過去業所造,沒有辦法改變。

問:如果這樣子來說,那我們對於今生所受的果報,要怎樣去認為我要去認命或怎樣?因為有人會覺得,我今生所做的都是善業,為什麼感到的是一種惡果,那對於這樣的因果關係又有點不服氣,怎樣讓他覺得是他過去生可能有造了怎樣的惡業,所以他今生感得這樣的惡果?那也因為他自己的體認,所以再去做一種對他自己的改造?

答:某種程度,如果當自己遇到不幸的時候,做某種解釋也可以讓自己感覺得舒服一點。長老的意見是說,如果不把一切歸於過去業的話,當自己遭到不幸的時候,會知道有一些是過去業造成的,可是有一些不是啊,那你不去追究它的原因,有時候現在所感的業,過去的業只是很多原因之中的一個,如果我們能夠就自己可以改變的現在行為,做一些改善或一些預先準備的動作,那過去的那個唯一的業,如果沒有其他的因再加進來,它可能不會感果。比如說有一個生意人,由於他過去所造的惡業,他可能會在他的事業當中遇到一些不幸的狀況,如果這樣子的一個生意人,他酗酒、喝了很多的酒,有一些事業中的重要決定是當他酒醉或受到酒精嚴重影響的時候去做這個決定,那這個生意人可能會說,他之所以會做這一些錯誤的決定主要是過去生的業造成他的事業會這樣的慘痛,他可能會說,啊我過去造了這麼的惡業。可是他很可能還會繼續喝酒、那他繼續給自己倒酒、繼續喝酒,他可能又會做更多的錯誤決定而造成他的事業更糟,又會再怪過去的業不好。那假如他戒了酒、停止喝酒,他的理智跟判斷可能會清晰一點,假如他的理智清晰,他可能會做比較正確的決定,他如果做了正確的決定,即使他過去生有造一些惡業也就沒有機會顯現感果,所以他這樣就會有好運、會有更多的財富、事業就會更成功。

有沒有其他人有問題?

問:我們現在有無常跟無我的概念,又有因果報應、輪迴的這個概念,那我們有業感,既然又有無我,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在感受業感?因為無我或無常的話,那是不是就有一個常有的東西在感受那個業感業報?

答: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可以稱為我,那我們說可感受的,只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一個原因跟結果,那這些起跟滅的不斷的改變會繼續的從這一生到下一生,當然在這一生到下一生當中,身體是已經破壞了,可是心智卻不斷在改變,可是心智不斷改變的過程,並沒有因為死後從今生到來生而停止,當身體斷滅死亡以後,這個繼續不斷變化的心會在另外一個身體上發展下來。這可以比喻說,一枝點燃的蠟燭,這個蠟蠋上有一個小的火焰,這個火焰是來自蠟燭本身,火焰是在每一剎那都在改變,它是不斷在燃燒不一樣的蠟燭油、也同樣的有不一樣的空氣進來協助它燃燒,當這個蠟燭燒到很短幾乎快要熄滅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拿另外一根蠟燭來把火接過去,然後把原來的蠟燭火吹熄,所以在新的蠟燭上這個火焰也是剎那在改變,經常在燒不一樣的燈芯、不一樣的蠟燭油、不一樣的空氣來協助它燃燒。這只是一個比喻,蠟燭本身就好像是身體,而不停在燃燒改變的燈芯比喻我們從今生到來生的轉世,從今生到來生繼續這個燈火的燃燒,有可能是因為業力的影響、也有可能是不同業力,它感果的次第的不一樣。在這樣的比喻之下,希望可以了解業可以繼續的運作,即使是在過去生的身體已經消逝了或轉到現在世,或者在現在世轉到未來世。

有沒有其他問題?

問:請問比丘,做為一位在家居士,除了剛剛說的建立信心,還有講到行六度外,因為居士會有較多事業,那要跟出家眾精進的方向走的話,在時間上有什麼建議或作法?

答:一般在修行道上大致來說,在家、出家眾在最初其實是相當一致,一般在修行的時候,在出家眾這邊會更重視禪修禪定的修行,因為出家眾能夠有更多心力擺在修行上,可是如果在家眾能夠安排時間,也可以利用時間,經過禪修的方式來修心修定,一般我會建議在家眾從安那般那呼吸開始修正念,每天希望能夠固定找出一段時間來做觀呼吸的修行,如果有一些禪修課程,可以想辦法周末或找一周來做密集禪修。另外一個方法就是除了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基本-的法義以外,能夠找些時間去讀經文,而能夠對法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就能夠去發展智慧、成長慧根。

問答就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

2006 年 三月長老菩提比丘訪台提問


1. 有些佛教徒去探望病人,或者慰問別人遭遇的不幸時, 會說這是過去所造惡業,隨緣消舊業,這樣子說,與佛法相應嗎?

2. 《中阿含201 經茶帝比丘經》所說的「今此識,往生不更異」(CBETA, T01, no. 26, p. 766, c7)錯在那裡?

3. 《中阿含201 經茶帝比丘經》所說的「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佛教所說往生,是只有「識」往生,還是「受想行識」一齊往生?


4. 現代錫蘭南傳佛教如此興盛的地方,有彌勒信仰嗎?

5. 能否請你說說你對台灣佛教徒的印象,特別是與錫蘭、美國的佛教徒的不同特質是什麼?

6. 現代西方的學佛熱潮還存在嗎?驅使西方人出家的環境因素是什麼?

7. 印順導師曾擔心佛教在中國會像在印度一樣滅亡?你認為佛教會滅亡嗎?

8. 為何在隱居森林居住將近二十年?

9. 二十一世紀的僧伽與在家學佛者的最重要的挑戰是什麼?

10.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的傳教方式的特質是什麼?該作如何的改善?

11. 十二緣起的環環相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元老死,應由那一段切斷此連環?生是指下一世的生還是另有所指?

12. 在學佛過程中,雖有過遭逢正法,得遇名師的喜悅,也曾有遇到低潮,沒有進展,頻增困惑,突然發生許多逆緣的情況,長老有過如此的遭遇嗎?後來是如何克服的?

13. 阿羅漢和佛的差別是什麼?

14. 有業報而無作者,巴利經論對此有何解釋?

15. 現代的佛教僧侶應該入世救濟、學術研究、弘法利生還是速求究竟解脫?

16. 與菩提長老談 non-duality


繼續閱讀...

美國同淨蘭若側記--兼記菩提比丘二三事



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雖說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雖說是『於過去無憂,未來不欣樂﹔現在隨所得,正智繫念持』,但是留下雪泥鴻爪的無關緊要的紀錄,可以作為美國紐澤西州同淨蘭若的剪影,也算是以台灣學佛者的筆觸描繪長老菩提比丘。

美國東部新英格蘭地區向來是虔誠信仰基督教的地區,在地名叫「牛頓」的地方附近有一男修道院,附設有完整的高中教學設施(含有學生宿舍,標準尺寸的室內體育館,戶外足球場,階梯禮堂,化學實驗室,等等)。在修道院靈修的人數日漸減少與學生招收不足的情況之下,教會決定把整個設施賣掉,把錢移作他用。據說賣了五年都沒成交。在美國弘法的仁俊長老想將它買下來,作為信徒活動與教育僧眾的道場。當地的商業人士向教會交涉,希望把此地買下來,一部分蓋商場,一部分蓋高級別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與促進地方繁榮。教會的回答是寧可賣給佛教機構,繼續照顧當地民眾的心靈(即使是賣給異教徒的宗教),也不要作為商業用地。


仁俊長老建了美國同淨蘭若(英文為 Bodhi Monastery),在因緣際會之下邀請了長老菩提比丘擔任住持。2005年,在福嚴佛學院任教的廣淨法師也到同淨蘭若參學,法師邀請我到同淨蘭若走一趟,一則為 2006年長老應邀前往嘉義竹崎香光佛學院講學時的一些細節作協調,二則個人可以就近向長老請教一些漢巴對讀的問題。於是單獨前往同淨蘭若參訪。

這個地方原來是福嚴精舍支持人力的『佛學渡假』活動的營地,西元2003 年莊春江、呂勝強、黃崧修才來過,將近二十甲的地,緩緩的山巒起伏,新英格蘭的初秋,已經飄下今年的初雪,我在院區居然看到母鹿帶著小鹿出來覓食,就如同照片顯示的靜謐的環境。

隔天早上,匆忙起來參加早課,梵唄是菩提長老用中文帶領的,因為女眾在女眾寮房自行作早課(女眾在作完晚課就退回到山巒腳下,照片中白色房子的後面單獨的女眾寮房,直到作完早課,早齋時間已過,才有女眾參加普請,作整理環境的清潔工作。)所以,早課就是菩提長老帶領著一位美國人出家的比丘,與兩位台灣的比丘,這樣四僧一俗在初冬清冷的早晨作早課。

在請示訪問台灣的行程安排,重要演講場合的演講題目,與需要聯絡的生活起居細節之後,長老允許我提問。我的問題之一是,開仁法師文章中所提的,『《雜阿含 351經》則用其「如見井水之忍而不證」的觀點』,巴利對應經典《SN 12.68》解說的是「見涅槃而未證」呢?還是「忍而不證」呢?長老回答說:「這個問題我在三年前已經有文章談論過了,你先去把這篇文章讀了,有問題再繼續發問吧!」長老起身從書櫃中抽出一本書:《Approaching the Dhamma──Buddhist Texts and Practice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修習佛法──南亞與東南亞的佛教經典與修習)》此書為一本來自多位長老與學者的論文選集,書中47-68頁為長老的寫於 2002 年的文章,<Musila and Narada Revisited: Seeking the Key to Interpretation”(再訪茂師羅與那羅陀:探尋詮釋的鑰匙)>。

我問:「在長老翻譯的《中部尼柯耶》與《相應部尼柯耶》都沒有結頌,巴利經文中究竟有沒有結頌?」長老回答:「《相應部尼柯耶》是有結頌,翻譯過程中省略而未翻譯,《中部尼柯耶》好像沒有....,可是印象中好像是有?」長老起身翻閱PTS版巴利尼柯耶,翻閱後說:「這裡沒有。」接著翻閱看來是緬甸出版的巴利藏經,翻閱了另外兩個版本後,說:「其他版本都有結頌,只是PTS版在出版時省略,而沒有列入。」我問:「有沒有機會比對漢巴的結頌而找出誰作了更動?我的意思是那個版本沒押韻,就是那個版本更動了次序?」長老以巴利文將結頌讀出聲音,讀了幾個頌後,回答:「這不容易得出個結論來。」

下午我參加了長老的巴利課程,連我總共六位學生,兩位來自香光尼寺的比丘尼,一位女居士,廣淨法師與信行法師。進度是第九章將結束,即將進入第十章,我們以巴利閱讀的經文是,《長部尼柯耶》的「佛陀已經證得正等正覺, 卻猶豫是否要向世人解說這甚深微妙的法」以及法句經 44頌。學生輪流誦讀、解說和回答問題。這也許不能和蘇東坡遊赤壁相比,但這確實是我個人生命中奇妙的一刻,飛越這麼遠的距離,到達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在孤山上一起在當代巴利佛典的大師指導下,像小學生咿咿呀呀學習佛陀的語言。

下課後不久,接著作晚課,有兩三位當地居民上山來參加晚課後的打坐,女眾做完晚課後就回去女眾寮房,山上僧俗都不用晚齋。

隔天早課完普請,和長老菩提比丘並肩打掃教室,擰抹布,換污水,再提著一整桶的清水去擦拭,這些沒做過的事,作起來滿心歡喜。接著另一位法師帶我清理男眾大眾寮房,才見到原先修道院的規模,應該是可以有兩百位修士居住的規模,有一點兒年久失修的樣子,院區裡有一個正常尺寸的室內體育館,可以打籃球,教室還有化學實驗室的配備,戶外有足球場,學校設施相當完備。

早上我向長老請示,是否允許我將該篇文章翻譯成中文在台灣發表,讓「井水喻」的討論更清晰一些,長老同意了,但是還要向原出版社取得翻譯授權書,我擬好英文稿後,長老像改小學生作文一樣,仔細閱讀,更正文法與改善語氣。長老問我想在那一雜誌期刊投翻譯稿,我說《正觀雜誌》,於是我和廣淨法師在圖書室仔細翻閱,卻沒找到這本雜誌,回到長老的研究室,長老聽到我們沒找著這本雜誌,起身要我們跟他走,進入圖書室,只見長老直接走向一角落,在橫擺著的書堆裡,伸手就抽出一本白色封面的小書,果然就是《正觀雜誌》。

下午我帶著書在圖書室正中央的大桌子查閱資料,有一位越南裔女居士在大圖書室的另一個角落單獨的小桌子,在翻譯佛教書籍為越南文,信行法師私下請我到昨天上課的教室去閱讀,因為仁俊長老不希望圖書室內男女眾一起閱讀,即使是距離很遠也要避免獨自共處一室。

這山上入夜到達攝氏五度,相當冷。晚上《中部尼柯耶》閱讀課程,我們學生有三位比丘,兩位比丘尼,十八位男女居士聽課(四位華人,十四位美國居士據說開車兩小時到山上聽課,晚上九點再開車兩小時回家),進度是《中部尼柯耶22經,蛇喻經》,相當於漢譯《中阿含200經》,談的是「欲不障道」的議題。長老菩提比丘解釋經上所說的「障礙 obstruction」意指男女性欲。他指出第九段:「諸比丘,有人宣稱可以沒有慾望、欲想而享受五欲的歡樂 。」這一段是蠻重要的經文,需要進一步探討 。

在問答時間,我問:「是否可以稱經文上的『obstruction 障礙』為『craving 欲貪』?」長老回答:「是的,我已經如此解說了。 」 我繼續問:「如果不是性慾,是否有人可以宣稱他喜歡買書、買鞋子、彈鋼琴或大提琴,而不構成障礙?」長老回答說:「我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踏實修道,你只能放棄這些。」另一位男居士提問:「剛剛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問的問題,如果有人喜歡享受食物,是否該禁食?如果有人喜歡喝水,是否該停止喝水?」長老菩提比丘回答:「這裡須注意兩點差別。第一點,如果是在家居士過居家生活,他們有妻子與財產,他們也許喜歡演奏大提琴,這樣或許可以證得到預流果或一來果,但是不能證得阿羅漢,如果你想證入涅槃,究竟解脫 ,你就必須放棄這一切。第二點,如果我們是依賴施主布施而得到四事供養,我們會提醒自己四事的需要越簡單越好,這些是僅僅用來維持色身,而不是為了滿足感官欲樂。」

最後一天,普請後,準備告退,一位服務的女居士勸我多留兩天,因為星期六與星期天會有固定活動,許多信眾會從紐約來此聽法,菩提長老會公開說法,可惜我行程已定,無法久留。說著說著,後門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一位當地的美國人,他來存放即將在感恩節發放的物品。女居士解釋說,原先的教會每年感恩節都會辦感恩節晚餐讓無家的遊民有一頓豐盛的晚餐,當地的民眾與公司行號也會捐贈一些日用品,在活動中發放,原來的教會提供用餐的地點與發放物品的存放,賣給同淨蘭若以後,寺方就接替這個工作。這位擔任義工的美國人他不需要我們協助,自己搬運把東西就定位。搬運一段時間後,這位感恩節晚餐的義工要求我幫個忙,他要搬感恩節火雞進大冰庫,我說:「且慢!等我問過再搬。」我趕忙請示廣淨長老,在仁俊法師的道場搬入火雞肉,這怎麼成?廣淨法師解釋說:「這是當初修道院賣給同淨蘭若的請求,感恩節晚餐是對無家遊民的關懷,修道院不希望中斷這個服務,老法師也破格同意了,東西擺在後門的大冰庫,不能擺超過三天。」原來戒律精嚴的仁老也會放一線給人間關懷過。

佛教說「一期一會」,時過境遷之後,同樣的人也許無法再聚在一起,即使聚在一塊,心情不一樣,閱歷不一樣,見識不一樣,生命中追求的方向也會不一樣,但是珍貴的是,我曾經來此參學過,聆聽珍貴的教導。

在同淨蘭若的第三天,廣淨法師告訴我菩提長老把他的研究室的門關上了,這是將近九個月的居留期間所沒有見到的狀況,我說,可能是我連問了兩天問題打擾到長老靜修與寫作的時間,所以長老趕進度專心追進度(長老正忙著要把《增支部尼柯耶》的英譯完成,華文為主的學佛者一直無法知道《增支部》的風貌,漢譯《增一阿含》出自默背,既不完整,又有訛誤),此書如果完成,也是大家值得慶賀的大事。

繼續閱讀...

美國同淨蘭若佛法渡假活動,菩提比丘致詞



現在,我們的暑期佛法度假已屆尾聲。時光的消逝似乎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一方面光陰倏忽,一週來的佛法度假,似乎是兩天前才開始的;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好像已經共同修學了好幾個月的時光。

  今天不但是暑期佛法度假的最後一天,也是我來到同淨蘭若滿一週年的日子。去年七月二十五日我來到此地居住。這段日子也讓我感受到時間的矛盾性:一方面似乎是幾個星期之前我才來到同淨蘭若,但另一方面我卻像是已經來了許多年。我之所以來到此地,是不可思議的巧合與偶遇促成的。去年國慶日的週末假期,我應邀參加莊嚴寺佛學夏令營。我上山是特地去會見我的老朋友性空法師,一位曾在斯里蘭卡多年的捷克籍比丘。在莊嚴寺的齋堂,我被分配到與仁俊法師和智翰師同桌,我立刻覺得與他們二人都很投緣,他們建議我在回紐約途中順道到他們在新澤西的道場參觀。在我想像中,一個位於新澤西的中國道場,一定是設在新州出了名的少數族裔城區中,因此當他們初次提議時,我推辭了。不過再次考慮後,當我們來到這個道場,我看到它座落在一個幽美的所在,非常的寧靜安詳,有鹿在草坪上吃草,而且道場的生活非常清淨,我就想:這是一個結夏安居的好地方。

   我來到這兒時,原本打算在美國待上幾個月,然後就回斯里蘭卡。但是待了一段時間後,我感到與此地,以及此地持為宗本的、所理解的佛法,有濃厚的因緣。因此我便決定無限期地住下來。



  住在這兒深深地影響了我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尤其是透過印順法師思想的衝擊。我特別能領會印順法師所說的,他自認不是一宗一派的徒裔,他主要的意趣和動機是要認識整體佛法;我欣賞他嘗試去探究佛法的種種表詮是如何因回應歷史和文化的因緣而產生的;我認同他所主張,佛法的種種表詮都必須能通過嚴格判攝地檢驗與評量,將有真實價值的從有週邊價值的當中抉擇出來,將佛法本質的從文化適應的當中抉擇出來。

  我自己的性向與這樣的心態方法起了強烈的共鳴,我開始感到需要在我的思想與實修上進行〔兩股力量的〕整合,將我所修學的南傳的行解,與我稱之為初期古典印度大乘佛教的理想,融合在一起。〔所謂初期古典印度大乘佛教的理想,〕 思想上是中觀系,精神上是菩薩的廣行大願 ── 我現在認為這是佛陀教化原始道德推動力的實踐。

  度假就要結束了,你們即將要回家了。但是,你們回到家中,不要以為你已經把佛法的修學留在這兒,不到明年不能再接著修。不要把你的生命分隔為兩部分 ── 修習佛法的部分是在道場作的;世俗生活的部分則是從〔車子〕開進〔家門口的〕車道上,從口袋中取出鑰匙,從一打開你家大門開始面對的。你要將佛法的修習和你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當你能作到生活的本身就是豐富濃醇的修行,而你的修行也表現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時,你便真正踏入了最高意義的佛法修行之路。

  過去這一星期來,你們都學了不少,也希望你們從各種不同方式中 ── 聽講、小組討論、禪坐、出坡、以及與法友的交談 ── 有所得益。佛陀像是一朵雨雲,佛陀教導的法就像是豐沛的雨水,雨水對花、草、樹、木的滋潤各各不同。同樣地,依個人的興趣和根器,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佛法度假中,我們也各各不同地獲利。有些人對聽課比較感興趣,有些是禪坐,有些是小組討論。但不論你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利益,你回家以後都應該下決心努力保持它,不要讓它像流水般從指縫間流逝。

  就思想上而言,佛教對生死與涅槃有所分別。當佛陀以太子之身離開皇宮的生活,他就是因為看到了生死的苦痛缺憾和涅槃的利益〔而出家的〕。因此,我們以為涅槃是自在而究竟安樂的出世間境界,而生死是侷限苦痛之境、是世俗生活的繫縛。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們將佛法度假當作是一個放下世俗牽絆、往涅槃趨近一兩步的機會。我們把度假中的自己,看作是奮發精進於從生死趣向涅槃、從世俗生活的繫縛趣向解脫出世境界者。透過度假〔中的進修〕,我們期望擺脫煩惱,達到少分的清淨,並消除些許的無明,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你們把這樣的分別看作是絕對的,那麼,當你必須離開道場和度假〔淨修〕的環境,回到日常的生活中,你可能會覺得悲哀,近乎絕望,不願意面對世俗繁瑣的壓迫和居家的責任義務。不過,有另外一種方式〔可用〕來看待我們所處的情境。佛教常用蓮花出於污泥的景象來展現說明心靈成長的歷程。蓮花是完滿莊嚴清淨的表徵,但它卻生長於池塘底的污泥中。沒有污泥,蓮花就無法生長;蓮花是無法在旱地上精緻修墾的花園中成長的。唯有在污泥中,在池塘底的困境中,蓮花才能向下紮根,穿過池塘,一吋一吋地,直到它到達池塘水面,綻放它的美麗芬芳與大家分享。

  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在池塘中步步昇高直到到達池塘水面的影像,象徵著人間佛子的生活。蓮花從蓮子中長成;而你們心靈成長的種子,則是對歸依三寶 ── 佛、法、僧 ── 的高度信仰。這信仰的種子有成長為美麗蓮花的潛能,〔能綻放〕正覺的花朵。而滋養種子的,就是你們在世間中的生活、日常的體驗,也可說是正覺種子長成覺悟清淨心的花朵所需的污泥。如果沒有法的導引,世俗的生活會把你壓垮、創傷;就像是污泥和〔污〕水會敗壞其他花木的種子一般。有了法的導引,你就能學會一套將日常生活與正覺解脫之道融合在一起的本領。

  在某堂討論課中,我們談到「生命的意義」。議題為:從佛教徒的觀點來看,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我們的結論是:佛教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成立的問題,因為問題的本身似乎預設了生命的意義是由造物者上帝所賦予的。不過,即使佛教不承認賦予生命目的的上帝,我們仍然可以分辨什麼是有意義的生命,什麼是無意義的生命。或許當今許多人最主要的「苦」,尤其在北美和西歐等富有的國家,是他們對自己的生命已完全失去了客觀價值。當人們不再相信生命有任何真正的、來自事物本身的價值時,他們就會迷失在對自己生命意義盲目徒勞地尋覓中,而追逐一些在自我上打轉的目標,如感官之樂,財富的累積,權力鬥爭,崇高的地位,主宰掌控等等。凡此種種的經營造作,終究要落空而無意義,因為它們無法帶領我們到達有意義生活的真正源頭。

   巴利文和梵文的「意義」、「利益」、「目標」 是用同一個字來表達的:即巴利文的attha 和梵文的artha。換句話說,當我們追求一個真正有「利益」的「目標」時,生活就有了「意義」。佛經中也說到兩種利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經上說,最有意義的生命,真正富饒的人生,是當我們奉獻自己的力量來成就這雙重利益時出現的。因此,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必須首先著重從佛法的修習中實現自己的利益,然後提升他人的利益。

  在始業式後第一場的演講中,我說到讀書研究與禪修兼備的必要性。然而,隨著度假活動的開展,我發覺應該再擴大範圍,在讀書與禪修之外加上第三項 ── 信仰。所以,佛教的修行有三要項:信仰、讀書、與禪修。信仰是我們生命中感性層面的開發,將情感導向有益心性的管道;它啟發意志,激起願力、堅定我們的決心。信仰就像是車子的燃料,車子要能跑,一定要有汽油。沒有汽油的車子只是一堆金屬。信仰提供了燃料與動力,讓讀書和禪修成為在法中行進的交通工具。但是,要對佛法的認識更加敏銳就必須要讀書,佛陀的教導終究要求般若(智慧、認識、觀)的開發,而要學到那些依智慧來理解通透的根本法理,首先就得靠著對法的研讀究察。解而無行不能得證;所以,要能將讀書所學轉化成真正的證悟,就必須修行(禪修)。禪修使心純淨,訓練意根,讓我們能直觀法的真諦,一切法的真理。

  因此,你們居家生活,擔負家庭的責任,也應該每天空出一段固定的時間專作培養信仰的功課,最低限度每天必須誦三歸五戒,最好每天誦完整的定課,即使二十分鐘也好,每天在莊嚴佛像的佛壇前誦念固定的經文。將你的心專注在佛像上,禮拜它。你不是膜拜偶像,而是禮拜代表正覺法理的佛像。作課結束後,花一段時間禪修,如果你負責的事情多,也許每天只能作半個鐘頭;如果你負責的事情少,或許可以延長到一個鐘頭。最好是早上一個鐘頭,晚上再一個鐘頭,作佛法的修習,包括作課及禪修。這會使心靈成長的機會更多。然後,你應該設法每天留下一小時,最好在晚上,坐在佛書前研讀,最好是讀佛教的原典,仔細地研讀;不是泛泛地翻閱,而是要研究它。用作筆記的方式幫助你理解佛陀教說的道理,並思惟這些各個局部的[教說]如何能組成整體的[佛法]。這樣作能使慧根成熟。

  這就是你們在居家生活中自我進修的方法,而你們也要與佛教道場定期保持聯繫。這聽起來好像我在推銷什麼,不是的。是為了你們自身的利益,才要你們跟好的、有智慧的老師們保持定期聯繫,他們在佛法中導引你,答疑解難,並幫助你修道。尤其是組成學團共同修習,成員們就能彼此互相鼓勵。佛陀常常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所以蘭若的比丘們樂意作你們的法友,鼓勵、幫助你們修習佛道。

  我說到實現雙重的利益: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其次是他人的利益。以上談到的是實現自己的利益,但你們也要注意到實現他人的利益。方法之一就是修行布施,我不是指僅僅對僧伽的供養。要知道,我們住在美國,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要想到世界上有數十億的人口生活在悲慘、絕望的邊緣,餓死的邊緣,嚴重的貧窮、苦惱的邊緣。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助減輕貧窮,應該以悲心掛念著他們,並對於解決他們的困苦貢獻一己之力。

  你也可以以協助道場的方式來貢獻利他。住在這裡的比丘們,希望利用他們的時間更深入地研究佛法,以便能與他人分享佛法,與你們分享,使你們〔修學〕成熟後,也能在佛法上教導他人。但是,為了有時間和機會能深入鑽研佛法,我們真的需要大量的協助 ──實質的協助和精神的支持。

   我認為同淨蘭若有潛力,能在美國為傳播佛法作強力有效的貢獻。但是,為了蘭若的成功,我們需要僧俗二眾密切而和諧地合作。讓我們一同攜手,使同淨蘭若成為一個研究、修行、實證佛陀教說的真道場。

   非常感謝你們的聆聽,祝福你們大家滿載參加法會的福澤,願佛、法、僧三寶的庇護與你們同在。

繼續閱讀...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長老菩提比丘: 21 世紀僧伽的挑戰 (演講於福嚴佛學院)


(原文刊載於《福嚴會訊》十一期,2006年7月)

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

在佛教歷史中,僧伽一直是站在佛教活動的最前線,僧伽是佛陀在世間的代表,兩千五百年來,僧伽也在人間延續法的傳承不絕,藉由出家與弘法來維護佛陀的遺教生生不息。如此,三寶的顯現維繫在僧寶,僧團是佛親自創建的組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僧伽是反映佛陀的形象。比丘與比丘尼跟隨佛陀的教導出家,過著無家的生活,捨棄家庭、職業、房舍、世俗生活的期望與承諾;基於深信,他們接受戒律---佛陀所制定的行為規範,作為生活的指引。他們過著和世俗人不同的生活,他們有獨特的外相,剃髮、僧袍、遵守特殊的禮儀。他們依循和世俗人不同的法則:獨身、持戒、簡單樸素、無恚無害、捨離世俗貪欲。他們過著專注、奉獻的生活:專注於學習、禪修、教導、弘法、管理僧院、及訓練僧眾;專注於追求清淨與修證解脫道。不管在他們之中有什麼不同的生活型態,他們生活與生命的重心在奉獻佛陀與佛法,把弘揚佛法當作自己生命的任務。


今天在場的均是僧眾的成員,我們自然希望僧團健全興盛,不是為了有充足的食物與安穩的居住環境,而是因為我們認為僧伽是接觸佛法的通道,透過僧伽,佛法可以長留在人間而傳達給每一個人。我們認為法是達到和平與幸福的真實道路,是離苦得樂的安穩道路。因此,基於對全體人類與有情的慈與悲,我們希望正法在世間長存興盛。


僧團已經存續了長達兩千五百年,比羅馬帝國、中國的各個朝代、大英帝國都還長久。僧伽沒有武器軍備、沒有財力資源、沒有軍隊,僅僅依賴真理與道德(法與律)的力量而延續傳承。不過,這不保證在將來也能延續下去,或是保證能繼續對人間有重大的貢獻。這個任務須依賴僧團的成員(每一新世代的比丘與比丘尼),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因為佛教的未來決定於僧團的未來。為了僧伽能長存,我們必須持續地保持警覺來迎接僧伽的挑戰,在這新的二十一世紀中,我們必定會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來面對他們,並且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


歷史活動總是一連串的挑戰與回應的交互影響,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變動的環境產生了新挑戰,而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的人改變歷史的軌跡。僧伽也是在同樣的歷程中成長和發展,在最輝煌的年代裡,僧伽基於洞察力、勇氣和信念,發揮創造力去克服他們;成功地回應新挑戰不只延續佛法的傳弘,而且通常也展現出佛法的潛能與在過去歷史環境尚未呈現的新局面、新維度,這些改變將佛法以更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方式傳播到新世紀,也使僧伽能在此新世紀紮根茁壯與運作。當僧伽未能適當地回應這些挑戰時,當在面臨挑戰遭受挫敗時,佛教就衰退、變質、或停留在遲滯的狀況,直到一位或者一群具智慧與勇氣的僧人出現於世,再一次克服了這些挑戰。


這種挑戰與回應的過程發生於佛教歷史的關鍵時刻上,舉例來說,在佛陀般涅槃後,僧伽面臨的挑戰是:佛陀入滅之後,僧伽如何維持佛陀的教法?僧伽以結集佛陀的教誡成毘奈耶與修多羅來回應這挑戰。在阿育王時代,在家的虔誠學佛者數量增加了,僧伽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建立與維持信眾的深信,僧伽以強調宗教儀式,和引導這樣的修習來回應這個挑戰。差不多在同樣的時期,婆羅門教的思想趨向更嚴僅的架構和精密的分析,這是個挑戰。僧伽發展出阿毘達摩來回應:以更嚴密、更系統化的方式闡明世尊的教導。當印度的影響逐漸擴充,隨著而來的挑戰是:認識印度以外的國家和把佛法弘傳到更廣更遠的地方。僧伽的回應是將佛法傳弘到錫蘭、東南亞、中亞、中國,稍後傳到西藏與喜馬拉雅山麓各王國。這些新興的佛教區域也逐一帶來新的挑戰,需要僧伽有更多的勇氣、信念與才能面對它。在這些新領域建立佛教需要面臨新挑戰:適應新文化與社會環境、學習新語言、將經典從印度語言翻譯至另一種與印度毫無關聯的語文。然後,當佛教逐漸成為這些區域的主流優勢宗教,將當地的新傳統也融入佛教,使佛教得以輕易地與當地的風土民情結合。結果是,我們看到這些國家的佛教呈現顯著的差異:假如我們把錫蘭佛教、中國佛教與西藏佛教並列比較,我們除了莊嚴的佛像、僧院生活、儀軌與禪修之外,幾乎看不見任何外觀的相似處。


不管從佛陀的時代到十六世紀為止發生了多大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在我們現今稱為『傳統』的背景環境下發生的,這樣的傳統佛教文化有下列特質:(1) 主要的生活型態是農耕生活。 (2) 大多數人的世界觀都是深受宗教影響,通常是佛教和土著宗教的混合。 (3) 政治體系通常是君主政體,但是基層是鄉村層次的高度自治。 (4) 僧伽在民眾生命的各個層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是負責教育人群與提供他們社會及文化上的服務。(說到這裡,我想強調我了解中國佛教曾遭遇到迫害,也通常扮演一個主流儒家體系外的次要角色。)


十六世紀在亞洲佛教國家發生的挑戰撼動了佛教的根基,在這個被標誌為殖民時代開端的世紀,傳統佛教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接踵而來,征服了佛教的故國,掌握了佛教倚賴的社會政治機構,他們派出傳教士來轉變佛教徒改信基督教。雖然傳教士只達到有限度的成功,所有這些競爭措施給予佛教徒的自尊殘酷的一擊。在上座部佛教世界裡,帝國主義者的方案對錫蘭有了重大的影響,首先是葡萄牙人,然後是荷蘭人,最後是英國人攫取了錫蘭的一部分,直到十九世紀初期,英國掌控了錫蘭全島。在帝國主義政策的影響下,結果是僧伽被邊緣化,被剝奪了好幾世紀以來在佛教徒生命中扮演的主導角色。在都市裡很多錫蘭人信奉了基督教,甚至比丘白天走在街道上會感到難為情,因為那些西方人與錫蘭本土的追隨者會嘲笑穿著黃色僧袍的僧人為「黃鳥」。


但是僧伽並未保持被動,他們了解佛教的未來正處於關鍵時刻,必須振奮起來而面對挑戰。在錫蘭,有些比丘學習英文、西方文化與哲學,學習尋找基督教的弱點並且用西方的語言反擊,他們在現代科學與歐洲人道主義找到同盟,這些同盟者也攻擊基督教並且揭露它的錯謬。僧人同時也作了積極的改變,他們更改了傳統宗教的型式來面對現代世界的挑戰。僧伽知道再也不能作一般人難以了解的冗長、浮誇、學術性的講解,對一般民眾他們改為作簡明、有意義的說法,教導民眾如何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以本生故事中的菩薩為典範,僧伽參考基督教會組織,學習並且發展出佛教式的社會服務。他們建立了全國性的佛教組織,來保護佛教不被其他宗教攻擊和在各個階層弘揚佛法。錫蘭的佛教僧侶也因為他們在巴利語和佛法的學術地位贏得廣泛的尊敬,高等佛學研究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增加,在這當中 Vidyodaya 和 Vidyalankara 研究所特別著名,吸引了許多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學生。


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中有兩位大師,太虛大師與印順導師,成為中國僧伽的主要形象,因為他們為中國佛教現代化鋪路。他們不僅要迎接這個挑戰,也必須清晰地定義這個挑戰,來對跟隨者解釋困擾中國佛教的問題的本質。其他僧眾(也許有少數例外)並未意識到這個挑戰,在遭遇困境之後,卻對這樣的困境毫無頭緒,因為他們不明白困境的源頭,所以也就無法處理困境。但是太虛大師和印順導師與之前的其他人不同,他們認清中國佛教內部的問題,兩位均診斷了中國佛教的病情,也了解如何去醫治。他們了解佛教不是僅僅提供葬禮與祭祀、禮拜與祈願等服務的宗教,而是教導以無上正覺為目標的、深廣的心靈修鍊體系。他們了知佛教的哲學深奧、理性、純淨的德行是切合實際的的生活指導。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出發,努力將中國佛教轉化成與現代社會協和的宗教。如此,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


到了二十一世紀,僧伽所面臨的新挑戰,甚至與十九世紀改革派的錫蘭佛教僧侶所面臨的不同,與二十世紀中期致力於改革的兩位中國佛教僧侶所面對的也不同。我們可以看見,目前的這個階段,一方面有很多潛力可以推展佛法,有很多機會可以弘揚佛法,在另一方面我們會面臨許多內在與外在的挑戰。


我只提到兩個外在的挑戰,但是不會用太多時間來討論這些。第一個潛在的威脅是來自基本教義派的福音派教會的傳教活動,與來自伊斯蘭教的衝擊。目前以基督教的活動較為活躍,可是未來不久,伊斯蘭教可能會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改變信仰。基督教會在豐富的財力資源支持下,瞄準佛教徒眾多的貧窮區域,改變居民的宗教信仰,他們利用心理學研究與市場行銷技巧,設定了幾個主要的策略。首先他們用財務的誘因吸引人們接近基督教,在他們更為倚賴這些經濟協助之後,迫使他們捨棄佛教而改信基督教。我沒有簡單的方案來面對這樣的威脅,但是我不同意有些國家建議的政策,例如限制宗教自由與禁止人民改變宗教。在我看來,我們不應該以限制人民選擇宗教的自由來保障宗教,即使是為了保障我們自己的宗教,即使是這樣的選擇出於金錢酬傭的誘因。我想,此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在健康的經濟發展之後,經濟的利益所誘導的改信宗教將失去其魅力。


另一個是快速發展中的佛教國家所面對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消費文化,強調立即滿足感官欲樂是生活的最高目標。這樣就和傳統佛教徒所強調的自我調御與心靈寧靜相衝突。我相信,最好的對治方法是佛法教育,從兒童時代起就教導適當的佛教知識,這樣的教育可以由父母的行為與態度,用身教持續加強教導,父母顯示給兒童佛教的基本美德,讓他們認知感官滿足的極限。


所以現在讓我提出問題:那些特殊的挑戰是今日僧伽所面對的?而且也是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


僧伽所面對的最基本的挑戰是:維持佛陀教導對人間的適用性。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過程最鮮明的標記是,從重視工業生產移轉到重視資訊的取得與發送。這樣的轉變已經在最先進的國家和世界各國的精英人群發生了,有時候被稱為我們正從一個工業時代移轉到資訊時代,從一個生產為主的世界移轉到知識為主的世界。


我們知道,僧伽總是與在家信眾保持最緊密的互動,兩者的關係是互相倚賴與協力合作,在傳統佛教,如同我在上文所描述的,在家信眾提供僧伽四事供養:衣服、飲食、住處、醫藥及其他物質資源。僧伽則提供在家信眾佛法教導以及全心修習佛法的典範。僧眾理應專注於學習、禪修、教導、說法以及執行宗教儀式(例如每日的定課與誦經)。在家信眾則供養飲食、遵行五戒、以及參與更具宗教儀式的禪修。這兩種佛教的主流是典型的傳統佛教文化。我稱前者為「解脫道」的佛教,它強調佛法的核心價值:了知佛陀的教導、內觀禪修、發展智慧、體證般若、正覺、或涅槃。我稱後者為「方便道」的佛教,這是依據在家信眾的能力與需要所調整的教法,它重視對佛陀與聖者(菩薩、阿羅漢、賢聖僧)的深信,及對功德(布施、持戒、禮拜、朝山)的累積,以達到來生的善報,「方便教」假設佛教信眾尚未準備好,來接受甚深的法義和嚴密的禪修,需要藉由信、施、戒的逐步教導來成熟根器。


我相信現在正發生的變化將徹底改變這兩種佛教的關係,隨著這種轉變,僧伽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而必須預先做好準備。我不是預言家,也無法預知未來,僅能依據目前的趨勢判斷未來的情境,試著描繪一些我所預見的重要挑戰。


1. 高等教育的角色:在資訊時代,有更高比率的人會完成大學教育,民眾將比過去有更多管道取得大量的知識與資訊,他們對世俗事務與佛教的了解將比過去更精通。這將造成兩者關係震撼性的改變,假如僧伽將繼續教導適用於在家信眾的佛法,就必須滿足在家信眾的需求,這些需求有部分是受他們的教育所影響。既然我們是生活在大多數人接受大學教育的年代,民眾就期待佛法能夠符合他們所接受的學院教育的水準,他們將不會僅僅是出於尊敬與信仰而接受僧眾的教導,他們被訓練成提出疑問與追所解答,在學習佛法時他們也將採取同樣的方法,因此僧眾必須準備好回答問題,他們不能期待從信眾必然的謙卑從,他們必須藉由清晰地闡明佛法來贏得尊敬。僧眾本身也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研習佛法,但是也應該旁及與佛法間接有關的學科,例如現代哲學、心理學與其他學科。至於如何將這些世俗的知識整合在僧院的課程規劃中,這仍然是個尚待解決的問題,須由負責規劃僧院教育的人深思。


2. 印刷出版的角色:緊接與上一議題相關聯的是出版品所扮演的角色,如同在西元前二世紀對佛教造成的轉變,一九五O年代開始的印刷品與商業出版對佛教也造成同樣的影響,目前有數百本有關佛教各議題的英文書籍--學術性與通俗閱讀的書籍都有,也有其他語文書籍。所以任何勤奮的學生都可藉由書籍獲得廣泛的佛教知識。對於佛教經典與註釋書的知識,不用再像傳統佛教那樣,倚賴寺院與僧眾才能取得。個人電腦更進一步革命性地改變佛教研究,任何勤奮的人都可以在個人筆記型電腦上存載一整個佛學圖書館,內含數種不同版本和語言的大藏經。他們也能透過網際網路取得廣泛的佛教資訊與參加各種不同佛教宗派的網路討論小組。就像這樣,有關佛法的書籍知識再也不是僧院的特權,大學也把佛教研究當成正式課程,數所大學也有佛教研究機構。有不少傑出的在家佛教學者在專精的佛學領域作研究。


對我們而言,這就產生了一個「僧眾必須提供什麼教導」的問題。我認為我們的任務不是與在家的佛教學者競爭,我們當然也應該追尋佛教的學術知識,從越多的可信的來源越好,假如需要,也應該向在家學者學習。但佛教僧院生活提供的是實際修行佛法的機會,它提供了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對三寶的信、解、行、證機會。自古以來,僧伽都是這樣的生命方向吸引賢能的信眾出家來修行解脫道,在新世紀成為僧伽力量的新泉源。但是我們必須確定我們的意圖是在結合佛學與修行,結合博學、信心與承諾,我們不能只追求知識而沒有修習,也不能僅有盲目的修習而沒有正確的知解。


3. 人口的遷移: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民眾從鄉村移居都市,我們因此看見都市不斷往上往外擴張。像台灣這樣的佛教國家,人口的遷移帶給佛教徒不同的宗教生活品質,原先基於信、施、功德的「方便道的佛教」,將無法維持都市中思辯型民眾的信仰,這些人可能是電腦工程師、醫師、自然科學家、企業主管、財務專家等等的專業人士。假如我們期望他們能信仰佛教,他們可能對我們提供的佛教類型,是與天堂、地獄、來生相關的信仰為中心的佛教,感到失望。他們被教導在此地此世期待明顯、具體可見的結果,佛教必須能符合他們的期望;如果不能符合這個期望,他們將會轉身離去。不過,生活在高度壓力的環境下的民眾還是需要追求佛法,他們可能更加熱切需要佛法,就如同病人比健康人更加需要醫藥治療一樣。這非常重要,僧伽基於對人類心理的的洞視與對法的如實知見,可以提供教導來幫助人們以一種清晰、切合實際的方法,處理日常生活及他們自身的問題。這是世尊本身常用的教導方式,也是我們從古代經典所得到的教導資源。假如我們不如此教導佛法,民眾將對佛教喪失信心而轉向其他宗教。


在此之前,我曾強調可經驗到的實質利益讓民眾易於親近佛法,我要澄清這點,我無意要遊說將佛法稀釋或修改得讓民眾「容易消化」,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以現在民眾的理解能力與性格來調配佛法的教導,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強調他們的經驗範圍的觀點,以便啟發他們能信仰超出他們經驗之外的佛法,但是,任何適當與完整的教導終究必須完整清晰地呈現佛陀的實際教導,涵蓋佛法架構裡的所有重要內涵:這必須包括業力與輪迴、三界眾生、證悟與解脫的階位,等等遠超出一班人經驗範圍的教導。


但是必須有技巧地、一步一步慢慢地由淺入深來引導,從明顯而立即可見的利益、到需深思才能明白的教法。假如我們一開始的教導就強調輪迴與各法界眾生,或者從重視禮拜朝聖與深信的方式來接近,接受現代教育的民眾將放棄對佛教的興趣而成為無神論者。但是他們也可能不會喪失對佛法的興趣,改而追求一種沒有僧伽的佛教,受過高教育的在家佛教徒可能自己組成教團,佛法討論教團與禪修教團,如此,將出現一種與僧團佛教並行的在家佛教,僧團佛教與慶典、祭祀、布施將為鄉村民眾與較淳樸的都市民眾所偏好;而受教育的都市居民、多聞的精英將偏好在家教團,僅在喪禮或培養功德時才親近寺院。佛法的實際弘傳將完全透過在家教團,其實,我已經在美國與錫蘭觀察到這種現象。


為了避免誤解,我要強調我並不是要摒棄「解脫道佛教」的信仰,像業力與輪迴、像因果報應的故事、信仰的重要、布施、修功德等等適合世俗民眾的權宜教導。我想要說明的是在未來,受高等教育的民眾逐漸增加,接近佛法的入門途徑可能不是傳統的感性的相信,而是對法的理性的、經驗的、實用的訴求;注意用心於這種需求的佛教宗派將有比較好的機會興盛起來。


4. 心靈鍛鍊的角色:最重要的一點是信仰佛法不僅是經由理智、德行,而是經由內修與心靈鍛鍊的系統。這是分辨佛教與幾乎其他所有宗教不同的地方。強調心是決定我們幸福或苦惱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提供的實際的心靈修鍊方法。所以禪修對許多人而言,是接觸佛法的重要入門途徑,這是許多不是佛教徒背景者的特殊入門途徑,在歐美更是如此,對具科學背景,帶著質疑、追問的態度的傳統佛教徒,它也被證明是有效的深入佛法的途徑。


我不認為僅僅禪修是個解決方案,在這方面,我要批評在歐美只教導佛教的內觀禪修,而不教導法義與信仰的老師;我認為平衡的教導是必需的,在信仰與奉獻、學習佛陀的教導、禪修三者之間取得平衡,但是今日許多人因禪修而對佛法產生興趣是個事實,一旦他們經由禪修得到實質的利益,對佛法的興趣也被喚醒,而逐漸導引去了解佛法,研習佛教經典,進入深信、奉獻乃至於出家。


在中國傳統佛教,當僧人深入禪修,它通常意味著厭離世間,他會採用隱居的生活方式;退隱山林而數十年不與人往來,獨自禪修以求開悟證果。在這新世紀的開端,禪修成為吸引許多受高等教育的民眾學習佛法的活動,因為他們認為禪修對於世間的生活有助益。他們坐禪不是厭世與逃避,而是認知苦與樂繫都繫於心,也了解透過心靈的鍛鍊才能達到真正的和平與快樂。最近在西方禪修已經成為社團活動,它不再是在深山的獨自修鍊,而是在都市或鄉鎮寧靜的禪修中心群體禪坐。也在戒備森嚴的監獄中教受刑者禪修,轉化他們的生命;在醫院裡教導癌症患者禪修克服疼痛;教給其他宗教的信徒禪修融入各自的宗教生活。心理研究顯示禪坐的人即使工作與生活較為忙碌,也過著比較快樂的生活。如此,為了中國佛教僧伽在將來與民眾保持合適的互動,強調群體共修而非離群索居的禪修活動是十分重要的。


5. 印順導師學系的角色:談到關於中國佛教與特別是根源於印順導師的學系,在新世紀相對於歐美佛教對佛教所能作的貢獻。在西方,各個宗派的佛教有顯明的代表,在歐美有活躍的上座部佛教中心,雖然主要在禪修的教導,尚未強調經典的研習。有很多藏傳佛教中心,有著從學術到密集禪修等不同的重點。但是代表東亞佛教的主要是日本與韓國的禪宗,他們對佛典的研習並不重視。在歐美佛教中幾乎缺少了整個早期大乘佛教的傳統,也許中國佛教與印順導師學系將這一傳統保存得最好,他們代表中國佛教的一個支派,不僅為中國佛教,而且也為初期大乘佛之傳承尋找可靠權威的根源。這一學系可以給西方提出一幅完整圖畫和解釋,藉由印度古典大乘佛教,提供給後期東亞大乘佛教學派---如禪宗、淨土宗、金剛乘等,所從而發展之母體。


6. 僧伽提出的挑戰:我已經提及幾種僧伽面對新世紀挑戰的方法,但是我想要強調的另一個重點是,僧伽的重要任務不僅是要迎接挑戰,僧伽也要提出挑戰。他們要對抗新世紀提出挑戰。現代世界都圍繞著盲目追求感官欲樂而空轉,僧伽是一個由將生命專注於棄捨感官欲樂的僧尼團體。經由和平的態度與內在的喜樂,僧眾提出給世界的挑戰是「認清快樂之路基於主宰感官的欲望,而不是沉溺於其中」。現代世界建立在快樂來自財富與權力的迷信;僧伽則建立在快樂來自安貧樂道、少欲知足。藉此,僧眾提出給世界的挑戰是「認知快樂來自儉樸的生活、減少對財富與權力的渴求」,僧伽展示給世界有力的挑戰是「轉向內在的心志去尋求真正的快樂與和平」,現代世界在技術的創新中無止境地追尋滿足,總是認為越新的就越好;僧伽則是保存與尊敬古老的傳統,過著不被太多舒適拖累的生活。藉此,僧眾提出給世界的挑戰是「採用儉約的生活方式,尊重傳統,珍惜與保護自然環境」。現代世界面對不同信念、宗教、種族之間暴力衝突,以為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僧伽則立足在非暴力的原則下,堅信容忍、協商、讓步是人類達成和諧的重要因素。僧伽提出給世界的挑戰是「人類應該藉由互相了解、容忍與慈悲來解決問題。」


僧伽也應藉著對「出世間法」的承諾提出對世界的挑戰。雖然我稍前提到以可見的、確實的法益讓新世代的民眾易於親近法,我要強調佛法的最高利益不僅僅是俗世的利益,不論基於早期佛典的上座部佛教,或是古典大乘佛教,佛法都是導向出世間的目標-涅槃或是最高的證悟。


這是僧伽的任務去堅持出世間法,以對抗任何試圖稀釋佛法的誘惑,稀釋佛法來使得民眾容易接受、來使得佛法似乎僅是為了達成世俗生活的快樂與寧靜。藉由堅信「出世間法」,僧眾教導世間注意所有世俗快樂的極限。它挑戰了任何在世間安頓與尋找舒適地方的企圖,即使是為了這目標而學佛法;它挑戰人們去了解究竟智慧與究竟解脫是超脫世俗世界的。


7. 良知的聲音:良知的聲音引導我談今日令一個僧伽面對的挑戰。今天廣泛而恐怖的問題是上百萬人的生命被殺害,另有無數的人受到未透露的傷害威脅,我心中想到憤怒的種族衝突與毀滅性的戰爭,傷害許多無辜民眾的生命,其中包含婦女與兒童。我想到暴虐的政府逮捕無辜民眾入獄,拷打和凌虐他們,甚至讓一般人民經常生活在恐懼之中,我想到貧富之間的差距,窮困國家與富裕國家之間的差距,我想到飢餓與疾病奪走了許多窮人的生命,有些疾病甚至可在微少的費用下治癒,我想到數百萬的婦女因被迫賣淫所面臨的墮落,通常是出於貧困而被她的家庭所迫;我的心為他們所遭遇的苦難而顫動。我想到每年全世界為了毀滅性武器所揮霍的數千億美金,而同時卻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每天只能得到賴以為生的食物。最後我想到我們疏忽不計後果地破壞我們的環境:空氣、水、土壤、食物,而不顧我們的下一代。我認為,這是僧伽應扮演世界上佛教良知聲音的角色,也就是僧伽或者至少是領導的長老,應該針對處理廣泛的、違反人性的諸多問題表達佛教的倫理價值觀。這也是規劃二十一世紀實務的「人間佛教」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我想如果印順導師仍然在世-在他的壯年的話,他也會同意我的意見。我們不能以過著舒適的僧院生活而滿足,我們必須成為那些數十億無聲的、無助的民眾發出自慈悲的聲音,來對抗地球上殘害人類與眾生命的殘酷、強權的暴力。我們必須準備好在尚未太遲之前、在人類的貪瞋癡尚未毀滅所有生命之前站出來發聲。我們應該以公義挑戰不公,以真實挑戰謊言,以慈悲挑戰殘忍,以瞭解挑戰無知。這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僧伽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繼續閱讀...

隨緣消舊業---長老菩提比丘答問


2006年2月15日,菩提長老比丘應嘉義竹崎香光佛學院邀請到台灣講學,在香光佛學院講了《MN 9正見經》與《馬邑大經》,在新竹市福嚴佛學院講了〈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在新竹市法源寺講〈離苦得樂,佛陀的教導〉,在埔里一所南傳尼院講了幾天課,也前往陽明山麓「菩提伽耶內覺禪林」拜訪了著力於漢傳雜阿含弘揚的烏帕沙馬比丘,並且參觀寺院,五月份長老受總統之邀前往錫蘭參加衛塞節,並且接受榮譽職銜,五月二十一日回到台灣,五月二十三日在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講〈四部尼柯耶的宗旨與中阿含閱讀地圖〉,於五月二十五日返回美國同淨蘭若,結束長達三個多月的台灣訪問。



身為長老菩提比丘的弟子,在這之前從長老註作的書籍獲得法益,在福嚴精舍冒昧地毛遂自薦請益佛法,在紐澤西同淨蘭若親近五日,看見廣淨法師與信行法師,四位僧眾一位俗眾清苦而高舉地奉行早課,終於能伴隨長老在台灣的佛法教導,一方面聆聽法教,一方面晨夕隨侍,長老聽我上天入地請教問題,不以為煩、不以為忤,既以因緣殊勝能親恃長老為喜,也為往來應接人物,除了在幾處的說法以外,大都當面錯過而極為可惜。見長老者有幾種:

1. 急於表達己見,求長老認同,而未掌握時間提出問題。

2.想考驗長老對印順導師的思想有多深入,是否能替印順導師發聲。

3. 想知道長老的學術或修行立場是支持巴利上座部佛教,還是已經回小向大,補讀大乘佛教。

而長老已經卓然發揚之巴利尼柯耶經教與巴利阿毘達磨之學,反而無人當機祈請,代眾提問。雖然停留時間頗長,聽法的人不多,問義的人更少,蹉跎不少。

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演講之後,學生趕回宿舍帶來長老的著作,氣喘吁吁地趕來請長老在書上簽名,長老在來賓簽名簿用中文簽下菩提比丘,菩提長老其實已經在一年前即以英文發表過〈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此次在福嚴佛學院演講,又前後改了五次稿,可見長老對此之慎重。在台期間,有 時長老生病,仍然堅持以上課為重,不許我們改變或取消時程,可見長老對法的看重。以下謹紀錄長老對「隨緣銷舊業」的解釋。

問:一般人都會認為,今世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造成,在別人生病或時運不佳,都會勸說,我們這是「隨緣銷舊業」,只要不造新業,舊業銷盡,就可清淨解脫。世尊真的是如此得教導嗎?

答:一般人所認為的,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的業所造成的,這並不是佛陀的教導。經典上提到,我們今世所受到的除了業以外還有其他種原因,在經典中世尊很明確的表達,他不接受所有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業所造成的這樣的見解。認為今生所受的都是過去生的業所造成的,這是耆那教的教條。經典上,有時稱耆那教為躶形外道,世尊的教導是特別強調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這個潛力會讓我們未來感果,所以如果認為現在所受都是過去世所造成,這樣子忽略掉業感果其中還有一個可能性的問題,就會覺得做什麼都沒有用,反正過去的業已經命定了已經造成了。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就是,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有一個可能性會在未來感果,這樣子就會鼓勵我們去奮鬥去做一些事情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是都過去業所造,沒有辦法改變。

問:如果這樣子來說,那我們對於今生所受的果報,要怎樣去認為我要去認命或怎樣面對?因為有人會覺得,我今生所做的都是善業,為什麼感到的是一種惡果,對於這樣的因果關係又有點不服氣,怎樣讓他覺得是他過去生可能有造了怎樣的惡業,所以他今生感得這樣的惡果?也因為他自己這樣的體認,所以不再犯錯?

答:某種程度,如果當自己遇到不幸的時候,做某種解釋也可以讓自己感覺得舒服一點。我的意見是說,如果不把一切歸於過去業的話,當自己遭到不幸的時候,會知道有一些是過去業造成的,可是有一些不是啊,你不去追究它的原因,有時候現在所感的業,過去的業只是很多原因之中的一個,如果我們能夠就自己可以改變的現在行為,做一些改善或一些預先準備的動作,過去的那個唯一的業,如果沒有其他的因再加進來,它可能不會感果。比如說有一個生意人,由於他過去所造的惡業,他可能會在他的事業當中遇到一些不幸的狀況,如果這樣子的一個生意人,他酗酒、喝了很多的酒,有一些事業中的重要決定是當他酒醉或受到酒精嚴重影響的時候去做這個決定,這個生意人可能會說,他之所以會做這一些錯誤的決定主要是過去生的業造成他的事業會這樣的慘痛,他可能會說,啊我過去造了這麼的惡業。他可能還會繼續喝酒、他繼續給自己倒酒、繼續喝酒,他可能又會做更多的錯誤決定而造成他的事業更糟,又會再怪過去的業不好。那假如他戒了酒、停止喝酒,他的理智跟判斷可能會清晰一點,假如他的理智清晰,他可能會做比較正確的決定,他如果做了正確的決定,即使他過去生有造一些惡業也就沒有機會顯現感果,所以他這樣就會有好運、會有更多的財富、事業就會更成功。在《相應部36:21經》,提到每個人今生所承受的後果來自八種原因:1. 膽汁病 2.痰病 3. 風病 4. 此三者失調造成的病,此四項是古印度的醫療學問,5. 節氣 6. 自我損傷 7. 別人加於你的傷害 8. 過去的業。如果把一切歸於過去的業,會造成「非因計因」,把不是原因當作事情的主因,結果在應該施予心肺復甦術的時候,跪下來祈禱。


繼續閱讀...

中阿含閱讀地圖


前言

本文原為英文,為長老菩提比丘的中部尼柯耶教學大綱。2006年 2月15日到4月24日長老受邀在台灣講學,有學生在演講中提問,問及如果有心想研讀五部尼柯耶或四阿含,是否應專讀某一部尼柯耶,尼柯耶(或四阿含)的閱讀次序應如何規劃。長老回答:『除非有特別原因,一般而言,如果時間與環境允許,是應該讀多部經典,但是,依在家學佛本身的限制,硬是要讀遍三藏,或廣讀經藏,有時也是不切實際的,這中間須有適當的取捨。五部尼柯耶:中部、長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尼柯耶各有其宗旨,先讀相應部尼柯耶,是有其考量,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讀相應部尼柯耶,一般而言,是較重複、較沒有次第的整理,初學者只讀此部尼柯耶,較難有佛法全面的概要認識。我個人建議先從中部尼柯耶讀起,有幾部經對建立正見、修行的次第、在家生活的準則等等均有提綱挈領的講解。』長老吩咐我將早先傳送給我的電子檔,與大眾分享。此篇譯文的中文對應經典為譯者附加的,我在轉述與翻譯的過程中,儘可能將中文大藏經的對應經典附上,以方便讀者交互參照閱讀,如有失誤,應由譯者負文責。

中部尼柯耶共152經,中阿含有222經,兩者均有的經典有98經,中部尼柯耶有16經為其他中文大藏經所無,而為巴利尼柯耶獨有的經典,其餘39經在雜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律藏等中文經典可找到對應經典。同樣地,中阿含也有15經為其他巴利聖典所無,而為中阿含所獨有的經典,其餘109經可以在五部尼柯耶找到對應經典。即使是對應經典,漢巴兩者之間有或大或小的差距,未對照原文之前,請讀者務必不可假設對應經典之間的人、事、提及的法義為完全相同。根據譯者所知,德國籍無著比丘(Ven. Anaalayo)著有《中部尼柯耶的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jjhima Nikaya》,澳洲籍教授白瑞德(Prof. Rod Bucknell)與無著比丘編訂的《四部尼柯耶對應經典目錄 The Catalogue of Cross Reference Suttas of Four Nikayas》均將於近期發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就近參考。


一、佛陀的正等正覺

下列經典,協助我們了解佛陀出家修行(聖求)的背景與過程,以及佛陀所證悟的正等正覺。



MN 26: Ariyapariyesana Sutta 中部26聖求經,(中阿含204羅摩經)

MN 4: Bhayabherava Sutta 中部 4怖駭經,(增一阿含31.1經)

MN 36: Mahasaccaka Sutta (part only)中部36薩迦大經,(增一阿含31.8經,部分)

MN 12: Mahasihanada Sutta (part only)中部12獅子吼大經,(中阿含103獅子吼經)


 二、理解正法



1. 智慧的選擇

AN 3:65: Kalama Sutta增支部3.65卡拉瑪經,(中阿含16伽藍經)

MN 60: Apannaka Sutta 中部60經無疑經,(中阿含20波羅牢經)

2. 對佛陀的審察

MN 47: Vimamsaka Sutta 中部47經審察經,(中阿含186求解經)

3. 正信,修行與證果

MN 95: Canki Sutta 中部95經商伽經(尚未發現中文對應經典)



三、道德生活



1. 世間四種受報

MN 46: Maha Dhammasamadana Sutta中部46得法大經,(中阿含175受法經)

2. 業果

MN 57: Kukkuravatika Sutta 中部57狗行者經,(尚未發現中文對應經典,增支部 4.232經)

MN 135: Cula Kammavibhanga Sutta中部135分別業小經,(中阿含170鸚鵡經)

3. 得生善趣

MN 41: Saleyyaka Sutta 中部41娑羅經,(雜阿含1042, 1043經)

MN 120: Sankharupapatti Sutta中部120行生經,(中阿含168意行經)

4. 正語與安忍

MN 61: Cula Rahulovada Sutta中部61羅睺羅小經,(中阿含14羅云經)

MN 21: Kakacupama Sutta中部21鋸喻經,(中阿含193牟犁破群那經)



四、正觀世間



1. 世間過患

MN 13: Maha Dukkhakkhandha Sutta中部13苦蘊大經,(中阿含99苦陰經)

2. 欲樂過患

MN 54: Potaliya Sutta中部54哺多利經,(中阿含203哺多利經)

MN 75: Magandiya Sutta中部75摩犍提經,(中阿含153鬚閑提經)

3. 無始輪迴

SN 15 相應部尼柯耶(15)無始相應,(雜阿含940~~956求解經)

4. 賴吒和羅與尋求解脫

MN 82: Ratthapala Sutta 中部82賴吒和羅經,(中阿含132賴吒和羅經)



五、解脫道



1. 修行目的

MN 63: Cula Malunkya Sutta 中部63摩羅迦小經,(中阿含221箭喻經)

MN 29: Maha Saropama Sutta 中部29心材喻大經,(增一阿含43.4經)

2. 修行次第

MN 27: Cula Hatthipadopama Sutta中部27象跡喻小經,(中阿含146象跡喻經)

MN 39: Maha Assapura Sutta中部39馬邑大經,(中阿含182馬邑經)

3. 沙門道跡(如何為比丘)

MN 40: Cula Assapura Sutta中部40馬邑小經,(中阿含183馬邑經)

4. 持戒功德

MN 6: Akankheyya Sutta中部6願經,(中阿含105願經)

5. 心清淨

MN 19: Dvedha Vitakka Sutta中部19雙考察經,(中阿含102念經)

MN 20: Vitakkasaṇkārasaṇṭhana Sutta中部20尋行止息經,(中阿含101增上心經)

MN 7: Vatthupama Sutta中部7布喻經,(中阿含93水喻梵志經)

MN 8: Sallekha Sutta中部8削減經,(中阿含91周那問見經)

6. 斷除諸漏

MN 2: Sabbasava Sutta中部2一切漏經,(中阿含10漏盡經)



六、道品



1. 八正道

SN 45:8: Path Factors相應部45.8經,(雜阿含784經)

MN 117: Maha Cattarisaka Sutta中部117大四十經,(中阿含189聖道經)

2. 念處

MN 10: Satipatthana Sutta中部10念處經,(中阿含98念處經)

3. 安那般那念

MN 118: Anapanasati Sutta中部118安那般那念經,(雜阿含810經)

4. 證悟的助緣

MN 77: Maha Sakuludayi Sutta中部77善生優陀夷大經,(中阿含207箭毛經)



七、正慧的修習



1. 正見

MN 9: Sammaditthi Sutta 中部9正見經,(中阿含29大拘絺羅經)

MN 11: Cula Sihanada Sutta中部11獅子吼小經,(T17,T757經佛說身毛喜豎經)

MN 22: Alaggadupama Sutta中部22蛇喻經,(中阿含200阿梨吒經)

MN 38: Maha Tanhasankhaya Sutta中部38愛盡大經,(中阿含201茶帝經)

2. 內觀

MN 148: Chachaka Sutta中部148六六經,(雜阿含304經,中阿含86說處經)

MN 146: Nandakovada Sutta中部146教難陀迦經,(雜阿含276經)

MN 149: Maha Salayatanika Sutta中部149大六處經,(雜阿含305經)

MN 28: Maha Hatthipadopama Sutta中部28象跡喻大經,(中阿含30象跡喻經)

3. 捨斷繫著

MN 66: Lakutikakopama Sutta中部66鶉喻經,(中阿含192加樓烏陀夷經)

4. 究竟解脫

MN 64: Maha Malunkya Sutta中部64摩羅迦大經,(中阿含205五下分結經)

MN 52: Atthakanagaraka Sutta中部52八城人經,(中阿含217八城經)

MN 140: Dhatuvibhanga Sutta中部140界分別經,(中阿含162分別六界經)

 5. 聖弟子的類型

MN 70: Kitagiri Sutta (part) 中部70枳吒山邑經,(中阿含195阿濕具經)



八、如來



MN 12: Mahasihanada Sutta中部12獅子吼大經,(中阿含103獅子吼經)



九、僧伽生活



1. 僧伽的和敬生活

  MN 31: Cula Gosinga Sutta中部31牛角林小經,(中阿含185牛角娑羅林經)

2. 理想的僧伽

  MN 32: Maha Gosinga Sutta中部32牛角林大經,(中阿含184牛角娑羅林經)

3. 不馴的僧侶

 MN 65: Bhaddali Sutta中部65跋陀利經,(中阿含194跋陀和利經)

4. 未來和諧的準則

MN 104: Samagama Sutta中部104舍彌村經,(中阿含196周那經)

5. 世尊涅槃之後

 MN 108: Gopaka Moggallana Sutta中部108瞿默目犍連經,(中阿含145瞿默目犍連經)

如何激勵自己研讀經典?這裡要談到研讀經典的動機。

1. 利益自己:

──藉由經典的研讀,釐清佛法的意義與價值,並澄清自己的理解。修學佛法可以透過基於信仰或者依靠師長指導而獲得信心,在修行上達到成就。然而若能在信仰上基於對經典的了解、知識來修行,就不需依賴別人的說法或解釋,而能在教法的地圖上看見自己的位置,讓自己有更多的自信。

2. 思惟諸多殊勝難得因緣:

── 思惟有佛出世的難得、能聞法的難得、得人身的難得、能出家的難得、能遇善知識的難得。

3. 利益他人:

── 多聞、研讀經典讓佛陀教法被了解並獲得記錄、保存,在每個時代中傳承、延續。


繼續閱讀...

2006 年長老菩提比丘訪台紀事

2006 年菩提比丘訪台紀事

菩提長老於 2006 年二月十五日到五月三日訪問台灣,確實為台灣佛教界一大盛事。菩提比丘(Ven. Bhikkhu Bodhi)為美國大學哲學博士,於錫蘭剃染出家,長老深入巴利經律論三藏,著作等身,深得佛教界諸長老及各學術研究機構的推崇,主要著作為《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阿毘達摩概要精解,1993》,《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Buddha中部尼柯耶英譯,1995》,《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Buddha相應部尼柯耶英譯,2000》及《In the Buddha’s Words: An Anthology of Discourses from the Pali Canon 佛陀的教誡:巴利經文選集,2005》。長老曾在錫蘭隱居林(Forrest Hermitage)與向智尊者共住多年,負責錫蘭佛教出版社(BPS)社務十多年,出版眾多英文與巴利佛教書籍,嘉惠學者。長老目前駐錫於美國紐澤西州同淨蘭若,接受仁俊長老殷勤邀請,擔任美國同淨蘭若住持。
長老的《中部尼柯耶》與《相應部尼柯耶》兩本譯著為世界各國巴利學研究與教學機構的主要參考書,主要特點為文體簡明通暢,易於閱讀﹔譯文詳實精確,值得未能閱讀巴利經典的學子的信賴﹔特別在長老的譯著附有眾多而詳盡的註解,這些均是長老梳理眾多的古註而 精選出來的,或者是藉助註釋書(commentary)以利學者掌握經義,或者是比對不同的見解而給於中肯可靠的解釋,或者抉擇不同的巴利版本而給經文一個合理的解讀。這樣的譯文既是減省讀者搜尋經義的時間與精力,也是給近代嚴謹的現代譯經一個典範。
長老抵達台灣之後,首先於嘉義竹崎香光寺講解《中部第九經正見經(相當於中阿含29經大拘絺羅經)》與《中部三十九經馬邑大經(相當於中阿含182經馬邑經)》,在前後十四天期間,將正見的建立與修行的次第,不拘鉅細,依照經文與古註詡詡道來,諄諄告誡,讓全體學子如沐春風,普沾法雨,歡喜踴躍。其次長老到達福嚴精舍,對學僧發表《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不僅提醒學子因應資訊爆發的新世紀,掌握新工具,適應新潮流作契理契機的弘法教化,也勉勵僧眾,不但建立定慧兼具的修行典範,也對盲昧的俗世提出振聾發瞶的挑戰。

隔天在法源講寺對法源寺的信眾講《離苦得樂,佛陀之道》,藉著巴利《法句經》的 58頌:
「如同一堆垃圾棄置在大道旁,
蓮花生長在其中,
芬芳而可意。」
與59 頌:
「如同佛陀的弟子
 在這塵世裡,
 用智慧照耀盲目的世人。」
深入淺出地闡述在家學佛的要道。尤其長老演講開始以巴利文唱頌法句偈,以及演講最後唱誦回向偈,讓聽講者有聆聽佛陀的語言的一番感動。(相當於漢譯《法句經》卷1〈12 華香品〉:『如住作田溝,近于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慧者樂出,為佛弟子。(CBETA, T04, no. 210, p. 563, b14-16)』)。
四月底長老應法鼓山的邀請,前往演講《佛陀的教誡:巴利經文簡介》。這當中,長老幾乎天天均在病痛中,香光寺及法鼓山的值事法師均考量長老的病苦而建議取消部分演講,以減輕長老身體的勞累,身為侍者,我每每親自見到長老不肯退讓,堅持以對大眾的法供養為第一優先,這種抱病弘法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長老此行特別感受到台灣佛教有世界其他佛教所沒有的特點,台灣佛教保有佛陀四眾弟子的尼眾,不僅誓願弘深,攝持大眾,廣開法座,宏揚經教﹔也能在戒定慧三學有頗深入的修學體證。
這段期間隨侍在長老身旁,散步、同車,隨時請益。長老最特別的表情是遇到一個具挑戰性的問題,張開著口,大腦迅速組織答案,才開口回答。較心痛的是長老說他頭痛一夜沒睡,卻堅持不准香光寺取消或縮短他的課程,香光寺的尼師每餐都關照長老吃了多少食物,以了解長老的健康狀況。
在這段期間長老閱讀《雜阿含經》、《俱舍論》、《坐禪三昧經》等,曾問及《雜阿含經》中「無間等」的涵義, 《坐禪三昧經》「身外薄皮舉身取之,纔得如奈是亦不淨。」(CBETA, T15, no. 614, p. 272, a2-3)我解說「柰」字是芒果,「作破皮想,除却不淨當觀赤骨人。」(CBETA, T15, no. 614, p. 272, a9-10)「赤」字應解釋為「盡」,如「赤貧」、「赤身露體」、「赤手空拳」,而不是紅色。「繁意觀行不令外念。」(CBETA, T15, no. 614, p. 272, a10)長老說「繁」字應該是「繫」字,大正藏僅僅標明「繁」字,沒有其他版本有不同的異讀,CBETA的CD也是如此,在查閱《國譯一切經》及《高麗藏》之後,才發現果然是「繫意觀行」。以六十多歲的老人好學不倦,仍然勤讀中文,希望對漢譯浩瀚博雜的阿含、部派、大乘教義能有基本的認識,一方面可以說是不畏艱難、好學不倦,一方面能指出錯字,又可見到勤勉求法的一面。
曾問長老《雜阿含335經》:「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CBETA, T02, no. 99, p. 92, c18-19)﹔眾生輪迴從今生到來世,是識蘊相續?或是色受想行識同時相續?」長老回答:「雖然巴利經典並未明文談到識蘊相續,或是五蘊同時相續。可是,很明顯的應該只是識蘊相續。」我又問:「那麼《中阿含 201經》茶帝比丘經中所說:『今此識往生不更異(CBETA, T01, no. 26, p. 766, c7)』又有什麼過錯?」長老回答:「因為茶帝比丘執持此識不變異,此為常見﹔而不知此識因緣故起,有緣則生,無緣則滅。」我問:「如果有人染患重病、或者親友遭遇不幸,佛教界慣常勸解說:『這是過去生所造惡業招感的果報,隨緣消舊業,舊業消盡,善業浮現,自然平順。』長老對此有什麼看法?」長老回答:「這不是佛法,而是耆那教尼犍子所持的教導,所謂今生所受都是因前世所造業而來。」(《中阿含 19經,CBETA, T01, no. 26, p. 442, c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尼乾等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受皆因本作。』)我問:「那麼佛法如何解說此類遭遇呢?」長老說:「依照巴利經典解說,今生所受由八種原因造成,前四項是膽汁、痰、風和三者的不協調,這是古印度的醫療理論所談的疾病的起因,後四項是氣候的變化、自身的不小心、他人的傷害,與過去所造的業。(附註:《雜阿含 977經》「或從風起苦,眾生覺知。或從痰起、或從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尸婆,若彼沙門婆羅門言:一切人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捨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CBETA, T02, no. 99, p. 252, c21-p. 253, a8))「這樣與耆那教的說法有何不同?」長老說:「耆那教認為過去的業是唯一的因。這樣會造成非因計因的後果,可以事先預防或事後補救的事,均可能因誤認為是過去的業力所造,而採取不同的反應。」
我又問:「在家學佛,應該廣讀多部經典呢?還是只專讀一部經典?」長老回答:「除非有特別原因,一般而言,如果時間與環境允許,是應該讀多部經典,但是,依在家學佛本身的限制,硬是要讀遍三藏,或廣讀經藏,有時也是不切實際的,這中間須有適當的取捨。」「關於四阿含或四部尼柯耶的閱讀,台灣有人認為應專讀雜阿含或相應部尼柯耶,長老認為如何?」長老回答:「五部尼柯耶:中部、長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尼柯耶各有其宗旨,先讀相應部尼柯耶,是有其考量,可以理解﹔只讀相應部尼柯耶,就有些奇怪,難以了解。」「長老,那麼,你建議四部尼柯耶的閱讀順序應該如何?」長老回答:「相應部尼柯耶是將同一主題的各種經典結集在一起,一般而言,是較重複、較沒有次第的整理,初學者只讀此經較難有佛法全面的認識,我個人建議先從中部尼柯耶讀起,有幾部經對建立正見、修行的次第、在家生活的準則等等均有提綱挈領的講解。實際上我有列一個閱讀次序,你可以拿去作參考。」(因個人私事繁雜,整理不及,可能等待下次再細談了。)
長老在五師父與八師父的引導之下參觀法源寺的各個大殿、說法與禪修場所,心情十分愉快。在參觀處於荔枝林中的森林禪修中心時,看見錯錯落落的小木台的禪座,加上人工瀑布款款流下,很少說笑的長老居然笑著說:「蘇居士,如果每個禪座的木台襯托著蓮花,這樣子就更像淨土所描繪的景象了。」
在回程往福嚴精舍的途中,長老表達下次再度訪台演講,應該到法源寺森林禪修中心禪修幾天,同時也對法源寺所經營的內修外弘的廣大事業,十分敬佩。也促成了無著法師於2006年九月底訪法源寺的因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