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作者:英.A.K.渥德尔, 中译:王世安 初版序:关于佛学的现代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读者随便涉猎几本,会要相信,佛教内容原是八面玲珑,见仁见智,可以各随所好,人人异说。那样的结论,虽然模糊,于知识无助益,可是直到今天还可以说是持之有故。是否佛教教义自始就是那样模糊混沌,更加引起争论。有许多你是权威的著作,就一般而论,关于佛陀的原始教义,作出悬殊甚大,有时完全相反的申述。至少很清楚,迄至公元二世纪,印度佛教有各种部派,虽然他们宣称所传扬的是地道佛陀教义,可是歧异非常巨大。在此情况下,现代作家,尤其是学者们,时常站在某一边参与古代的争论,或者利用极端谨慎的名义,有些人认为这是严格学院派的标志,宣称我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教导的是什么,而且今后也不可能弄清楚。   既然写了那么多的书,而又没有产生令人信服的结果,看起来对原始佛教是什么的问题再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似乎会是徒劳无功的,笔者在一部早期著作中(《巴利文导论》)曾经实际声明放弃那样的目的,建议坚持直接钻研古代原文经典。然而人们对这个问题仍然要求一个答案,同时似乎有可能发现这个困难而诱人的答案。本书就是企图作出一个答案,尤其是就现有的证据运用易为人们接受的演绎推理方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因此我们不得不让这本书讨论一下方法论,但也尽量限制在绪论部分,虽然它也影响了下文的表现,也许使这本书看起来更像罗列证明材料,而不是发挥主题。想大略看看佛法教义的匆忙的读者,如果愿意姑且相信材料的真实性问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绪论可以忽略不读。   本书采取的形式是随佛教在它的发源本土的发展与传播作一番历史考查。目的为了表述佛教学说理论,而且给以阐明:历史背景只在阐释部分中略陈梗概,表明佛教思想家对之作出反应的环境情况和连续出现的思想观念可以于其中照次序安排的历史格局(这种次序有说明作用:当我们知道哪些人是某一位的直接继承者,我们就更能够看出他的旨趣之所在)。最广泛的历史概述是在开头部分,意在表现佛陀时代之前的印度,然后引导到佛教由之生起的背景。   作者深切感谢德琼教授(J.W.de.Jong)和布列期勒先生(C.D.C.Priestley)鉴定汉语三藏经文的引证材料,帮助比较印度的来源出处,以弄清他们对一些最基本术语的读法解释。同时还要感谢汤山先生(A.Yuyama)通知日本学者关于汉语本四阿含所属部派问题的讨论,和柬太尔教授(H.V.Guenther)对一些西藏资料的报导。   A.K.渥德尔 1965年 第二版序:根据1965年本书初版完成之后的佛教研究,第二版有些修正,修正最大的是关于陈那的第一节;北川(Kitagawa,1965)和服部(Hattori,1968……)辑集的梵文资料,使我们根据陈那自己的语言对他的哲学思想作出颇为全面的介绍成为可能。北川秀则英译《集量论》二、三、四、六卷,并附以梵文残本,自1972年笔者邀请他任客座教授来多伦多时即已开始,可惜早逝,未能完成,对于这种冷门研究,真是一个严重的损失。   陈那属于何部派的问题已经证明是特别难解决的。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的著作实际上遭到佛教和非佛教的一切哲学派别窃取,被改削或曲解以适应他们的观点。上座部在一方面,唯识宗在另一方面,似乎都接受他的认识论学说,在他们自己的部派内研究他的著作,尤其是他的继承者法称等人的著作。服部和北川教授,还有他人,遵照某些汉语传统,曾经假定陈那是唯识论者,虽然这会引起解释上不可克服的困难。在第一版中我们依据斯采拜斯基(Stcherbatsky)将陈那看做是无著的信徒,后者从唯心论退回到实在论,因而创立一个新的宗派,我们称之为因明派。我们接受了弗劳瓦纳关于两个世亲的论文,自然得承认陈那是无著的兄弟第一个世亲的弟子,虽然弗劳瓦纳本人对于此点也颇含糊其辞,后来也不一致。弗劳瓦纳给陈那著作编定年代,以及陈那哲学从唯心论到实在论的演变的看法,我们当时也一样接受了。然而关于《观所缘缘论》的“对象”(境)的疑点使整个的演变看法发生问题,似乎证实了伐遮婆提弥湿罗和他人谓陈那像法称一样属于经量部的说法。这样一来大概可以推断他是写《俱舍论》的世亲的弟子。作者的学生毛利雅(A.S.Moriya)在讨论法称的一篇博士论文中,对这个问题作过充分的研究,他判断这两个人都是经量部徒。我们第二版中采取了这个结论,并作出相应的修改,最重要的证据都加了说明。  Object(对象,客体,事物,境,外境……)这个字一向用来翻译许许多多的梵文和巴利文术语,而它是我们弄清楚陈那观点的起点,这个问题甚至在第一版出版之前已经引起进一步研究,在索引中(607页)增加了一条注解,结果所缘缘(alambana)只是表示意识中的内在对象(内境)。这条注解是1968年凭各页校样编索引时作出的,后来扩展成为一篇论文于1975年发表。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已经采入目前这一版,将alambana(所缘)译为support(所依)等等。   关于perception(知觉)(英语作家拿这个字用于各种不同的意义)和sensation(感觉)的问题,以及关于更精确理解古佛教五蕴理论的问题,都关系到所有上面这些讨论。似乎较接近的办法是将“现量”即通过感官的认识或知识译为sensation(感觉),而将perception留给“想”(samjna)这个古老的术语,“想”即是一件感觉经验心理上的纪录,后来又被认为包括通过某种概念认识它的过程。在五官都包括在“色蕴”(ru-pa)中。所以像一向那样将“受”(vedana)译为sensation(感觉)是不适当的。根据各部派的解释,“受”是对一个经验的乐、苦、喜、忧、无记的反应,似乎都接近于emotion(感情),本版就照此翻译。也许它当初所指模模糊糊有些像英语feeling一词(包括身体感官的感觉和心理的感情或情绪),像一般的经验感受一样的普泛,我们使用emotion,可以希望表明这一趋向,在系统分析中这个名词变成专门术语,与身体的感官经验分别开了。   “达摩”(dharma,法)的基本概念,作者进一步研究过,其结果发表在一篇论文《法与境》中(1971)。那里提出结论,“法”几乎等于“原则”“法则”,并非“原素”“境界”,也不干脆是“现象”,这也体现本版中。《概念之概念》一文(1971)不要求此版作什么修改,倒可以作上座部提出来的佛陀说法有世俗的和哲学的两种层次的问题的附录(参阅下面150—2等页)。与此有关的还有一篇文章《龙树是大乘佛徒吗》(1973),反映出像《印度哲学纲要》(多伦多大学1967年,它也包括我们根据北川和服部的著作,对陈那研究所作的第一次修正)这课本中所述那位哲学家的批判哲学更精确的译文。在理解《根本中观论颂》的作者方面这一进步,引导到后面的一些修改(尤其是379页)。   诃梨跋摩的《成实论》的简要介绍(419—21页)根据笔者另一学生胜良教授的博士论文(1974)重新改写了。345页作了相似的修改,基于雪斯特(N.Schuster)教授的论文(1976),大乘的早期发展现在可以更详尽地叙述了,这是得力于他对《圣雄长者请问经》和《大宝积经》中其他经文的研究。有那样学生对一些最重要最困难问题从事研究,是一种愉快和鼓舞,除已提到的几位之外,还必须加上:布列斯勒(Priestley)教授,他给第一版很多帮助,他对龙树五部哲学著作的翻译,我在急切的盼望着;波边教授和藤源先生,他们在那些狂热分子企图破坏1977年佛教博士论文方案期间很可惋惜地离开多伦多之前,曾经用英语全文翻译传统上视为标准中观哲学概论的月称的《入中观论》和《释》。   在陈那的梵文残篇之后,增加到原始资料中间去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布罗丹(P.Pradhan)编印的《阿毗达摩俱舍论释》梵文原文。这个领域更加充实丰富了,由于出版了极多过去找不到甚至不为人知的梵文和巴利文原典,这些我们都载入附录书目,偶然采作正文的参考。几乎不必在这里重复说明此书完全根据第一手而不是第二手材料。有少数第二手材料,发现作为基本指导是有用的,为第一手材料所证实或修正,也收入附录书目,例如斯采拜期基的著作,但是并未打算检查大量现代的佛学著作。然而原典译就读者所关心的一般都载明。   索引的页码附注很难得完全正确,我们提醒读者,索引附注和本文中的交互参证,可能有一两页出入。   佛教是什么?佛陀是一个哲学家,他的教义极近于我们的四至六章之所陈述。这不是巴利正典的上座部,虽然后者恰好是重构佛法中现存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上座部在第九章有它的适当地位。我们的三至六章代表一切已知佛教派系的共同立场,他们全体都以各种不同理由增加新的理论主张。第四章的教义,请注意,包括证道三十七法(三十七道品),证道三十七法又包括八正道,八正道又包括四谛,四谛又包括因缘缘起,即一切法依因缘而生起,这种基本观点又是我们第五章的主题。所以第四章代表佛陀的修持之道,第五章显示佛陀的学说理论;一般术语即禅定(samadhi)和智慧(prajna)。第六章讲述佛陀所教另一大支修行法,即由在家人用之于社会者,居士弟子在原始佛教僧伽团中与比丘比生尼占同样重要地位,表现为社会幸福与出家人的福利之间最紧要的联系。   在保存佛陀哲学的许多派系中,就我们所知,以上座部、多闻部和经量部似乎最忠实于佛陀思想。凡属三者一致的地方,其实经常如此,可以说我们就得到了真实无伪的佛法传统。其他一切均属哲学史和宗教史的一部份,关系到的是它本身的资格,时常从原始教义的某一方面引伸出来,多少有所歪曲。甚至大乘中奇怪的“法身”概念,一种形而上学的绝对体,也可以申辩是基于《杂阿含》中所提出的自然的统一性,虽然佛陀不可能承认这样的实体化,把从经验中得来的原则视为永恒的实体。在任何佛教派系中最少真实性的发展是宣称导师们具有权威以代替原始的凭经验靠实证那种性质的东西。最关紧要的禅定修习,已经证明比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批判的经验和伦理的哲学更经常多见,往往覆盖着吸引大多数人的神奇玄想。上座部、禅宗、喇嘛教尽管有许多表面差异,同样有修禅定的共同立场,这是原始佛教的立场,因此使他们有资格承当佛陀弟子的名义。   关于佛教传统的文学方面的研究,在第八、九章中大略论及,在另一著作《印度通欲文学》中作了更广泛的发挥,在该书中作为诗人的马鸣、猛尊者(Sura)、月居士(Candragomin)、法称的作品,沙罗诃的歌谣,康合和湿婆主的史诗,都可以发现在印度文学及其评论的段落中有所讨论。   A.K.渥德尔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