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喻經》的研究 ──以《瑜伽師地論》有關部分為主

http://ge.tnua.edu.tw/~huimin/paper/moon/moon.htm

[目次]

提要

  1. 前言
  2. 《月喻經》之傳譯
  3. 《月喻經》之主旨
  4. 《月喻經》之全文結構
  5. 「月喻」
  6. 「月喻」之輔助說明與譬喻
  7. 應以何種心態接受施主供養
  8. 《施與經》
  9. 結語

英文摘要

last update 1998.2.22


提要

  《瑜伽師地論》所述:「當隨月喻,往施主 家....」之段落,古來註釋家並沒有意識到是「阿 含部」之《月喻經》的引文,因此不能作貼切的詮 釋。拙論從現存南北傳的《月喻經》諸本對照研究 中,追究「入他家」的「月喻」之本意應該是「小 心謹慎」、「捨離貪欲」、「慚愧謙虛」。而別譯 雜阿含之「月喻經」卻將「善惡知識」之「盈缺月 喻」混同於中。《瑜伽論記》之註釋有將「涅槃 經」之「月喻」張冠李戴的可能。佛經中之所謂 「月喻」有各式各樣的種類(例如:入他家、善惡 知識、如來常住...),須認清真正的喻意,不能只 從單一角度去解釋譬喻之教義。

一、前言

  在《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論》之 「聲聞地」初瑜伽處, 出離地註1中,「食 知量」以及「正知而住」二個論題處,都提及: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 」註2所 謂「月喻」究竟是何義?窺基法師所撰之《瑜伽師 地論略纂》云:

「月能清涼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涼,益於施 主,亦如月也」註3此外,遁倫法師集撰之 《瑜伽論記》亦說:「(神)泰、(窺)基同云: 月能清涼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涼,於施主,亦 如月也。今又更解,如《涅槃經》說:如空中月, 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善知識者亦復如 是,命諸學人漸遠惡法,增長善法」註4

  可是,詳對《瑜伽論》之敘述,應該是《雜阿 含經》之《月喻經》(Candropama-sutra)的節 錄。因此,想討論《瑜伽論》如何引用《月喻經》 以了解「月喻」之真意;進一步比較《月喻經》南 北傳承與新舊傳本之差異,並與《瑜伽論》之引文 對照研究其異同。最後,順便討論在《雜阿含》 中,被編排於《月喻經》後之《施與經》,同樣地 它亦在《瑜伽論》被引用於《月喻經》之後,可見 兩經之密切關係。

二、《月喻經》之傳譯註5

A.漢譯三本

(1).《雜阿含經》第41卷,no.1136(大正2.299下 300上)。劉宋求那跋陀羅於 AD.435-443年間譯。 以下簡稱《雜月》。

(2).別譯《雜阿含經》第六卷No.111(大正2.414上 -下)。姚泰間(AD.350-431)譯,譯者失名。以下 簡稱《別月》。

(3).《佛說月喻經》(大正2.544中-545上),宋施 護(AD.980)譯,以下簡稱《佛月》。

B.南傳《相應部》Candupamam(月喻經),S. XVI.3.P.197-200。日譯南傳《相應部》卷13 P.290 -294(以下簡稱《S月》)。

C.梵文斷簡:Candropama(月喻經),A.F.Rudolf Hoernle於東土耳其斯坦(Eastern Turkestan)所 發現之寫本編號149X/10。《月喻經》可說是阿含 部中少數梵巴漢同時現存的經典之一。但是Hoernle 氏寫本不完全(僅有1/3),因此僅就《瑜伽論》所 引用部份以Shukula 所校刊之上《聲聞地》梵文本 註6來討論。

三、《月喻經》之主旨

  主旨:世尊以「月」、「新學比丘」、「明眼 人臨深淵」等譬喻,教導比丘們應該以何心態入施 主家應供、說法註7《瑜伽論》:當隨月喻,往 施主家(Candropama's ca kulanyupasamkrameyam)

《雜月》:當如月譬住......而入他家。

《別月》:汝等皆當勤修善行, 漸漸增長,如月初 生...... 往返人間... ...,比丘亦爾,如月初 生,漸漸增長,善行日新。

《佛月》: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於虛空, 清淨 無礙...... 入白衣舍註8

S 月》:Candupama bhikkhave kulani upasankamatha//(比丘們,應如月一般地入他 家)。

  世尊以月作譬喻之教導,可能是在夜晚為比丘 說法時,以現況的月作為話端,這種情形在其它的 經律中亦常出現, 例如:《中阿含》卷 48、《牛 角娑羅林經》記述尊者舍梨子( Sariputra )問阿 難曰:

「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 皆敷妙香,猶若天花。賢者阿難,何等比丘起發牛 角娑羅林(參考巴利原典:此牛角娑羅林為何等比 丘美麗地觀賞)」註9

即是以現場之美麗的娑羅林之月夜作為話端而問答 比丘應具備何種功德的經典。  究竟「月喻」所 要表達的心態是什麼?《雜月》、《S 月》中,沒 有月之特徵的說明。《別月》則有說明:「如月初 生,漸漸增長,善行日新」,《佛月》卻認為是 「皎月圓滿,行於虛空,清淨無礙」。至於《瑜伽 論》註釋方面,如前言所介紹的,神泰與窺基兩位 法師或許沒有意識到是《雜阿含》的引文而解釋為 「月能清涼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涼,益於施 主,亦如月也」,雖然遁倫法師另外提出「如《涅 槃經》說,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 長...... 增長善法」之補充解釋,但仍然有商榷的 餘地。

  要想解明如是等差異,有必要先從《月喻經》 的全文結構分析開始討論。

四、《月喻經》之全文結構

全經可大分為三段:

(一)序分

A:月喻

B:月喻之輔助說明與譬喻

(二)應以何重心態接受施主供養?

(三)如何區別「清淨說法」與「不清淨說法」?

與《瑜伽論》引文有相關的是(一)序分A、B以及 (二)。因此以下僅就這三點來討論。

五、「月喻

  從文化史來看,月可以說是人類相當熟悉且親 切的自然現象之一。月的清涼、盈缺、清淨等等種 種特徵亦多彩多姿地反映在神話、詩歌、美術、音 樂等不同文化層面。同樣地在大小乘經論中,以月 作譬喻的說法亦是有各式各樣的含意。今先就差異 最顯著的《別月》之「盈缺」喻:「如月初生,漸 漸增長,善行日新」,與其它佛典的「盈缺月喻」 用例作比較。

  從其它《阿含》部之用例來看,世尊的「盈缺 月喻」幾乎可說是「善知識」(Kalyana-mitra)和 惡知識」之定型譬喻。

「云何善男子(善知識)其譬如月,佛告婆羅門: 譬如明月淨分(初一到十五),光明色澤、日夜增 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雜阿含》卷四。註10 「云何當觀善知識猶如月耶?世尊答曰:梵 志!猶如月初生,少壯明淨,日日增長。梵志!或 時月十五日,其殿圓滿」《中阿含》卷三十六。 註11「猶如月初生時,隨所經過日夜, 光 明漸增,稍稍盛滿,便於十五日,具足盛滿...... 若善知識,經歷日夜...... 」《增─阿含》。註12

相反地,惡知識卻如月之黑分(十五以後),明淨 漸減乃至月末。此類用月之「盈缺」來比喻「善知 識與惡知識」的用例在大乘經典亦出現,譬如《華 嚴經》卷 77。註13因此,《別月》中如月 初生,漸漸增長,善行日新」之「月喻」的「盈 缺」解釋,或許是將其它經之「善知識、惡知識」 之「盈缺月喻」混同於「入他家」之月喻。

  至於《瑜伽論記》所說「如《涅槃經》說: 如 空中月...... 增長善法」之解釋。《涅槃經》的確 是有「月喻品」,註14但它是以人們認為月 有出沒盈缺,但事實上月是不出不沒、不增不減之 譬喻,來說明「如來常住」的思想。因此,《瑜伽 論記》中,不僅是將「善知識」之盈缺月喻誤解 「入他家」之月喻,有可能亦誤引《涅槃經》中 「如來常住」之「月喻品」。

  究竟「入他家」之月喻應該如何理解呢?這 須要究它的輔助說明與譬喻。

六、「月喻」之輔助說明與譬喻

  《瑜伽論》:盪滌身心,安住慚愧,遠離憍傲 (vyavakrsyakayam vyavakrsya cittam hriman apragalbhah)。 

 《雜月》:如新學,慚愧軟下,攝心歛形,而入 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速前 進。

  《別月》:時有比丘,初始受戒,漸修慚愧, 善持威儀,往返人間,柔和恭順,不為狠戾,能制 身心,如明眼人,避深空井及山峻岸

  《佛月》:而諸苾芻,不破威儀,常如初臘 者,具足慚愧,若身若心,曾無散亂,如其法儀, 入白衣舍,清淨無染,亦復如是。諸苾芻,又如明 眼人,或入大水深廣之中,或涉江河險惡之處,或 履山巖高下之所,以明眼故,而悉能見,離諸疑 懼。

  《S月》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niccanavakakulesu appagabbha//Seyyathapi bhikkhave puriso jarudapanamvaolokeyya prabbatavisamam va nadividuggam va apakasseva kayamapakassa cittam/evam eva kho bhikkhave candupama kulaniupasankamatha 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nic-canavakakulessu appagabbha// (收身攝心, 於他家時, 常應如新出家者般地謹慎小心。比丘 們!譬如有臨古井或山崖或深淵,收身攝心,常應 如新出家者般地謹慎小心)。

以《瑜伽論》為主比較上列諸文,相同的部份有二 類:

一《瑜伽論》: 盪滌身心( vyavakrsya kayamvyavakrsya cittam )

《雜月》:攝心歛形

《別月》:能制身心

《佛月》: 若身若心, 曾無散亂。

S 月》: apakasseva kayamapakassa cittam (收身攝心)

二《瑜伽論》:安住慚愧,遠離憍傲( hriman apragalbhah )

《雜月》:慚愧軟下

《別月》:漸修慚愧...... 柔和恭順, 不為狠 戾。

《佛月》: 具足慚愧

S 月》:appagabbha (謹慎小心) 

 至於各本《月喻經》所共有之「新出家者( navaka )」註15(新學、初始受戒、初臘) 以及如「明眼人臨深淵、山崖」的二個輔助譬喻, 在《瑜伽論》中被省略。但是要表達「盪條身心慚 愧謹慎」之「月喻入他家」的主旨是可以共通確定 的。

  因此,如上節所說《別月》中將「善惡知識」 之「盈缺月喻」混同於「入他家月喻」的論證將更 有力。註16另外,《佛月》中進一步將 「月」譬喻「清淨無礙」,將「如初臘者」譬喻 「清淨無染」,將「明眼人臨深淵」譬喻「離諸法 懼」,各別對應三種解釋,這可以看出宋朝施護( AD.980 )所譯之《佛說月喻經》已經有相當的變化 了。

  在各本《月喻經》序分之末,世尊都是舉出迦 葉( Kassapa )比丘作為榜樣, 稱讚他(雖是長 老)能經常如「月喻」、「新出家者」、「人臨深 淵」般地「盪滌身心,慚愧謹慎」入他家。在這以 後,有位比丘尼惡罵迦葉尊者的事件發生,迦葉尊 者即引用世尊曾說「當如月譬住, 常如新學, 其 唯摩訶迦葉比丘」註17來證明自己的德行。 此外, 在 pali 註釋文獻( atthakatha)註18 中,亦可發現「月喻」與大迦葉尊者的關係甚 為密切。

七、應以何種心態接受施主供養

《瑜伽論》:不自高舉,不輕蔑他,如自獲得所有 利養,心生喜悅,如是於他所得利養, 心亦喜悅 ( anatmotkarsi aparpansi yathasvena labhena cittam syam sumanah evam parasyapi eabhenacittam syam sumana )  

《雜月》:於他得利,他作功德, 欣若在己,不生 嫉想,亦不自舉,亦不下人。

《別月》:見他利養,心生歡喜,見他施彼,亦不 忿恨。於修福者,咸皆隨喜。又不自讚己有德行, 諸所言說,恆為一切。見餘比丘同至他家,終不譏 毀,於自他所,心無高下。

《佛月》:雖受利養,但欲為彼作諸福事,隨自所 得分量而受。復善作意,於自不高,於他不下。

S月》:Yatha sakena labberna attamano hoti sumano/evamparesam labhena attamano hoti sumano /(如自獲得, 悅意歡喜,如是於他所得 亦悅意歡喜)

  若以《瑜伽論》為主,以A表示「不自高舉,不 輕蔑他」,以B表示「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 悅,如是於他所得利義,心亦喜悅」,分析各本 《月喻經》中,A與B之存否(以+,-表示),如 果如下:

A B

《雜月》+ +

《別月》+ +(增加許多解釋)

《佛月》+ -

S月》- +

  雖然《S月》缺少A,但主要部分B仍是相同。因 此《瑜伽論》之引文是符合於《雜月》、《別月》 與《S月》的。至於《佛月》缺少B,而代之以「但 欲為彼作諸福事,隨自得分量而受」,這並不像B是 討論:當施主供養其同行比丘時亦應心生喜悅,如 同自己獲得般喜悅(同行比丘間之自他一體的修 養);《佛月》卻把重點放在說明─應以是讓施主 種福田、作功德的心情,隨自得分量、隨緣而受供 養。就這一點來說,《S月》中亦有類似的觀念: labhanbu labhakamapunnakama karontu punnaniti//(想得供養者得供養,想作功德者作功 德)。但是《雜月》、《別月》與《瑜伽論》都沒 提到。諸本之差異,值得注意。

此外,各本,《月喻經》都有世尊以手捫虛空而不 著不縛不染於空的譬喻來說明入他家接受供養時, 應保持不著不縛不染之心態。

八、《施與經

於現存的《雜阿含》,別譯《雜阿含》以及南傳 《相應部》之《月喻經》之後,緊著是《施與經》 (南傳稱為K ulupagam )。 註19同樣地, 在《瑜伽論》中引用《月喻經》後,緊接著亦引用 《施與經》:「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 出家往詣他所,(1) 要望他施,非不惠施。(2) 要 望他敬,非不恭敬。(3) 要多非少。(4) 要妙非 粗。 (5) 要當速疾而非遲緩」。 ...... 註20 (經文中(1) ∼ (5) 之編號是筆者附加)。

evamcittas ca punah kulany upasamkrameyam/

tat kuta etallabhyam pravrajitena parakulesu yad

(1)dadatu me pare ma na dadatu /(2) satkrtyamasatkrtya,(3)prabhutam ma stokam,(4) pranitam maluham,(5)tvaritam ma gatvam/

  所謂《施與經》之經題是根據別譯《雜阿含》 之攝頌註21而稱呼的;南傳則稱為 kulupagam (入施主家)經。 世尊所要教導的主旨 是與《月喻經》異曲同工,教誡比丘們入施主家應 供時,不應該有的五種心態,並且仍然是舉出大迦 葉尊者為榜樣,要求比丘們向他學習。但是各本所 敘述及順序稍有不同。(不同點以※表示,《瑜伽 論》之順序對照於後)

《雜阿含》

(1)彼當施我,莫令不施          (1)

(2)頓施非漸施    ※

(3)多施非少施 (3)

(4)勝施非陋施 (4)

(5)速施非緩施 (5)

別譯《雜阿含》

若有所施 ※ (1)

(1)當速與我勿令遲晚           (5)

(2)至心施我非不至誠 (2)

(3)願使多得勿令寡少 (3)

(4)惠我精細勿得粗涉 (4)

南傳《相應部》

(1)dentu yeva me ma adamsu   (1)

(要施與我令不施)

(2)bahukanneva me dentu ma thokam (3)

(要施我多勿令寡少)

(3)Panitanneva me dentu ma lukham (4)

(要施我妙勿令粗陋)

(4)Sighanneva me dentu ma dandham (5)

(要速施我勿令遲緩)

(5)Sakkaccanneva me dentu ma asakkaccanti (2)

(要恭敬施我勿令不敬)

  其中,《雜阿含》之 (2) 頓施非漸施, 與諸 本比較,或許原是「要恭敬我勿令不敬」之意思或 者是其它原因而造成差異。但是《雜阿含》之順序 與《瑜伽論》相合。

九、結語

  在佛典中,討論到比丘應如何入施主家應供 時,代表性的教誡除《月喻經》、《施與經》外, 還有《法句經》中之「如蜂採華」的譬喻,它經常 被引用於《阿含》註22、律部註23等 而被稱為「過去七佛教誡」之第四尊佛拘留孫( krakucchanda )如來之教誡偈:

「譬如蜂采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 然」註24

  將以上三部教誡合在一起來敘述的,譬如《毘 尼母經》之「入白衣舍」註25之第一部份即符 合《月喻經》:

「比丘若入白衣舍時,如月光喻攝心,若入聚落行 時,應卑恭慚愧而行...... 攝心之法, 譬如人足 蹈高山懸巖絕嶮方寸之處,念念生佈, 更無餘 念...... 佛問比丘:汝等入聚落如月徐行不?有慚 愧不?」

  「月喻」在此說明為「攝心」、「徐行」。而 「攝心之法」如「人臨深淵」般「念念生怖,更無 餘念」。從《瑜伽論》之「盪滌身心」的梵語 「vyavakrsya kayam vyavakrsya cittam」或者《S 月》之巴利語「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來檢討,「vyavakr-sya」 (vy-ava-ˇdkrs)是「捨離(draw or tear away),疏外( alienate )」註26、「隱 遁、閑靜( solitary,secluded)註27之 意, 而巴利語「 apakassa 」亦有「謹慎地遠離 (modestly drawing back ,keeping aloof )」 註28等意義。而所謂「捨離」是捨離貪欲等 雜念,而《毘尼母經》所說「念念生佈,更無餘 念」與此符合,這應該才是《瑜伽論》之「盪滌身 心」或諸本《月喻經》所說「攝心歛形」、「能制 身心」之意義。

  因此,關於世尊以「月喻」教誡比丘們應該小 心謹慎?如臨深淵般捨離貪欲與憍傲的行為(盪滌 身心,攝心歛行)而入施主家之「月喻經」泰、基 二位師法之「月能清涼益人」的解釋,《別月》之 「盈缺月喻」或《佛月》註29之「清淨無 礙」等著眼點與「月喻」的本意是有差異的。

(付記:本稿承蒙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聲聞 地研究會」、及川真介老師、指導老師江島惠教博 士、齊藤明助教等給與許多寶貴意見,在此記之以 致萬分謝意)。

A Study on the Simile of the Mo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Yogacara-bhumi and Related Sources

By Shi Hui-Mi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ommentators of the Yogacara-bh-umi have not been 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the passagestating how "one should proceed towards the donor's home incompliance with the simile of the moon" refers to the Agamaversion of this simile, and as a consequence, theirinterpretations missed the point made.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was discover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ll extant versions of the simile in both theSouthern and Northern Traditions, that in the context of"entering another one's home", the simile orginally shouldhave meant "very cautious," "having abandoned greed," and"with shame and care". The ver- sion in the Variant AgamaTranslation, however, confused this with the waxing andwaning mo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given in the Yu-chie-lunji seems to have the simile wrongly identified as that inthe Nirvana-sutra.

As Buddhist sutras contain many different similes ofthe moon it is essential to grasp their real meaning in eachindividual case. One must not explain every instance fromjust one point of view.

[回學術論文中文目錄]


註:

  1. 「聲聞地」分為四階段來論,即初喻伽處乃至第四瑜伽處。初瑜伽處再分為種姓地、趣入地,出離地三階段。
  2. 大正31,409上,415下。(607下有提到「月喻經」)
  3. 大正43,111中。
  4. 大正42,434下。訛作「只如月也」。

5.      參照《佛書解說大辭典》卷2.P78、卷7.PP61-62。山田龍城《梵語佛典ソ諸文獻》P.39

6.      K.Shukla, sravakabhumi of Acarya Asanga, Tibetan Sanskritwork series, vol XIV,patna,1973。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之「聲聞地研究會」從1981年起再就Shukula之刊本重新比對寫本並將殘缺部份以藏譯本補足,並予日譯,科判之後陸續發表於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No.3,4,6,7,8,9)。拙文所用的梵文部份即是採用該研究會之校訂本〔No.8.pp(72)-(74)〕

  1. 比丘接受施主供養後,經常隨後為信徒說法。這種場合常出現於經律中。世尊即是針對這種狀況而說《月喻經》。
  2. 大正2,544中。訛作「入日衣舍」。
  3. 大正1,727上。
  4. 大正2,25下。
  5. 大正1,660中。
  6. 大正2,584下─585上。
  7. 大正10,422上 L20。
  8. 大正12,657上─658中,890上─891中。
  9. Hoernle 氏將 navaka誤譯為「新月」。
  10. 《別月》中「漸修慚愧」,仍然有受到「如月初生,漸漸增長」盈缺「月喻」之影響。
  11. 大正2,302中─下,417中。
  12. 增支部之註譯 Manorathapurani I.P.183 of 乃川真介譯「大迦葉」(法華文化研究No.13 1987.3)P21上。Dhammapada atthakatha II P169(PTS版)
  13. 大正2,300上─中,414下─415上。S.16.4 PP200-202。日譯南傳《相應部》卷13 PP294-297
  14. 大正30,409中415─下
  15. 大正2,419下
  16. 大正2,787上
  17. 《五分戒本》大正22,P200上。《四分戒本》大正22,P1022中1030上等。
  18. 《四分戒本》大正22,P1022中,1030上
  19. 大正24,836上─下
  20. M.Monier-Willians《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1032
  21. F.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dictionary》P.515
  22. A Critical Pali Dictionary 》 vol 1, COPENHAGEN 1924,P.261
  23. 《佛月》之「明眼人臨深淵」的「離諸疑懼」的說明顯然與原來的意味有相當的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