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1996.5.)
▲▲▲▲▲▲▲▲▲▲▲▲▲▲▲▲▲▲▲▲▲▲▲▲▲▲▲▲▲▲▲▲▲▲▲
【 第13期 目錄 】
◇◇◇◇◇◇◇◇◇◇◇◇◇◇◇◇◇◇◇◇◇◇◇◇◇◇◇◇◇◇◇◇◇◇◇
/張慈田
簡樸生活是一種自覺的過簡單生活的方式,過這種生活是正在學習、轉向或涵養內在的精神生活,或者已有夠充實的精神生活,所以不依靠太多物質的擁有來裝飾或充門面過活。
少欲、知足、過簡樸生活是佛陀所讚歎的生活方式,少擁有、少依靠所有物,也意謂著內心的少一些牽絆、憂愁,多一些清爽、自在,佛陀說:「有子者為子憂愁,有牛者為牛憂愁;因為依靠是人的憂愁,沒有依靠就沒有憂愁。」 (《經集》34偈)可見擁有物多了,不僅是貪欲、渴求的臃腫,多欲多愁的苦根。
斷除煩惱有幾種下手處,《中阿含經》〈漏盡經〉提到七種,其中有「用斷」,即由受用物的明覺來斷煩惱,「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傲慢)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穩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餘故,但為疲倦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煩惱)從用斷也。」徒飲食、居住、醫藥到衣服、用品、代步的車子的採購,都要一一考量,不讓心病出生滋長,自然就趨向簡樸的生活了。
經典談到購買物品的原則是「少價、易得而無過」,這樣考量,就會捨棄需要大費周章去張羅的物資,甚至也會捨棄要累積數十年積蓄買一個殼的迷思,而把精力與資財導引到修學解脫自在法上。(《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張慈田
我們都有痛苦的感受、快樂的感受及不苦不樂的中性感受,但是它們來自哪裡?
它們來自觸的因緣,即眼根對物質、耳根對聲音、鼻根對氣味、舌根對味道、身根對接觸、意根對資訊,正接觸的當時,苦受或樂受或不苦不樂的感受就生出來了,當然隨著不一樣的根與境接觸,三種感受就輪流顯現。
知道接觸產生感受,就能破除對感受產生的源頭的無知,也能破除反受的無因緣生的迷惑,而正念於接觸,正在當時可你之為明觸,容易處於中性的感受,但有一些因緣,不管是明觸或無明觸(沒有正念於接觸),則產生苦受或樂受,對於苦或樂受的顯現,若默默觀察,正念投注於感受,使苦或樂受只是小小的揚昇,很快又回復中性的感受。若對於感受不在意,又加上思緒澎湃,任感受波盪起伏,則苦受會加深且會繼續發展成嫌厭、瞋恚,樂受會加深且發展成膩愛、黏著,而對不苦不樂受無覺無知,則發展成痴情。
感受的觀察是一項重要的修斷三毒的利器。感受無時不刻都在身、心上顯現,對有感覺的苦、樂受,則可默念「苦、苦」或「樂、樂」,對不苦不樂受則提醒「不苦不樂」以便加強覺知,對三種感受都需持客觀的覺知,不執取。佛陀說:「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比丘勤方便,正智(知)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諸受故,現法(現世)盡諸漏,身死不墮數(輪迴),永處般涅槃。」(《雜阿含經》第470經)佛 陀也自說於感受之來龍去脈如實了知,而證悟了道果。(《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護法法師 主講 邱 秀 華 筆錄
◎ 觀感受
我們身體上有各種感受的東西,約略分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我們大都喜歡樂的感覺,愈多快樂愈好,愈輕鬆舒服愈好。你喜不喜歡快樂?有人喜歡痛苦嗎?
我們有感受,就有一種樂的感覺,一種苦的感覺,我們常常被這些情緒干擾。樂的感覺會高興、舒服,苦的感覺就痛苦、沈悶。然而在不苦不樂的狀態時,會感覺真正輕鬆。你快樂的時候,不一定輕鬆,你仍舊要花費能量,所以快樂之後就開始累了。
通常我們都是被苦受或樂受拉著走,不容易拉回來中性的感受。我們的生命就一直浪費在苦、樂的循環裡,沒有辦法回歸中性。靜坐的一個方式是不被樂影響,也不被苦影響。試試看,可不可以回到中性──不苦不樂的地方。
我們可讓身體產生一種磁場。任何東西進來時,都可以不苦不樂。如果現在有人讚歎說:「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或者說:「你是最不錯的人!」你會不會高興?會呀!一般人被讚歎就會高興。假如說:「你是最討厭的人。」或「你是世上最醜陋的人,從未看過像你這麼醜的人。」那麼你會感覺痛苦,因為還沒有修行到不苦不樂的中性。如果你有一種能量,當一句責罵的話聽了以後,感覺不愉快時,你能否能像磁鐵般接納,甚至消化掉?
靜坐的目的是要回到不苦不樂的心態。我們較少觸及不苦不樂的中性,所以煩惱比較多。若是我們有不苦不樂的心態就很不錯,那麼有人罵你,你也笑得出來;有人打你,你也舒服;有人批評你、看不起你,你也不會動心。心寧靜不會被干擾,就是回到中性的感覺。
◎ 清楚感受的起伏
人們常讓外在的苦樂與內心的苦樂糾結在一起,分不清楚,正在什麼感受之中。也從來沒有分析過,總是讓它一一跳過。若能加以分析就真的會舒服。
最近有一個例子:有兩個人本來講好一起付電視第四台的費用,半年三千元,每人各付一半。後來,其中一人只想要享受卻不願付錢。另外一個人學過感受的觀照,所以並不動氣。只是提醒他:「你這是什麼樣的念頭?自己想想看!」那人仔細想了以後,就不好意思堅持只要享受卻不付費了。
我們常讓苦、樂打結;有時苦,有時樂,根本不清楚的話就會累,對健康有害。分析清楚自己的念頭,就不會陷入矛盾衝突。你可以先觀照身心內外的苦、樂、不苦不樂。感受清楚,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有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一一加以分析,感覺會愈來愈敏銳,什摩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你就已清楚了。
深入察覺肉體裡為什麼有這種感覺,清楚它如何生起,存在多久,何時消失,你會產生特別的觀念:「『感覺』這個東西,不會是永遠的,它還是會改變的。」剛剛才生氣,可能一下子就笑出來了。不懂就會生氣,懂了以後不會生氣。心不清楚才會生氣,清楚以後便不會生氣了。
有時候苦的感受來了,消失了,又來了,又消失了。這些一點一點地清楚以後,你就會明白所有的東西都是以「受」為主,感覺控制了一切。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工作?因為你有感覺呀!但是快樂的感覺不會永遠不變,所以佛陀常讚歎中性的感覺。苦、樂的感覺常常在改變,若能回到不苦不樂的中性感覺,會非常舒服。你一下子看到一個感受起來,沒有了,起來,沒有了,清楚自己真正感受就可以了,其餘都是假的。
我們的「受」太複雜了,但是你可能從來沒有調查過,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聽一句好聽的話就會感到快樂?我們身體裡的細胞是怎樣動的?為什麼會高興?我們的肉體有沒有正常?我們的肉體也像電腦一般,在毫無設防之下,會感染病毒,只有預先裝置防毒軟體以避免電腦中毒。我們要透過修行觀照,回到中性的感覺,可以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擾啊!
◎ 觀察感受的靜坐法
今天靜坐的方法:平靜地、有感受地,慢慢地吸氣,感覺從鼻口到喉嚨整條氣是涼的、平靜的。慢慢地吸氣之後,慢慢地吐氣,速度不要太快,平穩不粗糙,輕鬆、舒服的。
進一步體驗:今天你的感受如何?是樂的感覺?苦的感覺?還是不苦不樂的感覺?心可以抓到哪一個感覺?是無聊的感覺呢?還是興趣盎然的感覺?或是想到手錶,一直注意時間到了嗎?整個過程清清楚楚,緩緩地吸氣、吐氣,影響最深刻的「受」是哪一個,抓出來就可以了。
◎ 分享「受」的展現
每年冬天我就會想到尼泊爾。以前我住在尼泊爾的寺院,曾經跟幾個朋友在寺院後面的空地種冬瓜,每天澆水,勤於施肥,照顧得好,一年之內,收成了一百多個冬瓜。冬瓜吃不完,寺院裡不必買菜了,早餐吃冬瓜,午餐也冬瓜,到了夏天還是吃冬瓜,甚至切片曬乾,雖然冬瓜價錢貴,但出家人賣冬瓜不好看,所以寺院不能賣冬瓜,凡是來寺院的人,都可以送他冬瓜。當時我們也種苦瓜,但是苦瓜收成少。我喜歡吃苦瓜,感覺有滋味。每天早上在佛陀面前念經,祈求:「冬瓜少一點,苦瓜多一點!」每天心裡要求佛陀讓冬瓜變成苦瓜,靜坐中也求,像神經病一樣,結果是愈求愈爛。
當時我正在讀高中,上植物學時,我認真探討:苦瓜的種子和冬瓜的種子看起來差不多,它的化學成分也一樣,種了苦瓜也種了冬瓜,一樣的土壤,一樣的陽光,也同樣澆水,為什麼結果不一樣?苦瓜帶著苦甘的滋味,冬瓜的味道卻是清淡的,我以為是土地不公平或是水不公平。這個問題我曾問過植物學的老師,研究化學成分,分析討論之後,也得不到圓滿的答案。我們去問師父:「為什麼苦瓜會苦,冬瓜不會苦?」我的師父只回答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師父說:「那是既定的法則。」
既定的法則是固定的,設定好的。想想看,我們有各種受,感覺苦,什麼事情做出來就會苦;樂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會快樂。
於是我知道:哦,原來是既定的法則。一句話就解決我的疑惑了。從此以後,我不再隨便祈求佛陀,諸如:我要錢,我要冬瓜變苦瓜……這些觀念都沒有了。
以前我曾經求過佛陀,要有一件好的袈裟。看到其他大法師穿漂亮的袈裟,我念經時也跟佛陀說過,我要穿一件好的袈裟,佛陀從未幫忙,沒有給呀!
如果為了苦瓜,到佛陀前面頂禮三拜,繞一百零八圈,燒香,供養花,虔誠地祈求:「苦瓜你快點變成甜的!」可以嗎?會變甜嗎?不會嘛!現在我看到台灣人去拜拜,祈求,非常迷信,就好像芒果樹裡求橘子,是不會有結果的。甚至有很多台灣人去榕樹下面一直等著,求小孩、求錢財,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在台灣習俗上,拜拜的時候,準備了很多雞、鴨、魚、肉,拜鬼之後帶回去自己吃,比鬼還要厲害,其實是自己拜自己。這些迷信的行為,如果你知道「感覺」的話,你會很清楚。
此後,我沒有跟佛陀求過什麼東西。一切都是跟我們自己有關係,你求自己就可以了,求自己速度比較快,求佛陀太慢了。
曾經有一則電視廣告說:「修密宗可得財富」,有人問我:「修密宗真的會有錢嗎?」我告訴他:「你不要那麼笨,想想看,西藏難民這麼多,窮得沒飯吃,如果他們真有財神,每天膜拜就可以了,為什麼西藏山區修密的人依然窮困可憐呢?」他們聽了以後恍然大悟,為什麼從來沒有想過。
所有一切都是在我們自己的感受裡面表演而已,沒有什麼奇特的東西,如果你感覺好就好。我們播什麼樣的種子,結什麼樣的果,種橘子結橘子,種芒果結芒果,行善作惡皆有一定的因果。求了以後不一定會好,提醒而已,主要是我們自己內心要改變。
◎ 保持警醒的心
靜坐沒有什麼神祕,我們有警覺心,有慈悲心 ,有感覺,我們本身有的特色要發展。從外面改不容易,從裡面改才會快,就是從感受下手,能夠穩定而不輕易受感動。如果有一個人強迫你一定要聽他的話,你若接受他的觀點,你自己的感受都沒有了。要有判斷的能力,不隨便受影響才好。
在泰國有很多人去上座部的寺院,不只是因為尊敬出家修行者,也是因為佛法裡可以批評、分析、討論,可以回答各種疑惑,絕不是一味迷信或崇拜佛像。佛陀等於是「覺性」,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清楚的感覺,有覺性,佛陀就來了。
經驗過各種受,一直重複就會無聊,清楚就不會執著。你知道感受生起、消滅,來來去去,來來去去。你會體驗到,唉,沒有什麼可執著。你的心將不再執著。
不斷練習之後,你將清楚有時快樂,有時痛苦,痛苦的時候影響更大。你若感覺痛苦,那是因為你還放不下,你還喜歡它,喜歡這份痛苦,抓得緊所以痛苦,忙著想它,照顧它,痛苦就愈來愈多,這是你的錯誤嘛,不是嗎?
如果有「讓感覺回歸中性」的觀念,所有痛苦可以快速解決,但是說得容易,做來難。當你沈淪於痛苦時,不妨默念:「這是我自己創造的。我放不下,我想得好、照顧得好,我抓得緊,沒有讓它走。」能夠清楚覺受,你的境界不錯,是不一樣的人了。循此途徑下手。可以開悟,可以解脫。
◎ 開發真正的感受
外國人最喜歡用「感受」來處理問題,印度有一個葛印卡(S.N.Goenka)就是用這個方法來指導修行,運用在日常生活上。痛哭流涕的人來,他會說:「你一定要哭,因為你放不下,只是哭得不會很久。因為生起了還會滅,不久之後,你一定會停下來。你若要停下來,現在也可以,等一下也可以,等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也可以。」他們講時毫不客氣。
有一個案例:一位有錢的老婦人,她有一種特別的癖好,就是去百貨公司購買昂貴的東西,卻要順手牽羊偷竊便宜的小玩意兒。由於她是大主顧,所以百貨公司總是睜一眼閉一眼,縱容她的小偷行為。有一次,新來的售貨員不知情之下,在她行竊時,將她逮個正著,送去見老闆,弄得很尷尬。後來他們帶她去找心理醫師,每週接受心理諮商。經過一年以後,治療完成,老婦人向醫師說:「我很感謝你,你的治療很成功,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以前我在百貨公司偷東西時,心裡有恐懼的感覺,又很不好意思,經過你的治療之後,我偷得更快更多,一點兒也不害怕了。所以很感謝你。」
有些心理治療適得其反的原因,是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太多,不清楚真正的感覺而忽略了主題。如果以我們的方法運用在心理治療上,小孩、大人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例如:小孩子喜歡玩具、糖果,有玩具、有糖果就會高興了,年輕人多半是愛情與事業這兩個問題,年紀大了以後則是安全感以及健康的照顧等等。透過「受」的方法,他們感覺怎麼樣,我們會知道。我說了一句話以後,聽的人感覺如何?是否感覺快樂?有沒有輕鬆、舒服?還是我說了這一句話以後,是否會成為對方一輩子的敵人?我們都會清楚,知道自己要控制。如果這個人有錯,但是他沒有辦法接受,我們用「感覺」可以知道怎麼樣解決問題,速度非常快,又可以避免直接的傷害。
◎ 觀照感受的益處
每一個苦、樂都要提醒回到不苦不樂,把它當作中心。如果你有苦就是你自己錯了,你自己笨蛋,放不下嘛。若是有人要為你的痛苦負責任,你會不會高興?自己的痛苦誰要參加?事實上你想清楚以後,就不會有這個觀念了。如果有人因為沒有愛而感覺非常可憐,沒人照顧而痛苦難過,「感受」裡面會告訴你,你不愉快,因為沒有人愛你,那麼,痛苦是應該的。要求人家愛你,你才會快樂,這樣算不算小人?這樣是沒有自立呀!另外一個觀念是:有人愛你,你仍然不會快樂,因為別人要為你的快樂負責任,這樣子很麻煩。
「受念處」不斷觀照以後,你看事情會比較清楚,會真的快樂。若是今後你每件事都能從感覺來調整,就很舒服,要改變別人的痛苦就速度快,但自己一定要有經驗,沒有練習過就不行,那只是理論知道而已。如果你練習過一段時間,遇到有苦惱的人來,聽了你的話以後,他一定會感覺輕鬆,也笑得出來。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 練習經行
今天要練習五個步驟:「腳跟提高、離地、移動、降低、放下」。這次練習加上對「降低」的體驗,要清楚地感覺。
這個禮拜在家練習,睡覺之前要想:今天我感受的東西,是苦的多,還是樂的比較多?是否依然存在?在哪裡?多久?整個禮拜研究調查你自己的感受,好好地練習,加上每天經行,會健康、舒服、喜悅。(1995.10.26講於嘉義新雨道場)(《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許士群 主講 林杏嬬 筆錄
◎ 前 言
感謝張慈田老師於民國七十九年起,在學此課程中所給予我的啟發及教導,日後一直都覺得很實用。過去自己常陷入矛盾,遇到小事情就容易紛亂,至今能夠訓練出一種能力,在短時間內重新微笑,重新放鬆,這是我學佛的經驗。平時為公務、家庭、孩子佔去了大部份時間,較沒有辦法以專業立場與別人砌磋,但我認為沒有關係,學佛能實用就好,世間有如百貨公司,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環境都存在,只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活得沒有負擔,才是重要。
◎ 「我」的察覺
要了解人及社會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是活在什麼樣的世間,及家庭環境、工作,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佛教在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我」,「我」到底又是什麼?「世間」是指什麼?須先有基本認識,才能確定學佛的目的及調整生活的方向。我們就先來了解人的構造,可做個實驗,耳朵塞住就聽不到聲音,不管別人在罵或讚美、聲音大小,音樂好聽不好聽,都聽不見,人以六根(眼、身、鼻、舌、耳軀、思維)來接觸外界,當聲音進來,我們會有反應,在反應中展現自己的本性,就本性是當時自己的狀況,我們無時無刻活在各種情境中,貪、瞋較能察知(喜歡什麼東西?排斥什麼東西?)但「痴」較難証明,有一種狀況能証明就是「後悔」,「後悔」是感覺以前不對,就是以前痴。平常一天當中在貪、瞋、痴中打滾好多次,在滾滾紅塵中要如何讓自己定下來,就是現在開始無貪、瞋、痴,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即如何在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內外交融過程中達到心境平穩、喜悅、清楚、財信,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
現在讓我先作一分鐘的思考,自己問自己為何來這裡?想做什麼?以前常問朋友說:「你自己知道你有在呼吸嗎?但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呼吸,大部份不知自己在做什麼。有人會說過去是夢,幾十年像是昨天才過,其實是一直活在迷迷糊糊中,我建議現在開始養成每一秒鐘的清清楚楚,就不會對過去的感覺是夢,儘量培養一種習慣,就是每一秒都清清楚楚。再者認清自己和環境是什麼關係?這樣才不會有夢的感覺,沒夢的感覺就清清楚楚,越來越有自信。如果稍加觀察,其實我們有很多的煩惱、害怕是來自於幻想,不知會怎樣?舉例來說,自己的房子已住了幾十年,晚上電燈關掉了,半夜起床還是會怕,其實不是怕看不見,而是怕不知是否有鬼,因我們不知,有猜測的成份,它會引起恐懼,所以平時要清楚自己在猜測什麼?人是複複雜雜,很容易本末倒置、前是後非、朝三暮四,今天否認昨天,明天否認今天,早上決定的事下午後悔,下午答應別人晚上說不要,「我」到底怎麼?同樣的一個人每個時候都不一樣,要自己去找答案,沒有標準答案。
◎ 清楚當下的觀
要具備如何的能力,才會活得有自信、清楚、喜悅、平穩?依個人淺見是要具備「知」,不只是道理或觀念上清楚的知,可以說是內觀的能力,例如,我們在觀念上知要有禮貌,但卻沒有看到自己是否對別人有禮貌,說「人不可這樣」,但說別人時,自己也是這樣,這就是知但沒看到,有的是看到但做不到,心與行不能配合,知但做不來,所以要有內觀能力,觀的意思也可比喻探照的意思,例如靜坐時,不想什麼,只注意呼吸;若有念頭,或衝動的感覺就叫「觀」,接下來介紹如何來具備這種能力。
◎ 內觀的目標
前面所說的是要給自己目標,在內觀方面須做到幾點:
一、平時在工作休息時,利用三分鐘的靜坐。較沒有基礎的,可安排晚上睡前十分鐘的靜坐及早上醒來時半臥躺放輕鬆,觀察呼吸三分鐘後再觀察自己當下的心境,是否還有在呼吸,先由此開始,再慢慢觀察下床的動作是先左腳或右腳下床,再來是穿衣服,拿東西的過程,透過較詳細的觀察,可証明一件事:世間上實際沒有一種神秘的東西,沒權威的東西,大部份的神秘是加上包裝,而權威是因為怕他,所以怕及莫明其妙的煩惱是來自於猜測。
現在所說的是較高的理想,一開始做不到,可先培養一種想法,我們知就說知,不知就說不知,有人問我是否有上帝,我會回答說不知,因要說有就必須証明它存在,要說沒有也是要証明存在,沒辦法証明就要說不知,說「不知」這一句話是很有自信在說,不怕漏氣,確實不知,如說知,再問長的什麼樣子?迫問下去,會變成互相爭辯,爭辯就是離開理性了,為了「上帝」兩個字,好朋友變仇人是很奇怪的事,所以養成如實知的習慣,清楚就不會有神秘。而對父母、兄弟、朋友、老師不以權威相處,以尊重、關心相處,彼此會更貼切。
二、內觀較深的人,會清楚世間是無常的。這不是背書或聽人家說的而把它記起來,「無常」這兩字必須有氣魄地說自己發現,以發現者的立場來站立,別人以為常是別人的事,自己肯定認為無常,感受、想法甚至身體的狀況都是無常,本來想聽演講,還是去朋友家?想法反來覆去,早上四點睡覺,六點起床,洗臉、吃飯,下午來圖書館然後回去,只要好好觀察,包括內在都是在變化,甚至身體一分一秒都在變化,而這種發現不是別人告訴的,是自己所發現的,如果是看書得來或背來的,都不是自己發現的,必須是從自己本身發現的才是真正知,一直深入觀察到最後就會確定,這時就輕鬆。有很多事情就盡力做,如做不成,就只好這樣接受事實,沒有任何負擔,這叫做很積極但沒有業績壓力,會成為快樂輕鬆的人,因為垃圾已清了。
透過內觀而發現世間無常的人,就慢慢會放掉強求很多事情,「一定要這樣,一定不要這樣」的心情會慢慢放掉,不要擔心變消極,可試試看。
三、人、事、物的變遷是複雜的互動關係,所以要建立遊戲規則。也要了解人的規律及大自然,大環境的規律,因活在大環境中所以和它息息相關,我們不能離群索居。像一個閉關三十年的人,還是要有人拿東西給他吃,不是真的把自己關起來,必須要與環境相處,這點必須認識。
四、是不殺生。這裡說的「不殺生」與一般的不殺生不同,並不是不殺動物的意思,「生」指的是當下展現,存在不殺生指的是不否定當下展現之意。例如,「這朵花為何放在此地,為何都是土,有不能接受的感覺。」但調整心情,第一秒鐘,「咦?它存在這地方。」不要否定當下的產生,它就是在這裡,先接受它,就不會有預設的立場,而不會認為花放在這裡是錯誤,以較輕鬆的心情接納它,才再來了解它為何放在這裡,那將會培養以事論事而不會以情緒論事的習慣。
◎ 內觀的技巧
現在介紹一些自己想到的技巧,做為參考:
一、有事辦事,沒有看呼吸的習慣。看有觀察的意思,以自然用平穩的心情看呼吸就是在打坐,一般人平時要做生意、做工,沒辦法一整天過專心專業的修行,培養隨時回來看呼吸的能力,對自己幫助很大,能讓自己放鬆且訓練專注的能力,如要變成各位的經驗必須各位自己去做。
二、培養念茲在茲的習慣。還沒辦法成為一種能力,只要成為習慣就好。例如,拿杯子時就眼到、手到、心到、眼睛看到,心知要拿杯子,手拿起杯子知道,拿什麼都清楚,就像機器人動作。
三、要加強無常觀。從開始到現在已坐有四十分鐘,沒有改變姿勢的人舉手,(沒人舉手)都會改變。心裡千頭萬緒都是在變化,要把它看清楚。有時會追求喜愛,排斥不喜愛的。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要去看清楚,從今天開始培養,對無常的確認,喜歡也是無常,不喜歡也是無常,有段過渡時期就叫中性,能保持在中性,會很平穩,隨時讓自己在追求喜好與討厭之間能回到平穩的心情,如何回到平穩的心情?看喜歡、不喜歡,以看舞台劇、電視劇在表演的心情這樣來看,用這種心情來看自己的心情,把自己跳出來,客觀的看自己,這就可以建立自己在看喜歡與不喜歡的距離,才能清楚心情的變化。
四、知與行動要一致。在做的當中會有拉鋸戰產生,例如,要布施,但錢要出來都會捨不得,並且找千百個理由,想要拿出又沒拿出,心想要做與做之間的拉鋸戰會痛苦。
五、人生乃是一場不斷的行腳。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在體會無常,我最近在推動修行園之建立,其中強調每天都要換床位,看自己會不會不甘願,今天睡A床,明天睡B床,試試看,我有試一星期真的感到好煩,在家中選三位床,一星期內轉來轉去。
我認為這要學習,晚上從A床轉到B床睡須搬棉被、衣服及其它東西,會發現自己負擔太多了,對自己太囉嗦,所以會訓練自己簡單,而它不是觀念,要成為實際,從這樣會捨掉不必要的垃圾,可先由睡覺地方先訓練,慢慢到很深內在的變化心情,因心情、想法整天都在變化,其實它是在行腳。我曾經請教泰國的出家人在森林三個月行腳的訓練,一開始有八人共住,後來分成二組,每組有四人去睡墳墓,二組人彼此看不見,然後經過兩天再分成兩人一組,再經過三天就一人,此時考驗來了,晚上一人睡在墳墓都沒有朋友,就會知道。還有早上起床就要決定往那個方向走,不能後悔,不管遇到任何狀況,有沒有托缽到東西,到了黃昏就找地方睡覺,當中不可改變方向,過程中會經過很多心情,經過三月的訓練,會養成獨立的個性,行腳最重要是培養出中能坦然接受一切不如意的變化。
(1996年1月14日講於嘉義新雨圖書館)(《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戈德溫老師 主持
編按:戈德溫(葛榮)老師(Mr. Godwin Samararatne, 1932-2000),係斯里蘭卡著名的 Nilambe Meditation Centre指導老師,展現無我、慈悲的精神,沒有任何語言與行為的過失,教法特重培育正念與慈心。1995年11月間第一次來台指導禪修,他頗為重視慈心觀及自然禪修法。澳大利亞比丘達米卡法師(Ven. S.Dhammika)是戈德溫老師的學生,這次上課係在11月16日舉辦的,由馬來西亞籍紀友嫻小姐口譯。內文以「戈」簡稱戈德溫老師。
戈:請各位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請你此刻就活在當下,讓其他念頭消失。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體驗身上不同的感受。(片刻)
剛才我們一直在觀照身體,現在請你觀照呼吸。(片刻)
當你在觀照呼吸的時候,如果有任何感受生起,請你仔細觀照這些感受。(片刻)
請你把你的呼吸當成你的最要好的朋友,並且時時刻刻以它為伴。請拋開過去,也不要想未來。(片刻)
此時你的念頭會不斷地湧現出來,請你溫和地把些念頭放下,並且溫和地把觀照力放在呼吸上。(片刻)
很自然的,你的耳朵會從外界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請和這些聲音做朋友,讓這些聲音友善地存在你的身邊,並且繼續觀照呼吸。(片刻)
非常感謝大家。請大家睜開眼開,並且念念分明地摩擦雙手。現在如果有問題的話,請大家提出來,一起來討論。
學員:你怎麼成為一個佛教徒,還有你學佛的歷程及從修行中學到什麼?
戈: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也很感謝問一些有關於我的問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第一次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出生在一個佛教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佛教徒,尤其是我的母親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我五歲時,我媽媽帶我到寺院去參加法事,我媽媽開始教我禪修,之後,我就在佛教學校求學,在求學期間,我對佛學愈來愈有興趣,而對其他學科並不熱衷。後來,我成為一個圖書館員,我很幸運能經常讀到佛書,我不斷地練習禪修,我發現若我將禪修應用到工作中,我就非常平和、安詳,同時也讓我與同事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對他們非常友善,他們也對我非常友善,因為我在公共圖書館工作,有很多讀者進進出出,我都跟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我將禪修與工作結合而得到很多法益。就這樣過了幾年,我成為一個團體的成員,我們每星期都會聚會兩次,其中一次我們討論巴利三藏,另一次我們一起坐禪。一段時間後,其中有一個成員認為我們應該要有我們自己的禪修中心,因為他很有錢為我們蓋了一間禪修中心。大家要找一位合適的人選來住在禪修中心,大家認為我是適當的人選,因為我媽媽已經過世,也沒有家累。我說:好吧,我試試看。現在我還繼續在嘗試。這是我如何成為一個禪修中心老師的歷程。我在中心教學,也學到很多東西,之後,就有不少世界各地的人士來中心學習,他們也邀請我到他們國家去教禪修。我常常比喻禪修是一種良藥,我們在禪修就像在服藥一樣,我很高興各位能來禪修,就像服藥一般,能夠藥到病除,禪修也給我帶來很大的喜悅,我在禪修中病苦也一直在減少。
學員:禪修如何能夠治療我們身體上的一些疾病以及我們心理上的一些問題?
戈:事實上這兩個問題是息息相關的,現在有很多醫生都強調,有很多疾病是來自內心。他們稱為身心疾病,如果心靈上能用到正確的藥,身體就能漸漸康復起來。這是很重要的點,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很多時候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我們的身體上。我們為我們的身體做很多事,我們吃很好的東西,穿很好的衣服,服很好的藥來保持我們身體健康。可是我們對心靈的健康又做了些什麼?從某個角度看,我們幾乎沒有為心靈做些什麼努力。對絕大部份的人來說,他們只關注他們的身體。所以我們可以說禪修是我們心理上的良藥,很有趣的是,佛陀曾說過心理上的健康是最大的財產。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心靈不健康?緊張、害怕、難過、恐懼。事實上我們可以寫一張很長的清單,裡面的內容,你們大概也可以想像得出來。我想知道在這個文化、社會背景下,哪種情緒是造成身心最多困擾的,比如是憤怒嗎?還是緊張、恐懼?請各位勇於發表。
學員:緊張。
學員:憤怒。
學員:缺乏安全感。
戈:剛剛所提出的三種情緒,事實上是相依共存的,看來這三種是最重要的情緒。憤怒、緊張、缺乏安全感的確是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我們應該利用禪修來對治這些負面的情緒。你們想知道禪修如何幫助我們嗎?你們想知道這藥方嗎?有人想知道,我才告訴他。第一個藥方是蠻苦的,各位要有心理準備,就是對負面的情緒要有一顆開放的心。我們通常都會很不喜歡負面的情緒,想要去排斥它,這是我們很重的習氣。為什麼我們很不喜歡這些負面的習氣呢?因為一旦我們有這些負面情緒時,都會讓我們身心非常難過。所以我們要學著如何以開放的心態來面對它們。所以斯里蘭卡有一修禪者說:「這些負面情緒就是我們的惡魔。」而第一個藥方就是要去跟惡魔做好朋友。第二個藥方,事實上與第一個藥方有連帶關係,就是要去觀察你這個朋友,慢慢仔細研究這個惡魔。因為這些負面情緒產生時,往往令我們身心非常難過,也因此我們不願花心思去觀察、體驗及認知它們。當我有顆友善的心、開放的心去面對這些惡魔時,才會漸漸認知它的面目。比如說,當你憤怒時你問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當你試著去發現你為什麼會生氣時,你從當中可以學到什麼呢?在座可否談談?
學員:覺得被侵犯。
學員:我執。
戈:這個答案已經很接近了。
學員:受人激怒。
戈:真正的理由是我們對別人有某些期望,而這些人沒有符合我們的期望,所以我們才會感到憤怒。我們心中有個想法:這個人不應該欺負我,因為他欺負我了,我就會感到憤怒。你覺得他不該侮辱我,我是這麼重要人物,他怎麼可以講些話來傷害我。所以每次你感到憤怒,有瞋心時,事實上都是因為別人的反應與你的預想不同所起的反應。現在各位可以看到認清這個事實是多麼重要。一旦你發現這個事實,你不會把注意力,或者是罪過都歸咎到別人身上,而是反觀自己,從內心去觀察。所以禪修的目的就是要幫助我們如何去觀察我們的內心,了解我們的內心,熟悉我們的內心,知道我們內心的狀況,而不是把我們的精力都花費去觀察別人,去把罪歸於別人。所以一旦你開始去觀照負面的情緒、緊張、憤怒、沒有安全感,你就會發現一個事實,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往往是因為你已經有個預設的標準,預設理想的程度,一旦跟你預設的不一樣時,你的痛苦就會產生。第二個藥方:對負面的情緒,負起絕對的責任。還有另外一點,各位可以從觀察中學習到,到底是什麼先產生?是各位的「想」先產生,還是「情緒」先產生?就從各位本身的親自經驗,各位去想想看,是你的「想」先來,還是「情緒」先來?
學員:想。
戈:各位在座都同意嗎?有沒有不同意的,這真的是你們的體驗嗎?這是個很有趣的發現,當你認為是「想」先產生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我們的「想」,如果各位能在我們的「想」,在我們的「念頭」下功夫的話,這就是個非常好的藥方。所以在禪修中佔有相當地位就是我們要去了解、去觀照我們的念頭。第三個藥方就是我們試著去觀照當這些負面情緒、緊張、憤怒、沒安全感不存在的,你的感覺又是什麼?我們常常很快的發現到,我們心中惡魔的存在,可是我們常忽略這些惡魔不存在時,我們心的狀態又是什麼?現在我又要跟各位提個問題:在今天,各位有否時時刻刻觀照自己「我現在有沒有憤怒」?「我現有沒有瞋心」?各位有沒有這樣做?你們現在有沒有觀照自己心中沒有瞋心?有沒有去發現,去注意到你們現在沒有瞋心?我很高興你們當中有些人平時都有在做這個功夫,這是非常重要的。各位今天有沒有生氣過?看到有些人在點頭,好像大部份人今天都沒有生氣過,還是都不敢表示意見?各位今天有沒有緊張過?無論如何這是個很好的練習,希望各位能常常反覆去練習。你能看到正念,就是能保持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現在各位可以清楚的看到事實上禪修可以和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而且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即當有負面情緒產生時,要知道如何去面對它們,且知道當它們不在時,知道自己是如何自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去發覺我們的優點,及我們正面的長處。越南的一行禪師曾說一句有趣的話:我們牙齒疼時,我們感到非常難過,當我們沒有牙疼時,我們可曾想過:「啊!真好!我現在沒有牙痛。」你有沒有這樣做過?
學員:沒有。(眾笑)
戈:即使我們現在沒有牙痛,也可以想:「嗯,可能下禮拜我會有牙痛喔!真是太美好了,我現在沒有牙痛呀!」所以,我們也要開放我們的心靈,去面對心中沒有負面情緒時的狀態。這是第三個藥方。第四個藥方是我們佛法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這些負面情緒,事實上並不屬於我們,可是我們往往認為我們是這些情緒的主人。所以往往在負面情緒產生時,就會把「我」跟這些負面情緒結合在一起,我們往往就會說:這是「我的憤怒」,這是「我的不安」,這是「我的緊張」。一旦我們認為這些負面情緒是我的,我們就會執著於它,往往也造成這些情緒把持在我們心中而不易消失。根據佛法的理論,事實上這些負面情緒。是過客而已,它並不屬於我們。這是相當有趣的現象,也是很重要的事實,我們應該把這些負面情緒,當成客人一般,而不是對它們執著不放。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些情緒比喻成只不過是我們的客人,而我們只是盡地主之誼而已。身為一個好主人,你對客人就不該有分別心,身為主人,對任何客人都應平等心對待。「啊!憤怒,你來了,真高興你來,歡迎你來。」你可以跟你的憤怒對話,你可以說:「憤怒你又來了,你為什麼會來?你打算在這裡逗留多久?」我們都用平常心對待他們,那我們又怎麼會有痛苦呢?這是很有趣的對待我們負面情緒的方法。如果有負面的惰緒,你怎麼趕都趕不走它,它一直在你心中逗留下去時,此時要用平常心、開放的心去觀察這些客人,去了解為什麼這些客人死賴著不去,為什麼它們這麼喜歡我、不想離開我?去研究、探討它們,去把客人當成研究的對象。常常我在禪修的課程最後一天,我會對我的學生說、今天我們要來開個PARTY(宴會)慶祝,來邀請你心中所有的惡魔一起來。你能想像當你邀請這些心中的惡魔,這些負面情緒來的時候會是個什麼狀況呢?請各位想想看。
學員:會很可愛。
戈:還有其它答案嗎?
學員:他們就會不見了。
戈:答對了!這是正確答案。事實上當我們去邀請這些負面情緒或是心中的惡魔時,往往都請不到它們,它們都不想來,如果你們願意的話,這個課解散之後,我們也可來個PARTY,試著邀請這些惡魔一起到來。當你發現到,當你怎麼請都請不到這些惡魔來時,你會漸漸得到一個內觀智慧,你會發現這些惡魔,你沒邀請它們時,它們是不請自來;我們想要它們來時,它們偏不出現。我們也會發現到,當我們想盡辦法去壓抑它們時,本來是很少的,就會像雪球一樣愈滾愈大。這是個重要的體驗。當你想辦法去邀請它們,它們都不來時,你慢慢會對這些負面情緒不再恐懼,並試著去跟這些負面情緒做朋友。從這裡開始你可以慢慢對自己建立更多的自信。從這裡慢慢的不斷的練習之後,直到有一天一旦負面情緒產生之後,你不會對它們恐懼,能與它們和平共處,乃至於知道如何去對治它們。我覺得一旦達到這樣的地步,是個相當關鍵性的次第。乃至於到達更高的境地是,不管這些負面情緒是存在或者不存在,對我們而言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這不是很美好嗎?這使我們在這一生,在此時此刻就可以成就,就可以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對我們而言,這是最大的福報,能夠聽到佛法,並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之中,得到法益法喜充滿。(《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張慈田 譯
若要修持善法,及得到寂靜,應該這樣修習:
他應該要 1能幹、2坦誠、3正直、4柔順、5和善、6謙虛;7知足、8少欲、9少俗務、10生活簡樸;11寂靜諸根、12謹慎、13不粗魯、14不耽溺俗家;15他不應該犯智者會指責的任何過失。
(他應該發願:)願一切有情快樂與安穩!願他們喜樂!
無論是什麼眾生,弱的或是強的,沒有剩餘;
無論體型長、大或中等的,矮小、細的或者壯大的,
無論可見的或者不可見的,住在遠的或者近的,
無論已生的或將生的,願一切有情喜樂!
願不互相欺瞞,願無論在任何地方,不輕視任何人,
在忿怒或怨恨時,願他(們)不要互相盼望對方受苦!
好像母親保護與她相依為命的獨子一樣,同樣地,他也對一切眾生修習無量(的慈心)。
他應該對一切世界修習無量的慈心:
無論上方、下方與八方,沒有障礙、仇恨和敵意。
無論站立、行走、坐著或躺下,只要他沒睡著,
他應當培育(慈)念,這就是人們所謂的「梵住」。
不墮入邪見,持戒並且具有如實知見,降伏對欲樂的貪愛,他必定不再投生母胎中。
(譯自:Sutta-nipata, I. 8, Karaniyamettasuttam ) (《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張慈田
一、見斷:由正知見的建立來斷煩惱。遇到善友,聽聞正法,思惟實踐正法,如實知苦果、苦因、苦滅、苦滅的道法,而斷除、我見、疑佛法僧三寶、受持不能達到解脫的戒律與道法,也除去常見(恆常不變的「我」的見解)、斷見(偶然、無因果的見解)的疑慮,諸如:我有過去世嗎?我無過去世嗎?我有來世嗎?我無來世嗎?
二、護斷:由防護、收攝六根來斷煩惱。當六根對六境(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觸物、意知法)時,有所防護,以防貪瞋痴出生滋長,如作不淨觀思惟,不作淨觀思惟,截斷貪染心。
三、離斷:避離險惡環境來斷煩惱。避離惡象、惡狗、虎、狼、毒蛇的棲息地;避離險惡的荊棘、深坑、深澗,山巖環境;避離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
四、用斷:由受用物品的心態來斷煩惱。穿衣不為名利、驕傲、妝扮,只為防蚊蟲、風雨、寒熱及具慚傀心;飲食不為名利、驕傲、肥悅,只為身體健康無病,以修清淨行;使用房舍、被褥不為名利、驕傲、裝飾,只為疲倦得休息及靜坐之用;服用湯藥不為名利、驕傲、肥悅,只為除病惱,保命根。
五、忍斷:由忍受苦楚來斷煩惱,精進於斷惡法,修善法,難免有惡境磨練,如飢渴、寒熱、蚊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拳頭所辱,乃至身遇重病極為苦痛,皆應忍受。
六、除斷:由除遣來斷煩惱。除去欲念、瞋念、害念,使憂惱不生。
七、修習斷:由修習七種覺悟的成分來斷煩惱。修習念念分明的覺知,及修習決擇善惡法、精進、喜悅、輕安、安定、平衡的覺知,依遠離、無欲、滅盡煩惱,來達到涅槃解脫。(參考《中阿含10經》漏盡經(大正1.431)、一切流攝守因經(大正1.813)、《增壹阿含40.6經》淨諸漏(大正2.740)、《中部2經》一切漏經)(《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張慈田
正念(Samma-sati)意謂著警覺、注意、記住、緊繫、不忘失。正念是成就任何事物最有效率的工具,不管是應用在觀察身體的、精神的或是任何行動,可以防止散亂與出錯,有助於清晰明了事物的原原本本。
正念是直接的體驗,見到事物正在發生的真實狀況,而不加以好惡的排斥或接納,因為任何的排斥或接納皆是滲入自我意識的結果,透過僅僅警覺、注意、念念分明的見聞覺知過程,將可清除「我」、「我的」的扭曲知見,拔除最根本的痛苦根源。(《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傑克.康菲爾德
1.安那般那(anapana):一種注意出入息的修定方法。
2.三摩地(concentration;samadhi): 心專注於一境。
3.奢摩他、止(concentration;samatha):禪定的修學。藉著專注於某一固定的情 境以培養深刻的禪定。
4.識(consciousness;vibbana):心的認知功用。能了別六根門上六塵的生滅。
5.漏、染(defilements;kilesa):心的貪、瞋、癡。
6.痴(delusion;moha):心的染污,使之不能清楚地見到無常、苦、空。
7.八正道(eightfold path;ariya-magga):佛教通往清淨和解脫的道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8.元素(elements;dhatu):通常指地、水、火、風四大。
9.無我、空(emptiness;anatta):沒有自我或靈魂;沒有一個獨立的個体或自我在經歷一切的變化,我們只是一種變遷的過程。
10.受(feeling;vedana):觸境所起的愉快、不愉快、或中性的感受。
11.四念處(four foundation of mindfulness;satipatthana):四種覺察處,它是我們整個的經驗,必須去注意以培養內觀智慧。1.身体和物質元素。2.感受:苦、樂、不苦不樂。3.心。4.法──所有心的現象,像思想、情緒、貪、愛。
12.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ariya sacca):佛陀的基本教法:1.苦的真理。2.苦因的真理──執取和貪愛。3.苦滅的真理。4.滅苦之道──八正道。
13.貪(greed;lobha):一種心法,會使心去執取或黏著一個情境或經驗。
14.瞋(hatred;dosa):一種心法,使心討厭或攻擊所緣的情境。
15.無明(ignornance;avijja):不能見到世間實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們執取和貪愛的根源。
16.無常(impermanence;anicca):所有 現象的本質,即有生必有滅。
17.毘婆舍那(insight meditation;vipassana ):清楚地洞察;專注於身心現象的本質以瞭解其實相。
18.極微(kalapa):物質原子中最小的粒子,一直在運動中。
19.業(karma):因果法則,說明身心世界裡種種現象之間的關係。
20.色(matter;rupa):由四大所造的物質世界。
21.行蘊(mental factors;savkhara):在五蘊中,指與識塵有關聯所產生的造作力以及其他心的作用力。
22.心(mind;nama):意識以及染覆於意識的各種心法。
23.念(mindfulness;sati):心的一種特質,它能不迎、不拒、不惑地注意當下正在發生的現象。
24.涅槃(nirvana ):不再受制於身心活動的一種徹底的清涼狀態,也指從貪、瞋、癡中解脫的心境。
25.想(perception;sabba):心的特質,接收、認知情境。
26.輪迴(samsara):所有身心現象都是由因緣所決定的世界,且不斷在變化當中。
27.處(sense bases;ayatana ):六種根塵相應處:1.眼對色。2.耳對聲。3.鼻對香。 4.舌對味。5.身對觸。6.心對法。
28.相(sign;nimitta):由心專注所生之影象。
29.苦(suffering;dhukkha):一切生滅變異現象基本的不堅固,難以滿足的特性。
30.戒(virue;sila ):原指遵守特定的道德戒律,更深義為在世間的行為無貪、無瞋、無癡。
(錄自:《當代南傳佛教大師》附錄) (《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時聽法有五功德,隨時承受不失次第;云何為五?未曾聞者便得聞之;已得聞者,重諷誦之;見不邪傾;無有狐疑;即解甚深之義。隨時聽法有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隨時聽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增壹阿含經36─1,大2─702C)(《嘉義新雨雜誌》第1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