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 香光莊嚴八十五期/95年3月20日
歸依 向智尊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
佛陀的追隨者以最古老、簡單,且令人動容的方式— 歸依佛、法、僧三寶, 來表達對佛陀及其解脫教法的虔誠。 |
在所有佛教國家中,佛陀的追隨者以最古老、簡單,且令人動容的方式—歸依佛、法、僧三寶,來表達對佛陀及其解脫教法的虔誠。 歸依三個層面 歸依的第一層面:意志、決心的意識行為 如同這譬喻語詞「going for
refuge」本身所暗示的,「歸依」應該是一種自覺的行為,而非只是一種理論信念的表白,或是一個傳統虔誠的儀式。歸依的庇護是存在著的,但必須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我們若裹足不前,它是不會自動降臨在我們身上的。如同佛陀一再地闡述,他只是「指引這條道路」的老師。所以,表達佛教徒信仰(saddhA)的歸依,首先代表了實踐尋求解脫的意願與決心的意識行為。只是消極地等待「救贖恩典」的信仰是不被認同的。 歸依的第二層面:理解的意識行為 在巴利註釋書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陳述,「歸依」一詞又意味著「了知」及「理解」的觀點。這指出了歸依的第二層面,即一種理解的意識行為。因此,不經思考的輕信與依賴外在權威的盲目信仰,也是不被接受的。 論師以「歸依是一種不假外緣(aparapaccaya)的內心狀態」,來強調「理解」的這一層面。佛陀在許多場合告誡弟子們,不要只因為信任他就接受他的教法,而是要透過個人的體證、踐行及自省。著名經典《迦摩羅經》中,佛陀對迦摩羅人開示:「信仰不要建立在道聽途說、傳統、人們的流傳或經典的權威上;不要建立在推論、理則學、縝密的研究或被肯定的推測觀點裡;也不要因為尊敬或認為『這位沙門是我的老師』就相信。」(《增支部3:65》) 歸依的行為意含著三重認知,這樣的認知解答了下述問題:我們所處的世界,真是一個危險與悲慘到需要尋求歸依的地方嗎?這樣的庇護真的存在嗎?它的本質是什麼? 尋求歸依的必要 有許多人不認為需要歸依。他們很滿意自己與生命裡美好、短暫的快樂,深信著「世界真美好」;他們不想要,或者也無法超越自己狹隘的眼光。對他們而言,佛陀或其他宗教的導師並不存在。但大多數人透過自己痛苦的經驗,深知這個世界,被友善面具短暫蒙蔽的艱苦與殘酷的面貌。有一些充分了知眾生真實存在的人,藉由對其他生命的觀察,增加了個人的經驗。還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對經驗與觀察做明智的反思。對於這些眼不為塵垢蒙蔽的人而言,生命猶如深不可測的苦海,沈浮眾生偶爾泅泳於水面上,或駕駛著他們引以為傲的脆弱小舟。 沒錯,當風平浪靜之際,可以愉快地浮游在平靜的大海中,或是藉由長泳證明與享受自己體力上的成就。但那些具有開放的雙眼與心靈的人,不會被這短暫的片刻所欺矇。他們明白風暴狂掃的大海有無法抵抗的猛烈,還有漩渦急流與深海怪獸的危險。他們知道就算在最順遂的情況之下,人脆弱的心志也會被日常瑣事消耗殆盡。無數輪迴中,生命的遷流不容永恆的存在,即使是最起碼的幸福,甚至最低標準的道德價值。重新穿越這無始劫來的生命之洋,沒有什麼可獲得,只是同樣無意義地重複著起起伏伏、潮起潮落。面對生命隨時存在的危險,及不可避免的單調生活,唯有尋求心靈歸依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世間是怎麼一回事。歸依是人生最需要的,努力去尋求歸依才是明智之舉。 歸依可以得到庇護嗎? 然而,雖承認歸依的必要,但世間的不幸真能得到庇護嗎?佛教徒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並不悲觀,而且更進一步地去驗證它。他們所尋求的是佛陀、佛陀的教法以及僧團三者的庇護;此三者是最珍貴、聖潔的,故被稱為「三寶」。然而,這是最究竟的依歸而非短暫的庇護,唯有靠歸依者透過內心自省的方式來證明。 為人所知並堅信的三寶,是一種非人格的理想標準或典範的客觀存在。儘管如此,它無疑是一種對世間有益、源源不絕且有活力的泉源。但要從非人格的典範轉化為個人的依歸,唯有達到個人內心的體悟,並在生活中展現,才能驗證。因此,三寶的庇護特質是不假外求的,人人必須靠自力於自身尋得庇護。在這努力尋求的過程中,庇護會自然地產生與增長。《法句經》25頌記載: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只有當我們自己與歸依相應、一致時,才能得到庇護。因此,六祖惠能禪師說: 讓我們每個人自心歸依三寶。 關於第一個歸依—佛。《中部•聖求經》記載,世尊在證悟後不久表示: 那些像我一樣斷除煩惱的人,他們也將是勝利者。 第二個歸依—法。《長部•大般涅槃經》記載,佛陀於涅槃前告誡弟子們: 當以己為洲,以己為依歸,不以他人為依歸;以法為洲,以法為依歸,不以他為依歸! 論典《大念處經註釋》的一段記載,正好適用於上面的引文: 「法」之所以稱為「自」(attA),乃因就智者而言,法即是他自己,因為法與個人的存在有關。 第三個歸依—僧,亦即聖弟子教團,是偉大的並值得效倣,且鼓舞人心的典範。此歸依的真正基礎,來自於所有眾生本具形成僧寶之聖者的內在能力。 歸依的本質 我們再回到隱含在歸依中的第三重認知,亦即三歸依的究竟本質。 我們已經知道,唯有藉由生存的根源,及存在於每個人內心實際的基礎,才能獲得真正的庇護。如同蓮花出於塵世之水,於其間成長並攫取其養分一般。但如果仍深陷於塵俗苦迫大海之中,是無法得到究竟的歸依,無法找到安全及幸福之處。究竟的歸依處不僅要能減輕痛苦,而且最終是要能超越世間的危險、恐懼及疾病,如同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因此,究竟歸依在傳統表述上具有出世間的特質。 如此,第一個歸依並非指歸依沙門喬達摩,而是歸依出世間覺悟的化身—佛陀。在《中部•思察經》記載著:「他(聖弟子)信服證悟的世尊。」 其次所歸依的法,並非指模糊、片段的,甚或遭世人所扭曲的教義。法是指出世間之道,其最終目的是涅槃。註釋家強調第二歸依的出世間本質時指出,作為學習對象的法,唯有它確切地闡述解脫道上所獲得的圓滿智慧時,才能成為庇護。 第三個歸依—僧,並非泛指一切尚未調伏個人缺點,仍擁有人類弱點的僧侶。僧,是指藉由四個解脫階段的成就,所產生無形維繫的和合聖弟子教團。換句話說,它也具有出世間本質,是一種達到出世間最高聖潔純淨心靈的合理過程的保證。 經由對有關歸依的必要性、存在性及其本質的三重認知,歸依成為一種理解的意識行為。 歸依的第三層面:感性的意識行為 了知與理解形成了歸依第三層面—感性面—的堅固基礎。它有三個面向:信心、熱誠及愛。了知歸依的存在,能為堅定且理性的信心奠定基礎,促使內心平靜及增強信心;知曉歸依的必要,能漸漸盈注堅定不移的熱誠;理解歸依的崇高特質,能令心充滿至高無上的愛。信心是信仰的堅定;熱誠是忠誠奉獻與努力的持續;愛則可增加渴望、熱情及喜悅的元素。若依上述三要素來看,歸依同樣也是一種智信的意識行為。 如此,我們可將「歸依」定義為:以認知及信仰的啟發為基礎,而邁向解脫的意識行為。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具決心、理解及熱誠的意識行為。 歸依三層面的相互關係 歸依的三個層面相對於人類內心的意志、理性及感性面。因此,為了人格的和諧發展,此三者的培養是需要的。 意志、理解及信念互為助伴。意志轉化為有目的的行動,讓信念免於情感自我放縱的無益與危險,讓智力的理解避免僅止於理論評價;意志在實際的應用中,利用情緒及理智的能量以產生動力。理解提供意志引導方針,檢視信念是否充足,並給予正確的內涵。信念能防止意志懈怠,而且是賦予理解活力及目標的要素。 此三方面表現出佛教信仰的真正特色。其他世界宗教的信仰概念,往往過分強調感性面,勝於意志與理解。相對於過分強調感性的信仰,佛教從一開始的心靈訓練,就追求心理機能完整、圓滿與和諧的發展。因此,唯有當歸依與最低程度的堅強意志及如實理解相結合時,才算成就歸依的真正意義。唯有在這種情況下,信仰才具有佛的種性,一顆不斷成長的種子。在這顆信心種子中,意志的要素將不斷增長,直到達到「欲解脫智(muJcitukamyatA-JANa)」為止,這是「觀」的更深層境界。對正信最初理解的要素,將會增長成為洞見的智慧;最後,這份智慧會透過覺知,對信仰轉化為內心堅定的信。 不知所以然地吟唱歸依的偈頌,是此古老修行的一種退化,它喪失了歸依的真實義及功用。歸依必須出自內心真誠的策勵,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當察覺到了危險,人們會策勵自己,毫不遲疑地尋求安全的庇護所。 歸依時應僅記上述歸依的含意,同時,這也有助益於正念的訓練。人們應不斷自問:「如何將歸依的行為轉化為意志及理解?」既然三界如火宅,我們不能只是渴望屋外吸引我們的安全與自由,而不付出真正的行動脫離火宅。尋求安全及自由的第一步,是以覺醒的決心、理解及熱誠的方式如理歸依。 古代珍貴的歸依儀軌 論典中保存了古代佛教徒修行的珍貴文獻,它顯示了古代虔誠佛教徒歸依三寶時仔細、清楚的儀軌。文獻中提到四種不同的歸依方法,每一種方法以其明確的表述來呈現,它們分別需要不同程度的承諾。四者依序分別為:頂禮、成為佛弟子、以三寶為指導的典範,最後達到完全的自我降伏。儀軌皆由「從今日起……」開始,意味著從發願的當下,開啟了歸依者的新生命;並強調歸依有別於客觀的儀式,它是一種明確且相當個人的奉獻。接下來的三個儀軌以「當證知我」為結語,這是請求證明,由此宣示,表達了誓言的堅決與莊嚴。開頭與結尾的歸依模式,是經典記載裡最早的一種承諾的表示:「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願佛證知我是佛弟子。從今日起,我盡形壽歸依三寶。」 由此儀軌可清楚了解,古代創造與使用此儀軌的信眾,極易感受到歸依的深刻意義。他們意識到,這個表面上看起來簡單的行為,是生命中最重要、具決定性的一步,肩負著神聖的責任。歸依藉由四種要求明確的個人抉擇的層次,讓過程避免流於形式,並使它能提供逐漸增強的奉獻熱忱。此次第的結構顯示,古人明白要達到圓滿的歸依,唯有毫無保留地至心歸依三寶。在較低層次的歸依方式中,仍然保有幾分假我,這是一種有保留的歸依。然而,這低層次的方式,是朝向最高層次的必要步驟,也需要用心去培養。誠如任何和諧的心智成長一般,較高層次的歸依,並不排斥較低的層次,而是以更寬廣的涵量接收它。為了對此四種層次有更明確的認識,我們將由低層次至高層次依次說明。 歸依儀軌的四個層次 頂禮 歸依的第一步是頂禮(paNipAta)。它的儀軌如此表示:「從今日起,我將禮敬、虔誠奉獻與禮拜佛、法、僧。願汝證知我!」 頂禮是源於對某些比自己優秀者的賞識,而以身、語、意業來表達內心的尊敬。 頂禮破除了我慢與無明我執的堅硬外殼。動物及心智未開的人,不論是原始或文明人,當遇到比自己更優秀者,通常的反應是不信任、恐懼、奔逃、攻擊、怨恨、敵意或迫害。他們將較高的生命型態視為異類,因此產生懷疑態度。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會以應有的尊重、崇拜及希願傚仿的心態,來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因此,能賞識勝於己者是心智成長的基本條件;而由此所產生的真正尊敬,也形成了道德教育的基礎。
因此,對於最圓滿的三寶,真誠禮敬第一。當明白究竟歸依的存在及其意義時,頂禮便成為深刻尊敬的自然表達;當相信世間真有遠離痛苦的歸依處時,感激、信願及喜悅自然由衷流露。因此,註釋書提到,頂禮的歸依方式,並非指虔誠信徒習慣性的禮拜行為,而是以一位深受感動,於佛前五體投地禮拜、擁抱,並親吻佛陀雙足的婆羅門長者,來敘述歸依中的頂禮方式。 頂禮代表歸依的情感面,是信念意識行為的呈現。佛弟子透過一心一意且謙卑地以身、口、意禮敬,在感情上作完全向本心臣服的準備。這是歸依不可或缺的步驟,然而卻缺少理解與決心。它需要下列兩階段的助力。 成為佛弟子 只要禮敬世尊仍是一種遙遠且單方面的關係,歸依者就仍被拒於庇護的門外;下一步驟—成為佛弟子,將引領歸依者入門。歸依者誦念:「從今日起,我是佛、法、僧的弟子。願汝證知我!」經過這番宣誓歸依無上智慧,並至心臣服於世尊的教誨。 真誠頂禮所長養的尊重與謙虛,為佛弟子開啟智慧之門。唯有抱持如此虔敬的態度,世尊(東方的精神導師)才會將其所知傳授給準備受教的弟子。 如果從「成為弟子」的意義上來看歸依,生命就是不斷地學習,並讓心去適應佛、法、僧所規定的標準。這是智者的特質,他總是願意且積極學習。學習的過程建立在老師、教法與弟子間的互動關係上,如此,產生了循序漸進和部分的認同,學生因而能吸收老師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成為佛弟子,代表歸依理性的一面,這是一種理解的意識行為。它為禮拜的行為,提供了完全且充分的理由;如此,也增加了奉獻的力量與忠誠。然而,人無法長久保持信念及學習。生活中仍有許多事情,是無法單憑信仰及理解而輕易掌握的。這需要堅強的信願與決心,以及長期薰習的技巧,來改變生活中的種種習性,將其導向歸依的方向。而要讓歸依漸漸成為生命的重心,所憑藉的是歸依的第三個步驟。 以三寶為引導楷範 第三個階段,弟子接受以三寶為引導的典範。他們宣誓:「從今日起,佛、法、僧是引導我的典範。願汝證知!」弟子藉著歸依發願:要逐步讓自己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事情,皆以三寶的理想為依歸。他也發願全力以赴,在他自身的生命與生活環境,將三寶銘記在心,直到他可以克服所面臨的處境。作為生命引導典範及決定要素的三歸依,有賴於在外界活動領域中,全心全意的參與奉獻。 但是,對三寶的奉獻,還不是歸依的最究竟形式。對佛弟子而言,在聖道目標與個人修持之間,仍存有差異。虛妄的自我仍存在著,隨著行為的起落而喜怒哀樂。行為本身,不知不覺地取代三寶,成為一種歸依。如果自我與行為的認同不一致,自我便會隱藏於行為背後,逃避至誠歸依的需求。唯有在以超然、不求回報的方式下,為引導典範奉獻,才能突破此階段,有所進步。 自我降伏 對行為持超然的態度,是歸依的最後一步驟—至誠歸依三寶的眾多成果之一。這種歸依方式,是透過對世俗的斷除。就某種意義來說,它更是一無所求。因為,如果我們如實了解:在自我的客觀面—輪迴—是一無所得的;那麼,降伏輪迴的主觀面—自我—也就沒有什麼損失。然而,雖說降伏自我只是降伏妄見,但如大家所知,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奉獻。如果,我們希望脫離輪迴的束縛,終有一天是必須降伏自我的。今日必須如此做,明日亦是如此。 唯有下最大的賭注,才能贏得最大的獎品。同樣地,有如此強大力量的假我,是需要很大的努力來破除。弟子以降伏自我的方式歸依,秉持謙卑的態度,以世尊為榜樣。世尊在成道前,最後一次艱鉅的奮鬥中,對他內心的對手魔羅說:「我戴著穆加,與其忍辱偷生,我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作被征服的人。」(《經集》v.44)穆加草,是古代視死如歸的印度戰士,頭上所戴的冠飾,它也是屬靈戰士的象徵。如有任何保留、悔恨或勉強,就不是盡力的付出;也無法得到只有一心一意努力,才能帶來的勝利。 如果完成了至誠懇切歸依的重要步驟,弟子心中便會產生光明、堅定及無懼的感覺。自我既已被捨棄,自然不能、也不需要產生任何恐懼,因為生命已經完全交出,如今存在的明確目的,只用來達成究竟解脫。因此,早期決心得到禪定者,他們選擇一個可以達到阿羅漢果的禪修業處,努力修習。首先藉由至誠歸投的誓願,來開始他們的修習,如以下《清淨道論》(第三章123至127節)所闡述的教法: 親近了善知識(意指禪師),禪修者應首先歸投佛陀或他的依止師,然後保持強烈的意願並具足勝解,請求指導禪修的業處。他如此歸依佛陀:「這存在的我歸依您,世尊!」若無法如此捨棄自我,住在偏僻處的人,便無法堅定地對抗所面臨的可怕所緣;他可能回到村裡與在家人為伍;也可能因錯誤的追尋而遭受苦迫。反觀一個捨棄自我的人,縱然可怖的境界現前,也不起恐懼。當他如是反觀自照:「賢者啊!您怎麼不早些歸依佛呢?」內心只有喜悅升起。 同樣地,他歸依他的老師:「這存在的我歸依您,大德!」若不能如此捨棄自我,他將變得任性、頑固、不願接受勸告,不經老師的同意為所欲為。如此,老師將不會給予財法二食的協助,也不會指導他深奧的典籍。少了這兩項助力,他將變得平庸無德,不然就是回歸世俗生活。 當然,這種降伏自我的歸依方式,離完全棄捨自我及假我,尚有一段距離。但是,它是達成目標,最有力的方式。這可視為:由世俗或世間的歸依,至究竟依止的過渡。 註釋書所記載,自歸依的偈文如下:「從今日起,我歸依佛、法、僧。我奉獻自己給佛陀;我奉獻自己給佛法;我奉獻自己給僧團。我奉獻自己給三寶。盡形壽,我歸依佛。佛陀是我的依止、庇護及保護,法及僧亦同」。 這個層次的歸依,其外在的儀式不同於前面三種,它並沒有在結語要求證人證明「願汝證知我!」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最莊嚴的誓言是由內心深處發出,以符合決定的神聖。證明人必須在一旁作為遵守誓言的道德支柱的作法,在這個層次已不再需要;如果有這種需求,只是証明了,這個人的成熟度不足以採行這個層次的歸依。任何公開發誓之舉,只會減損誓言的莊重程度,使弟子過於自我,甚至產生我慢,導致誓言的遵守更為困難。無庸置疑地,因已捨棄的我執再度生起,故意誇示的誓言,會讓真正的目的受到阻撓。 總結 根據《清淨道論》中的短句,予以增加長度的自歸依誓辭,已首次於本書翻譯成西方文字。它的巴利原文,現今並未引起太多注意。我們重現這儀軌,是希望這古代信仰的珍貴文獻,能得到應有的尊敬。因為,許多人依此修行的努力與成就,令之更顯神聖。我們在此至誠呼籲,此誓辭,不可被輕率地用於一般的奉獻;也不是因為一時狂熱的衝動而輕易地發願。唯有按照儀式出家修行,經過長時間個人決心及耐力的考驗之後,才能立誓受持這個莊嚴、神聖的誓辭。我們必須明白,如果以膚淺的態度看待它;以油腔滑調來談論;或將它拿在手中,當興致消退或手指累了時便將它拋棄,都會令這心靈的最高層次,變得廉價與粗鄙。因此,如果我們不確定自己的實力,就不應採用要求極為嚴格的自歸依,而應採其他層次較淺的歸依方式。這些方式同樣能成為達到高層次心靈成就的有力助緣。 要有智慧地利用古人四層次的歸依之道,就必須保留佛教最普及且嚴謹的修行方式—歸依,以免它變得陳舊而沒有作用。我們應能將它變成一股強大、充滿生命力的信願洪流,引領我們,步上歸依者與庇護者合而為一的究竟清淨之島一涅槃。 (編者按:本文譯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一書,《法見》於1994年由錫蘭佛教出版社(BPS)出版,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文中標題為譯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