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名色差別論》(Nāmarūpa-pariccheda) 450〕

本書同於《攝阿毘達磨義論》是阿那律所作。全部由韻文而成,有十三品千八百五十五偈,所論之內容與《攝阿毘達磨義論》同一範圍,而《攝阿毘達磨義論》較為系統化。其概要如次。

 

第一 名義分別(Nāmatthassa-vibhāga)六六偈。

最初四偈可說是總序,其次敘述八十九心名目,其次為五十二心所法,最後記述涅槃。即對於名的總論。

 

第二 相、味、現起分別(Lakkhaa-rasupaṭṭhāna-vibhāga)五五偈。

對前品所列名的心、心所等之相(特相)、味(作用)等作說明。

 

第三 別攝分別(Bhedasavgaha-vibhāga)八八偈。

於最初列舉諸法之攝(sagaha)的名目,即(a)執取(parāmāsa)、漏、暴流、軛、取、縛、蓋、隨眠、結、煩惱等諸煩惱類。(b)列舉根(善、不善、無記根)、禪支、道支、食、根、力、增上等諸法所攝之名目。其次為釋明,即根以下諸法與八十九心的生起之關係,三十七道品的說明等。

 

第四 雜分別(Pakiṇṇaka-vibhāga)一一七偈。[451]

記述有關結生乃至死之十四種心作用。首先就各心作用一一說明。其次論述前五識門與意識門,認識之所緣,諸心之基(所依),諸心與界地,即死生於地獄、餓鬼、人、諸天之心,由什麼心生於什麼界地等。最後說諸人起幾種心,由什麼心繼起什麼心,什麼心使諸色等起。

 

第五 業異熟分別(Kammavipāka-vibhāga)一五三偈。

關於諸業,現樂、當苦等四業,黑白等四業,生業等四,重業等四,順現受等四業,界地與善、不善與身、口、意組合的業,即說明殺生等十不善業,施、戒、修等十福業事。其次上二界業為四十業處與七清淨。出世間業。諸界地的有情,四生,五趣,七識住,九有情居。由於八十九心之業與異熟與唯作於諸界地的生起關係。

 

第六 色分別(Rūpa-vibhāga)一三六偈。

列舉二十八色。諸色的相與味。諸色的諸門分別。關於諸色的業、心、時節、食四種等起。色法的界地等。

 

第七 一切攝分別(Sabbasangāhaka-vibhāga)二六三偈。

依二法、三法等說明諸法。即名、色,有為、無為,相應、不相應,心、心所,有上、無上,有蓋、無蓋,有漏、無漏,有縛、無縛,善、不善,有對、無對,有諍、無諍等二法;下中上、已染有染等,異熟等,內外等,學等之三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二十四緣,施設等的說明。

 

第八 遍不淨分別(Kasiṇāsubha-vibhāga)二二○偈。〔452〕

關於十遍與十不淨。得十遍等的業處之前,有戒、頭陀及其他修習上須知等,這些是依《清淨道論》之說。

 

第九 十隨念分別(Dasānussati-vibhāga)一九七偈。

關於十隨念。

 

第十 餘業處分別(Sesakammaṭṭhāna-vibhāga)二○八偈。

關於四無量、食厭觀、界差別觀、四無色、五神通、六神通。謂第八品以下之三品稱為止修習的分別(samathabhāvana-vibhāga)。

 

第十一 觀分別(Vipassanā-vibhāga)一三六偈。

就依觀修習法說明諸名目。即二等起(向止觀的念之等起)、二堅(慧、信)、三地(三遍知)、三入、四身(見清淨、度疑清淨等之四清淨)、三修、三行相、三相(無常、苦、無我)等。

 

第十二 十位分別(Dasāvatthā-vibhāga)一五○偈。

修行十位的說明。謂十位是:

 (1) 觀察智(sammasana-ñāṇa)

 (2) 生滅智(udayabbaya-ñāṇa)

 (3) 壞智(bhaga-ñāṇa) [453]

 (4) 怖畏智(bhaya-ñāṇa)

 (5) 過患智(ādīnava-ñāṇa)

 (6) 厭離智(nibbidā-ñāṇa)

 (7) 欲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

 (8) 思惟智(paisakhā-ñāṇa)

 (9) 行捨智(sakhārupekkhā-ñāṇa)

(10) 隨順智(anulomika-ñāṇa)

詳細請比較《清淨道論》的行道智見清淨品。以下說明: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及到達道果位的修行。

 

第十三 等流果分別(Nissandaphala-vibhāga)五六偈。

聖道智的四作用即四諦的通達。諸道的斷煩惱。隨信行等的七人。極七反、家家、一種、五不還等的四雙八輩。四無礙解、三等至(三解脫門)、滅盡定、止觀等的論述。

結語。

最後有十偈的結語。

 

阿那律的著述,除上述二書外有《第一義決定論》(Paramattha-vinicchaya),但未出版。此與已述《名色差別論》同樣是全部韻文,此二論所說也是詳細,而因為偈難解故,向來一般都喜歡而學習簡略且易解的《攝阿毗達磨義論》。